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一章 換屆會議開始
作者:彼岸晨光      更新:2020-03-03 18:19      字數:2112
  到了下午一點半,華夏互聯網協會換屆會議正式開始了。

  這次的會議規模非常隆重,比起當年的信息經濟高峰論壇還要熱鬧得多,受到的關注度也非常高,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蜂擁而至,爭相報道會議的盛況。

  各大門戶網站也對本次會議進行了全程不間斷的滾動新聞播放,使得這次會議的知曉度大大提升,成為了今年來互聯網領域最為熱點的事件。

  會議的現場,大咖雲集,當前華夏整個互聯網界最精銳的力量,幾乎全部來到了現場,使得現場星光璀璨,氛圍異常熱烈,甚至堪比一場盛大的節日。

  而其中最為閃亮的雙子星,無疑就是新夢想集團的李楓和百寶集團的龍雨了。

  整個會場呈橢圓形,中央位置是當前華夏互聯網協會的主席團成為,以及新一屆主席團成員的候選人,總人數大約為五十人,而周圍則是各個互聯網產業方陣,其中有電商方陣、網絡遊戲方陣、社交產業方陣、網絡媒體方陣、網絡支付方陣等等十餘個方陣,每個方陣大約有六十到一百二十人的規模。

  由於大會組織方的精心安排,所以即便參會人數的總規模非常大,現場仍然井井有條,沒有出現一絲混亂的情況。

  李楓當然是坐在整個會場中央的核心區塊,這裏有老一屆的互聯網協會主席團成員,以及新一屆主席的候選人,主席團成員的候選人。

  這群人中,有華夏互聯網初創時期的開荒者,他們大多功勳卓著,是奠定整個華夏互聯網經濟的人物,在曆史上貢獻巨大,所以其中即便有不少人沒有取得較大的發展,甚至已經不再創辦企業,轉而搞產業研究,但是他們的地位仍然非常高,能夠與李楓和龍雨等人平起平坐。

  當然,其中也有大量成功的互聯網企業家,他們是當今整個華夏互聯網經濟的中堅力量,可以說正是這群人引領了整個華夏的互聯網經濟,如果沒有他們的存在,可能整個華夏的互聯網經濟都有可能倒退回21世紀之前。

  而各大方陣的核心前沿,都是這個領域最突出的互聯網公司的代表,他們的存在,使得華夏的互聯網經濟體係更加豐富和完善,能讓更多的網民享受到全方位的互聯網服務,通過互聯網來放大自身對世界的認知和掌控能力,從而獲得更優質的服務與體驗。

  在各個方陣中,都有新夢想集團下屬子公司的身影,包括趙寅在內的不少人,分別以各產業領域精英的身份,出席了這次的會議。

  這次會議的主持人,是華夏互聯網協會的秘書長陳慶瑞。

  他早年也是互聯網領域的創業者,早在1997年就歸國創立了海雲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是通過互聯網從事企業之間的信息服務和行業資訊。

  這家公司如今已經銷聲匿跡了,而陳慶瑞也轉而從事專職的互聯網協會工作,成為華夏互聯網協會的實際掌控者。

  “非常歡迎互聯網業界的同仁們參加本次華夏互聯網協會的換屆會議,我們互聯網協會作為一個民間的組織,是各位互聯網創業者的家,這幾年來,我們通過發布行業共識、開展專業培訓、促進交友聯誼等方式,將我們華夏的互聯網公司凝聚起來,向著更加規範化的道路發展。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有了近千家的成員單位,會員遍及全國各地,並且已經在國內的江州、粵州等地開設了辦事機構,組織體係不斷健全。我們今天聚集在一起,是要共同謀劃一件大事,那就是選舉產生新一屆的協會主席、副主席和主席團成員,帶動未來整個華夏互聯網經濟的全麵快速健康發展。”陳慶瑞說道。

  隨著音樂聲的響起,華夏互聯網協會換屆會議正式開始了。

  會議的第一個換屆,是回顧華夏互聯網協會成立的曆史,以及近年來的發展。其中尤其介紹到了當年成立的聚龍學院,也就是現在的新夢想學院。

  學院的院長馬惠民與大家共同分享了學院的創辦曆程以及時至今日取得的成績,並且展望了未來學院的發展。

  兩項議程結束之後,就進入了下午會議的重點環節,對互聯網經濟發展的相關探討。

  對於這個問題的探討,不僅僅是互聯網理論研究的方向,而且也是在場所有互聯網從業者實實在在要麵臨的問題。

  所以到了這個環節,大家紛紛豎起耳朵,向聽聽在場的互聯網頂級大佬們是怎麽看的。

  而這個環節,其實也是對協會主席候選人的考驗,通過他們的分析解讀,其實就能夠看出他們的水平,誰也不願意看到一個沒什麽水平的人來領導華夏互聯網協會未來三年的工作。

  未來協會主席的候選人離開位置,來到了會議現場的中央大台上,圍坐在一起。由華夏互聯網協會秘書處的秘書長陳慶瑞繼續主持,開啟了交流研討環節。

  “下麵,來到了大家最關心的環節,互聯網經濟發展論壇,這次的論壇,我們邀請到了李楓、龍雨、黃有德、徐宗明、周樂盛五位當前互聯網界最知名的企業家,來為我們共同分析互聯網經濟未來的發展。”陳慶瑞說道,“首先,我們邀請百寶集團的總裁龍雨先生亮出觀點。”

  在一片掌聲中,龍雨拿起了話筒:“各位同仁,互聯網經濟的發展與我們傳統經濟的發展有著明顯的不同,它的邏輯特點非常鮮明,一方麵是成長性非常強,甚至能達到指數級,這是傳統的製造業遠遠不能相比的。另一方麵,它的可替代性也非常明顯,因為互聯網的核心是代碼程序,我們隻要通過代碼程序創立出向適應的互聯網產品和服務,就能輕易地實現對手的功能,這一點與製造業又完全不同,因為製造業是一個依靠產業配套的經濟模式,而互聯網則可以獨立完成整個產品的開發和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