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七章 再度前往美利堅
作者:彼岸晨光      更新:2020-03-03 18:17      字數:2169
  還好徐晉林已經走了,沒有聽到謝長庚的話,否則一定氣得咬牙跺腳。

  在場的眾人雖然有些不甘心,但是既然老塗發話了,隻好遵從。

  通過這次會議,在獲得了老塗的力挺之後,李長風的地位更加牢固,成為了未來雜誌社社長的最有力競爭者之一。

  當然,徐晉林並不會善罷甘休,大華基金作為《經濟家》雜誌社的大股東,如果連一個小小的主編都搞不定的話,這個股東地位索性就不要了。

  走出雜誌社辦公大樓的徐晉林坐上車,腦子裏浮現出了一個計劃。

  既然《經濟家》雜誌社不聽話,那就扶持一個聽話的,如果沒有聽話的,那索性就自己辦一個聽話的雜誌社。

  若論資源,大華基金旗下還是非常豐富的,隻要肯砸重金,聘請一些頂級的大牌編輯,在提高稿費和收稿標準,並通過媒體炒作,包裝出一本新的經濟類期刊雜誌並不是難事。

  想到這裏,徐晉林已經有了主意,對司機說道:“小李,我先不回公司,去一趟東華報業集團。”

  而此刻的李楓並不知道,他的文章已經被評為2002年度《經濟家》雜誌的金獎文章,這對於他奠定業界地位,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

  江州國際機場,作為華夏最大的機場,每天起起落落的客機數不勝數。

  隨著巨大的渦輪轟鳴聲,一架飛往美利堅西海岸舊金山的飛機已經起飛。

  李楓坐在飛機上,美麗的空姐給他遞上了一杯咖啡,他拿起最近一期的《經濟家》雜誌,專心地看了起來。

  這趟美利堅之行對於明年的工作非常重要,所以李楓也是認真準備。

  明年,互聯網行業將會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隨著網絡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推進,寬帶的普及程度將會大大提高,在國內,所有的一線城市和大多數的二線城市將會普及寬帶,而三四線城市的寬帶使用率也會上升。

  這一點將使國內的網民數量迎來一個爆發性增長期。

  從目前來看,整個華夏的網民總數大約在四千萬到五千萬之間,這個數量將會在2003年提升一倍,達到八千萬的規模,甚至很有可能在2003年年底逼近一億。

  到了如此量級,互聯網行業的增長將會引來一波井噴,大量的互聯網服務將會隨著網民總數的增多而變得可能,而且由於網民增多,互聯網的流量將會持續增大,這對於所有的互聯網公司來說,都是巨大的利好。

  畢竟流量的增多,帶來的基礎變現能力將會增大,就算僅僅是以廣告作為主要收入來源,也會因為流量的增加而帶來廣告費用的增長。

  2003年,是李楓各項布局全麵爆發的關鍵一年,而爆發的關鍵,是要有足夠的資金投入。

  李楓不像尋常的創業者,通過一輪輪融資將公司做大,他要做的,是以先鋒基金為自己的資金庫,對自己的創業公司進行自我融資。

  這樣一來,李楓就不會損失太多股權,即便融資數輪過後,股權稀釋的現象也要比尋常的創業者好上很多,這就意味著他對於旗下各個創業公司的控製力比一般的創業者更強。

  這一點,即便是像裏奧波特、龍雨這種級數的頂級大牛也做不到,環球商城和百寶網在經過一係列的融資之後,他們作為公司創始人,所占據的股份回逐漸降低至30%一下,在最終這些大公司上市的時候,他們的持股比例甚至會低於20%。

  這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出色,而是公司成長的一種必然。

  所以融資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加速公司的成長,用得不好會讓創始人的股份迅速流失,讓投資機構賺去公司成長紅利的大頭。

  進入2003年之後,李楓的各項事業對於資金的渴求將會迅速放大,而這些公司的日常盈利規模也隻能維持一個基本的現金流,不可能投入大量資金用於規模擴張,唯一的辦法隻能是融資。

  所以李楓的這套自我融資思路,就是要在融資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鎖住自己的股份,使得自己到了公司成長的後期,仍能牢牢占據絕對大股東的地位。

  根據這套思路,先鋒基金公司的發展非常關鍵,如果僅僅以目前的規模,即便到了2003年,也不能為李楓的創業項目提供足夠的資金。

  因此必須要盡早通過先鋒基金公司的各種運作,提前積累出足夠的資金額度,在2003年開始反哺國內市場。

  這個要求其實是非常高的,經過李楓大致的匡算,到了2003年的下半年,自己的各個創業項目的融資總額,大約會在2到3億之間,如此巨大的融資規模,光靠向九州銀行的貸款是不可能的了,這就需要先鋒基金公司在2003年的上半年,至少賺取3000萬美元的利潤。

  這個要求在尋常人看來,簡直就是天方夜譚,畢竟如今先鋒基金公司的海外投資規模是1000萬美元,即便加上過去幾個項目的盈利,總規模也在1200萬至1300萬美元之間。

  以這樣的資金規模來賺取3000萬美元的利潤,而且是僅僅用半年的時間,其投資回報率高得嚇人,就算是任何一個頂級的基金經理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對於這件事情,李楓本身也沒有太大的把握,雖然他掌握著市場未來的發展走勢和公司成長的基本路線,但這些知識一旦落實到具體的投資操作上,還是會存在一定的不確定因素。

  其中最大的不可控因素就是公司的創始人的態度。

  所以即便李風知道某一家公司的成長性非常高,在半年之內估值能竄升十倍,但是如果公司的創始人不願意進行融資,或者說不願意李楓來投資的話,那麽李楓掌握的這些知識也就是白搭了。

  這對於李楓來說,無疑是一種壓力,先鋒基金公司的海外投資做得好不好,他隻是一個軍師的作用,而關鍵是金文彥和林玉婷在美利堅市場的實際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