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〇章 什麽才叫真正的牛
作者:彼岸晨光      更新:2020-03-03 18:15      字數:2125
  而這會兒,大華基金的董事長徐晉林已經來到了謝長庚和李楓的麵前。

  今天的徐晉林穿著一身亮晶晶的黑色西服,作為本次酒會的主角和靈魂人物,他無論走到哪兒,都是眾人矚目的焦點。

  隻見他端著兩杯香檳,將一杯遞給了謝長庚。

  “老謝,剛才老李找你幹什麽呢,神神秘秘的。”徐晉林一手端著一杯香檳,一手插兜,說起話來中氣十足,給人意氣風發的感覺。

  “也沒什麽大事,就是討論一篇稿子。”謝長庚輕描淡寫地說道。

  “哦?什麽方麵的稿子?”徐晉林來了興趣。

  “關於互聯網投資領域的。”謝長庚說道,“接下來,互聯網投資將會成為投資界的一個熱點,老徐,你有沒有興趣涉足?”

  徐晉林的眼神微微向上:“互聯網的確是一個很新潮的玩意兒,但是我們大華基金還不打算涉足,畢竟這個領域的商業模式非常奇怪,對於互聯網公司的估值也很難判定,所以我們還是打算走實業為主的道路。”

  大華基金目前的資金充裕,賬麵上有幾十個億的資本,隨便那出一兩個億來做做互聯網投資,其實是相當輕鬆的事。像聚星創投這樣的小基金,都敢拿出五百萬來投天龍文學網,徐晉林不可能沒有這樣的魄力。

  說到底,還是他看不起互聯網領域,認為這個領域不過是小打小鬧,與他每次動輒三五億的大項目投資相比,實在是太小兒科了。

  “老謝,你身邊的這位,是不是你帶來的李楓小朋友?”徐晉林看李楓長相還比較稚嫩,語氣中多少帶著一點輕蔑的調侃。

  這就是成功人士多多少少帶有的劣根性,在事業有成,名利雙收之後,就會自我膨脹,對待一些資曆淺、年紀輕的後生晚輩的時候,多少會有一些居高臨下的傲氣。

  “小朋友?徐總,您確定我是一個小朋友?”李楓雖然麵帶微笑,不過言語之中,已經顯現出對徐晉林居高臨下的一種抵觸。

  一旁的何國軍看得有點心驚,李楓在徐晉林這樣的國內頂級投資家麵前,居然一點都沒有低聲下氣的感覺。

  剛才徐晉林的話,在何國軍看來其實沒什麽大問題,這個大老板對待自己大華基金的新進員工的時候,調侃起來更加讓人不舒服,絕大多數時候甚至愛理不理,如果今天有那個新人被他調侃了一句,反倒是大家羨慕的對象。

  他畢竟是國內著名的投資界大人物,所以大夥也不覺得他是在調侃,反倒覺得他平易近人,喜歡跟大夥打成一片。

  所以說到底,何國軍這類人身上還多少帶有一點崇拜強權的劣根性。

  但是這種劣根性,李楓身上卻完全沒有,所以他一聽就感覺到了徐晉林對他的輕蔑之意,立刻就回了一句。

  徐晉林的神色保持著八風吹不動的狀態,不過心裏已是微微不滿,畢竟調侃調侃年輕人,是他這種大人物的天生特權,之前也沒有任何一個小夥子敢反抗過,大家都很享受他的調侃,以至於徐晉林已經覺得,可以通過調侃年輕人來測試對方是否順從。

  但是今天這個李楓好像有點帶刺啊。

  李楓當然知道職場上這些略帶負能量的套路,老人壓新人,通常都會先來這一套。

  不過徐晉林把這一套用到他的頭上,顯然是用錯地方了。

  “哈哈,長江後浪推前浪,果然後生可畏啊。”徐晉林感覺到了李楓言語中的一絲鋒芒,不過他已經是老江湖了,仍然麵帶笑容,“我已經老了,羨慕你們這些年輕人呐。現在那些最新潮的互聯網,年輕人比我懂,就像那個聚星創投的姚樂康,從去年開始涉足互聯網投資了,業績好像挺不錯啊。”

  其實聚星創投這家小型投資基金的互聯網投資並不好,存在感也相當低,幾乎沒什麽大基金待見。去年的年報,徐晉林也不是沒看過,互聯網投資領域總共一千萬的投資,不僅還沒有任何收益,甚至有幾個項目的估值已經縮水,包括單筆投資最大的天龍文學網。

  徐晉林當然知道李楓一直在讚頌互聯網和它帶來的新經濟熱潮,去年信息經濟高峰論壇上李楓的精彩表現,徐晉林了解得很清楚。

  所以今天他故意這麽說,就是要告訴李楓,互聯網領域不過是毛毛雨,小兒科。真正的大投資是工業經濟,是房地產這些行業。

  李楓當然聽出徐晉林是故意說反話,顯然是有點瞧不起互聯網投資的意思,說道:“徐總,互聯網投資不過是小打小鬧,跟您一個項目動輒上億的投資比起來,實在不值一提啊。那個聚星創投的姚總,在互聯網領域的投資其實不怎麽樣,不虧本就謝天謝地了。恕我心直口快,其實像聚星的姚總,根本不適合做互聯網投資。”

  李楓知道,徐晉林故意拿姚樂康來說事,就是要打壓一下李楓這樣堅定看好互聯網的人,因為姚樂康是一個平庸的投資家,進軍互聯網的幾個項目都不怎麽樣,很快就會成為投資界的笑話。

  所以李楓一下就把徐晉林加在姚樂康頭上的互聯網標簽摘了下來,畢竟不是誰都有資格貼上這個標簽的,姚樂康顯然沒有這個資格。

  “哦?”徐晉林眼神一閃,“莫非你已經有成功的案例?”

  徐晉林的這句話,意思已經非常明顯,就是“你行你上啊”。

  “成功?在徐總麵前,我們這些小打小鬧,根本就不值得說成功或者失敗。”李楓笑道,“我們唯一的優勢,正如徐總所言,就是時間。我還有足夠的時間去等待一棵小樹苗長大,而不需要急於做一些立竿見影的事,那樣我隻會越來越浮躁。”

  這句話,李楓已經把成功與失敗同“時間”這個維度掛鉤,而不是單純的金錢。

  這樣一來,徐晉林的優勢就成了劣勢,因為他已經五十歲了,的確已經看不懂互聯網趨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