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
作者:八無和尚      更新:2020-05-10 23:16      字數:2246
  錢肅樂突然道:“要不錢某再召集之前的義軍,上次召集之後,我兒已經將在紹興府滯留者登記在冊,要召集不難。”

  吳爭聽了有些不樂意,因為梁湖衛所中,錢家的勢力太大了。

  吳爭不想自己的麾下,有一個山頭尾大不掉。

  於是找了借口道:“可如果不是兵部補充,這擅自召集兵員,可是大罪。”

  不想張國維卻道:“就算是在大明朝,戰時衛所千戶也可召集散兵,這倒沒有違製。”

  張國維的話自然是沒錯的。

  大明之所以設立衛所,以百戶、千戶做為基礎單位,就是有個戰時民變軍的考慮。

  千戶所滿編是一千一百二十人,但如果到戰時,可從千戶所轄內囤田軍戶中,召集兵員,人數不限,但隻能是在自己所內軍戶中召集。

  做為區分,那一千一百二十人叫做正兵,臨時召集的稱為散兵。

  所以,吳爭確實有自己召集兵員的權限。

  被張國維這麽一說,吳爭就無法堅持了。

  想到畢竟是為了明年開春的備戰,於是點點頭道:“那就按錢大人的意思辦吧。”

  說到這吳爭突然向錢肅樂拱手道:“先向錢大人告個罪。”

  錢肅樂一愣,問道:“吳千戶有何事得罪錢某?”

  “如果吳爭不升官,怕是令郎也升不成官了,這不是得罪了錢大人嗎?”

  吳爭的意思是,他是千戶,此次為了繼續將梁湖衛所捏在手裏,不願升官,那麽做為下屬的錢翹恭自然也升不成官了。

  因為錢翹恭已經是百戶,吳爭不動,他就沒了往上升的機會。

  錢肅樂三人先是一怔,而後皆大笑起來。

  張國維拿手指點點吳爭道:“你也是個從軍數年的老兵了,千戶所除了千戶,還有副千戶難道不知道嗎?”

  吳爭突然冷下臉來,“吳爭之見,為了明年抗擊韃子,梁湖衛所不可設置副千戶。我要的是令出一門,上下同心,設了副千戶,等於埋下了一顆分裂的種子,朝廷要設副千戶,我自然不能阻攔,但我希望是開春抗擊韃子之後。”

  這話說得沒錯,軍中嘛,最忌諱令出多門。

  副千戶的職能,與後世團長與副團長之間的關係不同。

  後世是團長負責一切軍事,副團長是輔助團長。

  可副千戶是有相當大實權的,象梁湖衛所這樣一個上等千戶所,十個百戶的編製,副千戶至少可以掌控三個百戶所。

  也就是說,副千戶是千戶的補充。

  張國維聽明白了,不僅是對吳爭所說字麵上的意思明白,還聽出了吳爭言下之意。

  錢肅樂自然也明白了,心中暗罵,這混小子不傻啊。

  錢肅樂其實很看重吳爭,雖然對吳爭的妄言不敢苟同,但對於吳爭的人品,還是很欣賞的。可也正因為如此,才忌諱吳爭,防備著吳爭。

  生怕吳爭年少輕狂,一時頭腦發熱,作出不可挽救的錯事。

  所謂愛之深,恨之切嘛。

  而此次作戰,錢肅樂更是對吳爭有感激之心。

  在他看來,吳爭兌現了他的承諾,錢翹恭活得好好的,還被吳爭推為首功。

  吳爭是這次朱以海臨時任命的三界之戰主將,主將議功推薦的首功人員名單,如果沒有什麽重大疏漏,按慣例兵部是不會輕易否決的。

  所以,錢肅樂感激吳爭。

  但感激歸感激,防備還得防備。

  錢肅樂借吳爭索要兵員之機,再將當年自己組織的義兵塞進梁湖衛所,自然也有操縱衛所的意思,這不容置疑。

  這意思張國維也明白,但張國維不說破、不阻攔,自然也是默認的意思。

  加上反駁了吳爭臨時找的借口,自然是站在了錢肅樂一方。

  聽吳爭答應下來,錢肅樂突然道:“吳爭,錢家當年雖不能說是富可敵國,但在當地也是富足之家,錢某毀家紓難,為得就是反清複明,別的,錢某一無所求。錢某膝下隻有一子一女,將犬子置於你的麾下,為得不是升官晉爵,更不是為了左右、分裂梁湖衛所,這一點,你不必猜疑。錢某為的,隻有一件事,那就是你太年青,不使你走上岐路。還有,此次你不願意升官,犬子自然更不該升官,你不必為此向錢某道歉賠罪。”

  看著錢肅樂清澈的眼神,吳爭心中一歎,拱手道:“錢大人恕罪,是吳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張煌言適時起身緩和道:“我等四人為著同一目標聚在一起,隻要初心不變,各有各的脾性、做法無可厚非。今日是個好日子,既然誤會已經解除,不妨盡興飲酒,共謀一醉。”

  其實吳爭絕對不信錢肅樂所說不為左右、分裂梁湖衛所,大明朝以文抑武、派駐監軍的風氣由來以久,這絕不是因為吳爭當初在四人聚會時,發表了複漢人之大明的說法。

  雖然這種說法如果在朱媺娖他爹之時,如同謀反。

  但今時不同往日,紹興府監國的不是皇帝,隻是個王。

  也就是說,不管吳爭年青還是年長,不管吳爭是不是忠臣,監督、製約這是必須的。

  但這不影響吳爭對錢肅樂的敬重。

  無欲則剛,在這一點上,錢肅樂可以碾壓很多人。

  一個可以毀家紓難,將獨子送上抗擊外族戰場的人,僅憑這兩點,足以讓世人敬重。

  ……。

  出乎吳爭的意料。

  這次朱以海的手筆很大,他逼著戶部尚書董應第籌措了三千兩銀子,給吳爭、魏文遠、廖仲平三部各發放了一千兩。

  一千兩,分到吳爭麾下將士,一人一兩還差點。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朱以海在大肆地發放官帽。

  就這麽說吧,次日封賞之後,吳爭麾下一千多號人中,已經找不出太多的大頭兵了。

  所謂錢不夠,官來補。

  這一招被朱以海用得是爐火純青。

  還別說,將士們都很高興,大大小小都是官了嘛。

  可吳爭、魏文遠、廖仲平三人都不高興。

  吳爭呢,是在發愁這以後還怎麽管理?

  每月多出的餉銀誰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