第三八一章 誌士
作者:哼哈大王      更新:2020-08-14 07:48      字數:2773
  袁進一路小跑著來到楊振的跟前,隔著兩步站定了,衝楊振抱拳躬身見禮,卻被楊振連忙上前托住了。

  雖然兩個人之間的地位,照比過去更加不同,楊振的身份更顯貴重,但是他卻不想因為這個原因,就與過去兄弟相稱的那些老哥們兒顯得過於生分了。

  “什麽總鎮,什麽都督,袁大哥叫兄弟這個豈不見外?今天晚上兄弟給你們接風洗塵,可要罰酒三杯!”

  楊振說笑著,拉起了執意要行下屬之禮的袁進,然後兩個人哈哈笑著,重又行了顯得十分親近的抱見禮。

  接下來,袁進又與跟在楊振身後的張得貴、李祿以及聞訊趕來的祖克勇分別見了禮,相互恭喜著,道賀著,簇擁著楊振往碼頭方向行去。

  此時,楊占鼇、嚴省三兩人正在沙洲島靠海一側的碼頭處,指揮著船隊的大小船隻一艘艘停泊靠岸,吆喝著從登萊、滄州等地征募的民壯一隊隊下船登陸。

  碼頭附近到處是人,喧囂如同集市。

  正在忙碌的楊占鼇、嚴省三得知楊振到這裏親迎他們,立刻交卸了手頭的事情,穿過下船的人群,前來拜見楊振。

  “大人,卑職等人幸不辱命,帶著征募的豪傑壯勇回來了!——卑職等人此次奉命,共募得山東登萊豪傑一千四百二十一人,河北滄州等地壯勇八百四十人整,合計共得兵員兩千二百六十一名!”

  楊占鼇、嚴省三兩個同樣小跑著來到楊振的跟前,一邊單膝跪地見禮,一邊簡要報告了募兵的情況。

  楊占鼇此行征募兵員的數量,楊振之前已經從郭小武那裏知道了。

  雖然兩世為人的楊振很清楚,在明末清初的時候,山東、河北等地豪傑並起,抗清義士層出不窮,一直到康麻子時代,仍有抗清的義士打著複明的旗號不斷發動起義,但是對於楊占鼇等人能夠在登萊、河間等地征募到多少合格的兵員,他的心裏並不托底。

  因為滿清入關之際,遍布山東、河北等地的抗清武裝,他們在明亡之前,有許多人其實是占山為王的本地土匪響馬,要說他們現在就有多少民族情感,或者大義情懷,誌願到鬆山來,幫助朝廷抗擊東虜,那恐怕也是沒有的事。

  與此同時,楊振也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這個總兵官之前沒錢沒糧,甚至連運送人馬前來鬆山的船隻,都是從袁進那裏借來的,他拿什麽大批量地招兵買馬呢?

  尤其是在登萊、河間等地,他可沒有像宣府鎮那樣有一個當著鎮守總兵官的叔叔幫他的忙,他也不敢奢望第一回就能募到充足的合格兵員。

  所以,楊占鼇他們此行征募到的這個兵員數目,其實超過了楊振心裏的預期,再看那些下船的新募兵員全是青壯,無一老弱,楊振的心中更是高興極了。

  “這個且先不去說它,這一次你們能夠一帆風順,平安歸來,對我楊振來說,就是最大的喜訊了!快快起來,快快起來!”

  楊振心中高興,自然流露出來,上前將黑瘦了一圈的楊占鼇、嚴省三兩個一一拉起,同時拍著他們的肩膀,不住地誇獎稱讚。

  這幾個小將能夠帶著先遣營之前的餉銀,走海路往登州募兵,最後順利歸來,首先一條就說明,他們經受住了忠誠度的考驗。

  楊占鼇自不用說了,原本就屬於楊振的基本盤,從此以後自是可以放手讓他獨當一麵了,就是之前投效的嚴省三、郭小武,經此曆練與考驗之後,從此以後也可以完全信任了。

  “都督,我們此行之所以能在登萊、滄州等地,順利募到大批良家子青壯兵員,除了都督當初的指點迷津,還有袁副將水師弟兄們的鼎力支持以外,其實也多虧了登萊、滄州兩地諸位豪傑的大力幫襯。”

  與眾人見禮完畢,募兵歸來更見沉穩的嚴省三,先是斟酌著話語對楊振說了這番話,爾後看看楊振好奇的臉色,接著說道:

  “而且,他們聽了都督解圍鬆山之戰的故事,皆仰慕都督已久,恨不得插翅飛來,追隨都督建功立業。卑職,欸,卑職希望都督能夠抽空見見他們!”

  “大人,噢不,都督,嚴三要不說,卑職倒給忙活兒忘了。這幾個人都督該當見一見,如果不是有了這幾個豪傑義士的襄助,俺們幾個人在登州靠岸之後,幾乎兩眼一抹黑,怕是也不能如此順利!”

  嚴省三話音剛落,楊占鼇手拍額頭仿佛才記起來一般,立刻跟著向楊振進言,希望楊振接見幾個幫了忙的豪傑義士。

  聽他們二人先後如此說,楊振自然心生好奇,當下笑著說道:“既然如此的話,擇日不如撞日,你們去把他們請來,我就在這裏先見見他們也好。”

  嚴省三聞言,與楊占鼇相視一眼,爾後衝著楊振一抱拳一躬身,隨即轉身往碼頭上快步行去。

  不大一會功夫,楊振等人就見嚴省三領著四個漢子,穿過碼頭附近正在集結的隊伍,快步走了過來。

  嚴省三到了楊振麵前不遠處站定,抱拳躬身說道:“啟稟都督,楊千總、郭把總與卑職等人,前往登萊河間募兵期間,正是多得此四位義士鼎力襄助!”

  嚴省三說到了這裏,便回頭指著其中為首的一位身材高大但卻一副書生士紳模樣的人物,介紹道:

  “這一位,乃是登州豪傑於樂吾,卑職等人此行能在登州招遠、棲霞一帶募兵,多得於舉人鼎力相助!”

  “於舉人?!”

  楊振聽見嚴省三提及舉人二字,立刻出聲詢問,同時心裏也是一陣驚異,難道說還有舉人老爺肯來投奔自己?!

  楊振話音剛落,就見嚴省三一愣,然後立刻補充說道:“倒是卑職疏忽了,於舉人的功名,乃是當朝的武舉!”

  楊振聞言,心中恍然,原來是武舉,當下默然點頭,就在這個時候,卻又聽見嚴省三回頭衝著那個武舉人出身的高大漢子說道:

  “於七兄弟,快來見過楊都督!”

  “於七?”

  楊振聽見嚴省三稱呼那個名叫於樂吾的登州府武舉人為“於七”,登時有點愣住了。

  這個名字仿佛是在哪裏見到過的,隻是一時想不起來,當下不住地在心裏琢磨念叨。

  而那個被稱作於七的高大漢子,聽見嚴省三招呼他,立刻上前單膝跪地,衝著楊振抱拳大聲說道:

  “登州府棲霞武舉於樂吾拜見楊都督!在下自願應募征東營,投效都督麾下,到鬆山軍前抗虜平遼!”

  “於兄弟出身棲霞於氏?”

  於樂吾的自我介紹,讓楊振的心裏一動,終於有點想起來為何“於七”這個名字自己有印象了,但是他又有點不確定,覺得不至於這麽巧合吧。

  “在下高曾祖輩世居招遠,並非棲霞人氏,到了祖父輩,方才移居棲霞牙山,說是出身棲霞於氏,也未嚐不可。”

  “你有別名叫作於七?敢問棲霞可還有名叫於七者?”

  楊振這麽一問,倒叫身邊跟著的眾將一時愣了,連帶著仍舊單膝跪在地上的於樂吾也一時有點傻眼,不知道眼前這個聲名鵲起的鬆山總兵官到底是什麽意思,難道說“於七”這個名字很響亮?

  可是麵對楊振這個鬆山總兵官的問話,於樂吾卻不能不盡快回答。

  他雖然有武舉人的功名,可是武舉人卻並不是實在的武職官身,更比不了科舉正途出身的舉人老爺,見了掛將軍印的一方總鎮兼左軍都督府的都督同知,他這個武舉人可就算不了什麽了。

  “這個——,於某家族中同輩兄弟眾多,在下因為排行第七,是故同輩友朋之中多以於七相稱。至於棲霞本地是不是還有他人名叫於七,這個就不知道了,或許有,但是於某未曾聽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