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二章 棱堡
作者:哼哈大王      更新:2020-05-11 09:29      字數:3235
  楊振說到這裏,看見呂品奇和夏成德兩人麵有難色,當即又接著說道:“增築西門南門甕城的主力人手,就是你們各自麾下的那些人馬!

  “我這裏可以叫協理營務處,從其他各部給你們調撥一些富餘人手支援,但是你們兩位卻要按天給付工錢!

  “當然了,增築西門南門甕城,也不全是你們自己的事情,畢竟事關我們鬆山全局,所以總兵府這邊,也會給你們補助一些錢糧!”

  說完這些話,楊振也不再多說了,而是看著呂品奇和夏成德,等待兩人的表態。

  夏成德與呂品奇相互看了看,一時也想不出拒絕的理由,而且他們本心之中也早想增修甕城,隻是始終沒有人拍板決定。

  眼下看楊振下了決心,不僅指明了增築甕城最需要的物料來源,而且還願意給他們調撥一些人手,補助一些錢糧,這樣一來,他們想想也就認了。

  因為說到底,增築西門和南門甕城這件事情本身,對他們本人所部來說絕對是利大於弊的,甚至可以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弊。

  “末將遵命!”

  夏成德與呂品奇一起起身,衝著楊振抱拳行禮,口稱遵命,算是接下了這個事情。

  這兩個人答應了以後,坐在另一邊幾個人中間的李祿突然站了起來,問道:“大人!這個東門外麵,不修甕城,卑職可以理解。可是大人方才所說的炮台,鬆山城裏沒有先例,卑職也沒見過,咱們又該怎麽個修法?”

  剛才楊振說服了夏成德和呂品奇,現在的心情已經十分放鬆了,此時見李祿提問,當即笑著說道:

  “就是你不問,我也要找你說說!既然你問了,我就在這裏一並說了吧!——我叫你增築的炮台,不是一般的炮台,要在東門兩側,依據地勢,各修一座,皆須突出城牆外三十步,到五十步方可!”

  楊振一邊說著一邊回身從幾案上拿了茶碗,先是蹲在地上,然後用手蘸了茶水,就在大堂地麵的方磚上描畫。

  而且一邊描畫,一邊說道:“我叫你修築的炮台,突出城牆之外,樣子就是這樣的樣子,因其棱角對外,今後咱們可以稱它叫棱堡!——這是東門左側棱堡,這是東門右側棱堡!”

  楊振蘸著茶水,用食指迅速在地麵的方磚上畫出來了他所知曉的棱堡的樣子。

  因為畫在地麵上的棱堡,隻是一個平麵形狀,所以乍看起來,其實就是兩個與東門城牆垂直並且尖角朝外的菱形四邊形而已。

  楊振當然沒有辦法跟這些大老粗們解釋什麽菱形四邊形了,事實上棱堡種類有很多,不一定非得是三角四麵。

  不過,他隨手畫在地上的所謂棱堡,更像是這個時代軍中使用最為普遍使用的三角形箭鏃,東門外的兩個棱堡,畫在地上就像是插在東門兩側城牆上的兩根短箭。

  箭鏃形狀的棱堡,銳利的棱角突出在城外,隻有後麵的根部與鬆山東門的城牆相連,上麵的炮台再架設一門或者數門火炮。

  這樣做,能夠大幅度增加城池防禦的縱深,使得敵軍的炮陣,隻能布置在棱堡炮台的射程之外,從而減少敵軍炮火直接擊打東門城牆的破壞力。

  與此同時,突出城外的棱堡,其麵向攻城敵軍的接觸麵,是一個尖銳的三角形,尖角正對著城外,當敵軍攻城的時候,他們的重炮無法直接擊打城牆,也無法垂直打擊棱堡的牆麵。

  而且,突出城牆外麵的棱堡,也可以讓滿韃子在出動步兵攻城的時候遭受更大的傷亡,最起碼能讓滿韃子剛剛摸索出來的“大炮轟完步兵衝”的攻城戰術暫時失效。

  目前,在滿韃子已經有了重炮的情況下,要想在固城池的時候,最大限度地減少城牆被重炮擊毀的概率,楊振在城防工事構築方麵,能夠想到的就唯有這麽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了。

  “這兩個棱堡之間的距離,以及它們與東門城牆的距離,到時候,你們一定要仔細計算好了!另外,我已經通過司禮監楊朝進楊公公,向朝廷要了大炮!

  “要到紅夷大炮的可能不太大,但是大將軍炮,總歸還是能夠要到一些的!哪怕隻能要到佛郎機炮,那也行啊!你們要計算一下大將軍炮和佛郎機炮的最大射程和有效射程,然後再來設計兩個棱堡之間的距離!”

  楊振的這番話說得李祿直迷糊,看著地麵上漸漸變淡最後消失的箭鏃樣棱堡圖形,李祿聽得是一頭霧水。

  他跟著楊振南征北戰、東征西討這麽多年了,還是頭一回覺得眼前的這個楊振竟然是這麽陌生,楊振說出來的話他每一句都聽清楚了,可是又好像什麽也沒有聽懂。

  但是此時此刻,連夏成德、呂品奇他們都領了命令,李祿作為楊振的心腹部將自然不能多說什麽,當下什麽要求也不提,立刻抱拳躬身說道:“卑職遵命!”

  楊振也知道,就憑眼前這麽幾筆極其粗線條的草圖,以及自己也說不太清楚的道理,李祿這個當世之人,恐怕也領會不到哪裏去。

  但是,能不能真正弄明白可以另外再說,眼前這個事情隻要幹起來就好,將來在修築棱堡的過程中,可以自行摸索。

  而且鬆山民壯營千總安慶後的手底下,本就有一些石匠可用,包括楊振這一行在熊嶽城裏解救的關內難民中,也有許多石匠泥瓦匠,此時正可以一並都用上了。

  楊振在鬆山總兵府大堂裏召集的軍議,直到將近午時方才結束,這次軍議除了一致通過設立協理營務處之外,還敲定了放棄並拆除城外所有墩堡敵台,增築鬆山西門甕城、南門甕城以及東門兩座棱堡的事項。

  此外,仇震海所部人馬船隊駐紮的半島海灣地帶,被楊振命名為鬆山止錨灣,他們的船隊人馬所在的半島營區,也被楊振命名為止錨灣船營水寨。

  鬆山外海沒有像樣的島嶼,最大的一片海上沙洲,就是原來錦州水手營所在的那片沙洲了。

  現在那個地方,楊振安排給了俞亮泰所部船隊人馬駐紮,沙洲最高處已經有了一片圍繞著幾座糧倉修建的營寨了。

  這個水手營沙洲又有環繞的海麵,以及密密麻麻的大片蘆葦蕩,所以相對安全多了,尤其在這個季節,基本上不用擔心滿韃子的人馬突然興兵報複。

  可是仇震海所部船隊人馬駐紮的半島卻不同,他們與鬆山城南的陸地是連在一起的,如果不大興土木一番,好好修築工事,將來麵臨的危險將士最大的了。

  所以,楊振給仇震海船隊人馬的所在地命了名,叫他回去以後,盡快部署人手,開挖深壕,砌築土城,最好是將止錨灣半島最窄處地麵徹底挖斷,人為地製造出一個四麵環水的島嶼來。

  當然了,楊振命名的止錨灣半島最窄處,怎麽也得有個兩三裏地的寬度了,雖然他沒有實際測量過,但是想一想就能知道,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好在兩三裏地的寬度,對於現在的鬆山城來說,也並非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因為鬆山城裏的彈藥廠,可以給仇震海的止錨灣船營水寨提供用來製作萬人敵的火藥桶,可以那些不好挖掘的地麵先炸了再進行挖掘。

  楊振也不怕仇震海他們完不成這個任務,因為他很清楚,在原本的曆史上,滿韃子偽帝黃台吉為了徹底斷絕鬆錦前線明軍的退路,就曾經在塔山一帶挖掘長壕。

  滿韃子挖掘的這條長壕,從西麵的山腳下,一直挖到了海岸線上,長達幾十裏。

  楊振相信,滿韃子軍隊在土地堅硬的秋冬季節都能做到的事情,仇震海及其所部人馬沒有理由在土地鬆軟的夏天卻做不到。

  至於俞亮泰所部船隊人馬駐紮的水手營沙洲,楊振也沒有完全掉以輕心,同樣命令俞亮泰回去以後,立刻安排人手沿著漲潮時的水位線掘壕築壘,構建長期守備工事。

  夏天水手營這邊四麵環水,又有大片濃密的蘆葦蕩,自然不用擔心滿韃子的重炮和騎兵,可是到了冬天呢?

  到時候蘆葦蕩冰凍,水手營沙洲靠岸的一麵都會結冰,到了那時候,韃子的重炮也好,騎兵也好,都可以進抵跟前,甚至衝到上麵,沒有工事可就十分危險了。

  當然了,俞亮泰也好,仇震海也好,對於楊振的要求,全都立即答應了。

  畢竟,十多年前覺華島上的教訓,實在是太深刻了,當時東虜韃子的大隊兵馬,趁著千載難逢的海麵封凍機會,直接策馬奔馳過海,衝上了沒有什麽防備的覺華島。

  島上糧草被搶,房屋被燒,人口也被殺得幹幹淨淨,覺華島多少年的經營和積蓄,一下子全被東虜韃子騎兵搶走。

  而當時,仇震海、俞亮泰他們這些人,要麽在登萊水師任職,要麽在東江水師任職,對當年發生在覺華島的這個意外事件,自是記憶猶新。

  也因此,他們對楊振大修工事的安排,不僅沒有絲毫抵觸之心,沒有什麽畏難之意,而且相反,他們都認為此舉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