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飛地保衛戰(14)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6      字數:3641
  救出賈珠後,王平小隊連夜向飛地進發。

  作為逐鹿領重要戰將,王平當然知道領地對高原飛地的態度。不能守,要麽請朝廷接手,要麽放棄。當初打下飛地上了係統公告,歸屬權失去或者變更,想來也不會悄無聲息。但飛軍小隊出來這麽多天,飛地那邊一點消息都沒有,最合理的解釋是,飛地很可能還在逐鹿領手中。

  明知不能守,為什麽還不放棄?

  王平不確定原因,但以他對領主性情的了解,很可能跟他們小隊有關!

  這個選擇需要付出代價,而且很可能是慘痛代價,連王平都看得出來,英明睿智的主公和徐庶自然也看得出來,但他們還是那樣做了。如此形勢下都沒有拋棄小隊,而是選擇堅守,保留為小隊提供就近支援的唯一希望。

  不愧是護短主公……

  王平很感動,但更多的是愧疚。

  因為自己的任性和不甘心,因為對飛軍榮譽和未來的渴求,他敢於麵對狂風暴雨,哪怕戰死沙場亦無憾。可間接連累逐鹿領困守飛地,迎接高原羌的圍攻,是王平事先沒有預料到的。

  他最初的設想是率領小隊出來找,即便被羌人殲滅也隻是折損一隊人,留在飛地的那些重傷員,將作為種子把飛軍延續下去。到最後實在找不到,或是最終找到賈珠,小隊就近向益州境靠近即可,並不需要再次返回飛地。譬如現在,王平小隊向東行進約兩百裏,就可進入大漢朝疆域。

  隻要進入益州境,安全方麵不再是問題。

  對飛軍小隊而言,這是最好的選擇,也是原定計劃。

  但王平改變了計劃。

  既然猜到戰友袍澤為了他們死守據點,王平無論如何不可能甩手而去。就高原羌圍攻的陣仗,小隊這點人力量弱得可以忽略不計。飛地真守不住,他們去了其實也改變不了什麽,反倒可能無謂犧牲,但王平還是義無反顧。

  這不僅僅是王平的決定,也是小隊所有成員的決定。

  王平把他的推斷告訴了他的兵,讓他的兵自行決定是否要跟他回飛地。如此體恤下屬並非王平的個性,他以嚴格治軍著稱,身體力行沒條件可講,但飛軍最近失去太多好兒郎,當他意識到回去多半九死一生,破了一回例。

  仗義每多屠狗輩。

  夷民教化方麵往往被漢人輕視,不過論熱血義氣,夷民向來不輸於人。什麽,螻蟻尚且偷生?對他們而言是赤裸裸的羞辱。即便沒有白毦和賨人可能是因為他們死守據點這層原因,袍澤受困,他們還是會慨然奔赴戰場。

  王平的兵,沒有讓王平失望。

  飛軍戰士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其實也在王平意料之中。

  真正讓王平感到意外的,是賈珠的選擇。

  大家表明態度後,王平打算派兩名飛兵保護賈珠先回益州。捐軀赴難,視死如歸,是戰士的責任,是男人的責任,不是女人的。但賈珠竟然拒絕了王平的好意,表示想跟小隊一起趕往飛地。

  “為什麽?”王平問道。

  “此事或因我而起,豈可置身事外。”賈珠道。

  賈珠的態度讓王平非常驚訝,這可不象是普通十五歲的姑娘能做到的。

  更難能可貴的是,說出此話的是賈詡的女兒。

  王平跟賈詡接觸機會不算多,卻也不算少。

  賈詡智謀如何姑且不論,氣節方麵賈詡明顯是不及格的,貪生惜命的典型人物,逃亡路上賈氏兄弟最初的表現也是自保為先,直到情勢惡化後才喚醒鬥誌。如此作派,跟逐鹿領的風氣格格不入,擱王平這種武將眼裏,真心不齒賈詡貪生怕死的行徑,隻是現在已是一家人,不好說什麽罷了。

  父親怕死的要命,女兒倒是比普通女子大氣得多,當真難得!

  王平認同賈珠的勇氣。

  可認同歸認同,王平不可能帶沒有戰力的女子赴戰場,堅持讓她離開。

  “你是累贅。”王平毫不客氣地指出事實。

  賈珠無言以對,隻能接受被遣返的結果。

  但臨到分別的時候,又一個意外情況出現。

  馬賊追了上來!

  馬賊昨晚吃了癟,大為不忿,天亮後奮起直追。馬賊中也有追蹤高手,又有戰馬代步,追上王平小隊是早晚的事。王平小隊雖然及時爬上山躲避,但馬賊複仇意願似乎也很強烈,不肯罷休,一部分馬賊下馬步行上山追擊,飛軍且戰且退,最後利用地形狠狠發了把威,剩下的馬賊倉皇退走。

  吃過一次虧之後,馬賊再不敢輕易與飛軍步戰,遠遠跟著尋找機會。

  雙方相遇區域以平地為主,隻有幾座光禿禿的矮山,且並未連綿成群,馬賊顯然是看準了這一點。別的不說,禿山上很難找到食物,而且沒水源,心知飛軍小隊不可能一直呆在山上,準備在平地上解決。

  這種情況下,王平自然不敢讓賈珠離開大隊。

  飛軍小隊在山上躲避馬賊,沒有食物,隻有少量隨身攜帶的水囊解渴。從上午開始就被太陽烘烤,熬到太陽落山,飲水耗盡,飛軍被渴餓與疲累折磨得不輕。王平心知山上呆不住了,再呆下去就是全軍覆沒,但也無力跟馬賊硬拚,當晚趁夜色潛出。

  潛出途中遇到馬賊巡邏隊,殺之,奪兩馬,行藏卻已泄漏,馬賊大隊聞風而來。飛軍突圍,殺馬賊二十餘人,但馬賊繩套戰術最擅長以多欺少,兩名飛軍戰死,其他將士大多傷上加傷,最後王平不得已率餘部退回小山,才擺脫了馬賊的追殺。

  突圍失敗,還折了人手,並被逼回原地難以脫身,怎麽看都無法滿意,卻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獲。搶奪到的兩匹馬被驅趕到山上,殺馬吃肉飲馬血,小隊至少暫時解決了食水問題。馬血很難喝,還很燥火,但能讓人活下去,比什麽都重要。

  吃飽喝足,休息了一會,下半夜的時候,飛軍小隊再次出發。

  這一次要順利得多。

  飛軍上半夜持續觀察馬賊巡邏隊的行動規律,找到了可供利用的空隙,神不知鬼不覺地逃離馬賊警戒範圍。天亮後馬賊發覺不對,派人上山偵查,飛軍小隊已經跑出十裏之外。

  賈珠也在隊中。

  一個姑娘很難跟上小隊行軍速度,即便飛軍個個有傷在身,疲乏不堪,跑路速度也不是賈珠跟得住的。

  不過賈珠並沒有掉隊,因為她有坐騎代步。

  王平率領的這支小隊,連他一共就十六人,陣亡了兩位,加上賈珠也就十五人。填飽十多人的肚皮,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搶到的兩匹馬,殺一匹足矣,剩下那匹也被小心翼翼地帶出包圍圈。賈珠雖是女子,卻是涼州人氏,其父更是涼州軍的謀士,涼州鐵騎名震天下,賈詡的幾個子女倒是個個都會騎馬,而且個個騎術不差。

  並不是所有涼州軍子嗣都會騎馬,賈氏子弟馬騎得好,是有原因的。

  騎在馬上的賈珠,不禁回想起父親讓她和兄弟們練騎術時說的話。

  “得會!能救命。”

  此時回想起父親當年的叮囑,賈珠深以為然。

  不愧是父親大人……

  賈珠騎馬,王平小隊步行北上,向飛地進發。

  十四名飛軍將士個個有傷,身上戰袍破破爛爛,血跡斑駁,看起來跟逃荒千裏的難民似的,但每個人的背都挺得很直,每一步踩得都很堅定。

  王平走在隊伍最前方,很少說話,隻是平靜地帶著大家趕路。

  可實際上,王平內心一點都不平靜。

  原因是多方麵的。

  他擔心飛軍的未來。

  率小隊溜出來有兩個目標,救賈珠,尋求突破,第一個目標基本達成,第二個目標卻沒有。總感覺飛軍離突破就一線之隔,但這一線卻是天與地。找到賈珠,王平再沒理由在外麵闖蕩,卻也意味著千載難逢的突破契機即將失去,王平怎能甘心?

  他更擔心高原飛地那邊。

  想到因為他率隊外出,領地不得不堅守高原飛地,不知多少袍澤和朋友會在與羌人的戰鬥中犧牲,王平就愧疚得不能自拔。飛地不比其他地方,上高原營救他們的白毦和賨人,一個是領地王牌部隊,一個是跟領地關係親近的中立部落,個個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精銳部隊意味著戰力的強大,但換個角度,損失大量精銳部隊的代價自然是痛徹心脾,對逐鹿領這種強敵環伺的新銳勢力來說,那代價更加難以承受。

  他還擔心馬賊。

  被困山上時,王平已從賈珠口中問清馬賊的情況。

  賈珠被馬賊們抓到,原本前景淒涼,但賈詡的女兒畢竟不是尋常女子,那種情況下並未認命,而是努力自救。賈詡告訴馬賊首領,自己是涼州軍某大佬的掌上明珠,被壞人綁架,中途找到機會逃出,從此流落高原。如果馬賊將她送回父親身邊,一定會獲得豐厚回報。

  馬賊對此半信半疑,詢問了幾個跟涼州軍有關的問題,賈珠對答無誤,再加上大異常人的鎮定,馬賊首領不得不信。抓一個女子回去暖床,跟送回去接受報答,孰輕孰重很容易判斷。即便心存疑慮,也大可將賈珠交給涼州的羌人部落,以涼州軍在涼州羌心目中的地位,相信任何腦筋清楚的部落都願意幫忙贖回賈珠,馬賊不用冒什麽風險。

  這就是賈珠落入馬賊之手,卻並未遭遇不幸的原因。

  雖說失去了自由,但起碼保全了自己。

  賈珠被救走,馬賊窮追不舍,想必也是不甘心失去如此寶貴的籌碼。

  抓賈珠的馬賊由一位頭領帶隊,但不是大頭領,王平小隊找到賈珠時,馬賊們正打算帶她先回老巢,再由大頭領決定賈珠命運。救人當晚,那頭領親口告訴賈珠,明天他們就能回到老巢。

  事後回想,當晚或許是王平小隊救走賈珠的最後機會。

  另一方麵,馬賊重視賈珠,而且巢穴就在附近,會不會遍撒人手追擊?

  王平一語成讖。

  當日中午,馬賊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