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應天府光複
作者:八無和尚      更新:2020-05-10 23:16      字數:2277
  此時應天府清兵守軍總共一萬三千人。

  這其中包括來自周邊急調來的軍隊,可以說就是支雜牌軍。

  時、勢皆在明軍這邊。

  吳爭沒有絲毫猶豫,在三軍到達預定位置時,下達了總攻命令。

  沒錯,首戰便是決戰,這一直是吳爭的風格。

  要麽不打,打就孤注一擲!

  不得不說,此戰興國公王之仁的水師受壓最為嚴重。

  從長江西進,這沿江的數百門岸炮,對他的水師威脅最大。

  這些火炮是大明設置的岸防炮,可在現在,居然成了清軍阻止明軍的武器,可謂死物無情啊。

  但王之仁絲毫不為所動,他親率水師艦艇冒著炮火強硬突進,以一天的時間,到達應天府以北登陸,並兵分三路,向儀鳳、鍾阜、金川三門發起了進攻。

  而此時,魯之域部正在進攻石城、水西二門,吳爭率部正在正陽門以南二、三十裏地,與清軍的駐防部隊激戰。

  洪承疇什麽都防到了,但他沒有防到,王之仁的水師已經強大到這種地步。

  更沒有預料到王之仁堂堂興國公,竟會屈從於一個稚子之下,聽從他的號令。

  洪承疇因手中兵力捉襟見肘,把主要兵力都布置在西、南兩個方向,這也是吳爭在正陽門外遭遇清軍頑強抵抗的原因。

  可洪承疇放鬆了對北麵三座城門的防守,實際上,就算洪承疇想到了,也沒有兵力可調動了。

  兩天兩夜的激戰,首先突破的就是王之仁部,第三天淩晨,金川門告破。

  得知明軍入城的消息,已經兩天兩夜沒有合眼的洪承疇喟然一歎,援軍趕不上了。

  對於這個結局,兩天前他已經有預感,因為明軍的推進速度太快了。

  幾乎是不顧一切地從西、南、東三個方向並頭齊進,這在以往是很難想象的。

  這不是幾百人的軍隊,上萬人的軍隊調動、行軍,所需要的準備,那至少也得三天吧。

  可城外那小子居然就做到了一聲令下,大軍說開拔就開拔了。

  而王之仁居然還真聽他的。

  這還不算,如果西麵沒有那一支來曆不明的大軍進攻,自己還可以抽調西門守軍增援北門。

  洪承疇到現在也沒弄清楚,西麵那支明軍的來曆。

  雖說知道這支軍隊從寧國府、太平府一路破關斬將而來。

  但洪承疇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管它,他的精力一直專注在兩次擊敗自己的吳爭身上。

  而現在,洪承疇才發現,吳爭並非此戰的主角,真正的主角是王之仁。

  吳爭的南路和西麵明軍,不過是吳爭吸引自己的障眼法,是佯攻。

  真正的殺手鐧,竟是興國公王之仁的水師。

  這讓洪承疇萬分感慨,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如此潑天巨功,這少年竟說讓就讓,以自身為誘餌,吸引自己的注意力。

  然後明下棧道暗渡陳倉,給了王之仁一個彪炳史冊的機會。

  怪不得……怪不得啊!

  堂堂興國公,竟會聽從一個稚子的號令,如此大功,哪怕是自己,又如何不心動呢?

  洪承疇默然下令,出太平門,閃擊鎮江。

  ……。

  洪承疇悄悄溜了,其實按照清廷規定,守城不足三十日,犯官家眷一律處死,可洪承疇並不在意,以他的身份基本可以豁免,況且象他這樣的人,除了在乎自己之外,別的他都不在乎。

  他帶走的人不多,就他的直隸部隊三千人。

  帶得多了,明軍會發覺,到時他就無法閃擊鎮江得手。

  可城中的清軍不知道他們的主帥已經逃了,依舊悍不畏死的與明軍作戰。

  戰鬥一直持續到次日淩晨,由於三麵進攻,幾乎沒有韃子逃出。

  一萬多守軍,全部變成了屍體。

  應天府竟然真的被明軍光複了。

  麵對著這一切,所有將士都麵麵相覷,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這可不是普通的城池,這是南直隸啊,曾經的大明南京啊。

  應天府,對於明人而言,就是都城,特別是遺老遺少而言,份量重如泰山。

  就連王之仁都激動得滿臉涕淚,光複南京,這滔天大功真是他的了?

  想到曾經自己在弘光朝,遵從朝廷命令降清的情景,王之仁心中感慨萬千。

  不好,沒有一失足成千古恨。

  有今日光複南京之功,這天下還有誰敢不賣咱興國公的麵子?

  魯之域嚎哭地倒在石城門口,他嘶吼道:“大哥……大哥啊,你看見了嗎……弟弟今日率軍攻入應天府了!你放心,今日之後,弟弟會殺更多的韃子來祭奠你在天之靈!終有一日,弟弟會率軍渡江北上,光複順天府!”

  無數的將士默默聞聽著,唯一在動的,就是從眼中滾落的熱淚。

  在這一刻,明軍上下同心,軍心如鐵。

  ……。

  應天府驟然光複,參戰明軍回過神來,不約而同湧到洪武門前,瘋狂地嘶吼著、渲泄著。

  滿城的百姓到這個時候才醒悟過來,應天府光複了,再不是清廷的江寧府了。

  於是,滿城的百姓也加入了狂歡的行列。

  那個晚上,應天府中究竟喝光了多少酒,放了多少煙花爆竹,已經無從考究了,隻有在淩晨看到一城橫七豎八、醉酒的人體和一地的狼籍,才能感受到一分前夜的狂亂。

  可還沒等明軍將士盡興,吳爭就接到了來自鎮江信使的稟報,清軍占領了鎮江。

  吳爭這才反應過來,洪承疇的出走,不是逃命,而是別有意圖。

  鎮江所處的位置,如果不計應天府是南京這個特殊意義,那麽二者之間在軍事的意義是不相上下的。

  如果任由清軍占據鎮江,那麽清軍援軍就會非常順利地從鎮江登陸。

  於是吳爭急趕至王之仁臨時住所,吳爭是想由王之仁派出水師收複鎮江。

  隻有這樣,才能爭取時間,在清軍立足未穩之時,將他們趕出鎮江或者殲滅。

  而王之仁部確實傷亡慘重,從鎮江西進,沿江的火炮造成了三百多條艦船的沉沒,近四千人傷亡、失蹤。

  強攻北麵三門,又折損了二、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