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好處
作者:哼哈大王      更新:2020-05-11 09:29      字數:2853
  且說楊振安排好了這一應事務,也自累了,就在這個章京府的內院裏,找了一處臥房,簡單收拾了,倒頭就睡。

  而金士俊和安慶後兩個人新得了任命,興衝衝地回到校場院裏,重新調整編配了人馬,宣布了對一堆棚長、隊官、隊副官的任命,然後各自領了一哨三隊三十棚青壯,分頭行事去了。

  與此同時,身在熊嶽城中的其他諸將,也都已明白了接下來自軍的去向,緊鑼密鼓地各自忙活自家的事務。

  其中心大一點的,比如袁進、呂品奇、高成友,召集了心腹手下,簡單安排一番,然後找個地方自去補覺休息去了。

  那些心思重一點的,對手下人尚不放心的,那就沒有辦法了,隻能親力親為,親自督領著手下人馬執行任務。

  比如,金士俊、安慶後兩個,受領了楊振安排的任務後,又是鼓舞又是振奮,如同打了雞血,忙得是腳打後腦勺,一刻不得閑。

  就這樣,到了中午時分,整個熊嶽城內各路人馬都高速運轉了起來,該當轉移婦孺牲畜的,自去加緊轉移婦孺牲畜,該轉運糧械物資的則加緊轉運糧械物資。

  尤其高成友、胡大寶兩部人馬,原本隻是奉命休整,並沒有多少轉運任務,但是此時卻變得比誰都更忙碌。

  他們除了在第一時間把自己繳獲的金銀細軟搬運上胡大寶的船隊以外,還在滿城大街小巷的民居裏搜羅那些得用的東西。

  在楊振下令歸公的物資清單之外,但凡用得上的,他們都想要,大到難得一見的床榻箱櫃被臥幔帳,小到過日子不可或缺的桌椅板凳鍋碗瓢盆。

  這些人原本生活在荒蕪的海島之上,要啥啥沒有,啥啥都缺,這一回好不容易逮著了機會打破了一座城池,自是看見什麽都眼饞,什麽都想往回拉。

  而且,他們心裏也都很明白,到了晚上所有人馬一出發,再回到熊嶽城裏的可能就基本沒有了,此時自是恨不得把能搬走的東西全都搬走,啥也不剩下。

  中午時候,胡大寶得到了金士俊奉命劃撥給他的一百名青壯,聽說是楊振下達的命令,當時就去了章京府內宅表達感謝之意。

  不過他去的時候,楊振早已呼呼大睡、鼾聲如雷了,又不好硬給叫醒,隻能滿懷感激地離開了。

  胡大寶固然桀驁不馴,誰也不服,但是幾仗下來,他對於這個論年齡比他大不了幾歲的楊振,卻是越來越欽佩了。

  特別是這一回楊振的重諾守信,讓他這個在爾虞我詐的海盜窩裏打混了好些年,已經曆練得油鹽不進、軟硬不吃的滾刀肉,也一下子折服了。

  如果楊振是這樣一個仗義守信、言出必行的朝廷總兵,那麽跟他混,或許真能混出個名堂來也說不定呢!

  胡大寶的父祖輩也是軍戶出身,也曾在登萊和東江的水師裏混到了一定的軍職,連他自己跟著胡長海流亡落草的時候,也已經混到了把總的職務。

  這樣的人,即使嘴上喊著要當一輩子海盜,可是在他心底裏,絕不會把當海盜真的看成是一個有前途的職業。

  胡長海要是這麽想的話,那也就罷了,畢竟大半輩子已經混掉了,可是他胡大寶還年輕著呢,難道一輩子就甘心做個海盜?!

  別說楊振不相信了,就是胡大寶自己都不相信,若是一直甘心當一輩子海盜,他也就不從長興島跑出來自立門戶了。

  就在這個中午,胡大寶雖然沒有找到機會,當麵向楊振表達謝意,並表明心跡,但是楊振慷慨大度、仗義守諾的做法,卻讓他一時間似乎找到了方向,暗自定下了一個決心。

  當然了,雖然他心裏已經決定將來就跟楊振混了,但是他做出的這個決定,卻一點也不妨礙他繼續指揮著擴充了的隊伍,去努力搬空這個城池。

  因為他不準備離開遼東海岸,甚至也不準備離開兔兒島。

  他可以接受楊振這個鬆山團練總兵官的收編,可以加入楊振麾下那個欽命征東先遣營,但是,他絕不會跟著楊振去鬆山,他的戰場,他的天地,在這裏,就是楊振說的在敵後。

  這就是他內心裏暗自下定的決心,暗自做出的決定。

  楊振領著人馬到這裏,已經給他打了一個樣,給他蹚了一條路,並給了他十足的信心。

  對於一直苦於找不到方向和出路的胡大寶來說,楊振的到來,儼然等於是給他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

  遼東半島西側海岸的這幾支海盜隊伍裏麵,眼下除了胡大寶暗自做出了決定之外,同樣已經下了決心跟著楊振混的,還有複州灣群盜裏的三當家俞亮泰。

  在許官堡裏的時候,他看見仇震海這個當年的故人,在投降了滿韃子之後,都能洗心革麵重新做人,並且得到了楊振極大的尊敬,因此得以重回朝廷官軍隊伍,這個場麵烙印在了他的腦海裏,讓他的內心一時深受觸動。

  是以,隨後楊振要帶人來打熊嶽城,他也沒什麽二話,來了以後安排他到熊嶽北門外駐紮,他也同樣沒有二話。

  包括最後,因為入城的時機較晚,所得的東西都是別部人馬搶剩下的,即便如此,他也沒有發啥牢騷。

  他的這些表現,自然也落入了一直觀察著他的楊振的眼睛,在楊振看來,若是俞亮泰根本沒有投效之心,他就絕不會這麽做。

  那麽既然他這樣做了,那就說明這個人是值得信賴的了。

  這一回,楊振要用化裝成韃子鑲白旗旗丁、披甲和天助兵二韃子的樣子,騙進蓋州城去,一方麵他不需要強攻硬取,另一方麵他又需要大量人馬。

  蓋州城韃子人馬雖少,但是滿韃子戰鬥力強悍,不容低估,自己這邊若隻是人數相當,那恐怕不行。

  一旦入了城後,自己這邊隻有以洪水決堤、排山倒海的勢頭席卷過去,方才有最大的可能在夜暗之中速戰速決趁亂取勝。

  這就需要大量的人手,哪怕是新編的青壯都行。

  楊振連熊嶽城裏新編的那些青壯都考慮進去了,自然不可能落下了胡長海留守許官堡和浮渡河的那些人馬。

  有了假扮韃子瞞天過海之計,不需要再強攻硬取蓋州城,楊振料想可以派人說服胡長海出兵參戰。

  考慮到胡長海這個人是個老油條,無利不起早,不是那麽好忽悠,所以,他又必須派一個雙方都信得過的人前去說服胡長海。

  想來想去,就是俞亮泰比較合適了。

  所以,這一日上午,楊振在章京府內宅裏議定了接下來的安排之後,就打發俞亮泰領了他自己的一隊人馬,前往許官堡傳令去了。

  一方麵,楊振派他前去向胡長海通報熊嶽城的情況,另一方麵,也是讓他去說服胡長海帶著人馬兵船前來會合。

  熊嶽城距離許官堡不遠,也就三十來裏地,俞亮泰一行人一路急行,當日午前就到了。

  對於俞亮泰帶來關於熊嶽城的消息,胡長海乍聽之下簡直無法相信,若不是來人是他一貫信任有加的好兄弟俞亮泰,他都要懷疑楊振是不是挖了大坑要坑自己。

  “胡大哥!楊振此人真不一般,腦子好使,人也仗義!這一次我們站在他這邊,不僅現在就有好處,就是將來,好處也是大大的!

  “小弟我進城晚了一點,沒撈著多少金銀財帛,可是城中海量的糧草軍械,卻也有我的一份,而且小弟所部跟隨參戰,也沒有損失多少人馬!至於高二哥和大寶他們,這一回可是真發了一筆橫財啊!”

  俞亮泰知道財帛動人心的道理,也了解胡長海,知道對胡長海說那些驅逐韃虜、報仇雪恥之類的口號用處不大,所以一上來就專揀好處說:

  “大哥想想看,接下來咱們破了蓋州城,城裏金銀、財帛、糧草、軍械、女人阿哈該有多少?!

  “且先不說弟兄們進了城自己撈的,咱們就是跟著壯壯聲勢,破了蓋州,楊振他們也決不敢虧待了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