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1章 逐鹿軍VS羌王衛隊(下)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6      字數:4454
  魚不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趙雲率領的這支騎兵,除番號外,內在其實就是名震天下的白馬義從。

  北營的屬性、傳統全盤繼承自白馬義從,而北營主將趙雲,無論個人實力,還是率領騎兵作戰時的加成幅度,跟正牌白馬義從主將公孫瓚相比,均有過之而無不及,基本到了騎將所能達到的極致。除此之外,北營還能享受徐庶的【強襲奇略】特性加成,攻擊力大幅度提升,因此趙雲的北營,實際上比正牌白馬義從更強大,也更可怕。

  白馬義從騎射非常強悍,即便以少打多,往往也能以超遠射程、越高攻擊放風箏翻盤,北境胡人對白馬義從的大力神箭驚懼萬分。北營的遠攻,自然更加犀利,但是,北營的大力神箭,竟未能對羌王衛隊帶來重大打擊。

  羌王衛隊到底多強的防禦?

  第一輪交手,魚不智一顆心便懸到了嗓子眼上。

  強烈的不安將他包圍。

  一線的將士卻是沒有時間遲疑和感慨,趙雲雖也對這一戰果感到驚訝,但並未為之動容,北營第二輪箭矢飛快出手。箭剛出手,北營已飛快轉向,左翼向右後方斜跑,右翼完全相反,兩隊騎兵疾馳中劃出兩道漂亮的弧線,避開羌王衛隊遠程還擊,然後射出了第三輪箭。

  北營沒有完全脫離對手射程,始終在邊緣試探,誘羌王衛隊持續還擊,消耗對手體力和箭矢。如此打法,無疑主動將北營置於相對危險的境地中,象是在刀尖上跳舞。考慮到戰場寬度僅一裏,北營速度奇快,整支部隊變向和穿插頻繁,還要在對射中誘敵和消耗,便好象跑步時用針在米粒繡花,難度之大,駭人聽聞。

  僅在理論上存在的可能性,被北營完美實現!

  一輪輪箭雨,始終無法取得明顯戰果。

  羌王衛隊的防禦,確實高得嚇人。

  趙雲卻似渾若未覺,執著地帶領北營邊打邊退,兩路騎兵穿花蝴蝶般,一邊保持高速移動,一邊全力將箭矢傾瀉到羌王衛隊頭頂,鍥而不舍地對羌王衛隊製造殺傷。防禦高又如何?隻要不是破不了防,便不是不可戰勝!持續慢刀子放血,殺起來比較費力,可終究有放倒對方的希望。

  有希望,就可以打!

  北營象翻滾的怒濤,奔跑著,射擊著。

  全程超高速,微幅變向,交錯對穿,精準得象是機器,快得眼花繚亂。

  羌人圍觀人群中,發出整齊劃一地倒吸涼氣聲。

  拋開雙方敵對立場,北營戰場上的這番表現,配得上任何溢美之辭。

  世上竟有如此強悍的騎兵!

  羌王衛隊試圖還擊,奈何他們麵對的這支逐鹿騎兵,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戰鬥技巧和堅韌意誌,縱然在刀尖上跳舞,依舊優雅從容,處變不驚。衛隊幾輪箭雨落空,看著象是能射到北營,卻總差那麽一點點,咫尺天涯。

  如此戰況著實讓羌人感到沮喪,無敵的衛隊怎麽了?

  羌王衛隊象是重型坦克,靠著厚重的裝甲,頂著漫天箭雨前進,雖不時掉落外裝零件,被射得百孔千瘡,卻無大損。戰場長僅三裏,縱深有限,北營技巧再好,在衛隊逼迫下也隻能後撤,很快便退到戰場本方中線以後,而此時一路狂奔的賨人,離戰場中線還有約兩百步距離。

  當逐鹿軍退無可退,便隻能與羌王衛隊近身肉搏!

  戰場大小,是羌人給逐鹿領挖的另一個坑!

  觀戰羌人在一陣沉默之後,忽地情緒又高漲起來。

  黑巾下,趙雲雙眉微微上挑。

  神兵營尚未到達預定位置,白毦也是。

  並非本方步卒跑得慢,問題出在騎兵身上,北營前出襲擾和風箏阻擊,未能對羌王衛隊帶來足夠多的麻煩,衛隊竟然頂著箭雨往前衝。回望本陣,後方顯然察覺到北營阻敵不順,白毦兵明顯已加快速度,試圖提前彌補賨人背後空位,但照這速度已經來不及,還讓陣地戰中堅白毦兵損耗了氣力。

  趙雲感到愧疚。

  他不會為自己找借口,譬如羌王衛隊防禦力非人。

  北營未能成功阻敵,才使得本方開局便出現被動,這……

  不可原諒!

  銀槍斜指。

  “軍團技——鷙鳥之疾!”

  【鷙鳥之疾:北營(白馬義從)特有輔助軍團技,抽取30軍團力量,閃避機率+30,並大幅提升全軍反應。技能效果持續300秒,技能冷卻時間600秒。】

  【鷙鳥之疾】消耗軍團力量高達30,然而不增加攻防、速度和射程,對部隊戰力沒有顯性提升,僅提升閃避機率和將士反應,看似性價比不高,但能躋身特殊兵種特有軍團技行列,自有其不凡之處。

  技能發動後,北營眼中的世界象是進入慢放狀態,羌王衛隊行動變緩,射過來的箭也比先前慢了幾分,雖說這一切隻是北營主觀感受,北營自身行動和速率並無提升,卻至少可以讓北營更好地判斷敵勢,提前作出應變。

  而這,正是趙雲現在需要的。

  技能一出,片刻前如蝴蝶般在戰場上翩翩起舞的北營,氣質陡然一變。趙雲不再後退,象猛禽搏擊雀鳥一般,毅然決然地帶著北營騎兵,猛衝向步步進逼的羌王衛隊!

  羌王在後方遠遠看著,一聲長歎:“勇氣可嘉,但……這是以卵擊石啊。”

  沒人比留非清楚,羌王衛隊多麽可怕。

  羌王衛隊是騎兵,卻不是一般騎兵,犛牛騎最強悍的便是近身肉搏戰。羌王從未見過比北營更精妙的騎戰配合,也沒想到短短數十息內,數百騎兵用弓箭便讓羌王衛隊流那麽多血,北營戰鬥素養之高,為羌王平生僅見。但想在近戰肉搏抗衡犛牛騎,即便精通重裝騎戰的涼州鐵騎對抗羌王衛隊,也是來多少死多少,絕無幸理,何況北營分明是輕裝騎兵。

  留非感到惋惜,惋惜北營這樣的騎兵,即將因不自量力隕落。

  同時,心底還多了幾分不安,逐鹿領突然亮出一支騎兵,竟精銳如斯。再加上白毦兵和已經被打殘的無當飛軍,好象逐鹿領隨便拿一支部隊出來,都具備超越傳統意義精銳部隊的實力,魚不智手中到底有多少驚豔的部隊?倘若此戰逐鹿軍損失慘重,魚不智咽不下這口氣,借故報複高原該怎麽辦?

  手下留情是不是更好?

  思忖間,接下來的情形,再次讓留非大吃一驚。

  北營猛衝接近,全軍深入衛隊射程,羌王衛隊自然不放過占便宜機會,挽弓搭箭,挾風雷之聲向北營射去。羌王衛隊已領教過北營的飄逸和靈動,心知精準射擊效果不會好,果斷選擇了區域覆蓋射擊,而且取的北營中段,無論北營前衝或後退,都沒辦法迅速脫離覆蓋範圍,必然付出相當大代價。

  箭矢落下!

  北營或擋或磕或躲,衝過漫天箭雨,僅十多騎受傷!

  衛隊的箭勢大力沉,中者並不好受,但北營至少做到了無人當場戰死。

  開戰後,始終冷漠如寒鐵的羌王衛隊首領,眼眸中首次浮現一抹訝異。

  首領從沒想到過,羌王衛隊的覆蓋射擊,會被人靠反應躲過絕大部分,還是在這麽近的距離。個別人僥幸做到也就罷了,偏偏對手是成建製騎兵,編隊突擊狀態下實現,北營的戰鬥技巧和協作能力,讓衛隊首領殺意大盛。

  他們怎麽做到的……

  節奏!

  在箭雨臨身前不斷變換節奏,集體聯動,最大限度避開箭雨密集落點。

  好可怕的感知預判!

  好可怕的節奏轉換能力!

  單論技巧和靈動,北營應已站在騎兵巔峰!

  “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

  猛禽搏擊雀鳥,靠的不僅僅是迅猛,是節奏。

  在衛隊首領驚訝目光中,北營義無反顧地繼續狂奔,又一輪箭矢出手。

  前衝巨大動能,近距出手,而且北營從覆蓋射擊中衝出第一時間出手,打了衛隊一個時間差,這一輪射擊取得空前戰果。至少百餘犛牛騎兵中箭,十餘人從犛牛背上滾落,隨即被牛群踐踏而過,血肉零落成泥。

  如此慘烈的一幕,羌王衛隊卻是視而不見,仿佛死的不是自己的同伴,甚至連情緒也沒有明顯波動。作為高原守護者,作為羊神在世間的代言人,他們畢生的使命就是守護這片土地。犛牛騎士們從不畏懼死亡,在戰場上,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擊殺敵人,贏得勝利!

  戰死,不過是提早回到羊神懷抱罷了。

  遠攻收效不大,衛隊首領不再浪費箭矢,護衛們收好弓箭,提起長兵,全軍放緩速度彼此靠攏,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騎兵肉搏。犛牛騎速度較慢,但體重占絕對優勢,最擅長衝陣搏殺和正麵衝撞,衍生出一係列獨特戰術。譬如衛隊收縮成密集陣型,象沉重的鐵球滾進鳥巢,將巢中卵一一碾碎。

  北營退了!

  一往無前的衝鋒之勢,毫無征兆地左右散開,再次祭出先前風箏戰法,北營交替掩護,邊打邊退。此時北營已深入羌王衛隊射程範圍,處境遠比先前凶險,按理應該盡快退到安全距離,但趙雲發現抵近射擊對衛隊有效,又決心限製對手速度,完全沒有撤離的意思,堅持與羌王衛隊近距離對射。

  箭如飛蝗。

  兩邊都不斷有人中箭,有人滾落坐騎,這種情況下,沒人來得及救援,掉落者有死無生。空氣中血腥味越來越濃,不時聽到箭矢入肉的沉悶聲音,還有戰馬的悲嘶,犛牛的哀鳴,卻鮮少聽到騎士的慘叫。兩邊都殺紅了眼,頂著箭雨拚命還擊,誰都不肯退縮,即便傷或死,也不願發出最後的悲鳴。

  趙雲落在了最後,吸引羌王衛隊遠程火力,盡量為麾下騎兵分擔壓力。白袍銀槍,黑巾蒙麵,異於北營製式的裝束,以及高明到令人心悸的騎術,無不說明他在這支部隊中地位超然,當然順利申請到重點關照。每時每刻,很多箭矢向他飛去,但趙雲將手中銀槍舞得水泄不通,不僅自己毫發無損,還將身下坐騎護得嚴嚴實實,瀟灑如謫仙降世,威武如天神下凡。

  “北營,退!”

  接到後方傳令,趙雲二話不說率部加速脫離戰鬥,北營速度優勢明顯,握有脫戰主動權,羌王衛隊想留也留不住,隻能目送他們離開。

  北營從剛剛到位的神兵營旁邊奔過,很快遇上白毦兵。

  白毦兵腳下不停,卻在身後留下滿地箭壺。

  白毦兵是陣地戰主力部隊,但因為出戰序列靠後,同時客串搬運大隊,攜帶了大量作戰物資,讓前出接戰的北營和神兵營能輕裝上陣。北營騎兵騎術精湛,在白毦兵身後跑出兩道交叉弧線,也不見有人下馬,路過時每人俯身探手抓起兩個箭壺,馬不停蹄再次超越白毦,重返戰場策應神兵營。

  白毦和北營錯身而過的瞬間,陳到心情有些沉重。

  他看到,北營折了五十餘騎!

  羌王衛隊沒占到便宜,兩邊陣亡數相當,但羌王衛隊負傷者更多一些。

  戰前推演時,沒有人認為北營前出擾敵會付出如此代價。

  這是意料之外的折損。

  這些折損源於料敵失誤,沒有人事前能想到,羌人擁有一支犛牛騎兵,而且防禦力強橫到這種程度。趙雲為避免影響本方原定作戰計劃,不得不選擇與犛牛騎近距離對射,不惜以本部折損,將戰局重新拉回到設定軌跡。

  沒有人想到,這場對決從騎兵擾敵開始,便打得如此慘烈!

  白毦兵前方,約兩百麵大門板豎了起來。

  麵對騎著犛牛衝陣的羌人,賨人明智地集體潛伏門板陣中,嚴陣以待。賨人作戰經驗豐富,對騎兵自有套辦法,便是讓門板層層疊疊,互相支撐,達到高度穩定以抵禦戰馬衝勢,迫使騎兵要麽繞道,要麽跟他們在門板陣中纏戰,這個辦法屢試不爽,但今天麵對的是犛牛騎,他們心裏也沒底。

  犛牛騎奔至,狠狠撞向門板大陣。

  賨人抗擊騎兵的法子,門板越多越牢固,兩百麵大門板實在有些單薄,何況對陣的還是犛牛騎,在羌王衛隊猛衝之下,門板陣轟然破碎。

  陣破!

  青穀部落的賨人身陷絕境,唱著古老的戰歌,跳起傳下來的賨人戰舞,狀如瘋虎拚死力戰,希望拉敵人墊背,但羌王護衛不僅有團隊和兵種優勢,單兵戰力也在賨人之上,賨人被砍瓜切菜般屠殺!

  (沒寫完,下章標題尷尬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