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四章 成立合資公司
作者:彼岸晨光      更新:2020-03-03 18:18      字數:2140
  對於周海超的訊通科技公司,李楓還是相當看重的。

  雖然訊通科技在行業中的地位不夠高,即便是放在國內,也隻能算是一個二流品牌,但是它已經具備了完善的供應商體係、市場營銷體係和生產能力。是一家合格的手機生產製造類企業。

  所以隻要合理引導,調整產業布局和自身定位,在短期內迎來一波紅利並非難事。

  當前的手機市場上,是功能機的天下,手機的主要功能還停留在打電話和收發短信的階段,其互聯網應用僅僅在極少數的高端機上才有,普通大眾是很少會購買的。

  這一特點,也使手機基本處於不停換殼的“套娃”階段。

  在這個階段,手機的性能其實大同小異,彼此之間也沒用誰能吊打誰的情況。由於功能需求不大,一個標準芯片就能滿足絕大多數手機的運算能力,消費者也根本不關注手機的處理芯片能力如何。

  而手機的研發基本上處在外觀研發階段,市場上的機型比起未來的大屏智能機時代反而要多得多。說白了就是“套娃”產品,根據不同人群的個性喜好,設計出不同類型的手機外觀,而其內部核心元器件基本是一致的。

  從這個意義上看,目前的手機市場,在技術含量上遠遠不如未來的智能手機市場,手機講究的還是外觀設計和耐用性。從這一點上來說,以訊通科技的實力完全可以做到。

  所以隻要在這幾年推出幾款有一定影響力的手機產品,將手機的研發和生產規模保持住,就能為接下來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和智能手機時代儲備資源。

  按照李楓的設想,是要同訊通科技一起再成立一家公司,專門負責研發和設計,擁有自己獨立的品牌。這樣一來,就能與訊通科技公司在核心管理層的實現切割,將管理權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裏。

  同時,又能利用訊通科技的生產體係和遍布全國的營銷網絡。

  而對於訊通科技來說,這種操作模式對它而言不僅沒有壞處,而且還有一定的好處。

  首先是生產領域,新公司能為訊通科技帶來一定數量的訂單,隻要有了訂單,就有了利潤,而且不用承擔任何風險,這比起自身設計開發來說要好得多。

  曾經訊通科技打算走代工廠的道路,正是因為走這條路風險低,經濟實惠。

  其次是新產品如果使用訊通科技的經銷體係的話,就能給體係內的經銷商帶來更多的產品選擇,提高經銷商的利潤率。

  所以新設立一家手機研發公司的計劃,在實施過程中並不會遇到太大的障礙。

  一天之後,周海超和周清清就帶著團隊親自登門拜訪。

  李楓原本打算將會談的地點放在江州市核心商圈的五星級酒店,不過周海超執意要來參觀他的集團公司總部,所以把會談重新設置在總部的會議室裏。

  這次會談,周海超還帶來了公司在研發、生產、銷售等多個部門的主要領導,可見他對與李楓的新夢想集團合作,是高度重視的。

  李楓也叫上了集團的幾位副總裁及幾位重要崗位的中層骨幹,雙方在集團會議室裏,進行第一次業務洽談。

  “非常歡迎周總帶著自己的核心團隊來到我們新夢想集團,在我們集團成立之前,周總就已經表達了合作的意向。現在,集團成立了,我們對於手機產業的發展高度關注,也非常希望在這個產業裏有所作為。”李楓說道,“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們新夢想集團力主國內的互聯網產業,可能覺得與手機產業的關係並不大。但是我認為,手機產業在未來必將成為互聯網產業的重要支撐點,甚至可能是互聯網的重要入口,抓住這個方向,對於我們集團的發展非常有好處。而我們集團旗下都是互聯網公司,與製造類企業有著本質的不同,所以今天我們邀請訊通科技來,就是為了共同謀劃手機產業的布局。”

  坐在對麵的周清清看著李楓,心想李楓成為新夢想集團公司總裁之後,氣度又上了一個台階。這個帥氣的小夥現在臉上又增添了一份自信和成熟,如果是第一次接觸,她絕對不可能相信李楓是一個二十歲的年青小夥。就這氣度和能力,自己隻怕到了三十歲都遠遠不及。

  周海超聽完李楓的開場白,點了點頭:“恭喜李總成立集團公司,對於這家紮根於互聯網產業的集團公司,我們也充滿了期待。這次專程拜訪,也是為了探討合作的可能。我們訊通科技主營數碼產品生產製造,其中手機業務占據公司的主導地位。在接下來,公司對於產業結構要進行一係列的調整,我們希望能通過與新夢想集團的合作,強化我們公司的互聯網基因。至於在合作方麵的設想,我想先聽聽李總的意思。”

  “在集團公司成立之前,周總就已經表達了希望加入新夢想集團商業體係的願景,甚至不惜要讓訊通科技成為新夢想集團旗下的一家子公司。”李楓說道,“這個設想雖然可行,但是想必周總在你們公司內部,也會遭到一定程度的反對。事實上,我們新夢想集團也不希望吞並貴公司,而是秉持互利共贏的合作理念,隻要是對雙方有利的事,我們都願意去做。至於與訊通科技的合作,我認為有一種相對穩妥的做法,我們各自出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歸入新夢想集團的旗下,不知這個方案周總是否覺得可行?”

  隻要成立了合資公司,就能在股權結構上擺脫訊通科技的掣肘,充分貫徹周海超和李楓的想法。這件事情其實周海超也是想過的,但是他不敢先說,畢竟這要看李楓的意思,因為成立合資公司,周海超得到的實惠是最大的。

  當得知了李楓的想法之後,周海超自然非常高興:“李總,這一點絕對沒有問題,以合資公司的方式,能更好地處理我們雙方之間的合作關係。那麽對於這家合資公司,你是如何定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