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章 決斷
作者:哼哈大王      更新:2020-05-11 09:29      字數:3218
  胡長海、高成友這些人,現在畢竟不是官軍,更不是自己的手下人,楊振這個總兵也沒有資格對人家下達軍令,或者以軍法相要求,所以隻好一切都商量著來。

  人家同意了,那當然是最好的結果,可人家要是不同意,他也完全沒辦法。

  他現在需要借助這幾個人的隊伍,等於是有求於人,肯定不能輕易翻臉,除了有話好好說,凡事好商量,他還能怎麽辦呢。

  好在胡長海、高成友、俞亮泰三個頭領,並不是鐵板一塊,這也給了他分化利用的機會。

  當天下午,楊振與眾人說定了這些安排之後,立刻讓呂品奇、張臣收攏所部人馬,一邊分派人手,在許官堡趕製幹糧,一邊抓緊時間,從各種繳獲裏就地補充軍需物資。

  高成友和俞亮泰也很光棍,既然答應跟隨北上了,也就不再推推拖拖,趁著鬆山官軍準備幹糧補充物資的時機,安排好了出擊與留守的人員。

  各自從自己的部下裏麵挑選了一百五十人,湊夠了三百之數,跟著楊振隨行北上,去打熊嶽。

  剩下的人馬,一方麵要看管自家的船隻,另一方麵也要聽從胡長海的號令,防守前麵的浮渡河,同時轉運許官堡裏的人畜物資各種繳獲。

  楊振留下了呂品奇部的鍾令先,是個什麽意思,這些將領頭目們當然心知肚明,此時雖然定了跟隨楊振北上,但是都要留一點人馬在許官堡這邊,明裏暗裏看著點繳獲物資。

  且說當日下午到了申時,也即後世下午四點來鍾,眼瞅著太陽已經開始西斜,張臣、呂品奇、高成友、俞亮泰才終於準備妥當,可以出發了。

  呂品奇和楊振前番在從九壟地趕來許官堡的路上收攏的那些戰馬,此時終於派上了用場。

  再加上剛剛從許官堡裏繳獲的一些馬匹、騾子,湊夠了三百匹,分給了高成友和俞亮泰的隊伍使用。

  就這樣,一行四五百人,絕大多數騎馬,一部分人騎騾,在剛入申時的時刻,離了許官堡,沿著驛路,往熊嶽城的方向趕了過去。

  此時是遼東半島的五月天氣,下午申時的時候,也就是後世四點到六點之間,太陽雖然已經西斜,但是天色依然光亮,並沒有多少黃昏暗淡的樣子。

  楊振他們拿下了許官堡,浮渡河的橋頭上又有胡長海的人馬駐守,他們對自己的後方已經是完全的安心,一行人雖然疲憊,但是心情放鬆,走的又是來時路,速度自然不慢。

  約莫半個時辰過去,走在最前麵的楊振,已經重新回到了之前九壟地的戰場之上。

  驛道上的壕溝仍在,隻是壕溝裏堆滿了無頭的屍體,而李祿、胡大寶他們的隊伍也早已經完全撤離了。

  楊振、張臣、呂品奇等人從戰場上策馬而過,毫不停留,而跟在後麵的高成友、俞亮泰及其所部人馬則是恍然有所領悟。

  也是直到這時,看見了驛道上的大坑和塹壕,看見了坑壕裏堆滿的無頭屍體,他們方才明白楊振先前說起的九壟地伏擊戰的激烈,而對於楊振麾下的隊伍,則是油然而生出一種敬畏之感。

  包括之前降了楊振,此時緊跟在楊振身邊的仇震海,策馬走過了這片戰場,再去看楊振的時候,他的心中又是另一番感受了。

  楊振一行四五百人,剛出現在九壟地,就被李祿安排在前方山坡上瞭望放哨的胡大寶部下高春和發現了。

  高春和一邊派人回去報信,一邊在坡上搖旗叫喊,很快就接上了楊振等人,然後隨著南來的大隊人馬往石橋子跑去。

  一行人馬風馳電掣般地到達石橋子附近,李祿、胡大寶領著各自的親隨部下早已等候在驛道邊上的一棟青磚瓦房前麵了。

  “李祿!胡大寶!熊嶽城這邊情況如何?!城裏滿韃子可有什麽異常動靜?!”

  楊振一看見李祿和胡大寶,還隔著老遠,就迫不及待地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

  看見楊振策馬而來,雖然風塵仆仆但卻完好無損的樣子,李祿等留守之人甚是高興,歡呼著迎了上來。

  李祿一邊往前走,一邊高興地說道:“大人!你們可算回來了!弟兄們擔心大人在許官堡那邊人馬不夠,這一下午,不知道有多少人跑來向我請戰南下了!”

  直到上前迎住了楊振,接過了楊振手中的韁繩,李祿才又接著說道:“熊嶽城這邊沒什麽異常!城裏的韃子倒是派了不少人上城防禦,城頭上的滾木礌石倒是準備了不少!

  “但是,城裏的韃子沒有再派一兵一卒出北門,去打一裏坡的金士俊!也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出南門,來打石橋子!

  “除此而外,先前咱們炸壞的那段西牆外牆,韃子卻是拚命在搶修,不斷從城上往下堆積投放磚頭石塊,填補缺損!

  “卑職等人謹遵大人囑咐,隻要韃子不派人出城,咱們就一直按兵不動!對韃子搶修西城外牆一事,卑職等未加攻擊阻攔!如今咱們該當如何做,還請大人吩咐示下!”

  “潘喜怎麽說?!”

  楊振翻身下馬,聽了李祿報告的熊嶽城這邊情況,心下略略放心,等他說完了最後的那番話,沒說別的,先問了潘喜的看法。

  潘喜此時並不在石橋子迎接的人群中,而是領著一隊擲彈兵,守在此前炸壞的那段西牆外的壕溝裏。

  楊振此話雖然說的不明不白,但是李祿卻知道是什麽意思,當下立刻回答:“潘千總派人過來報告了這個情況,我也親自去看了!

  “我問過潘喜的意見,他的想法是,隻要韃子不出城挖掘破壞咱們之前埋設的萬人敵和炸藥包,可以任由韃子搶修填補那段破牆!”

  說到這裏,李祿略微停頓了一下,然後看著楊振,接著說道:“我的意思,跟潘喜的一樣!我們在西牆那邊,之前埋了許多萬人敵和炸藥包,隻要引火索沒被弄濕弄斷,韃子不管把那段牆整修成什麽樣,加高了多少,都沒用!而且他們增補得越高,牆體就越重,對我們也就越有利!”

  楊振略想了想,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這些東西,其實他早知道,隻是他還沒有來得及告訴李祿和潘喜他們這些先遣營裏最喜歡搞爆破的人。

  但是道理很簡單,在這方麵悟性又很高的李祿和潘喜,不需要楊振說明,人家自己就悟到了。

  不過,李祿說出來的這些話,還是讓再次聚攏到楊振身邊的呂品奇、高成友、俞亮泰等人聽得一頭霧水。

  “總兵大人!熊嶽城裏的韃子既然已經有了防備,那麽咱們下一步該怎麽辦,是打,是圍,還是請你盡快拿個主意為好啊!”

  這一回胡長海沒有來,高成友就成了跟隨前來的複州灣海盜隊伍的老大,聽了李祿介紹的敵情,不等呂品奇等人發話,自己先沉不住氣,徑直詢問楊振。

  楊振聽高成友這麽問,先是看了看他,然後也不回答,而是將他和俞亮泰以及跟在身邊的仇震海,一起介紹給了李祿以及剛剛趕過橋來與楊振見麵的苗乃成和鄧恩兩人。

  把他們相互介紹完了以後,看這幾個人彼此見完了禮,楊振隨後說道:“既然城裏的韃子沒有別的動作,咱們暫時也就不著急了!”

  說到這裏,楊振轉頭往西邊的天上看了看,但見晚霞滿天、殘陽如血,太陽已然落下了山坡,當下他略一沉吟,接著又說道:

  “此時天色將黑,我軍主力又奔波疲憊,眼下確實不宜立刻攻城!這樣吧!——”

  楊振說完這個,在眼前的眾將之中,找到胡大寶,然後對他說道:“胡大寶!一會兒你領著高頭領,還有高頭領所部人馬,過了石橋,在南門外的塹壕陣地上立營安置!”

  胡大寶聽見這話,看看楊振,又看看高成友,從人群中出列,抱拳躬身領了命令。

  隨後,楊振又對著眾人發布了一係列命令。

  其一,命令鄧恩帶領他的小炮隊,以及俞亮泰及其所部人馬,離開石橋子,前去北門外的一裏坡塹壕陣地,與金士俊的人馬合營駐紮。

  其二,命令呂品奇帶領所部鐵騎,李祿帶領所部擲彈兵,前去西牆外潘喜所在的地方立營休整。

  其三,命令苗乃成撤出熊嶽南門外的塹壕陣地,領著麾下的船工槳手們到石橋子這邊來,專門給各部人馬準備晚飯幹糧。

  等到眾人都領了命令,楊振最後又對最有一個站出來領命的苗乃成說道:“苗兄弟!你們撤出陣地的時候,把那幾門佛郎機留給胡大寶備用!

  “同時,找幾個妥當人,乘船順河而下,去河口給袁進袁參將帶個話!就說我說的,讓他今夜乘著漲潮之際,領著船隊再來熊嶽城外一趟!”

  說完了這一番話,楊振也不等苗乃成出聲應答,而是接著環視了身邊眾將一圈,接著沉聲說道:

  “諸位!今夜領著弟兄們吃罷晚飯,務必早日歇營,好好休整!明晨寅時,各部備戰,寅時三刻,即鳴炮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