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巴郡人事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6      字數:3259
  推出玩家產業的熱乎勁還在發酵階段時,逐鹿領又有大動作。

  因領地接連遭遇戰事,久拖未決的巴郡太守府人事安排終於正式出爐!

  太守:魚不智。

  都尉:徐庶。

  郡丞:荀衍。

  功曹:馮鸞。

  為防範益州府染指巴郡太守府最重要的幾個職位,上述安排早就敲定,沒有讓大家感到意外。

  長史:黃忠。

  長史掌兵馬,太守佐官,最早設於秦代,丞相和將軍幕府皆有長史官,相當於後世的秘書長或幕僚長,將軍下的長史亦可領軍作戰,稱作將兵長史(班超即是將兵長史)。巴郡原本無資格設此職位,但邊地的郡亦設長史,但前不久剛打下高原飛地,直接麵臨高原羌威脅,瞬間從內郡變成了邊郡,設立長史職位變得順理成章。

  長史是僅次於都尉的武官,地位僅在徐庶之下,黃忠得知後深感不安。自忖武力在逐鹿領並非鶴立雞群,資曆更是絕對短板,除了年紀稍大一些,實在想不到自己有什麽資格榮膺長史。黃忠是厚道人,擔心其他將領不服,引起不必要的內耗,主動跟魚不智提議另擇賢能,結果被魚不智當場否決,讓他無需有任何顧慮,做好自己本份即可。

  “領地猛將如雲,與我武藝相若者頗多,何以獨選老夫?”黃忠問道。

  “因為你年紀大,脾氣好啊。”魚不智似笑非笑道。

  黃忠呆立原地半晌,不再說什麽,作禮後轉身而去。

  他是厚道人,閱曆卻相當豐富,既已明白魚不智用心,心中自是釋然。

  即便沒有應對益州府逼宮的原因,徐庶任巴郡都尉,也不會有人質疑,因為他本就是逐鹿軍主帥,公認的統兵第一人。

  長史卻是不同。

  長史職級薪俸相當於軍中第二號人物,以逐鹿領薪資水平,不會有誰在意那點薪俸差距,軍中地位卻是很多武將最看重的。真要論實力之高下,領地五大王級武將戰鬥力都在伯仲之間,爭來爭去恐傷和氣,最好是找個大家都容易接受的人物出任。有實力、有年紀、人緣又好的黃忠,顯然是最合適的人選,他過去在荊州任中郎將的資曆,更是另外幾位所沒有的。

  卒史:董和、龐山民、易風、翟冏、倪禕、費伯仁、賈詡。

  ——經長期考察之後,龐山民欣然接受邀請,正式在逐鹿領出仕。

  卒史是屬官,職能主要為監察及掌管與文書相關的工作,多直接在郡府中服務,常常會作為太守代表行使職權,在一定程度上有決定權,因此多是由親信或故舊擔任。通常來說,卒史是僅次於郡丞的文官,雖說郡府卒史秩俸僅百石,收入不算高,卻有著非常好的升遷前景,發展途徑是升至州或中央各卿府的少吏,在郡中的政治地位頗高。

  從武帝時期開始,太守可有卒史兩人。

  不過,卒史是由太守辟除,實際操作中屢有超標配置出現,中央通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隨著漢室內亂不斷加劇,對地方控製力越來越薄弱,時至今日,幾乎已沒有人恪守卒史配置。反正薪俸是地方發放,中央鞭長莫及,地方卒史人數超標是常有的事。

  巴郡太守府設有七名卒史,怎麽看都有些誇張。

  但實際上,易風、翟冏、賈詡、倪禕和費伯仁均不在主城,卒史純屬掛名,以示對他們在外地打理其他據點的認同和表彰。

  真正留在太守府裏麵做事的,其實就董和與龐山民兩位。

  一個是位列蜀漢文臣廊的英傑,另一位是鹿門山子弟,都是曆史人物。有這兩位坐鎮處理府中事務,魚不智大可充分放權,自己落得個逍遙自在。

  主簿:程畿。

  程畿才能跟出任郡丞和卒史的那幾位比,還是稍稍顯得弱了點,卻又比剩下的絕大多數文官強。以其能力,外放當個縣令綽綽有餘,荀衍等人最初也是這樣打算的,但魚不智力排眾議將他留在太守府內。

  原因很簡單:程畿跟巴西太守龐羲交情深厚。

  魚不智跟劉焉關係緊張,就差直接撕破臉,難保益州府暗地裏動手腳。益州轄區廣袤,但南方地方豪強勢力根深蒂固,州府對南部的控製力有限,若當真對巴郡背後下黑手,最方便的當然就是巴西。將程畿留在自己身邊,說不定關鍵時刻還能派上用場。

  客觀地講,讓程畿任主簿有點屈才,魚不智跟程畿有過一番私下溝通,將自己的盤算坦然相告,程畿這才明白領主連他跟龐羲的私交都一清二楚。魚不智對他推心置腹,程畿感激涕零。另一方麵,程畿是個孝子,其母剛適應在逐鹿城的生活,倘若程畿外放到地方做官,其母多半又要隨他而去,這是他不願看到的。既然魚不智希望他能留在主城,且還肩負著特別使命,程畿表示接受安排,欣然出任太守府主簿。

  牙門將:馬袁義。

  別部司馬:陳到、王平。

  ——白毦兵和無當飛軍都是特殊兵種,各自自成一軍,陳到和王平被任命為別部司馬,以示與其他步卒部隊有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騎都尉:曲晨、趙雲。

  水師提督:甘寧。

  郡府編製內的官吏,還有五官掾、督郵以及各曹掾史,各有職責統屬,黑壓壓一整頁名單。簡略起見,僅顯示部分重要人物的任命。

  ……

  醫曹掾(主醫藥事):張仲景。

  ——三大神醫之一、南陽大族張家子弟、未來的長沙太守張機張仲景,僅被任命為郡守府曹掾,張機竟歡喜得不得了。他其實沒什麽當官的意願,隻是他畢竟出自官僚家庭,其父也在朝中做過官,身上背負著家族的欺許,能夠在郡守府任職,且分管的是他最愛的醫療,既跟家裏有個交代,又不耽誤繼續鑽研醫道,張仲景最大的感受就是:人生已圓滿。

  太樂掾(主樂事):孟曜。

  ——孟曜情況與張仲景類似,能夠繼續自己鍾愛的事業,歡呼雀躍中。

  賊曹掾(主盜賊事):招鋒、獨臂長老。

  ——堂堂大師級武師竟屈身出任賊曹掾,巴郡盜賊瑟瑟發抖中。

  門下督賊曹(主侍衛,巡查侍從):徐飄渺。

  ——徐飄渺當上督賊曹,墨衛們自然是門下賊曹,負責郡守府安全。

  ……

  如果別的玩家能看到具體名單,相信所有人都會倒吸一口涼氣。

  天下第一都,代表的絕不僅僅是一個稱號,而是實力。那一個個曆史人物名字,代表著逐鹿領真正實力和底蘊!

  巴郡太守府的人事名單,華麗得讓人窒息!

  相對於郡屬機構的奢侈人事配置,縣級機構的人事配置顯得正常許多。

  縣尉,統領縣城軍力,必須掌握在自己人手中,因此主要在領地自有轉職武將中選拔,畢竟巴郡最精銳、最核心的戰鬥力實際上都是在逐鹿領,縣城武官主要職務不是打仗,而是負責地方治安,轉職武將們足以勝任。逐鹿領自己培養出來的王戣、熊棟、劉純、李扶、甘靜、樸通等優秀轉職武將,都有出任縣尉資格,隻是他們都有統兵任務,無法外放,隻能以掛名方式謀個出身,具體事務由其他轉職武將負責。

  縣令(長)、縣丞、主簿、廷掾、主記、少府、佐吏等職位,主要有以下幾個來源:1、朱儁幫招攬的三輔人才;2、逐鹿領自己培養的轉職官吏;3、主動靠向魚不智的巴郡本地豪強;4、州府塞來的無處安置的益州世家豪強中人。備選人才中的佼佼者有望被征聘為縣令(長),次之可以做縣丞,再次之,就隻能往主簿、廷掾、主記、少府、佐吏等職位安置。

  縣級機構人事選拔,總體上是擇優錄取,但也並非絕對意義上的公平,在某些細節上,不難看到逐鹿領秘而不宣的顧慮與警惕。

  譬如說,縣府最重要的縣令(長)和縣丞人選,全部來自前3類人才,第4類人才被排除在外,隻能競爭其他職位。州府塞過來的那些人雖不忿,卻也無可奈何。誰都知道劉焉對巴郡沒安好心,他們被硬塞過來,魚不智敢信他們才見鬼,能安排他們差事已經算厚道了,呆下去很難有機會出頭,於是逐漸有人請辭而去。

  巴郡下轄十二縣,每個縣都得配一套班子,太守府的官吏更是一大堆,雖說有多個人才來源,但突然需要那麽多官吏,逐鹿領人才儲備不足的問題被放大,陷入人荒狀態。州府塞過來的那些人,本以為能看魚不智笑話,但魚不智卻表現得格外淡定,對所有請辭一一批準,沒有半分挽留意思。

  他的確是成竹在胸。

  人才是可以培養的,與其賭那些人的忠誠,還不如大力培養自己的人,逐鹿領適合轉職的百姓多的是,假以時日,人手緊張的問題自然得到緩解。另一方麵,逐鹿領還能指望外援,那就是鹿門山子弟,龐山民的正式出仕,說明鹿門山對魚不智認同度相當高,應會促使更多鹿門山學子來到巴郡。

  隨著太守府和縣級機構人事任命落定,逐鹿領對巴郡的治理和掌控進入全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