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四章 頂級學府
作者:彼岸晨光      更新:2020-03-03 18:15      字數:2146
  下課之後,李楓也不和大夥一起去打籃球,而是拿著謝長庚改過的稿子回到了寢室。

  對於他來說,眼下的工作任務是很重的,可沒有時間玩樂。

  尤其是這篇重量級的文章,如果能成功發表,無論對老謝還是對他來說,都會有巨大的好處,可以說是能一舉奠定他在經濟界乃至學術界地位的。

  有了這篇文章,就等於有了一個金燦燦的光環,無論走到哪裏,都能被它的光環籠罩,不管是提升自信心,還是引起對方對自己的重視,都是很有好處的。

  不光如此,甚至還能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未來自己的一些投資項目要陸續出手,另外自己的創業項目也需要獲得融資機會,如果有這個光環在身,辦起事情來就會事半功倍。

  所以在這篇文章發表之前,每一天都對他很重要。

  寢室裏靜悄悄的,李楓倒了一杯水,打開筆記本電腦,老謝已經將整篇文章的電子稿發到了他的電子郵箱。

  現在,李楓就要根據老謝在紙上所做的標記,進一步修改完善,使得各個環節的表述更加合理,也更富有連續性。

  要撰寫這樣一篇大稿子,沒有足夠的筆力是不行的,李楓自問在文筆方麵還是不夠,要是這會兒徐正軒在,也許能給他提供一點幫助。

  隻可惜這隻小浣熊正在老家忙他的學業,眼下聚龍中學的入學考試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舉行了,這段時間恐怕他會陷入一片浩瀚無邊的書山題海中不能自拔。

  李楓搔了搔腦袋,覺得文字加工潤色的確不是他的強項,改了一段時間,總覺得有點不倫不類,有些句子甚至還不如不改。

  眼下沒有徐正軒幫忙,自己得不到援兵,這修改的任務恐怕要完不成。

  不過他突然靈機一動:“對了,孫開勝和虞斌就在江州工業大學,找他們去!”

  這兩個小子現在已經加盟了原點中文網,和楊誌強一起,成為了網站新加盟的三劍客,新開的網文在網友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口碑都非常不錯。

  李楓雖然沒有這兩人的手機號碼,不過已經加了他們的企鵝號。

  於是他麻溜地打開了企鵝,看見孫開勝的熊貓頭像正亮著,立馬給他發了一個信息:“在學校嗎?”

  嘰嘰嘰……

  “在啊,正在碼字呢。”孫開勝回了一條信息。

  “我就在你們學校對麵的聚龍學院。”李楓回複道。

  “什麽?你到聚龍學院來讀書了?”孫開勝發了一個驚訝的小黃臉表情。

  “是啊,3月1日剛剛過來,才一個禮拜的時間。你現在有空嗎,想來找你們玩一玩。虞斌也在嗎?”李楓道。

  “在啊,不過他正在泡妞,這個沒節操的東西,就這麽點出息。你現在就過來嗎?我在寢室樓16幢420。”

  “好,我現在就來。”

  李楓說著,帶上了稿子,出發前往江州工業大學。

  雖然隻隔了一條馬路,不過江州工業大學的校園實在是大,如果慢悠悠地走,恐怕一天時間都不能逛遍整個校園。

  在金山湖大學城,就屬江州工業大學的校區是最大的,所以他們才能把其中一部分讓給聚龍學院。

  李楓之前去的教授樓位置比較近,為了方便老教授們外出,所以放在離大門口三百米的地方。

  但是學生宿舍區就非常遠了,與大門口的直線距離差不多有一公裏。

  江州工業大學的校舍自稱一派,帶著濃濃的重金屬工業風格,建築一般都建設得四四方方,有棱有角,道路也都是橫平豎直,使得整個校園如同一個巨大的棋盤。

  當然,校園中仍有不少方中帶圓的地方,中央大道的盡頭,一道米黃色的砌花圍牆裏麵,是一個鮮花盛開的半圓形花圃,噴珠吐玉般的噴水池,建在花圃的上方。

  過了花圃之後,就是規模宏大的學生宿舍區了。

  江州工業大學的在校生規模達到了三萬人,整個學生宿舍區比一座中等集鎮還要熱鬧。

  隻見一排排的宿舍樓從南向北,足足有賞上百棟,這規模是聚龍學院不能比的。

  這會兒已經接近傍晚,陽光已經西沉,來來往往的學生非常多。

  來到了16幢420寢室,李楓敲了敲門。

  一個架著一副巨型眼鏡的瘦高個開了門:“你找誰啊?”

  “孫開勝在不在,我是他的朋友李楓。”李楓問道。

  瘦高個回到叫了一聲,孫開勝從風快的碼字中回過神來,挪動著肥肥的身子來到了門口:“李楓,你來啦,進來吧。”

  李楓走進了這間學霸氣氛濃鬱的寢室,在這間六人寢室裏,除了孫開勝之外,其餘五個都是學霸級人物。

  現在寢室裏有三個人,除了孫開勝之外,其餘兩個人都帶著厚厚的啤酒瓶底眼鏡,正埋首於書山之中,一個捧著一本《集成電路設計原理》,另一個端著一本《微機控製技術》,看上去高深莫測。

  作為學霸雲集的頂級學府,江州工業大學又是偏重於理工科類,簡直就是技術宅們的天下。

  當其他學校的學生們都在打籃球和玩電腦的時候,江州工業大學的學生們則在寢室或者圖書館裏,井然有序地學習著。這所學校優良的治學傳統使得它成為了華夏的頂級名校,尤其是理工類學科,大多數都能排進全國前三。

  在這樣的氛圍中,唯獨孫開勝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倒不是孫開勝的學習能力多差,而是他上了大學之後,反倒不適應學校的這種嚴謹的學風。

  他向來不拘一格,喜歡發散性思維方式,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越嚴謹細致他就越難受,漸漸地他開始感覺到,自己選錯了人生發展道路,走上了一條自己完全不適應也不喜歡的道路。

  雖然在別人眼裏,他是名牌大學的學生,在親戚朋友麵前倍兒有麵子,不過他心裏是有苦說不出去,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表述: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