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4章 羌王的交待(下)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6      字數:4453
  翌日上午,猶玉再次來到飛地。

  接待他的仍然是徐庶,兩人很快敲定賠禮種類是上品戰馬,但對數量存在分歧。羌王說過賠禮不用太過計較,不過猶玉還是覺得應該爭上一爭,即便他可以放棄這塊陣地,也不能讓徐庶輕而易舉地拿下,這是態度問題,否則那不是雙方談判,而是單方麵的投降。

  哪怕是為了後麵談判順利一些,猶玉也不缺乏與徐庶錙銖必較的動力,這是他過往經曆總結出來的經驗。白馬羌常與漢人貿易,猶玉從前就是部落對外貿易主要負責人,跟漢商討價還價多了,逐漸學到些商業談判技巧,甚至慢慢懂了一些談判心理學。當然,猶玉心理學水平頂多處於萌芽狀態,但他起碼知道,前期堅守陣地據理力爭,後麵的談判反而會容易一些,前麵吃些小虧,有可能讓對手在關鍵處作出讓步。

  所以他很有耐心地跟徐庶扯皮。

  “……羌王很有誠意,但兩千匹戰馬實在太多了!”

  “論重量,一匹馬抵六、七隻羊,三千羊折算下來,最多五百匹戰馬。”

  “羊主要用來吃肉,馬的用途廣泛得多,可以拉車,可以耕地,可以騎乘,因此馬的使用價值遠比羊高。不信看益州牲畜市場,馬價起碼是羊價的十幾倍,甚至到四十倍……這還是耕馬和車馬的價錢,不是戰馬。”

  “普通的戰馬市價,就相當於最好的耕馬、車馬。先生,你熟悉軍事,是內行人,肯定知道好戰馬難得,上品戰馬的價格,是普通戰馬價格十倍、甚至二十倍也不奇怪,是吧!我絕對沒亂講,不信可以去市場打聽打聽……”

  (科普下三國牲畜物價:羊300-500錢,耕馬車馬8千-2萬錢,戰馬2-10萬錢,好馬20萬錢以上。本書貨幣單位為金,但物價比例大致不差)

  猶玉有據有理,奈何徐庶壓根沒想跟他在價值領域交鋒。

  “猶族長,你覺得賠多少合適?”

  “三百匹吧!按價折算成羊的數量,好多好多了。”

  徐庶麵色一沉:“我主的命就值三百匹馬?”

  猶玉欲哭無淚,玩家的命算什麽?徐庶簡直是在耍流氓!關鍵這話他沒法接,隻要徐庶對賠償不滿意,都可以拿這話抵擋,換個數字而已。

  於是繼續扯皮。

  猶玉哭窮賣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大有不惜跟徐庶耗到底的氣概。

  徐庶完全不為所動,任猶玉如何作態,我自巋然不動。魚不智沒回來,徐庶的任務就是跟猶玉耗,伺機摸羌人老底,猶玉要扯皮,徐庶樂得奉陪,氣定神閑地坐在那裏一邊喝茶,一邊看猶玉表演,

  猶玉說得口水都幹了,徐庶終於換了個姿勢。

  徐庶起身:“中午了,且用午食吧。”

  猶玉:“……”

  剛吃完午飯,魚不智回來了。

  卻不是一個人,還帶著兩營打著益州府旗號的邊軍。

  徐庶迎了上去,作禮道:“主公,這是……”

  “劉益州聽說羌人再次兵逼飛地,很不高興,說羌人沒把他放在眼裏,先派兩營邊軍到飛地助戰,州府那邊還在集結部隊,待集結完畢,劉益州擬親率大軍參戰。”魚不智得意洋洋,說完才假裝剛看見猶玉,皮笑肉不笑道:“當然嘍,我跟州牧大人說了,羌王有協商解決之意,未必打生打死,但州牧有守土之責,誓不讓益州丟失一寸國土,心情可以理解,你說是吧!”

  “什,什麽時候的命令?州府不是不摻和嗎?”猶玉結結巴巴道。

  “就上午。州牧大人忽地深明大義,意識到不該對飛地安全袖手旁觀,改變主意了。說兵貴神速,怕傳令不及,特意將手令和調兵虎符交我手上,讓我先把附近邊軍調來充實防衛。你看這手令,好書法……”

  猶玉麵色難看至極。

  高原羌敢於再次大舉圍攻飛地,很大程度上便是看準州府和巴郡不和,逐鹿領孤掌難鳴。劉焉突然改弦易轍,大力支持逐鹿領,一旦兩邊撕破臉,高原羌的兵力優勢將大打折扣。逐鹿軍本就難纏至極,有了州府在後麵源源不斷提供支持,羌人想打下飛地無異於癡人說夢。

  難怪徐庶上午那麽淡定,原來找到強援……

  不能再拖了!

  魚不智問道:“你們談得怎麽樣了?”

  徐庶抓住機會給猶玉施壓,說:“猶族長願出三百匹上品戰馬。”

  魚不智卻沒準確領會到徐庶這番話的意思,他沒對賠禮提過具體要求,放權給徐庶處理,還以為這是雙方談定的條件。魚不智心中飛快算了筆帳,五百匹上品戰馬,代表幾百萬金的財富,龍心大悅道:“原來我值三百匹馬?不錯不錯,羌王太客氣了……”

  徐庶臉漲得通紅,奈何猶玉就在旁邊,不好提醒。

  他卻不知,猶玉聽到這話,肝兒都顫了幾顫。

  猶玉哪知魚不智如此容易滿足,還道這廝說反話,頓時嚇得魂不附體。不是猶玉心理素質不過關,他跟逐鹿領接觸這麽多次,向來徐庶扮演紅臉,魚不智演白臉,從未對猶玉耍過威風,正所謂脾氣好的人發飆後果更嚴重,再加上魚不智措辭也不講究,調侃之言,落猶玉耳中卻是另外的味道。

  糟糕!

  生氣了!

  想來也是,諸侯一條命,三百匹戰馬好意思拿出手……

  “元直,過來一下。”

  “諾。”

  魚不智帶著徐庶回到辦公室,轉述了昨晚朱儁等人對羌人邀戰的看法,也說了自己的判斷,以便徐庶在接下來的談判中更好地審時度勢。

  徐庶想了想,說道:“主公所慮有理,屬下也覺得沒那麽簡單。”

  魚不智朝猶玉所在方向微微偏頭:“你盡量試探,別太明顯。”

  “明白。劉焉怎麽回事?”

  “我又去了長安,找郭汜求了封信……”

  書信大意:吾等關心高原飛地形勢,聽說羌人勢大,逐鹿領孤立無助,某人為保住國土,到長安苦求朝廷向高原派出援軍。吾等敬某人為國為民,願率涼州軍奔赴高原。飛地歸屬益州,先跟州府打個招呼,勿謂言之不預。

  徐庶聽得目瞪口呆:“郭汜肯?”

  “寫信而已,又不是真讓他帶兵來……他們敢來,我還不敢接招呢。”魚不智笑道。對抗外敵這方麵,郭汜為代表的涼州軍,立場可謂非常鮮明,寫封信就能逼劉焉增援飛地,郭汜完全沒猶豫,痛快得讓魚不智感到吃驚。

  徐庶皺眉:“一封信而已,劉焉就信了?”

  魚不智眨了眨眼睛:“我還給他看了軍團傳送卷軸,並說明是郭汜所贈。”

  徐庶恍然大悟,心中無比暢快。

  劉焉不知道,涼州軍手上是否還有軍團傳送卷軸。

  涼州軍願意馳援飛地;涼州軍或許有軍團傳送卷軸;兩個信息一起看,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不排除涼州軍集體傳送飛地,幫助逐鹿軍對抗羌人!

  事關國土安全,又是外戰,涼州軍悍然出兵,不僅不會受到國人指責,反而能贏得一片掌聲,洗掉攻入長安帶來的惡名,涼州軍有這麽幹的動力。

  打完羌人之後呢?

  涼州軍會不會生出別的想法?

  請神容易送神難。

  涼州軍不敢招惹關東諸侯,但不代表他們沒有擴張之心。借馳援飛地,效仿秦國製霸天下的老路,先謀奪益州巴蜀之地,以巴蜀之物產,支持涼州軍征伐天下……隻是想到這種可能,便足以讓劉焉頭皮發麻。

  涼州軍會來嗎?

  可能性極低!

  問題是劉焉不敢賭,別看他在益州作威作福,但益州軍很少經曆戰事,跟從屍山血海裏爬出來的涼州軍比,益州軍孱弱得象剛出生的嬰兒,卻偏偏占據著富庶之地,所謂懷璧其罪,涼州軍不搶才是沒天理……

  所以劉焉不得不拿出實際行動,第一步就是讓兩營邊軍進駐飛地。

  魚不智借力打力,居間取利,憑空製造出籌碼,將原本打算隔岸觀火的益州府拖下水,令徐庶不禁感慨萬千。

  魚不智道:“我問過郭汜,他也認為羌人耍不出什麽花樣。”

  徐庶:“主公意思是?”

  魚不智:“答應他們。”

  徐庶:“可是……”

  魚不智神情嚴肅:“我想了很久,飛地問題總得有個解決,對我們如此,對羌人也是如此。難得羌王提出那樣的條件,不用太多人流血,也不用打成持久戰,各出精銳,一戰決定飛地存續,我想不出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早一天解決,早一天發展。”

  “即便輸了,我們也可以早日抽身,不用深陷與羌人長期對峙的泥淖,領地資源不用無何止地消耗在這裏,元直也知道,我們逐鹿領並不富裕……”

  “這是個機會!”

  徐庶點頭,一戰定勝負,的確是代價最小、見效最快的解決辦法。

  魚不智又道:“最壞結果無非戰敗,我挨點罵,但將士們不用繼續拚命。我已經風光很久,不在乎背那點罵名,而且以我現在的名聲、人脈和實力,丟掉飛地不至於千夫所指。”

  徐庶嘴唇微顫:“主公……”

  魚不智擺手:“不用講。以後有機會的話,你們再替我把臉掙回來便是。”

  徐庶重重點頭:“嗯!”

  “不管羌人什麽底牌,我們完全沒有拒絕的道理。一戰定勝負,這種類似找死的要求,羌人敢挑戰,我們卻不敢接,以後我們逐鹿領還怎麽混?”

  “我們什麽時候怕過?”

  “以前弱的時候被人圍著打,那麽多次,逐鹿領沒慫過,咬牙扛下來。現在兵強馬壯了,羌人找我們單挑,我們居然擔心這擔心那?這算什麽事!真是應了那句老話,江湖越老,膽子越小,想想都覺得丟人……”

  最後,魚不智看著徐庶認真道:“相信我們的將士。”

  徐庶本遊俠兒出身,又正處於風華正茂的年紀,胸中從來不缺少熱血,隻是魚不智以知己待他,將領地兵權交到他手上,徐庶深知肩上責任重大,行事總是先想著顧全大局,不敢由著自己性子快意恩仇。羌王邀戰這件事,總覺著中間透著詭異,徐庶小心應對,聽魚不智這麽一說,徐庶羞愧無地,蟄伏的鬥誌和好勝心被徹底激發,豪氣鄙薄欲出。

  是啊,似乎越混越回去了……

  打過那麽多惡仗,扛過那麽多絕望,還有什麽好擔心的?

  逐鹿軍虛過誰?

  相信我們的將士!

  猶疑頓去,徐庶一身輕鬆,眼眸中有東西有燃燒,慨然道:“屬下知錯。”

  “你悠著點,答應歸答應,記得盡量試探。”

  “嗯。”

  下午談判再開,徐庶和猶玉的心態跟上午完全不同,談判進行得很快,猶玉爽快接受徐庶的要價,火速結束了賠禮部分。

  猶玉承諾,兩千匹上品戰馬,將於三日內送到飛地。

  接下來才是談判最重要的部分,飛地問題怎麽解決。

  徐庶同樣爽快接受羌人邀戰提議。

  大方向談定,涉及細節部分,雙方難免有分歧,甚至有些矛盾很尖銳。

  但雙方都有解決誠意。羌人那邊,益州邊軍進駐對羌人帶來極大壓力,擔心夜長夢多;逐鹿領這邊,徐庶因聽了某人的一席話,被激起心底傲氣,渴望再次證明逐鹿軍是足堪信賴的鐵軍,也想盡快搞定,因此也願意配合。兩邊力往一處使,解決細節上的分歧,隻是時間的問題。

  接下來的三天,猶玉在飛地和大營往返奔波,相關細節全部敲定。

  實際上,要不是徐庶故意試探,反複測試羌人的關注重點和承受極限,最多一天就能搞定。徐庶有傲氣,有強烈戰鬥**,但徐庶不是魯莽之人,作為王級謀士,逐鹿軍的實際掌控者,徐庶不允許自己胡來。

  協議達成,雙方簽了文書,以示鄭重。

  協議內容:兩邊各出1500人對戰,直至一方全滅或投降。

  若逐鹿軍勝,高原羌承認逐鹿領在高原的存在,願意與飛地和平相處,並原則同意飛地與高原羌部落的通商要求(這一條是徐庶提出,猶玉需回去請示,後麵當然是過了);若逐鹿軍戰敗,則需主動放棄飛地,退出高原;雙方還共同承諾,無論戰鬥結果如何,放棄向對方追索戰爭損失(包括飛軍亡命高原時期造成的戰損),亦不得以此為由尋仇。

  地點:飛地外。

  時間:五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