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8章 定都之爭(三)
作者:八無和尚      更新:2021-09-12 00:14      字數:2077
  吳爭心裏無端地,隱隱生起一絲內疚。

  自己是人,他們也是人,可自己這些年,忽視了他們的利益,將他們無形中視為不食煙火的聖賢。

  這肯定是不對的,這樣下去,肯定會出錯,甚至釀成大禍!

  吳爭揮了揮手,“朕需要靜靜……你們先退下,明日再來此殿奏對。”

  馬士英和宋安麵麵相覷,眼神一碰,齊躬身道:“臣等遵旨……臣等告退!”

  ……。

  這天晚上,吳爭去了春和殿向父親吳伯昌請安。

  見到一臉愁悵的兒子,吳伯昌疑惑地問吳爭,出了什麽事?

  吳爭便將心中的擔心和鬱悶,向父親簡單講述了一遍,希望父親能指點一二。

  聽完之後,吳伯昌也納悶起來了,他一樣感覺到這事看似簡單,但其實,異常複雜。

  吳伯昌同樣認為,吳爭沒有做錯,因為今日與之前吳爭為吳王時,完全不同。

  吳爭為吳王時,可以對嫡係、心腹加以照顧,這在情理之中,可如今貴為皇帝,天下百姓皆為子民,如果還對嫡係、心腹加以照顧,那麽便會受到任人唯親的詬病。

  特別是今日的朝廷,實際上是大將軍府、原建興朝及原永曆朝三方勢力所組成,特別是原永曆朝,說是並入了,可朝廷甚至連個流官都沒有向雲貴、兩廣等地派去過。

  若是傳出皇帝任人唯親的傳言,那麽,很可能之前所做的努力,就會付諸東流。

  可話說回來,晉王李定國是個特例,他既是永曆朝臣,可同時也是新朝國丈,得到皇帝信任、重用,都說得過去。

  但如果將別的人也一並重用,或待之優渥,那麽問題就出來了,朝廷的官職就那麽多,可以賞賜的錢財、土地也是個定數,給誰好?對誰好?

  吳爭打紹興府正式起兵,直至今日登基為帝,靠得是誰?是誰與吳爭休戚與共、生死相隨?

  如今朝臣以鬆江府地價畸高為理由,進諫拖延、暫緩遷都。

  表麵上看是因為購買不起安家宅邸,可實際上,吳伯昌和吳爭一樣,品出了朝中幾個勢力之間,對利益的爭奪。

  而這三方之中,原大將軍府屬臣最占優,原建興朝臣次之,原永曆朝臣最為吃虧,因為至今,還沒幾個永曆朝臣趕赴京城,就更不用說對鬆江府土地的占有了。

  ……。

  許久,吳伯昌擼須道:“……以為父之見,你的舊臣不可虧待,他們才是你最可靠的屏障!”

  吳爭點點頭,“孩兒也是這麽想的……可問題是,原永曆朝文武高達八百餘眾,僅位列朝堂者不下二百人……官員還可原地安置,那這些個朝臣如何安置……他們畢竟是歸附而非降臣,孩兒總不能將他們一並削爵奪職吧,那樣必會引發暴亂迭發!”

  “是啊……你說得在理!”吳伯昌點頭道,“那冒襄等人有何良策?”

  吳爭搖搖頭,“他們所提上下二策……一是改定順天府為都城,二是暫緩遷都……這二策皆不合孩兒心意!”

  吳伯昌詫異道:“為父倒是覺得遷都順天府……不失為一良策,一來三方勢力皆為首次進京,選地全憑自己本事,說不出什麽異議來,二來順天府皇宮是現成的,亦無須勞民傷財重新修建,三來,亦可應對北方各族胡虜……雖說清廷如今已是苟延殘喘,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小心應對總是有備無患啊!”

  吳爭聽完,依舊搖頭,“爹說的三項……孩兒也想到了,但孩兒依舊認為,到了今日,已經無須擔心來自北方的威脅!”

  吳伯昌微顯驚訝,問道,“你對此次北伐,真有那麽大的把握……真能如你所願,一戰畢其功嗎?”

  吳爭微微頜首,“孩兒確實有必勝的把握……火器的發展,使得北方韃虜所仗峙的騎兵,已經漸漸失去戰場優勢,他們人口稀少,本就是先天劣勢……自今日始,他們每與我軍一戰,勢便弱一分,幾仗下來,他們恐怕連新兵補充都難以為繼……自然,勝利就不難了!”

  “有道理!”吳伯昌點頭認同,“那你心裏的意思,欲定都何地……閩粵應對雲貴,還是陝甘遏製西域,亦或是定都湖廣震懾四方?”

  吳爭遲疑了一會,答道,“說實話,孩兒一直在猶豫……各有各的優劣,一時還真無法決定……但孩兒心中,更傾向於江南!”

  吳伯昌一怔,“江南?你是想定都應天府,還是……真想定都新城?”

  吳爭沒有回答,沉默下來。

  吳伯昌輕歎道:“可你如何化解如今鬆江府空閑土地不多的困境……總不能強取豪奪有主之地吧……你已為帝,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這……絕不可行!”

  吳爭嗬嗬一聲,“爹多慮了,孩兒就算定都應天府,也不能做出這等無道之事來!”

  “你能這麽想就好!”吳伯昌鬆了口氣,但依舊擔心道,“可土地之困,你如何化解……要不,你找你妹妹商議一下,看看織造司能不能籌措到銀子……或者,將你手中和朝廷名下剩餘的江南商會股份全賣空了……如此,應該能籌措起一筆不小的銀子!”

  吳爭搖搖頭,“剩餘的商會股份已經不多,而且股份前後賣了三次,民間已經拿不出太多的銀子了……按馬士英統計出的戶籍造冊,購買商會股份的戶數基已經達到八成以上,剩下的估計要麽是真無意購買,要麽就是真沒銀子……竭澤而漁之法不可行!”

  吳伯昌點頭認同。

  吳爭繼續道:“至於織造司,之前小妹已經將所有流水交給莫執念來購買商會股份,僅兩三個月,織造司能籌措出多少流水?”

  “那……還真難辦了!”吳伯昌也犯起愁來。

  吳爭咧了咧嘴,“爹,孩兒心中倒是想到一個方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行得通,今日來,也是向爹討個說法……看看能不能行?”

  “快……說來聽聽!”吳伯昌有了興趣,催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