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長安表態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6      字數:2409
  高原飛地。

  戰爭硝煙已經散去,和平曙光重現高原,逐鹿人飛快地抹去戰爭殘跡,飛地一點點地恢複正常據點應有的氣象。

  益州府承諾永久放棄飛地控製和管轄權時,據點內響起一片歡呼。

  這意味著飛地歸屬權再無疑問,意味著逐鹿領可放心大膽地持續投入,還意味著青穀部落保住了繼續成長壯大的希望。益州府給出的其他援助條件固然也很優厚,但以逐鹿領目前的實力和高度,單純物質方麵的豐厚收獲已很難讓逐鹿人欣喜若狂,反倒是高原飛地歸屬權更讓人動心。

  誠然,因為高原羌的緣故,飛地是個燙手山芋。

  不過換個角度看,飛地也具備著難以估量的價值。

  飛地是大漢朝在高原上的第一個據點,而且是逐鹿軍親自攻占的據點,象征意義巨大,魚不智因此贏得潮水般的讚譽和掌聲。這是一筆無形資產,建設飛地,守衛飛地,不僅可以為魚不智持續帶來贏得聲望,還能為領地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益州府的援助就是最好的例證。更何況,飛地是青穀部落突破人口限製的關鍵,直接促成神兵營建立,讓逐鹿領多了一支純粹由賨人打造的強力部隊。即便飛地不能為領地帶來其他利益,逐鹿領也絕無可能放棄對飛地。

  逐鹿領發動宣傳戰,終極目標其實就是飛地控製權。

  迫使益州府公開作出承諾,逐鹿領的既定目標達成!

  但益州府的承諾並不是事件的終點。

  一場鬧劇趨於平息,結果皆大歡喜時,始終沉寂的長安方麵終於出聲。

  以中央名義發布的公告,讚揚了巴郡和益州府的相互理解和勇於擔當,尚書台按就近原則,擬將高原飛地劃歸益州管轄,鑒於巴郡對飛地的付出,中央尊重益州府將飛地設定為逐鹿領永久轄區的決定……

  看到中央公告時,劉焉隻有一個想法:長安的涼州大佬們終於睡醒了。

  劉焉無比慶幸自己搶先一步!

  幸好沒有在和解條件上跟魚不智過多計較,如果再稍晚一點達成妥協,長安公告搶先一步發出,益州府就被動了。以涼州軍的立場,大概率直接在全國公告中宣布飛地歸益州府,著令州府接管飛地,承擔保衛飛地職責。到那個時候,益州府不得不吞下保衛飛地的苦果,還勢必因為魚不智和長安的輪番打臉,坐實擁兵自重、自私自利的壞名聲,成為舉國上下口誅筆伐的壞蛋,很難再有翻身的機會。

  好險!

  長安突然發這麽一條公告,看起來頗為突兀。

  公告中主要是官話套話,順勢從中央層麵確認了飛地歸屬權屬於巴郡,除此之外再沒有什麽值得一提的地方。看起來,長安完全是為了刷存在感,。向外界宣示中央依然有關注司隸之外的地方,提醒大家天子才是天下共主。

  劉焉卻從中嗅到些別的東西。

  長安在公告中確認飛地歸益州,沒有問題,畢竟飛地歸屬是熱點事件,全國朝野都關心的事情,順勢做個了結也是對的。可問題就在於,長安還提到同意飛地成為逐鹿領永久轄區,這是益州內政,是益州府和巴郡之間的問題,長安特別提到這一茬,即便措辭委婉,卻還是有幹涉益州內政的嫌疑,且很容易讓關東諸侯心生警惕:是不是長安試圖逐步收回地方權限?

  客觀地講,與彰顯中央存在的重要性相比,長安完全沒必要提這件事。為避免引起地方警惕和敵意,掌控長安的涼州軍更不該隨意發出錯誤信息。

  可長安偏偏那樣做了,為何?

  劉焉不認為涼州軍大佬有布武天下的意思,失去董卓後,那幫大老粗壓根沒有獨戰天下的氣魄,縮在長安不過是為了自保,早就沒了進取之心。如此一來,唯一說得過去的解釋就是:涼州軍大佬嚴重缺乏政治經驗,沒有意識到此舉會讓外界產生怎樣的解讀。

  無知者無畏,有心人反倒被嚇得半死……

  那長安表態同意飛地為逐鹿領永久轄區,究竟是出於怎樣的心理?

  以劉焉的經驗和閱曆,絞盡腦汁也沒想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其實真相遠非他想的那樣複雜。

  長安。

  “一百萬金說幾句話,敗家子!”郭汜嘟噥道。

  李傕眼皮一翻,罵了回去:“你懂個球!”

  “你懂,狗日的早幹嘛了?”郭汜餘怒未消,腦子轉得稍稍慢了一點,錯失了搶先出手把劉焉架在火上烤的機會,郭汜至今憤憤不平。

  “我早幹嘛了?老子要不是被某個狗日的硬拖去喝酒,會耽誤大事?”

  郭汜的囂張氣焰頓時收斂了幾分,雖說他相當肯定李傕是在借故諉過,但他強拽人家喝酒是事實,李傕在酒局上醉得不醒人事也是事實,郭汜這西北漢子,還不習慣睜眼說瞎話。現在的涼州軍,李傕公認的腦子最好使,關鍵時刻把腦袋瓜最好的夥伴灌醉,怎麽看都不占理。

  無法辯駁,又不服氣,郭汜跟李傕並肩坐在台階上生悶氣。

  這個時刻,郭汜分外懷念李儒和賈詡。

  這兩位智囊若在,輪得到李傕在矮子中拔高個?以李儒和賈詡的才能,即便爛醉如泥,處理這些問題還不是手到擒來,何至於拿喝醉了當借口!

  然而逝者無法重生,活著的還得繼續前行。

  涼州軍很清楚他們的處境,別看他們挾持了天子百官,表麵風光無限,實則已成為眾矢之的,且再無退路可選。長安城表麵平靜,實則暗潮洶湧,稍不留神就會將他們吞噬到漩渦之中,屍骨無存。要想活下去,涼州軍必須彼此扶攜,抱團迎接看得見和看不見的風雨。

  天子畏懼他們,百官憎恨他們,大家都盼他們死,朝中的智士能人也不會真心幫他們出謀劃策,沒人跟他們一條心,除了涼州軍自己。

  失去領袖董卓,失去智囊李儒和賈詡,涼州軍再無依靠,唯有靠自己。腦子最好的李傕,逼著自己向謀士轉型,並且誓言沒有成就前堅決不喝酒。可惜他在謀劃方麵明顯缺乏天賦,搞得自個心浮氣躁,再加上郭汜等生死兄弟不斷引誘他喝酒,李傕半推半就地從了,然後順理成章地醉了。

  “就喝這一場,誤不了事!”

  當時郭汜等人這樣勸說李傕。

  沒想到這期間出了公告接龍,等李傕徹底清醒過來,黃花菜都涼了。

  “哎!”郭汜一肘子揮了過去。

  “幹嘛?”李傕肘子還回來。

  “為啥發那公告,百萬金呢!”

  “還能為啥?老子就是不爽劉焉,想惡心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