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九章 物色人才
作者:彼岸晨光      更新:2020-03-03 18:17      字數:2125
  兩家人拿起筷子,開始吃飯。

  難得張貴瀾做了一桌美味菜肴,大夥頓時胃口大開,紛紛開動起來。

  “好久沒有做菜了,也不知道好不好吃,來,別客氣。”張貴瀾熱情地招呼著。

  “嗯,手藝真好,這菜色香味俱全啊。”趙寅的老媽徐金鳳笑著豎起了大拇指。

  兩家人有說有笑,李萬民拿出了一瓶白酒,跟趙誌偉兩人喝了起來,二兩白酒一下肚,兩人臉色紅潤,話匣子頓時打開了。

  “李楓啊,我們全家都是多虧了你,原本我那個破修車攤,拚死拚活也沒掙幾個錢,全家都是有了上頓沒下頓,日子過的那真叫一個苦。現在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日常吃喝不愁,甚至還買上了新房子,這樣的生活過去真是連做夢都想不到啊。”趙誌偉粗壯的大手拍著李楓的肩膀,對李楓誇讚連連,“現在,連我們趙寅都有了很大進步,都已經成了一家互聯網公司的總經理了。”

  “趙叔叔,別這麽說,我隻不過是引條路,關鍵還是你們自己能幹。”李楓說道,“對了,趙叔叔,你現在在廠裏主要做什麽工作?”

  “現在主要負責生產線的日常故障排查和後勤保障工作。”趙誌偉笑著說道,“真沒想到,我一個小小的修車匠,現在居然能保障這麽大的流水生產線。”

  “這都是因為叔叔的技術紮實,領悟能力又強。”李楓說道,“其實將叔叔的才幹僅僅用於保障流水生產線的正常運轉,顯然是有點大材小用了。我這兒還有一個創業項目,目前正需要叔叔這樣的實幹型人才,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

  李楓這麽一說,頓時激起了大夥的興趣。

  “哦?楓哥,我爸還能在哪裏發揮餘熱啊?”趙寅立馬放下筷子問道。

  “什麽叫發揮餘熱?你老爸我還能發光發熱呢。”趙誌偉老酒一喝,頓時開起了玩笑。

  “是這樣的,我之前在學校裏和同學一起做了一個無人機的項目,目前這個項目已經進入了市場化應用階段,公司已經成立,但是項目要落地,就需要一些實幹型的人才來負責生產製造工作。這項工作對於我們這些還在學校裏的學生來說,顯然有些經驗上的缺陷,所以也急需要一些從事過實際生產,特別是在機械方麵有研究的專業型人才,我覺得趙叔叔非常合適。”

  “哦?無人機項目,具體是做什麽的?”趙誌偉搓了搓手,似乎來了興趣。

  現在他已經是南橋玩具廠的中層骨幹了,所以對自己的要求也開始提高,不像不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閑暇時分也能捧起一些專業技術類的書籍看上一看。

  對於趙誌偉來說,他原本在心裏就有一個小心願,就是日後能將他的修車攤做大,成立專業的維修公司,過一把當公司掌門人的癮。

  但是這個夢想在殘酷的現實麵前屢屢受挫,二十多年過去了,不僅維修公司沒有成立,自己的修車攤也日漸破爛,每天僅能靠零星的生意來維持生計。

  如果現在有一個機會,能讓他去一家初創公司做一個分管業務的負責人,看著這家公司一點點成長起來,對於趙誌偉來說,無疑是一次絕佳的實現抱負的機會。

  更為重要的是,這個項目是李楓創立的。

  從目前來看,李楓創立的所有項目都沒有失過手,幾乎每一個項目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而南橋玩具廠現在對於李楓來說,已經日漸邊緣化,畢竟他的創業重心是在江州,而玩具廠隻是其中一個很小的節點。

  而加盟李楓的無人機項目,意義就完全不同了,畢竟這個項目是李楓親自創立的,也是未來他創業版圖的重要一環,如果進入這個項目,也就意味著更加接近李楓商業版圖的核心圈層,任何人都明白,這樣的好事絕對不能錯過。

  “無人機項目在2002年的聚龍學院創業大賽中奪得了冠軍,並且得到了學院給予的一百萬資金獎勵,現在無人機項目已經進入量產化落地階段,我們已經物色到了代工方,隻要剩餘的細節對接完成,就能立即投入正式生產。”李楓說道,“無人機的商業應用前景非常廣闊,無論是媒體、安防、快遞、救援、測繪、農業生產等方麵,未來都需要無人機的輔助。所以在未來,我相信這會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

  趙誌偉點了點頭:“不錯啊,這是一個好行業。李楓,我當然很願意加入,隻不過以我的這點本事,不知道能不能派上用場啊。”

  “當然有用,生產方麵需要大量的基礎性工作,叔叔一直在一線,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對於工作是非常有用的,其中的一些方法能使我們少走很多彎路。”李楓說道,“當然,叔叔也不用有什麽顧慮,南橋玩具廠的職位仍然為你保留,如果你覺得無人機項目不合適,也可以回來繼續在南橋玩具廠工作。”

  李楓這麽一說,給趙誌偉吃了一顆定心丸,南橋玩具廠的職位能繼續保留,自己抽出一段時間去闖一闖,不失為一個好機會。哪怕失敗了,也可以回到廠裏繼續上班,工資是不會少的。

  “好,李楓,那就聽你的。”趙誌偉說道,“我加盟你的無人機項目。”

  “太好了。”李楓說道。

  現在的無人機項目正是人手緊缺的時期,要想實現商業化量產,光靠陶悅溪等幾個人,根本無法承擔如此龐大的工作量,勢必要擴充團隊。

  但是陶悅溪等人還很年輕,團隊裏沒有鎮得住的人,對於日後的管理是存有很大隱患的,所以李楓讓趙誌偉加入,也是因為趙誌偉的年齡擺在那裏,說句話至少能鎮得住這幫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

  而且趙誌偉的專業才能也是經過了檢驗的,對於項目的落地,能起到很大的輔助作用,這總比他在南橋玩具廠搞生產線維修要有價值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