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東門
作者:哼哈大王      更新:2020-05-11 09:28      字數:3644
  pppp楊振雖然沒有參與鬆山城向寧遠呈報大捷的文書草擬,但是他也借著昨天晚上與金國鳳、夏成德、呂品奇敬酒飲宴的機會,與他們溝通了一下鬆山城東門的守禦問題。

  pppp鬆山城是以原來的鬆山堡為基礎擴建而成的,而原來的鬆山堡,就建立在鬆嶺山餘脈的一處山丘之上。

  pppp現在的鬆山城內,基本上是被平整過了,但是人工的平整改建,並沒有完全改變鬆山城東北較高、西南略低的地勢特點。

  pppp鬆山城東門所在的地方地勢較高,東門外有一道長長的斜坡,韃子軍隊仰攻不易,所以韃子圍城之後,主攻的方向始終沒有放在東門和北門。

  pppp韃子一開始是主攻南門,但在久攻不下之後,又轉而去圍攻西門了。

  pppp但是,黃台吉卻也並沒有完全不管東門,在他決意圍困鬆山之後,先派兵用大炮摧毀了東門外的幾處烽火墩、台。

  pppp然後,下令在鬆山東門外的斜坡下,掘了一道寬寬的深壕,並用挖出來的土石,砌了一道土牆,派了人馬堅持巡哨,算是切斷了鬆山軍民從城東門外出樵采的道路。

  pppp與此同時,黃台吉也十分放心地把自己的行宮大帳,安排在了鬆山城東麵三四裏外的娘娘宮。

  pppp現在韃子撤退了,楊振也進了鬆山城,而在鬆山四門之中,東門這個位置,距離海岸的方向最近,因此進城之後,他首先就看上了這個地方。

  pppp恰好城隍廟裏的空間又過於逼仄了一點,先遣營的全部人馬駐紮進去之後,人馬比較擁擠,幹什麽都不方便。

  pppp當天晚上,楊振就借著酒意,向金國鳳提出打通東門,並讓先遣營炮隊和擲彈兵隊幫著駐守東門。

  pppp而酒酣耳熱之際的金國鳳、夏成德也認為,直接參與守城的人馬越多越好,所以當場就答應了。

  pppp眼下的鬆山城裏,南門由遊擊呂品奇帶了八百餘人馬駐守,西門是由參將夏成德帶著千餘人駐守。

  pppp至於擁有甕城的北門,平日則是由金國鳳率軍一支鄉勇民壯營親自駐守,同時,駐守北門的金國鳳,也充當著隨時率軍支援西門和南門的預備隊的作用。

  pppp至於東門,韃子在外阻斷了鬆山守軍進出的道路,韃子軍隊不來進攻,金國鳳也懶得在此派駐重兵防守,隻讓南門守將呂品奇兼顧東門防禦,隻是隨時派了人馬巡哨而已。

  pppp所以,楊振一提出來自己的想法,金國鳳等人全都當場同意,他們也樂得楊振的先遣營主動參與守城。

  pppp因此,到了第二天早上一覺醒來,楊振記起此事,當即讓人叫來了張得貴和李祿,把這個事情跟他們一說,就讓張得貴、李祿領著炮隊和擲彈兵隊登上東門城頭。

  pppp並讓他們把暫時擺放在城隍廟院裏的十門佛郎機、十門虎蹲炮和五架九頭鳥,以及大量的火藥彈丸等物,全都弄到東門的城頭上去。

  pppp然後吃罷了早飯,楊振又去動員了徐昌永,讓他領著自己的人馬去打通東門,清理東門內填塞堵死的土石雜物。

  pppp畢竟戰馬得出去吃草,不能老是拴在城裏麵打草來喂。

  pppp而且東門距離娘娘宮、距離小淩河的河口更近便一點,開了這個門之後,先遣營各部人馬進出也方便。

  pppp安排了這些事務之後,楊振又親自去找祖克勇商量了一番,讓祖克勇帶著他身邊剩下的祖大帥中軍重騎兵,出城往南,去杏山方向看一看。

  pppp並且建議他,如果有可能的話,可以聯絡進入杏山城內,盡快將鬆錦一線清軍已經撤退的消息,報告給杏山城的守將。

  pppp楊振之所以讓祖克勇率隊出去哨探並傳遞信息,首先是因為祖克勇及其麾下的祖大壽中軍重騎兵,本來就是幹這個的。

  pppp其次,則是因為眼下駐守杏山的副將祖澤遠,與祖克勇同是祖家人,他們相互之間知根知底,彼此見了麵也比其他人好說話。

  pppp再者,讓相對比較耿直的祖克勇去杏山麵見祖澤遠傳遞消息,祖澤遠也不敢不如實報告給寧遠方麵。

  pppp等到祖克勇打著祖字旗號率隊離開了之後,楊振又讓人找來了自己直領的火槍隊左翼副官張臣,對他說道:

  pppp“今天上午,你帶著火槍隊左翼的弟兄們,騎馬出城往北!先沿著城北的沙河沿往下,看看沙河裏的水麵,到底能不能行船,又能行得了什麽船?

  pppp“到了沙河口以後,沿小淩河往下直奔小淩河口,去見見袁進,把我們隨船帶來的硝土、硫磺、柳碳,以及咱們先遣營的糧餉,全都設法運來鬆山!

  pppp“同時,你也告訴袁進,就說是我對他說的,請他不要著急返航,一切都要等到寧遠的命令,或者朝廷的旨意下達之後,再做決定!

  pppp“他也可以趁著這段閑暇的時間,好好經營一下我們之前駐紮的那個沙洲!把河口北岸上的韃子大營拆了,用那些材料好好建個碼頭,好好紮個營寨!”

  pppp張臣十分敏感地覺察到,楊振一定在計劃著什麽事情,但是楊振沒有對他明說,他卻也不方便直接開口去問。

  pppp但是,他也很清楚,跟著一個深謀遠慮、有長遠打算的上官,肯定要比跟著一個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的上官好多了。

  pppp張臣領了命令,點齊了自己的人馬,打起先遣營火槍隊的旗幟,就一陣風似地策馬出了南門,然後轉頭北上,沿河查勘去了。

  pppp若是沙河的水麵夠深,袁進水師營的船隻能夠沿著小淩河逆流而上,再沿著小沙河拐到鬆山北門外,那將來可就方便多了。

  pppp與此同時,若是袁進這次能夠聽進自己的建議,好好經營一下先遣營曾經駐紮過的那片沙洲,將來通過小淩河往鬆山、錦州轉運糧草,也算是有了第二個中轉站,而且還是一個更近的中轉站。

  pppp當然了,這片沙洲島就是麵積小了點,駐紮不了多少人馬,也存放不了多少糧食。

  pppp最重要的是,楊振不知道到了夏季小淩河水量增大以及台風漲潮的時候,這個沙洲島還能剩下多大麵積。

  pppp對楊振來說,這個情況隻有經過了崇禎十二年的夏季之後,才能真正搞清楚。

  pppp若是到時候,這個沙洲島依然能夠保持住現在這個麵積,楊振就要下決心在上麵大興土木了。

  pppp原本曆史上第二次鬆錦之戰的時候,洪承疇坐鎮寧遠城指揮軍隊反擊,一開始還是占了一定優勢的。

  pppp直到朝廷一再催逼進兵決戰,洪承疇不得不率領大軍北上鬆山,大明官軍原本占優的局麵,才開始發生變化。

  pppp洪承疇非常擔心自己重蹈當年楊鎬分進合擊、最後大敗的覆轍,所以他在北進的路上非常重視合兵一處。

  pppp洪承疇盡起大明朝雲集關外的十三萬大軍,攜帶著大批的糧草輜重,一起抱團北上,聲勢雖然浩大,但造成了一個嚴重後果,那就是後方空虛。

  pppp果不其然,奴酋黃台吉偵知了這個情報以後,很快就派了一支偏師,繞到洪承疇大軍的背後。

  pppp先是奪了那批落在了洪承疇大軍後方的輜重存糧,然後又從西到東,挖掘長壕,斷了洪承疇十三萬大軍的餉道與歸途。

  pppp要知道,從山海關往東北,直到錦州,這一條“遼西走廊”,論長度約有四百裏地,可是論其寬度,從西邊的群山,到東邊的大海,卻隻有三十裏地。

  pppp最窄處,甚至不過十幾裏地而已。

  pppp韃子軍隊繞到洪承疇大軍背後,斷了大軍糧道,頓時形成了一個“關門打狗”的局麵。

  pppp大明官軍原來的大好形勢,一下子就被逆轉了,反而陷入了韃子軍隊的包圍,最後終於堅持不住,土崩瓦解了。

  pppp分析其原因,糧道被斷,是明軍士氣崩潰的罪歸禍首。

  pppp如果不是因為糧道被斷絕,洪承疇麾下的那些總兵官們,也就不會心生恐慌,並且萌生退意了。

  pppp同時,如果不是因為明軍的海上屯糧地筆架山也被攻占,讓他們徹底失去了希望,洪承疇麾下的那些總兵官們,也不會最後爭相奔逃,自行崩潰。

  pppp所以,楊振自己心裏很清楚,要想改變第二次鬆錦之戰的悲慘結局,他最容易入手的地方,就是找到一個比筆架山更好的存糧屯糧的地方。

  pppp即便是楊振他們之前駐紮的那片沙洲島無法替代筆架山,那也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筆架山那一個籃子裏!

  pppp在這樣一個決定大明朝命運的戰役開打之前,至少應該提前計劃好一個預備方案。

  pppp在這個問題上,楊振覺得自己已經找到了一個說得過去的預備方案,那就是小淩河口的這個沙洲島。

  pppp隻要今年夏天的降雨季節過去之後,這片沙洲能夠頂得住台風,頂得住小淩河口的高水位,並且依然存在,那麽楊振的這個預備方案就是行得通的。

  pppp既然存了這個念頭,那麽現在就應該預做一些準備了——從鬆山東門到娘娘宮,再到小淩河口的水手營,這條預備的補給線,就要好好經營一下了。

  pppp這個準備工作,現在自然是交給袁進先去做著,比較合適一點。

  pppp這一次袁進立了功勞,應該能夠穩住他在覺華島水師營的地位了。

  pppp隻要袁進能夠掌握住覺華島的水師營,將來即便是袁樞從遼東督餉郎中的位置上被調離了,楊振的設想,也仍然還有實現的機會。

  pppp這也正是他大大方方地分給了袁進一百顆真韃子首級,作為其部戰功斬獲的原因了。

  <sript>()</s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