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飛地保衛戰(6)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6      字數:3474
  旭日初升,天光放亮。

  羌人沒有天亮後立即發動攻勢,用過早膳後,才拉開架勢繼續上戰場。但跟昨天亂哄哄一擁而上相比,今天羌人明顯更謹慎一些,先在外麵分好了隊,才以分隊為單位向前,出戰勇士們的麵部表情也比昨天凝重了許多,昨天普遍是恨不得把漢軍生吞活剝的猙獰,今天卻給人幾分風蕭蕭兮感覺。而他們的推進速度明顯也有所收斂,仿佛橫亙在前麵的並非漢人的據點,而是綿延到天盡頭的地雷陣。

  沒辦法,火牛陣的威懾實在太過強悍。

  事實上羌人的變化不止於此。

  就拿編隊來說,這編隊也是有講究的,采取各部落混搭方式編組而成。這當然不是羌人的習慣,各部落聯合作戰的機會並不是很多,混編對戰鬥力是有削弱的,但見識過漢人使用火牛戰術後,昨天還英勇彪悍奮力爭先的高原羌部落族長們,在誰先出戰這個問題上,不約而同地采用禮讓姿態,非常慷慨地把打頭陣的榮耀讓給其他部落。其實大家禮讓的休止是打頭陣,連二陣、三陣資格都恨不得送出去,原本搶破頭的出戰資格被所有人嫌棄。

  羌人的確比較莽,不過能當上族長的,沒一個是傻瓜。

  即便反應有快有慢,看到那麽多人突然謙虛起來,也會很快看出端倪。

  在“為族群爭光”偉大旗幟下,各部落都有責任為誅滅族敵出一份力,可話雖如此,誰先上誰後上也是有講究的。

  如果是不堪一擊的菜鳥級對手,那自然是人人爭先,爭搶出頭露臉的機會那是萬萬不能落人後,先前大家殺氣騰騰地來高原飛地,顯然都是把這支漢軍當軟柿子捏。畢竟敵我實力相差懸殊,即便有大量賨人神兵身影,也沒誰認為不到三千人的漢軍能在高原上攪出多大浪。可隨著漢軍展現出的實力遠遠超出大家想象,踢到鐵板的趕腳越來越明顯,族長們心中難免開始犯嘀咕,但也沒認為拿不下飛地,頂多認為本方難免多一些損失罷了。

  火牛戰術的出現,成為壓垮族長們心理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

  漢軍手裏還有四百多頭犛牛,這可是大大不妙。

  既然是大家都有責任為族群出力,自然沒道理讓自家部落勇士去踩雷。別的部落不是對漢人很痛恨嗎?去吧去吧,哥們願意成全!

  當英雄的機會,多麽難得!

  哥們會在後麵盡情呐喊助威的,放心!

  由於大家都抱著這種心態,結果就是天亮後即刻猛攻的計劃無疾而終。其中當然有部落願為族群榮譽死戰,但別的部落擺明在後麵占便宜,卻也是主戰部落無法接受的,於是果斷選擇自甘墮落,堅決與投機者錙銖必較。

  用早膳的時間,族長大人們吵翻了天,誰都無法說服對方當敢死隊。

  最後的結果就是混編,各部落按參戰人員比例搭配,打贏了大家榮耀,吃虧了共同承擔,雖然犧牲了些許戰術配合,卻勝在公平,大家都能接受。而且平心而論,羌人打仗主要靠的是血氣之勇,戰術配合神馬的都是浮雲,即便有,也是漢人玩剩下的入門級技巧,所以也就別糾結戰術配合問題了,大家各出人頭,並肩子上才是王道。

  羌人卷土重來,逐鹿軍卻早已嚴陣以待。

  待看清漢軍布置,羌人淚流滿麵。

  長矛手在柵欄一線又擺好了陣勢,擺明是要複製昨晚隔欄捅人的套路,讓率先出戰的羌人勇士甚是無語。昨晚柵欄線的戰鬥,很多人有親眼目睹,漢家長矛手殺人那叫一個利索,單調的超長長矛刺殺,楞是被他們玩出花,頗有幾分移動長城的風采,撞上去的不死也得脫層皮。最惡劣的是,漢家長矛手似乎有把人串在矛尖上耍的惡習,遠遠看著象是旗杆上掛著一張幡,有的“幡”還沒死透,在矛尖上無助地痛呼哀號,那場景讓人瘮得慌……

  如果說神兵賨人是羌人數百年來揮之不去的夢魘,見到心裏就已犯怵,屬於曆史遺留問題,那麽漢家長矛手就是新出現的魔王,戰鬥精準,高效,冷酷無情,穩定淡定篤定地讓人心寒。別看昨晚賨人神兵在通道扛大半夜,單論昨晚的陣亡數字,死在柵欄線卻是比通道陣亡的羌人更多。

  如此可怕的敵人,羌人勇士打心眼裏不想再次麵對。

  即便難免一戰,羌人下意識地認為,也多半會是在飛地戰的最後關頭。畢竟能進攻的柵欄線經過昨晚激戰,柵欄已經被推得所剩無幾,僅存的幾段破柵欄孤零零地豎在那裏,在寂寥的高原天空下顯得分外伶仃。與其說是一條防線,還不如說是一個遺跡,怎麽看都不具備防守價值,易攻難守。可漢家長矛手依然淡定地守在那條線上,仿佛腳下所踏之地是偉岸的長城。

  漢家長矛手前出防禦,羌人隻能硬著頭皮繼續進攻。

  一樣的地方。

  一樣的對手。

  雖然少了柵欄,戰鬥過程卻跟昨晚一般無二。

  精準狠辣到極點的刺殺,一絲不苟地收割性命,任羌人勇士如何謹慎,終究還是難以抵擋長矛的捅刺。長矛份量不輕,但在漢家長矛手的手中卻是如臂使指,如蝴蝶在花叢間翩翩起舞,隻是那些花都是鮮豔的紅,隻是那些花都是由他們親手締造,肅殺中帶幾分淒豔,次第綻放,又次第隕落。

  所以羌人勇士們倒下的速度,也跟昨晚一般無二。

  於是戰鬥就成了一場似曾相識的輪回。

  一二三四,再來一次。

  三名高原上頗負盛名的勇士,企圖以強悍的個人勇武衝殺出一條血路,瞅準機會組隊衝殺。他們的衝殺不可謂不勇猛,隻可惜漢家長矛手的發揮始終穩定得可怕,首當其衝的矛手沒有被羌人勇士的突擊嚇倒,寸步不讓,手中矛硬撼兩支狼牙棒和一柄大錘,發出一陣密集的當當脆響,竟強行扛住三支重兵器衝殺,隻是再也來不及阻擊三勇士身後的羌人。羌人忙搶攻,不想旁邊幾支長矛穩穩地遞了過來,將他們殺退。

  後援受阻,搶攻三勇士也沒堅持多久,很快逐一倒在血泊中。

  鮮血從他們體內流出,的確是一條血路……

  除了強攻,羌人也有用其他任何他們認為可能有效的方法,比如放箭。長矛手著便裝,無盾,用箭應該是個好辦法。雖說地形不利於弓箭手發威,但羌人占據主動,不求弓手的箭殺敵幾何,能騷擾一下漢軍心神也是好的,隻要漢軍膽怯退卻,前方近戰的勇士就有機會。

  可惜他們實在低估了對手的意誌。

  未著重甲的白毦的確無法免疫弓箭射擊,可象白毦兵這樣的鐵血銳士,可以被殺死在戰場上,但想讓他們膽怯,那才是真正不切實際的夢想。

  逐鹿軍王牌,需要的絕不僅僅隻是戰力,還得有死戰不退的堅強意誌。

  漫說柵欄線地形不利於弓箭手從外麵進攻,羌人弓手射過來的箭成不了氣候,大部分箭矢難以構成威脅,即便麵對大量敵軍弓手無障礙射擊,白毦兵沒有得到撤退的命令,也還是會毅然決然地守住陣地,盡可能地讓自己在箭雨中活下來。

  陳到不可能讓他的兵以肉擋箭。

  即便他舍得,徐庶和魚不智也舍不得。

  敢讓部隊麵對弓手不退,白毦自然有所恃。

  白毦可不是隻有長矛,腰間還有雁翎刀呢,每隔幾步,就有一名白毦拎著雁翎刀守著,主要任務是收拾衝過長矛封鎖的漏網之魚。長矛手會有意識地放些敵人給刀手,遠近配合殺得更有效率。雁翎刀也是白毦主武器,熟練程度絕對不比長矛差,零散有威脅的箭矢飛過來,白毦刀手有相當把握直接用刀把箭劈飛。

  白毦的常規操作,卻是讓羌人看得兩眼發直。

  刀劈箭,羌人裏麵也有人能做到,但能做到的多半已超出了勇士範疇,要麽是很很很著名的超級勇士,要麽是名滿高原的英雄級人物。可白毦明顯是一支建製部隊,這就著實嚇人了。

  幾百名英雄級別的超級勇士?

  這種級別的超級勇士居然全都甘願當小兵?

  當然,白毦刀手失手的情況也是有的,陸續有白毦兵中箭。

  這本是好事,但細細一回味,羌人卻更加心寒。

  除非被射中要害,否則中箭的白毦兵跟沒事人一般,繼續在陣前廝殺,呼天搶地喊痛的一個都沒有,好象身上插著的隻是小玩具。再對比下本方,看著那些在血泊中打滾的同胞,羌人勇士寒毛根根倒豎……

  今天打頭陣的羌人真的很想哭,大家全退出據出是敗筆啊,絕對敗筆!他們突然懷念起賨人來,因為即便是儼然羌人天敵般存在的賨人,也未曾給他們帶來如此沉重的壓力。

  非人!

  天神啊,劈個雷下來滅了這幫變態吧!

  首批一千勇士死傷慘重,第二批補了上來,卻還是撼動不了白毦防線。

  柵欄線的戰鬥,從紅日破曉打到日正當中。

  白毦最終選擇主動退走,不過羌人也沒感覺多興奮,白毦明顯還能戰,隻是奉命撤回去休整,畢竟上午的戰鬥很激烈。為什麽休整?當然是休息好了再來,想通這一節,羌人勇士們就不勝唏噓。

  不過,他們也沒唏噓太久,新的對手在前方等著他們。

  賨人列隊歡送白毦退出戰場,然後門板往地上一拄,門板陣成。

  有人熱情地向羌人打招呼:“來啊,來啊。”

  漢軍方走,神兵又至。

  羌人心中一萬頭草泥馬呼嘯而過。

  這日子沒法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