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魚不智的反擊!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6-03 13:57      字數:3541
  綿竹,州牧府。

  州府重要佐官悉數在場,共同商議如何應對北營堵門的難題。

  “還有天理嗎?還有國法嗎?豈有此理!”劉焉氣得嘴唇直哆嗦。

  沒人敢吭聲,州治被某個郡國部隊闖入,州牧府被堵著討要所謂說法,是從未有過的奇聞。考慮到巴郡事實隸屬於益州,相當於被下屬登門打臉,劉焉心中的憋屈和鬱悶,是完全可以想見的。

  但要論北營此舉有沒有天理,有沒有國法……

  實話說,有!

  大漢傳奇兵種,在神州各地都可以任意通行,哪怕益州府有權管巴郡,也不敢在北營麵前擺上級官長的架子。說句不客氣的,北營即便直奔長安,涼州軍也未必敢不讓北營進城,否則便又是一樁難以洗刷的確鑿叛國罪證。之所以說“未必敢”,是因為涼州軍本來就是靠造反上位,名聲早就臭大街,未必在乎多背項罪名,天子百官都敢挾持的狠人,再擋傳奇兵種又何妨?

  可是,劉焉不能象涼州軍那樣不講究。

  他是宗親,雖說割據益州為王之心已經昭然若揭,可終究沒明著造反,做起事來還得注意分寸,吃相不能太難看。另一方麵,涼州軍造反沒人管,一是因為關東諸侯各有盤算,不想天子重新臨朝,二是涼州軍確實很能打,一群亡命之徒,沒幾個諸侯願意啃硬骨頭。益州沒有天子當擋箭牌,沒有虎狼之師守衛領土,卻物產豐饒,如小兒抱金行於鬧市,很容易招惹惡狼。益州府若是對北營無禮,天知道會有多少諸侯樂意為國討逆。

  所以益州府隻能忍。

  道理誰都明白,包括劉焉。

  但大漢立國三百多年來,從未發生過的恥辱,突然憑空落在劉焉頭上,劉焉心中也著實憋屈,發脾氣在所難免。

  為什麽劉焉這麽倒黴?

  沒得辦法,既往五支傳奇兵種全部歸屬中央,唯北營花落地方諸侯家,還是一位玩家諸侯直係部隊。中央部隊出現在地方,必有在那現身的原因,地方無權質疑,配合便是。其他諸侯的部隊卻沒那特權,在別人地盤出現,必然有合理性跟合法性的爭議。偏生北營是傳奇兵種,又以本部訂裝無法及時交貨為由討要說法,完全占住道理,益州府拿北營一點辦法都沒有!

  被堵著門要說法,丟死個人了……

  州牧大發雷霆,益州府官吏們也感到惱火,很多人下意識地望向吳懿。要不是吳家貪圖具裝的超級訂單,大意簽了協議,又無法按標準提供具裝,逐鹿領對州府再多不滿,也沒道理做到這一步。吳懿這時候腸子都悔青了,當初怎麽就鬼迷心竅,居然相信魚不智是有節操的?但現在說什麽都晚了,目前事態已經完全脫離吳懿控製範圍,他隻希望,劉焉不要就此拋棄吳家。

  隨劉焉入益州,是陳留吳家的一場豪賭。

  賭族運!

  走到今天這一步,吳家放棄了很多東西,事實上也已經沒有辦法回頭,吳家的命運,已與劉焉牢牢捆綁在一起。倘若吳懿因為甲具協議遭到拋棄,對吳家而言,失去的將不僅是吳懿個人仕途和榮辱,更是整個家族的希望。

  吳懿知道,劉焉對自己很不滿。

  上郡胡市沒進去,具裝協議被擺一道,麵臨巨額索賠不說,還連累主君被人登門打臉,換作任何人,恐怕都免不了心生怨懣。

  吳懿最近飽受白眼,唯一令他安慰的是,劉焉尚沒有拋棄吳家的跡象。

  劉焉不是寬厚之人,但劉焉是成熟的政治家,吳家與他利益捆綁太深。吳家遍布天下的商業網絡,在持續替益州提供資財,吳懿更是東州士代表,成為劉焉壓製本地豪強的重要籌碼。說得直白點,具裝協議賺的那些利潤,不會全部進入吳家府庫,州府也是有份的,分紅的時候笑嘻嘻,做了虧本買賣便嫌這嫌那,走遍天下也沒那樣的道理。

  劉焉未必願意講道理,但他好歹得愛惜下羽毛,小人行徑不能明著幹。

  再說,現在跟吳家劃清界限也有些晚,誰都知道吳家是劉焉的人,就這麽把吳家丟出去,任其自生自滅,外界必詬病劉焉薄情寡恩,依附於他的勢力和人才也難免人人自危,離心離德。所以無論劉焉是否情願,具裝協議事件發生後,最好的選擇便是跟吳家站在一起,共同處理這燙手山芋。

  這便是吳懿還能強作鎮定、站在堂上的原因。

  劉焉發了通脾氣,漸漸冷靜下來,道:“怎麽才能讓他們滾得遠遠得?”

  張肅的聲音響起:“得先知道魚鎮東想要什麽。”

  魚不智事情做得這麽絕,所謀必大,問題是益州府還不知道他想幹嘛。明眼人能看出,逐鹿領逼吳家賠違約金是手段,不是目的。違約金按天算,上不封頂,隻要逐鹿領咬死要合格具裝,極端情況可以求按協議無限追償,直到吳家破產。吳家和益州府顯然不可能接受這個結果,那麽隻能談條件。

  劉焉欣慰地看了張肅一眼,關鍵時刻,還是這位本土派大佬沉得住氣。

  “既如此,君矯去問問吧。”

  “諾。”

  找魚不智很容易,直接玩家急報聯係,魚不智爽快地表示馬上到綿竹。張肅聯係他,其實也在預料之中,劉焉本人不可能出麵,至少一開始不會,那麽就得讓下屬聯係。益州府官吏分本土和東州兩派,東州領袖剛倒了黴,且該派與逐鹿領關係不睦,劉焉隻能讓本土派負責與逐鹿領接洽,考慮到張肅跟魚不智關係還過得去,在州府也有足夠份量,這活隻能是張肅來幹。

  “張大人,這差事你不該接,換個人吧。”魚不智開門見山道。

  張肅苦笑。

  他明白魚不智的意思,一是提醒逐鹿領的要求應該很過份,二是表明逐鹿領態度很堅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不太可能因為他的麵子手下留情。所以,跟逐鹿領接洽談判是件苦差事,辦不成得背鍋,辦成了還是得背鍋,魚不智讓張肅換個人來談,的確是出於好意。

  “事情總得有人做,鎮東將軍,你就直說吧。”張肅平靜道。

  魚不智看了他許久,歎了口氣,遞出一張紙。

  “既然如此,我也不漫天要價,就上麵這些,是我方底線,沒得商量。”

  張肅接過一看,瞳孔瞬間收縮,失聲道:“過了吧?”

  魚不智搖頭:“沒辦法,我信不過州牧,防人之心不可無。”

  張肅皺眉,好在他養氣功夫極深,沉吟了好一會,沒有跟魚不智爭辯,認真道:“我得稟報州牧大人。”

  “當然。”魚不智笑道:“最好早作決斷。”

  “早作決斷……何意?”

  “最近很忙,耐性越來越不好,希望早日解決,免得大家臉上不好看。”

  張肅若有所思,歎了口氣,作揖離去。

  ……

  張肅將魚不智的條件一說,益州府上下一片嘩然。

  逐鹿領底線要求就兩條:其一,益州府開放轄區讓北營展開征兵工作;其二,益州府公開承諾,永久放棄對巴郡的軍政幹涉和管轄權。

  “這不可能!”

  “癡心妄想!”

  官吏們群情激憤。

  第一個要求,開放整個益州讓北營征兵。

  特殊兵種選兵標準非常嚴苛,擴充規模非常困難,傳奇兵種標準更嚴,即便益州府答應,符合北營要求的新兵想來也沒多少,對州府幾乎沒影響。隻是兩家關係如此僵,想益州府放開口子,讓不友好勢力從自己地盤招兵,這跟資敵有什麽區別?益州府感情上很難接受。

  第二個要求,州府公開承諾放棄對巴郡的軍政幹涉和管轄權。

  這個要求是益州府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為什麽?

  如果答應,巴郡以後將不再受益州管轄。

  如果說劉焉在益州當土皇帝,那麽巴郡事實上就是國中之國!

  要知道州府一直有分化削弱巴郡之心,早些日子就想削縣,未能得逞,後麵還有大堆手段排隊等著使用,隻是礙於魚不智近來名聲大,怕引發朝野非議暫時隱忍罷了,早晚還是會給魚不智上眼藥水。對方要求公開承諾,明擺著就是防益州府事後翻臉。從上次輿論戰的情況看,隻要這事定下來,哪怕益州府低調處理,魚不智也有能力在很短時間內將這個消息傳遍神州,以後益州府還怎麽修理巴郡?

  不答應!

  絕對不能答應!

  這是益州府上下的共識。

  “魚鎮東敢提這些要求,一定有後招。”張肅感到不安。

  “後招?無外乎讓北營賴在府外掃老夫麵子,老夫遂他願!他喜歡讓北營呆在綿竹,任由他們呆,我們該供就供,看誰耗得過誰!”劉焉冷笑道。

  州牧心意已決,張肅無奈,隻好回去給魚不智回複。

  “……鎮東將軍,第二條沒可能過的。”張肅苦笑道,暗示第一條有望,但逐鹿領必須放棄第二條,否則肯定達不到妥協。

  魚不智摸著下巴,眼睛眯縫,笑道:“哦,我知道了。”

  張肅越發不安,但也知道自己沒資格再說什麽,送魚不智出州牧府。

  逐鹿領的反擊很快來臨。

  第1擊:使用諸侯特權,斥資百萬金發全國公告,大意:為協助朝廷打通西國商道,北營願為國出征,然兵力單薄,希望益州府開放募兵權限,讓北營盡早恢複規模……但益州府斷然拒絕,北營重建遙遙無期。

  劉焉吐血。

  壓根不提這是交易條件,而是打著為國出戰的旗號,何其陰險!

  公告一出,益州府形象跌到穀底。

  不肯讓傳奇兵種募兵?

  阻撓打通西國商道大計,扯大漢後腿?

  敢不讓大家賺小錢錢?

  朝野共憤之!

  諸侯共厭之!

  第2擊順理成章送到。

  涼州軍、韓遂、馬騰軍隊在益州邊境地區集結,毫不掩飾欲討伐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