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賈詡的轉變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6      字數:3327
  “主公有數就好。”賈詡沒有表露出明顯情緒,以他一貫平淡的語氣道。

  魚不智身形一滯,臉上現出狂喜神色。

  這是賈詡投誠以來,第一次喊出“主公”二字!

  賈詡加入逐鹿領時間不算太長,自打他答應為逐鹿領效力的那一刻起,與領主的主臣關係就已確立。賈詡並不否認這一點,同領主和同僚相處時禮儀周全,從未出現過失言失禮,卻也不曾展現出主動為領地分憂的態度,接受派駐別府的任命後遲遲沒有動身,雖說有家眷隨飛軍陷於險境的原因,情有可原,可這位王級謀士在逐鹿領劃水意圖也著實明顯了點。

  魚不智對此對此倒是看得很開。

  賈詡有藏拙習慣,劃水符合其性情,跟賈詡談榮耀感和成就感沒意義,他不需更不願因才華成為眾矢之的,最好是不用出頭露麵地領著高額薪水,平平淡淡地度過一生,大概才是賈詡想要的圓滿。試想一個曆史上連尚書仆射和左馮翊都不願做的牛人,有什麽理由到玩家領地後突然變勤快起來?魚不智相信賈詡自有分寸,隻要沒有因劃水耽誤正事,過程也就不必苛責。這家夥可是貨真價實的王級謀士,非人級存在,能力強到令人發指,即便劃水狀態,工作效率也不是普通人能望其項背的。

  可有一個細節卻讓魚不智非常揪心,那就是賈詡從沒稱呼他為“主公”,要麽交談時忽略稱謂,,要麽以“您”、“大人”等字眼替代,魚不智最初以為情境氣氛不合,或是賈詡個人習慣,沒往心裏去,徐庶提醒才幡然醒悟。徐庶觀察後認定賈詡並非疏忽所致,而是有意識地在規避。以賈詡的才智,相處交談時想避開某些特定詞語輕而易舉,而且絕對不會讓人感覺到刻意。幸好徐庶是以嚴謹著稱的王級人才,細致入微,意識到賈詡涉嫌打馬虎眼,否則,魚不智很可能到現在還沒有察覺。

  為何不稱魚不智為“主公”?

  原因不難猜到,認同度不夠!

  遊戲中,越厲害的人物越難收服,這是玩家們的共識。

  一般而言,武係人才認主難度稍低,練肌肉的普遍沒那麽多花花腸子,一旦投靠認主絕不含糊;文係人才則明顯更難,如果沒有特殊淵源或事件,或被玩家某方麵才能、品質打動,想讓文係人才甘心投靠是相當困難的事。

  以逐鹿領文係為例,非曆史人物不提,醫師身份加入的張仲景也不提,拿得出手的曆史人物謀士其實就兩個:荀衍和徐庶。荀衍是通過命運輪盤抽到的大獎,自帶“忠貞不二”光環,剛加入就成了魚不智的腦殘粉,是為特例;徐庶是唯一通過正常途徑招攬到的,有老遊俠和禽迪幫著刷好感,剛到領地就被委以重任,徐庶最初也沒有正式認主,直到一刀峽拚命阻擋鼠潮時受到感召,才決定全心投效逐鹿領,可見收服曆史人物多麽不易。

  收服熱血青年徐庶尚且如此,想讓老奸巨猾的賈詡真心臣服自然更難。

  對賈詡不稱呼“主公”這事,魚不智是有些不爽,卻也並未小題大做,甚至做好了這貨長期不真正認主的思想準備。魚不智很實際,稱謂不重要,重要的是賈詡已加入逐鹿領,並且為逐鹿領做事,他是否對自己足夠認同,怎麽稱呼自己之類的都是浮雲,隻要大家麵子上過得去,隨便了。

  賈詡喊出這聲“主公”,顯然意味著他對魚不智的認同達到一個新高度!

  “屬下打算回去後便啟程前往倭島,特來向主公辭行。”賈詡接著說道。

  魚不智被滿滿的幸福感包圍,不僅改口稱主公,工作態度也變積極了,主動提出幹活,不錯不錯,這種轉變出現在賈詡這種老油條身上尤其難得。

  倭島那邊確實很需要賈詡這樣的智囊坐鎮,但魚不智當了這麽久領主,禦下之道多少有些進步,道:“三位令郎隨王平部突圍,與羌人纏戰近千裏,雖無大礙,但身上多少有些傷情。我已派人帶他們先行回城,文和不若多等幾日,見過令郎,再動身不遲。”

  賈詡垂首應道:“也好。”

  “可惜令媛至今下落不明……”

  魚不智麵露惋惜神色,賈氏家眷分四路逃亡,三子先後又匯合到一處,唯女兒賈珠那路杳無音訊。擊破參狼羌營地之後,徐庶派出大批人手尋找,目前沒有任何進展。賈珠小隊逃亡路程最遠,路上遭遇羌人危險更大一些,考慮到附近羌人部落已參與到對飛軍的追殺,那支小隊的處境很令人擔憂。逐鹿軍仍在全力營救,但客觀地講,隨著時間一點點流逝,賈珠小隊生還的可能性正變得越來越渺茫。

  “生死有命。”賈詡麵上無喜無悲。

  他並非故作輕鬆。

  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隨涼州軍征戰的這些年,他見過太多生死,深知戰亂中人命多麽輕賤。早在飛軍遇險消息剛傳回來時,賈詡就做好了迎接最壞結果的心理準備,以飛軍此役戰損觸目驚心,他的四個子女能救回來三個,且沒有重傷致殘,賈詡實在不能再抱怨什麽,實際上,他對飛軍的犧牲和付出滿懷感激。

  賈詡不是不講道理的人,逐鹿領做了能做的所有事情。

  賈珠最終能不能回來,隻能聽天由命。

  見賈詡如此好說話,魚不智趁熱打鐵道:“還有一事,想聽聽文和意見。”

  “洗耳恭聽。”

  “王子均告訴我,飛軍此番能衝出重重包圍,避免遭致全軍覆沒厄運,令公子肅之多番謀劃至關重要。子均對肅之十分推崇,謂其才學膽識俱佳,在家賦閑實屬明珠暗投,強烈推薦征召肅之出仕。”

  “文和,子均性情你是知道的,平時隻管操練飛軍,鮮少對其他摻言,如今番這樣舉薦他人實屬罕見。我就任巴郡太守沒多久,太守府直屬架構、各個縣城官吏都需要人手,雖然已經通過各種渠道從外麵招攬到一些人才,但我向來喜歡內部挖潛。既然令郎有才能,領地又能為他提供施展的空間,你看?”魚不智淡笑著說道。

  賈詡有些驚訝:“肅之有何表現?”

  賈詡有理由懷疑,魚不智說這些是為了把他的子嗣也拉上逐鹿領戰車!

  作為老子,賈穆有幾斤幾兩他自問是知道的。

  他從來不認為賈穆有多能。

  當然,並不是說賈穆自身資質駑鈍不堪大用,而是因為他是賈詡之子,以毒士的水平衡量,賈穆實在是嫩了點,尤其明哲保身之道修煉還不到家。毒士是那種天下人死絕都跟他無關的冷漠性情,卻同樣免不了有舐犢之心,與其放賈穆出去因不知天高地厚屍骨無存,還不如關在家裏繼續磨礪性子,什麽時候磨礪好了,什麽時候再放他出來。

  長子賈穆、次子賈璣在家賦閑,都是這個原因。

  賈穆賈璣固然鬱悶,賈詡自己倒是坦然。兒子實在磨礪不出來也無妨,老子大概還能蹦達幾十年,長子次子都已娶妻,賈詡還可以期待孫子那輩,隻要孫輩能出一個讓他滿意的,賈氏家門發揚光大是遲早的。

  不得不說,有時候老子太強對兒子未必是好事……

  見賈詡將信將疑,魚不智講了賈穆的一些事跡,都是從王平口中聽來,隻能講個大概,但賈詡這個層級的謀士,憑片鱗半爪都能還原出基本情形,賈詡越聽越驚訝,神情也越來越莊重。

  這講的真是自家那不成器的老大?

  諸如建議改道、沿途設伏、分路逃亡等,在賈詡看來算不上多麽高妙,稍好一點的謀士就能做出正確決定,但賈穆是從未出仕的新人,沒有經驗,又是第一次遭遇如此險境,能保持清醒判斷正確,這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

  聽到飛軍殘部分四路逃亡、賈穆主動留下斷後時,賈詡神情更加複雜。賈詡不喜歡賈穆為別人將自己置於險境,非常不喜歡,絕境中被迫上陣廝殺情有可原,主動斷後敢說不是犯傻?但賈穆是為了保護三個弟妹,又讓賈詡感到欣慰,危難時刻有擔當,不惜為家人犯險,經過這件事,弟弟妹妹們不會不服長兄,隻要賈穆不早死,起碼賈詡這一脈不愁沒人扛著前進。

  真正讓賈詡感到震驚的,是另一個細節,以致於他向魚不智詢問求證。

  “肅之逼子璿殺人?”

  “嗯,幸存的飛軍將士都知道這事,沒想到肅之會那麽狠吧?”

  “沒有,”賈詡眸中異彩一閃而過,“很好,很好,倒是我小覷肅之了。”

  賈詡是見過很多廝殺和生死的人,很清楚在那種情況下,讓賈璣盡快適應流血和殺人是多麽重要,甚至可能直接判定賈璣是否能活下去。手段的確稍顯酷烈,但效果毋庸置疑,賈璣活著回來就是最好的佐證。至於殺的是失去抵抗力的俘虜是否光彩,賈詡直接忽略了,對他來說都不是問題。

  “寶劍鋒從磨礪出,”魚不智淡笑著,“文和,你還是莫要再小瞧肅之,肅之二十有五,再這樣在家閑著,說不定真就徹底荒廢了,不若給他機會,讓他在巴郡出仕,為自己掙一個前程。”

  賈詡沉吟片刻,終於點頭:“但憑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