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八章 紅螺
作者:哼哈大王      更新:2020-05-11 09:29      字數:3001
  對於鐵範鑄炮,楊振也隻是略知這個名詞而已,隻知道二百年後的某個時候有人發現了這個方法,從此讓鑄炮不再是一件難事,而且直接讓前裝滑膛炮的身價,一下子跌到了姥姥家,沒過多少年,就被更先進的火炮淘汰掉了。

  不過具體鐵範鑄炮怎麽做,尤其是各種火炮類型的鐵範怎麽做,這個他就不知道了。

  然而,他相信既然製鐵所已經造出了七門五大三粗的臼炮,那麽叫他們以現有的臼炮為模子,照葫蘆畫瓢,製造出一款精良的鐵範,應該也不是什麽難事了。

  至於更複雜的其他炮種,隻能以後再說了,以他現在的情況,特別是以現在製鐵所的規模,想要鑄造紅夷大炮那樣的口徑大而且倍徑也大的重炮,暫時還無能為力。

  那樣的重炮,一門就幾千斤重,他鬆山城裏的鐵料就算用盡了,又能鑄成幾門呢。

  而且現在的鬆山城裏,西北角樓的炮台上已經有了一門金國鳳在任時使用的紅夷大炮,眼下先將就著用吧。

  卻說楊振見王守堂站起來衝自己鞠躬到地,口稱感謝,他也連忙站了起來,扶住了王守堂,笑著對他說道:

  “我也是突發奇想,如果王老先生覺得這是一個秘技,而且確實有用,還請王老先生在製鐵所試行,並且暫時保守這個秘技!”

  王守堂聽了,連連說道:“那是!那是!若是傳到了滿韃子那邊去,倒叫滿韃子鑄成了成百上千門重炮,咱們以後的仗,那可就沒法打了!”

  其他幾個人一聽之下,發現居然還有這個可能,人人臉色一變,張得貴、潘文茂紛紛叮囑王守堂切切不可將此法再傳將出去。

  王守堂又是連忙答應了下來。

  等到眾人重新坐下來,這個時候,張得貴卻說道:“大人!方才大家都說鬆山城裏鐵料短缺,咱們好不容易想了辦法,用黑錫鉛子替代鐵製彈丸,算是省下了一些鐵料!

  “可是你現在這麽一說,這個鐵範鑄炮之法若是實行,鬆山城裏的鐵料,怕是更加不敷使用了啊!鐵料的問題不解決,終究不是個辦法!”

  眾人聽了張得貴說出的這個話,之前的輕鬆歡快氣氛又一下子消散了,都又拿眼看著楊振,希望楊振這裏能夠拿出個注意來,可是楊振又能有什麽主意呢。

  楊振沉默著點了點頭,最後還是對王守堂說道:“王老先生久居遼西,又一貫在冶鐵行當裏立足,若是老先生對遼西礦藏熟悉,今天可以多說一說!咱們也好一起想個對策!”

  說到這裏,楊振歎了口氣,繼續說道:“眼下咱們這個鬆山城裏,可是什麽都缺啊!不光是鐵料缺乏,配製火藥的硝石也缺,硫磺也缺啊!我雖然向朝廷欽差要了,可是等到撥下來,還不知道要到什麽時候呢!

  “將來,若是這些要緊的東西,咱們都能在遼西找到一定的礦藏,就像呂洪山裏的黑錫礦一樣,那麽咱鬆山城,從今往後才算真的高枕無憂了!”

  楊振此前聽王守堂說遼西地麵上礦藏不少,此時想起這些話,心裏邊立刻就冒出了許多幻想,他希望在鬆山城裏,有朝一日硝石和硫磺也能夠做到自給自足。

  尤其是,如果能過找到品質好一點的天然硝石礦藏,那麽今後的火藥供應問題就不大了,不僅數量不會再成瓶頸,而且質量也一定能夠更上一層樓。

  隻是楊振滿懷期待地看著王守堂,卻見王守堂想了想,隨後對他說道:“這個,可能要叫大人失望了!小老兒出身匠戶,祖祖輩輩在關外遼西地麵上世營鐵業二百餘年,但卻未嚐聽說遼西地麵上有人發現過硝石礦藏!

  “所以,大人若要製硝,恐怕還是隻有一條路!那就是多派人手,到鬆山左近廢棄的那些屯堡老房裏,多多搜集硝土了!而要製取純硝,恐怕也隻有潘提舉手下的製硝房,那一種辦法最有效了!”

  王守堂說到這裏,見楊振頓時一副失落的樣子,當下連忙笑著繼續說道:“當然了!小老兒雖然沒有聽人說過咱遼西地麵有硝石礦藏,但是小老兒世居遼西,說是跑遍了這裏的山山水水,那也不算過頭話!

  “若大人覺得派人四下裏刮取硝土不易,小老兒倒也知道幾個地方,有一些硝土,量大易取!”

  王守堂說完了這些話,一邊捋著下巴上的山羊胡子,一邊笑眯眯地看著楊振。

  先前楊振毫不猶豫地告訴了鐵範鑄炮之法,叫王守堂心裏著實感激,此時見楊振一副虛心請教,而且極感興趣的樣子,心下突然覺得自己知道的那些東西,終於派上了用場,當即又笑著說道:

  “遠一點的地方,義州北邊,大淩河北岸,有一個叫作萬佛堂的所在。不知道是哪朝哪代在那裏挖了數不清的洞窟,那些洞窟裏麵,除了無數的佛像,就是經年累月積攢的厚厚一層硝土!

  “至於稍微近便一點的地方也有,錦州北,小淩河北岸,有一處叫做觀音洞的所在,也是一樣!不過它卻是一個天生的山洞,洞深不知幾許,據說從前錦州駐軍,就是從哪裏挖取硝土!”

  王守堂一口氣說了兩個地方,可是這兩個地方聽在楊振的耳朵裏,卻是白歡喜一場,原本高昂的興致,聽到這裏,也漸漸消散盡了。

  這個時候,一直關注著楊振臉色的張得貴,突然插話說道:“老王頭!王提舉!別說那些遠的,就說說對咱們再近便一點的!

  “尤其大淩河以北的,眼下就別提了!就是錦州城以北,小淩河以北的,你說了又有什麽用呢?!你就說說小淩河以南的,離咱們不算太遠的!”

  王守堂見楊振有點失望的樣子,張得貴更是有點急了,當下捋著胡子想了想,過了一會兒又說道:

  “要說錦州往南,離咱們鬆山城多少近便一點的,也有,但是也不算近便!烏欣河上遊往南,有一座紅螺山!紅螺山裏有幾處天生的山洞,也有幾處不知哪朝哪代留下的礦洞!

  “十多年前,小老兒曾經到紅螺山尋覓鐵礦,好的鐵礦沒找到,但卻親自咂摸過那幾處洞裏的土層,辣味兒刺鼻,當是上好的硝土無疑了!”

  說到這裏,王守堂自己倒是先歎了口氣,說道:“可惜的是,這個紅螺山,距離咱們鬆山城距離有點遠,並不算怎麽近便!而且硝土這種東西,量小了沒用,量大了又不好運送,終究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眾人聽了王守堂的這番話都是點頭,這個時候,楊振突然想起了女兒河,他知道幾百年後的女兒河,就是現在的所謂烏欣河,當下立刻對王守堂說道:

  “紅螺山的那幾處山洞礦井,距離咱們鬆山城有多遠,同時距離烏欣河上遊的河岸,又有多遠?!”

  “要說距離咱們鬆山城,那可遠了點,比起錦州城北的觀音洞還要遠一點,約莫八十多裏地吧!——

  “可是要說距離烏欣河的河岸,那可就近多了,也就七八裏地!而且紅螺山裏,就有一條山溪匯流的小河紅螺河,與烏欣河相連!”

  楊振聽到這裏,頓時喜上眉梢,不過還沒有等他開口說話,卻見一邊的潘文茂突然滿臉喜色地說道:

  “那就好了!那就好了!紅螺山的名字我也多曾聽說過,隻是不知道它就在烏欣河上遊附近!隻要它靠近河岸,就是距離鬆山城遠了一點也沒有什麽!”

  潘文茂說完這幾句話,笑著看向楊振,繼續說道:“大人這一回不是帶了許多大小船隻回來嗎?!

  “他們閑著也是閑著,何不叫他們沿著小淩河往上,在錦州外烏欣河口,轉往烏欣河上遊!這樣一來,硝土的問題也就好辦了!”

  俞亮泰、仇震海他們當然不會閑著,可是不管他們多忙,叫他們分出一些人手和船隻,去紅螺山方向運送硝土,那還是沒有問題的。

  楊振聽了潘文茂的這個建議,當即點頭同意,對張得貴說道:“記下這個事情,這幾日你找俞亮泰安排一下!”

  說完這話,楊振又對潘文茂和王守堂說道:“老潘!王老先生!去往紅螺山第一趟,你們也要跟著一起去看看!

  “若是這個事情確定了,那麽今後咱們先遣營,就要在紅螺山上留下一隊人馬,在那裏安營紮寨,專司硝土采集輸送!”

  張得貴、潘文茂、王守堂連忙站了起來,領了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