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八章 霸道總裁懵逼了
作者:彼岸晨光      更新:2020-03-03 18:15      字數:2128
  “這……老姚,你這什麽意思啊?”李天龍終於有點急了,“你不會是被李楓那套說辭打動了吧?”

  說實話,李楓的說辭並不能打動姚樂康,但是李楓的背後卻冒出了謝教授,那就說明謝教授也非常認可李楓的眼光。

  更何況,連自己大學時代的天才老師李長風,今天也要專程來找李楓,說明李楓這個小子的確是有眼光和能力的。

  既然李楓堅決不看好免費模式,並且他也親身創辦了力主收費模式的原點中文網,那就說明他對整個網絡文學未來的總體發展有了一個係統而全麵的判斷。

  以李楓這樣的才華,這種對於未來趨勢的判斷必定不是拍腦袋的,一定有他的深層次邏輯在裏麵,所以今天的李楓才能這樣氣定神閑,這種由內而外的底氣,讓人不得不認真思考。

  “呃,我覺得咱們還是緩一緩,緩一緩……”姚樂康喃喃道。

  “緩一緩?”李天龍愣了一下,“老姚,你不會要放我鴿子吧?接下來的一千萬投資,你給不給?”

  “天龍,我得好好想想。”姚樂康說道。

  聚星創投目前隻是一支小基金,總盤子不過六千多萬,在互聯網領域的布局也是從去年下半年才開始,陸續投出了一千萬,其中最大的一筆就是投給天龍文學網的五百萬元。

  由於姚樂康非常看好李天龍,覺得他有成為行業領袖的氣質,再加上天龍文學網市場占有率一直居於第一,所以姚樂康打算在今年再追加一筆八百到一千萬的投資,成為天龍文學網的第二大股東。

  正因為有姚樂康這個大金主在背後撐腰,所以李天龍花錢才大手大腳,一個全國網絡文學大會花掉了一百多萬,接下來一個網絡推廣項目,又是一百萬的預算。

  春節之後,聚星創投已經注意到了天龍文學網在花錢方麵的問題,也采取了一定的舉措來提醒他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不過這並不妨礙姚樂康繼續看好天龍文學網。

  直到今天,他的觀點卻突然發生了大轉變,開始懷疑之前製定的策略是否有問題了。

  “老姚,你真的要放我鴿子嗎?”李天龍似乎也有點急眼了,“現在網站的攤子已經鋪大,日常的運營維護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而單純的廣告收益已經根本滿足不了網站的日常開支,隻能通過融資來堅持。你們聚星創投要是不給第二輪融資,我這剛鋪開的攤子就得收起來了,你這不是在坑我麽?!”

  “所以得讓我再想想。”姚樂康說道,“先在的主要問題,是對這個行業趨勢的判斷。免費的確不是長久之計,這一點咱們心知肚明。要麽這樣,天龍文學網不再打出免費看書的招牌,逐漸撤出免費陣營,盡早製定出收費模式的運營策略,看看市場的效果。”

  “老姚,你還是在坑我!”李天龍的臉已經拉得老長,“什麽叫撤出免費陣營?當初在網絡文學大會上,是我倡導的成立這個陣營,現在我自己先要撤出,那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我李天龍日後在網絡文學界還怎麽混下去?”

  “在商言商,正所謂要錢不要臉,要臉不賺錢。”姚樂康說道,“調整公司經營策略,那是一個企業家經常要幹的事,我也一直在調整策略,時常碰到自己打自己臉的事,這點小事,你怎麽就這麽放不開呢?”

  “去你媽的!”李天龍是徹底怒了,“姚樂康,你要把我坑死了!老子李天龍說一不二,你要我自己打臉,門兒都沒有!”

  李天龍說著,憤然離場。

  他是一個說一不二的人,之前做的這種種,就是為了建立起在整個行業中的威信,現在姚樂康要他自己打臉,要是真這麽做了,以後他還能有什麽威信,簡直就成了一個大笑話,著錢就算要來,自己也沒臉見人了。

  麵對李天龍的憤然離開,姚樂康也是無可奈何,眼下隻能走一步算一步,畢竟砸進去了整整五百萬,如果全賠了,聚星創投也損失慘重。

  ……

  就在李天龍離開沒多久,本場酒會的重量級人物,《經濟家》雜誌社的李長風終於到了。

  大華基金董事長徐晉林親自上前迎接,兩人寒暄了一陣,李長風徑直來到了謝長庚的麵前。

  此時的李長風不過四十六七歲,中等身材,四方臉龐,濃眉大眼,穿著一件黑色長款風衣,身後還跟著一名約莫三十五歲左右的助手。

  “李大主編,你可姍姍來遲了啊。”謝長庚上前跟李長風握了握手。

  “謝大教授,真不好意思啊,社裏剛接待完幾位歐洲的學者,馬不停蹄就趕來了。”李長風說道,“我一會兒還要趕一個場子,時間非常緊張,咱們就長話短說了,稿子帶來了沒有?”

  “帶來了。”謝長庚從公文包裏拿出了打印好的稿子,遞給了李長風,“這是我和助手李楓共同撰寫的,你幫助看看有沒有問題?”

  “謝教授真是客氣,我哪敢改你的稿子啊?”李長風拿起稿子掃視著。

  大約看了三分鍾,李長風的臉色從平淡漸漸變為喜悅,最終甚至變成了驚奇。

  他從來沒有看到過觀點如此新穎的稿子,哪怕是當今學術界最前沿的互聯網投資理論,跟這篇稿子比起來,似乎仍有不小的差距。其中有許多觀點,讓李長風思考了許久,才發覺其中的奧妙。

  要知道,李長風可是頂級的經濟期刊的主編,不僅學術功底深厚,而且見多識廣,特別善於去評價一篇文章的好壞。

  對於日常收到的絕大多數稿子,他已經練就了一種基本功,就是往往隻要掃一眼,就能知道這篇稿子要表達的意思。

  但是今天度這篇稿子,卻讓他也感覺有點燒腦,好多環節一時半兒沒能想通,等到一想通,又覺得豁然開朗,心情大塊。

  這就充分說明,這次的征稿已經達到了當初預想的效果,甚至是遠遠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