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王商至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7 22:54      字數:4303
  高原。

  決戰失利後,飛地附近的羌人陷入集體悲慟,難以接受這殘酷的事實。不是所有羌人都能坦然接受失敗,尤其是敗的還是羌王衛隊,不乏有羌人心態失衡,行為乖戾,揪著細枝末節欲推翻協議。好在族長們大多知好歹,即便向來持激進立場的煎忘族長,也知道再橫生枝節很可能一發不可收拾,最終導致難以承受的後果,紛紛主動約束族人。

  戰鬥結束不久,留非便主動宣布提前結束羌王任期,為失敗承擔責任。

  留非的提前卸任,意味著高原需要趕緊選個代理羌王,而就常理來說,代理羌王大概率在兩年後的選舉中轉正,或者至少占據一定優勢。因此,各路有誌於競逐羌王寶座的族長們,果斷將精力集中到代理羌王的爭奪戰,更不願在飛地問題上多作糾纏,耽誤大好前途。

  大族長無心戀戰,小族長更沒資格強出頭。

  滯留飛地附近的羌人部落漸漸散去。

  逐鹿領長出一口氣。

  羌人就此退走,相當於承認飛地合法存在事實,今後再想要興風作浪,不僅毫無道理,也很難得到眾多部落支持。偌大高原,數十個部落齊聚漢羌邊界的場景,可不是那麽容易實現的。此事之後,飛地安全有基本保障,即便今後有什麽事端,想來也不至於重現先前被圍攻的盛況。

  飛地進入和平發展軌道。

  白毦兵、飛軍和北營很快離開高原,返回逐鹿領。

  幾支特殊兵種離開飛地的時間,比預先估計的早了些,提前了半個月。

  之所以提前離去,純粹是被玩家的過分熱情逼走。

  逐鹿軍精銳盡出,大戰傳奇兵種羌王衛隊,火爆程度直追西門吹雪大戰葉孤城,無數玩家心馳神往,紛紛向高原挺進,想到戰場追思緬懷一番,順便瞻仰逐鹿領的特殊兵種。如果能看到雲哥哥和雲哥哥的傳奇兵種北營,那就再好不過了,而且有報名玩家強烈要求,將名人活動改高原飛地舉行,盡管魚不智以“飛地物資保障有困難”為由拒絕,遊說的還是一波接一波。

  戰鬥結束,戰場封鎖隨之解除,魚不智沒辦法繼續阻撓玩家靠近飛地。他有心繼續讓益州府當壞蛋,奈何益州軍不傻,戰鬥結束便拔營回去交差,話說高原野外的蚊蟲著實不可愛。即便益州軍回來,他們也隻能現身漢土,不便公然進入高原區域封鎖,否則便有入侵嫌疑,羌人這會還沒走遠呢……

  所以,魚不智隻能眼睜睜看著飛地變鬧市,客似雲來。

  隨著玩家聚集,試圖潛入飛地的玩家越來越多。

  先是警告,逮捕並驅逐,無效,且變本加厲。

  逐鹿軍不勝其煩,不得不拿起屠刀,然而玩家不懼死,奈何以死懼之?逐鹿軍一晚上砍了數十人,仍無法讓玩家卻步,慷慨就義去,明兒又重來。

  鐵血無畏的逐鹿軍對此束手無策,向英明的領主大人求救。

  魚不智沒有讓大家失望,三十六計之釜底抽薪。

  咱惹不起,難道還躲不起?

  留下三千磐石營幫助青穀部落駐守,特殊兵種和神射手小隊全部撤離,順帶著把熊貓滾滾捎上,堅決不給玩家留下任何念想。此招一出,玩家世界齊唾罵,痛斥某城主“玩奸”,但魚不智是成了精的狐狸,對這種程度的攻擊早已免疫。玩奸?哥早就是了,有種下次來點更帶勁的。

  逐鹿軍精銳和熊貓回程路上,毫無懸念地被花式圍觀。

  不僅玩家踴躍追星,NPC世界同樣對他們保持強烈關注。

  擊敗羌人傳奇兵種的漢軍路過,怎能不看?怎能不讚?怎能不喝聲彩!部隊所到之處父老相迎,長者簞食壺漿,人頭攢動,表達對逐鹿軍的愛戴,道路為之阻塞。這些活動都是當地民眾自發組織,官府基本沒動靜,畢竟前麵大段都是益州府地盤,老百姓隻道州府巴郡已和解,戮力同心鬥羌人,州府官吏心知並非如此,不敢現身觸劉焉黴頭,但也不好阻撓民間的歡迎。

  滾滾也受到熱烈追捧。

  傳說中的貔貅,傻頭傻腦,一看就是憨憨,且拿個窩窩頭調戲調戲……接了?啊呀,這貔貅真好玩!再拿個鍋鏟給它,不啃……這叫啥食鐵獸!坐在車上吃東西也能摔跟頭?真憨!不智太守如此英明,怎麽收了這麽個蠢蛋當守護獸?唔,定是可憐它……

  於是逐鹿軍這趟返程路走得格外艱辛,格外漫長。

  飛地是鄉鎮據點,和平時期,屯三千重步加數百賨人,軍力嚴重過剩。鑒於與羌人達成決戰協議,飛地今後不太可能遭遇大規模圍攻,於是有人建議減少飛地駐軍,或者將駐軍全部撤回主城,由青穀部落自己發展便是。但魚不智和徐庶商量過之後,駁回了這個提議,堅持保留這麽多部隊。

  原因很多。

  1、飛地是拓來之土,失土後果很嚴重,還是謹慎一些好。

  2、賨人戰力可靠,但紀律性較差,據點防衛體係在行家眼中處處破綻,徐庶著實有點不放心青穀部落,日常防衛交給磐石營更靠譜。

  3、鑒於巴郡與益州府關係不睦,不排除哪天與劉焉發生衝突,飛地離綿竹更近,逐鹿領留些部隊在那,必要時或能對州府形成牽製。三千磐石營加賨人,強將帶領,計劃周詳的前提下,突襲疏於防範的縣城都有可能。飛地屬於外戰拓土,有著特殊地位,魚不智在飛地駐軍,劉焉心中再不爽,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屁都不敢多放。最妙的是,先前劉焉為挽回被排隊打臉的惡劣影響,承諾為飛地提供後勤保障,益州府幫著養兵,何樂不為?

  4、未來發展需要。高原占了塊地,派了人手,自然得考慮怎樣有收益,最直接的做法就是通商貿易。以白馬羌為例,漢羌貿易是有傳統和空間的,茫茫高原,數不清的部落,這是多大的市場?上郡胡市籌備中,還沒開業,魚不智已經得隴望蜀,琢磨著能不能在飛地也搞個胡市出來,目標客戶對象就是高原羌。若可以搞,則必須保障胡市安全,將來三千磐石未必夠用。

  基於以上原因,飛地未削減兵力。

  不僅不削減,逐鹿領還開始擴大飛地防務投入。

  投入的資源也很稀罕,陰陽師法陣。

  “超級迷宮”的火爆,不僅為逐鹿領賺到小錢錢,還讓陰陽師學徒們獲得寶貴實踐經驗。迷宮被分段承包,陰陽師學師八仙過河,可勁兒折騰,以大量玩家迷宮遇難為代價,對法陣的理解有了長足進步,雖說還較膚淺,起碼是個不錯的開始。通過迷宮實踐,一些陣法組合運用可行性得到檢驗,徐庶評估後認為,部分陣法可運用到據點防衛體係,飛地成為首選試驗場。

  荀源領銜的陰陽師五人小組正式進駐飛地,為飛地建設防禦法陣體係。從迷宮分段包幹小打小鬧,到脫穎而出者獲得據點建設機會,陰陽師們個個摩拳擦掌,力爭將飛地建設打造成法陣要塞,一炮而紅。飛地建設工程,被陰陽師學徒們視為證明群體價值的天賜良機,更是能否在其他據點推而廣之的試金石,不僅入選的五人高度重視,落選者也非常關心,經常組團到飛地現場觀摩指導,並開動腦筋獻計獻策。

  怎麽組團去?

  當然是坐傳送陣!

  合格的陰陽師學徒可在傳送陣體係內自由通行,一個子兒都不用花費。想去就去,想回就回,不影響正常工作和學習,也隻有陰陽師能這麽瀟灑。

  飛地政務有賈穆,防衛有神射手出身的樸通,還有青穀部落度節坐鎮,基本安穩,徐庶戰後在飛地呆了半個月,帶著賈穆和樸通將諸事定下章程,終於可以心安理得地回歸主城。不過徐庶注定勞碌命,逐鹿領攤子鋪太大,主城和飛魚領暫時無事,龍領卻是在搞胡市,雖說有翟冏和蘇三等人牽頭,但兩人一個擅長政務,一個熟悉商務,軍務仍然得徐庶拍板,且不同領域總得有個人統籌規劃,軍政全能的徐庶是不二人選,於是又開始在龍領蹲。

  徐庶到河套沒幾天,便又被召回逐鹿城。

  一位名動巴蜀的大儒自薦,希望在逐鹿領出仕,魚不智召眾幹才相見。徐庶作為領主臂膀,深受信任的年青俊彥,自然得跟新人打個照麵。

  這位大儒即張肅九顧茅廬不就的那位隱士,廣漢郪縣人王商,字文表。

  大部分玩家沒聽過王商之名,但在NPC世界,王商絕對是響當當人物。王商學問廣博,見多識廣,在益州士林中很有聲望,被喻為“中原王景興之類的人物”,名士們多慕其名,包括荊州牧劉表都願與之交好。王商這樣的大儒主動來投,對士人群體影響難以估量,幫魚不智狠狠刷了一筆聲望。

  王商直言,他暗中觀察逐鹿領已久,甚至以遊客身份在主城住了月餘,重點在於考察逐鹿領民生和領主口碑,考察結果當然是滿意。其實早有登門自薦之意,可飛地接連有戰事,領主鮮少在主城,王商怕影響領地戰備,推遲了登門。魚不智讀出了另外一層意思:王商先前大概對自薦心存猶豫,畢竟他身份在那裏,應該是逐鹿領在飛地的優異表現,幫助王商痛下決心。

  無論如何,肯來就好。

  王商:武力29,智力82,武將特性:師表。

  師表:主持教學類建築時,學生智力提升速度+20%,並有微小機率領悟特性

  又一位高級人才入手!

  師表特性,荀衍也有,但荀衍作為領主最為“忠貞不二”的擁躉,老黃牛精神跟徐庶比也不遑多讓,負責職司頗多,代魚不智處理郡務不說,還得抽空到學堂坐著,期望哪天人品爆發,為領地培養出一兩位特性人才。王商的到來,能幫荀衍減些擔子,至少教書育人這活能接下。

  詢問王商意向,王商欣然應下。

  這位大儒也知自己來得太晚,巴郡太守府組建完了才來,哪有好位置?況且王商並非戀棧權勢之人,否則他大可接受張肅的邀請,去益州府任職。王商擅長經學,對從政興趣不大,對治學育人倒是一點不排斥。

  王商加入逐鹿領才兩天,就幫助領地解決了一個懸而未決的難題。

  一級都城新增建築物太學院早已建成,卻因找不到博士至今無法運作,王商對此百思不得其解,了解原因後又好氣又好笑。

  “所謂博士,秦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我朝繼續沿用,後成為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

  “往小裏說,博士是專掌經學傳授的學官,通一經一藝,便可稱博士,比如武帝在位時就設立了五經博士,分別傳授《詩》、《書》、《禮》、《易》、《春秋》,傳世經學豈止以上五經?再往大裏說,通一藝便是該藝專精博士,精於禮儀的人是太常博士,通曉音律的是太樂博士,精通醫術的可以是術醫博士、醫藥博士,還有天文博士、漏刻博士、曆博士、太卜博士、律學博士、書寫博士、算學博士,府學、州學、縣學博士……”

  最後,王商痛心疾首道:“以領地人才濟濟,怎麽可能缺博士?”

  易副城主羞愧無地,傻逼了!深切反省自己見識淺薄,感謝王商的及時點撥,並隱晦地暗示王商,自己雖出自鹿門山,卻是最不成器的一個,否則龐師也不會趕他下山,生怕王商就此看輕鹿門山學子。

  王商本來想揶揄他幾句,但易風態度如此端正,不好意思再斥他失職,反而對易風好感度大增。王商考察過逐鹿領,易風的為人和事跡知道不少,知此人是魚不智的心腹,在領地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隻是學問這麽差,再誤了事怎麽辦?於是也不在乎易風是大小龐門下,無私提點起易風學業,易風學問增長中……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重點是,博士問題解決了。

  王商一人就通七經,各行各業隨便找了些人才,輕鬆開課二十經以上。

  太學院正式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