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一章 新的投資方向
作者:彼岸晨光      更新:2020-03-03 18:17      字數:2161
  市中心的仙府美食城,是仙湖市規模最大的美食城,上下四層總共有一百餘家餐館,美食的種類應有盡有。

  當然,這裏的消費也比較高,曾經是窮學生的李楓,可從來沒在這兒吃過一頓飯。

  走進美食城,頓時溫暖如春。元旦佳節,美食城裏人頭攢動,生意非常火爆。

  “你想吃什麽?”李楓張望著四周問道。

  “大冬天的,當然是吃火鍋啦。走,姐帶你去吃最正宗的麻辣火鍋。”薛瑩瑩笑著說道。

  李楓皺了皺眉頭,你也自稱是姐了?

  兩人走進了川府火鍋,隻見這裏的生意非常不錯,大廳裏已經坐滿了顧客。兩人選了一個僻靜的位置坐下,點上了鍋底和配菜,等著熱騰騰的火鍋上桌。

  屋裏的溫度簡直到了春末夏初的季節,兩人都脫了外套,相視而坐。

  “李楓能不能跟我詳細說說,這段時間你都做了些什麽事?”薛瑩瑩用手指著腦袋問道。

  “這可就說來話長了,總之整個2002年我已經初步完成了互聯網產業的布局,在網絡電商、互聯網支付、在線社交、網絡文學等各個環節建立了自己的節點。”李楓說道,“所以2003年對於我來說非常重要,這一年我必須要讓之前播種的這些種子全部發芽生根,逐漸發揮出各自的優勢,形成一個互為犄角的產業聯盟體係。”

  “怪不得聽老爸說,你現在的布局已經越來越大了,老爸還在家裏時常感歎,他的能力遠遠不如你。連經營一家普通的軟件公司,都會因為核心人員的離開而產生如此大的問題。”薛瑩瑩說道。

  “你老爸的問題,可能是因為團隊內部的利益分配機製沒有做好,畢竟公司在完成了快速成長之後,團隊核心成員在行業中的地位,也等於躍升了好幾個量級,他們對於利益分配的預期,將會大大的改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掌控他們的心理特點,做出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那麽核心成員極有可能被對手公司挖走。在互聯網市場上,這樣的案例是非常多的。可能你的老爸也是一時疏忽,才導致陷入了如今的被動局麵。”李楓分析道。

  “反正最近因為這事兒,家裏鬧得挺不開心的。老媽還一直數落老爸,好端端的教授不當,非要出來創業,結果得意了沒多久,就陷入了如今的困境。”薛瑩瑩說道。

  “做企業哪有這麽一帆風順?像薛叔叔遇到的這種局麵,對於企業家來說是家常便飯的事,隻是一點小困難,根本沒必要放在心上。而且隻要應對得法,相信他很快就能走出困境。”李楓說道。

  香噴噴的麻辣鍋底上了桌,中午的火鍋大餐終於開始了。

  “對了,李楓,你可不能避重就輕,你不是和林玉婷合夥搞投資麽,怎麽也不跟我說一說。”薛瑩瑩一邊網鍋裏倒著牛肉丸子,一邊說道。

  “奇怪啊,現在你怎麽對林玉婷這麽關心了?”李楓笑了笑問道。

  現在連李楓也感覺出來,薛瑩瑩似乎對林玉婷很不服氣,有一點跟她比高低的架勢。

  但是令李楓想不通的是,兩人的性格迥異,特長也不同,家庭背景也相差很遠,幾乎是兩個世界的人,根本就沒什麽可比性。

  “怎麽,就隻許你關心?還特意跑去美利堅關心?”薛瑩瑩白了白眼珠子。

  “嘿嘿,沒辦法,要賺錢嘛,總要幫手,一個好漢三個幫。”李楓說道,“林玉婷多少還是有點商業頭腦,能幫我在美利堅市場上賺錢。等到了明年,我國內的很多項目進入了高速成長期,還需要大量資金的幫助。”

  “看來她對你來說很重要啊,要是沒了她,那你的創業項目豈不是有麻煩?”薛瑩瑩說道。

  “那倒不至於,隻是賺錢不會嫌多,能多賺一些,現金流就充裕一些,底氣也就更足一些。”李楓說道。

  “她的那些活,我就不信我幹不了。”薛瑩瑩說道,“可惜我沒她這麽有錢,隨隨便便就去國外留學。當初為了我的留學經費,我爸媽都愁了好幾年。不過現在好了,我還是不出去了,留在國內念我喜歡的專業。”

  薛瑩瑩說著說著,似乎想到了什麽,突然興奮起來。

  “對了,當初老爸為我出國留學準備了兩百萬,現在這筆錢能用在別的地方了。”薛瑩瑩突然高興地叫了起來。

  “噓,小點聲,不要露富。”李楓把食指放在嘴唇錢,做了個小聲的手勢。

  薛瑩瑩頓時知道剛才有些失態,把音量降低了八度:“有了老爸的兩百萬,再加上我出版卡通繪本也賺了五六十萬,這筆錢完全能用來投資。”

  李楓拿勺子在鍋裏撈了撈,說道:“投資是有很大風險的,現在你老爸公司的業績不景氣,你拿著這筆錢出去搞投資,萬一虧了怎麽辦,到時候連正常的現金流都難以保證。”

  倒不是李楓看不起薛瑩瑩,而是做投資的確風險太大,李楓能成功完全是因為他掌握著十多年後的市場發展大勢,使得他的每一筆投資都不會失誤。而對於普通人來說,隻要在投資過程中出現幾筆失誤,就有可能大大延緩自己的計劃,甚至陷入虧本的境地。

  “那也未必,我的確不懂什麽互聯網投資,也看不清未來的發展趨勢,不過我覺得買一件東西是不會錯的,那就是房子。”薛瑩瑩說道,“別的不說,但就說我們家的那套小別墅,短短幾年的時間,現在的價值比剛買的時候漲了一半,如果在過一兩年,恐怕要升值一倍了。”

  薛瑩瑩的這個預判是非常準確的,隨著華夏經濟的起飛,整個國家的城市化進程也拉開了大幕,在未來的十多年裏,將會有幾億農村人進入城市生活,國內的城市也都將進入高度發展的新時期。

  城市人口的激增意味著城市裏的房子會越來越稀缺,隨著買房需求的不斷激發,再加上經濟發展之後人們變得越來越有錢,國內的房價將進入一個長達十多年的增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