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欽差
作者:哼哈大王      更新:2020-05-11 09:28      字數:3129
  崇禎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清晨,楊振像前幾天的日子一樣,早早地就被製鐵所的打鐵聲吵醒了。

  他起了床,收拾停當,抄起自己的“一塊鐵”,到院子裏劈柴,練習運用自己這個前身擁有的極其強大的臂力。

  結果剛開始沒有多久,他就聽見外麵一陣急切的腳步聲傳來,抬頭就瞧見金國鳳的長子金士俊大步越過三進院的門檻,快步走了進來。

  金士俊一邊快步走來,一邊隔著幾步就衝著楊振大聲說道“楊協鎮!寧遠城派人來了!已經到了北門副總兵府!我父親請您趕緊過去!說是朝廷的欽差內臣到了寧遠!朝廷已經有了旨意!”

  金士俊話說得急,可是臉上卻滿是喜色。

  大家已經等得太久了。

  從韃子撤軍之日算起,鬆山守城戰的勝利也好,楊振北上救援的成功也好,到現在已經半個多月過去了。

  不管是對金國鳳來說,還是對楊振來說,遠在京師的朝廷的這個反應,都有點太慢了。

  鬆山城內,主軍也好,客軍也罷,上上下下都等得有點心急了,辛辛苦苦、打生打死這麽久,總要有個說法吧!

  現在,朝廷的說法,可算是來了。

  楊振扔下手裏的斧頭,帶著幾個身邊的隨從,匆匆忙忙地跟著金士俊去了北門內的鬆山副總兵衙署。

  從寧遠前來傳令的信使,卻是吳三桂麾下的皮甲輕騎都司——年輕悍將高得捷。

  楊振聽說是來的是高得捷,見了麵,不由得多看了幾眼。

  隻見他身材高大魁梧,頭上戴著鐵皮鎖子護頸盔,身披棉甲,外罩披風,一副威風凜凜、卓爾不凡的模樣。

  楊振抵達的時候,高得捷正與金國鳳說話,聽說楊振到來,就在金國鳳的引見之下,連忙過來見禮。

  頭上戴著的鐵皮鎖子護頸盔,遮蓋住了大部分的麵部,隻有眼睛、鼻子和嘴巴等巴掌大的部分露在外麵,雙目炯炯有神地打量著楊振。

  楊振不知道的是,他自己的威名此時早已經在寧遠軍中傳開了,連高得捷這樣自視甚高的悍將,都對他刮目相看,敬佩有加。

  可惜的是,此時的高得捷,已經在祖大壽的軍中崛起,並被吳三桂劃拉到了自己的麾下,楊振想要拉攏這些人,簡直難如登天。

  高得捷與楊振見了禮,再次向楊振說明了來意。

  原來是朝廷的欽差內臣已經到了寧遠,祖大壽和遼東巡撫都接了嘉獎的旨意,現在命令金國鳳和楊振兩人立即趕往寧遠,當麵領受聖旨。

  “高兄弟!楊某冒昧問一句,寧遠城裏可知朝廷對金副總兵和對我的安排?!”

  楊振聽明白高得捷前來鬆山傳令的意圖,立刻追問他了一句。

  這些天來,楊振雖然看起來悠閑自在,但是隻有他自己知道自己的內心有多麽糾結與忐忑。

  一旦,朝廷的旨意與巡撫方一藻的設想有出入,接下來他就不知道該怎麽玩兒了。

  “不敢當楊協鎮如此稱呼!朝廷旨意對二位的安排,眼下寧遠城裏當是無人知曉!大帥也曾當麵問詢王大璫!但是王大璫笑而不語,隻說等兩位將軍到了自知!

  “不過此前寧遠城裏早有消息傳出,方撫院、邱兵備、袁郎中,還有祖大帥,全都聯名保奏楊協鎮升任寧遠總兵,金副總兵升任鬆山總兵!這個消息——鬆山城內不會不知道吧?”

  高得捷一臉認真模樣地說出了這番話,最後又有點疑惑地看著楊振,並且點到即止。

  楊振看高得捷的樣子不像是作偽,當下稍稍心定了一些,知道朝廷的旨意,寧遠城的大小官員,也不知情。

  楊振又向高得捷打聽了前來的傳旨欽差大璫是誰以後,看了看金國鳳,說道“既然如此!金副總兵,朝廷欽差內臣已到寧遠,咱們就不能耽擱了,出發去寧遠,宜早不宜遲!”

  當日上午,楊振見了高得捷之後,匆匆忙忙地回到了城隍廟裏的自軍駐地,召集了張得貴、李祿、潘文茂、王守堂緊急召開了一個短會,說明了情況,然後就帶著張臣和眾親兵以及火槍隊左翼二十名火槍手出了城。

  爾後,跟著高得捷的人馬和金國鳳的親兵隊伍,一路南下,往寧遠而去。

  從鬆山城到寧遠城,有寬闊平坦的驛道相通,一共一百二十多裏路。

  他們一行一百多人馬,連過杏山、塔山、連山等地城堡而不入,到了當日午時前後,終於跟著高得捷馳入寧遠北門,直奔遼東巡撫衙署——即前薊遼督師府所在地。

  高得捷、金國鳳都是騎兵將領出身,連續策馬疾馳兩三個時辰不下鞍,看起來似乎一點問題都沒有。

  可是楊振這個穿越客,卻幾乎被身下從韃子手裏奪來的戰馬顛散了架。

  等他到了寧遠城裏的巡撫衙門口,被張臣攙扶著下了馬,已經幾乎不能很好地站立了。

  他在原地站了一會兒,早已麻木的雙腿才漸漸恢複了知覺。

  崇禎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下午未時,遼東巡撫衙署大堂之上,寧遠城裏的文武官員們濟濟一堂。

  三月初楊振受命之時的那個情景,仿佛在這一刻重現了出來——

  文官在左,寧前兵備道邱民仰、遼東分巡道張鬥、戶部駐遼東督餉郎中袁進,依次而坐。

  武官在右,祖大壽麾下的一杆心腹將領桑噶爾賽、祖大弼、劉應選,也是依次而坐。

  除此之外,大堂之上武官一側,還站立著兩個楊振從未見過的將領,看起來也是遼東軍中的大將。

  高得捷進了巡撫衙署之後,就去後院報信交差去了,留下金國鳳與楊振兩個人不知所措。

  好在楊振陪著金國鳳進到大堂裏麵的時候,坐在文官下首的督餉郎中袁樞,還有在鬆山城裏與金國鳳一見如故的分巡道張鬥,全都在第一時間站了起來,衝他們點頭示意,算是免去了他們不知所措的尷尬。

  武將那邊坐著的幾個人,楊振掃了一眼,雖然認得,但是卻並沒人主動搭理他。

  而他也犯不上主動去靠攏,所以幹脆拉著金國鳳站在了袁樞的下首。

  “金副總兵!楊協鎮!兩位將軍的功勳,已經上達天聽!聖上萬歲爺已經派了欽差內臣前來寧遠傳旨!

  “昨日傍晚欽使入城,祖總鎮和方巡撫皆得萬歲爺聖旨嘉獎!各蔭一子,授以錦衣衛千戶世職!你們兩位戰功赫赫,實至自當名歸,高升何職,一會兒即見分曉!”

  楊振與金國鳳來到袁樞一邊,就聽見袁樞微笑著小聲對他倆說了這麽一番話。

  在這個場合上,楊振深知沉默是金的道理,隻是衝著袁樞笑了笑,沒有說話,隨後又向衝著自己微笑點頭示意的邱民仰躬身抱拳,遠遠地施了一禮。

  金國鳳本想到武將那邊站著去,但被楊振給拉到了文官這邊。

  楊振對他有恩,而且在鬆山城裏的時候,楊振向他示好的意思非常明顯,他也不好拒絕楊振的意思,所以就跟著楊振站到了文官這邊。

  當下也顧不得其他,先後與袁樞、張鬥和邱民仰連忙見了禮。

  兩個人在大堂了站定,都往對麵看去,隻見大堂的屏風前麵,過去辦公的大書案,已經撤去了案上的筆墨紙硯等物,隻擺著一大兩小三個香爐。

  楊振一想,就知道那是欽差傳旨的標配,也就是所謂的香案了。

  再往對麵看去,那兩個楊振並不認識的大將模樣的人物,金國鳳卻認得。

  隻見金國鳳衝著那幾個人一個個抱拳躬身,打躬作揖拜了一遍。

  楊振見狀,側臉小聲問道“那兩個站著的,兄弟看著眼熟,卻叫不上名字,不知都是哪個,現任何職?!”

  金國鳳見楊振不認得,連忙小聲說道“那靠外站著的是劉周智,此番韃子大軍入寇鬆錦,恰是他在守塔山!

  “至於靠內站著的那一個,卻是祖澤遠,乃是祖大帥的從子,一向最得祖大帥的信重!此番大戰,恰是他在守杏山!”

  楊振聽了這話,連忙再看過去,卻見對麵那個大帥從子祖澤遠也正在眯縫著眼睛打量自己。

  祖澤遠見楊振看向他,臉上突然變出笑容,衝著楊振遠遠地拱了拱手,算是見禮。

  楊振也趕緊衝他笑了笑,學著他的樣子拱了拱手,心裏則立刻湧上來一種直覺“祖澤遠這小子,看來是個笑麵虎!”

  楊振正想著,就聽見外麵一陣腳步聲傳來,很快幾個青袍人影就從大堂的屏風背後,當先轉了出來,手裏還舉著兩塊牌子。

  那兩塊牌子上分明寫著“奉旨”“欽差”的宋體大字!

  與此同時,一個尖利的嗓音叫道“萬歲爺欽命傳旨內臣司禮監王公公到——!寧遠文武諸官一體拜——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