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章 聞名全國的機會
作者:彼岸晨光      更新:2020-03-03 18:15      字數:2098
  這本大名鼎鼎的雜誌李楓當然不可能不知道,作為頂級經濟類期刊,《經濟家》雜誌不僅在國內影響巨大,甚至還有英文版在海外同步發行,在美利堅、英吉利等眾多西方國家都有一定的影響力,是他們了解華夏經濟界的重要參考點。

  由於一直從事金融類工作,李楓在江州市工作的十多年,幾乎期期不落地訂閱了全部的《經濟家》期刊,這本刊物對他的影響是極大的。

  就經濟類期刊來說,《經濟家》雜誌的影響力至少能進全球前五,而且隨著近年來雜誌質量的不斷提升,甚至有擠進全球前三的趨勢。

  “不錯,這本雜誌想必你也聽說過吧,這次我要在2002年第三期上刊發一篇頭版萬字長文。”謝長庚說道,“上午咱們的討論給了我一些新思路,但是還沒有形成係統性的體係,來組建一個完整的敘述框架。眼下時間緊迫,我想邀請你和我聯合撰稿。到時候發文的署名,我在前,你在後,你以助理的形式,怎麽樣?”

  謝長庚這麽做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要撈出李楓腦袋裏的幹貨,不給點實際的回報是不可能的。

  而聯合署名可是極高的待遇,而且是在這樣頂級的期刊上,跟國內頂級教授聯合署名。

  如果成功發表了文章,光這個署名,哪怕是助理作者,也能給李楓帶來整個華夏經濟學界的關注,甚至是國外專家學者的關注。

  經濟家雜誌的頭版萬字長文是整本期刊的重頭戲,在這裏發表文章的都是經濟界的重量級人士,這個版麵全年隻有十二篇,開春第一篇,也就是第三期的雜誌,代表這2002年度經濟界的重點話題,又是這十二篇中分量最足的一篇,一旦發表出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會引起全球學術界的關注。

  特別是在華夏當前經濟高速增長的時期,在全球政治經濟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全球學術界也在密切關注華夏的經濟動向和前沿理論,《經濟家》雜誌當然是其中最優質的觀察視角。

  所以能在第三期的頭版萬字長文上署名,放眼整個華夏都沒有幾人。

  就算是謝長庚的學生鄭厚澤,身為江州工業大學的青年教授,想要在《經濟家》雜誌的末尾部分,發表一篇豆腐幹文章都不可能。

  沒有任何學術界資曆的李楓,一上來就以謝長庚助理的身份,在頭版聯合發表萬字長文,這樣的機遇,甚至要把全國學術界的青年教授們都羨慕死。

  還好鄭厚澤沒有聽到老謝對李楓說的話,否則立馬要一口老血噴在講台上,當場昏死過去了。

  “上《經濟家》雜誌,這可是國內最牛的經濟類刊物,甚至在國際上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在這樣的期刊上發表文章,恐怕我還沒有這樣的水平吧。”李楓也覺得有點吃不準,愣了愣神,問道,“謝教授,您是互聯網投資領域的頂級專家,國內最權威的大師級人物,難道搞不定這一篇文章,還需要我來幫忙嗎?請恕我直言,我不太相信啊。”

  “說實話,我原先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的框架,如果按照那個老框架來寫,一兩個星期就能完稿,而且質量也不會太差。”謝長庚說道,“但是治學之道,講求的是精益求精,沒有最好,隻有更好。今天我聽了你的理論,感覺我原來那個框架已經整體上落後了,以那個框架寫出來的文章,自然也就落後了一大截,跟不上國際前沿理論,那有什麽意思,還不如不寫,寫出來反而是丟人現眼,不僅丟我自己的人,還要給雜誌社丟臉!”

  謝長庚雖然為人古板,脾氣也不算太好,是一個學術怪老頭。但是他在治學態度上是極為嚴謹的,甚至到了一絲一毫都不懈怠的程度。

  為了獲得最新的知識,他願意不恥下問,哪怕對方是像李楓這樣初出茅廬的學生,他都無所謂。

  丟開老教授的架子,一心一意搞學問,這種治學態度是很讓人尊敬的。謝長庚之所以能在學術界取得如今的地位和聲譽,跟他的治學態度是分不開的。

  從這點來看,這個脾氣古板的老教授不算討厭,反倒顯得有些可愛起來。

  “謝教授的治學態度讓人相當欽佩,既然是這樣,我也會盡我的綿薄之力。教授您有什麽要求盡管提,我一定協助您寫好這篇文章。”李楓當即表了態。

  “好,太好了!”謝長庚一開始對李楓的印象不太好,覺得這個小子口若懸河,一點都不可靠,但是現在卻看他很順眼了,“你留個手機號給我,咱們保持聯係。哈哈,沒想到這次不僅是你班上的女生找你要幹嘛,連我這個老頭子也要你的手機號了。”

  李楓給了謝長庚自己的手機號:“謝教授,那等我下課了和您聯係,咱們先把文章的框架搭起來。”

  “好的,你先回去上課吧,下課後和我聯係。”謝長庚拍了拍李楓的肩膀,“我先回工大了。”

  謝長庚滿意地回去了,他知道,雖然在署名上增加了助手李楓,使得文章的一部分光芒被李楓拿走,不過隻要和李楓合作,拿出一篇劃時代的文章,比起自己的那篇馬馬虎虎的稿子來,仍然收獲更大,這是一個合作共贏的局麵。

  作為經濟學教授,謝長庚自然會算這筆賬。而且身為文章的第一作者,謝長庚也不算掉了身價。如果能寫出一篇劃時代的雄文,就算署名多了一個助手,也不是什麽大事,畢竟大頭還是讓謝長庚自己占著。

  李楓這個小夥,光上午靠嘴皮子說說就已經很了不得,如果靜下心裏認真寫,一定會有更大的驚喜。

  回到自己的教授樓之後,謝長庚美美地喝著下午茶,幻想著一篇驚世文章發表後,整個學術界的轟動景象。

  而一名風險投資領域的大佬級人物,已經在前來拜訪他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