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專挑一派打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6-04 11:55      字數:2288
  不救

  劉焉表示絕不向邪惡勢力低頭。

  作為一名有著豐富鬥爭經驗的政治家,劉焉反複權衡之後,認為與放棄對巴郡管治權的代價相比,犧牲這批官吏是可以接受的。人沒了可再招,這批豪族子弟無非受點皮肉之苦,待魚不智發現沒辦法要挾州府,自然會還他們自由,屆時益州府找機會適當補償他們一番,事情也就慢慢平息了。

  然而,魚不智很快又遞過來一刀。

  趙雲再次進入州牧府,從剛剛補齊的掾屬書佐裏又挑了一批人,認定他們疑似具備成為傳奇兵種一員的潛質。趙雲還當著大家的麵欣慰地表示,沒想到州府幕僚平均水準如此高,望州府盡快增補人員,不排除再來挑人。

  州府幕僚們集體崩潰。

  臥槽

  原以為進州牧府可以光宗耀祖,不曾想卻是掉進龍潭虎穴

  宛如被養在池子裏的魚,隨時有被人點名宰殺的風險

  這日子沒法過了

  被挑中的幕僚們無力改變命運,哭著走了,剩餘幕僚不甘心任人宰割,商量之後,張肅出麵跟劉焉攤牌:州牧大人如果不能保護下屬的生命安全,益州本土派不得不集體遠離漩渦,不再為州府做事,以保益州子弟平安。

  劉焉百思不得其解,怎麽鬧到張肅出來代表本土派擱這話

  仔細一看被挑中人員名單,劉焉不由得再次大罵某人奸詐。

  先前沒注意,被挑中的幕僚,全部屬於本土派。

  魚不智故意拿本土派祭旗

  可惡至極

  其心可誅

  劉焉開始有點理解本土派的感受:北營具裝事件,明明是吳家惹的禍,按陣營,是東州士的錯,憑什麽受苦受難的是本土派被拉去往死裏折騰,本土派招誰惹誰了這麽委屈了,寫血書求救,劉焉也不理會,著實傷心如果隻是第一批人受罪也就罷了,看現在的情形,逐鹿領分明是不想停手,補多少本土派進州府,人家回頭拿給你挑出來修理,讓大家怎麽活

  專挑一派打,激化益州府內部矛盾。

  劉焉氣得吐血,卻無可奈何。

  逐鹿領用的是陽謀,就是利用益州官場兩派結構性矛盾,故意激化本土派對東州士的不滿和怨恨。逐鹿領當然也會被本土派詬病,但魚不智明顯已經豁出去了,人家的基本盤在巴郡,巴郡豪強勢力因為一些曆史原因,幾乎一邊倒地站在魚不智那邊。魚不智有巴郡在手,有沒有其他益州本土勢力支持區別不大,再加上自治關係到巴郡未來存續,得罪人也在所不惜。

  劉焉的處境,跟魚不智截然不同。

  入主益州以來,劉焉一直用東州士製衡本土派豪強,暗中扶植東州士,說明東州士勢力其實處於下風,否則不用劉焉偏幫。這也意味著,本土派在益州有強大影響力,沒有本土派配合,劉焉不可能僅靠東州士坐穩益州。

  逐鹿領的陽謀,是典型的以本傷人,但代價不對等。

  魚不智最多損失點名聲,劉焉如果應對不力,付出的代價將非常昂貴,甚至可能動搖他在益州的統治根基張肅代表本土派的攤牌,意味著本土派對劉焉的不滿,已經到了極限。

  這是個危險的訊號,由不得劉焉不重視。

  答應巴郡自治

  那可是擁有十二個縣、人口近百萬的大郡

  益州人口第一大郡是永昌郡,在益州南部,大多屬於少數民族聚居區,生產力相對低下,繁榮度不高,再加上益南地方豪族勢力根深蒂固,州府管製力薄弱,事實上益州府從南部地區收的賦稅很有限,主要靠益北郡國。永昌之後,益州第二人口大郡便是巴郡,且是在益州北部地區,向來是州府稅賦重要來源。允許巴郡自治,益州府的財稅來源將受到重創。

  劉焉更擔心的是,巴郡成功爭取到獨立,會不會成為榜樣

  那同樣是足以撼動他對益州統治的夢魘

  劉焉無比糾結。

  益涼邊境的一場衝突,幫助猶豫不決的劉焉痛下決心。

  軍隊在荒野間紮營對峙,生活條件差,心情自然不好,經常有些衝突,要不是兩邊主將都嚴令不得妄生事端,天知道會打多少次架。

  都是當兵的,誰沒有點脾氣

  益州軍自知不是涼州係對手,不敢挑釁,表現相對克製。

  然而別忘了,參與對峙的還有漢中的五鬥米教眾。

  五鬥米教兵自認為打的是聖戰,有神仙襄助,刀槍不入,無往而不利,涼州係都是些凡夫俗子,哪會被他們放在眼裏平時一個個沒少趾高氣揚,搞些小動作挑釁是常有的事,時不時還大放厥詞,斥責涼州係沒有眼力勁,麵對教兵不退避三舍,小心哪天俺們不高興了,殺進長安,要爾等好看

  涼州軍桀驁不馴,沒受過這種窩囊氣,但為了配合逐鹿領,硬是忍了。

  直到領軍的郭汜收到一份玩家急報,涼州軍終於放開手腳。

  導火索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涼州係與漢中兵隔了條小河各自紮營,埋鍋造飯便從河裏取水,當天漢中兵取水的時候,幾個涼州兵朝河裏撒尿,按說沒可能滋到對岸,汙染漢中兵飲用水源,但教眾早已習慣涼州軍隱忍,認為此舉是對他們的嚴重挑釁和冒犯,務必得懲罰一番,以揚五鬥米威風。

  十幾個取水教兵氣勢洶洶過河,被六名涼州兵揍得媽都認不出來

  消息傳回去,教兵群情激憤。

  一位軍侯帶本部人馬再去找場子,一曲兩百人,遇到一個涼州百人隊,話不投機,約定戰場上分對錯,死活各安天命。漢中軍侯本不願以多欺少,但考慮到涼州百人隊是騎兵,馬也算數,便勉為其難地答應了。

  自詡無敵的五鬥米教兵,很快被涼州軍的凶悍淩厲殺法打得潰不成軍,哪怕他們全力掙紮,還是無法擺脫被屠殺的厄運。最後還是涼州軍發善心,留了十幾個活口回去報信,並親切地告訴漢中軍侯,不服氣可以再來。

  這一戰,澆熄了漢中教兵的囂張氣焰。

  也澆熄了劉焉負隅頑抗的底氣。

  劉焉明白,這次衝突是魚不智借涼州軍對他的警告。

  他可以不理。

  但魚不智後麵的招數,一定會讓他越來越難受。

  張肅再次約魚不智會麵:“州牧大人說了,那件事情可以商量”

  魚不智滿麵春風:“商量啊,我剛好也有些事情需要州牧大人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