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幼稚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6      字數:3241
  請朱儁找朝臣說服尚書台發文注定行不通,但魚不智也不是毫無收獲,朱儁說了不少對時局的看法,混跡官場的老臣,對時局解讀非常深刻敏銳。

  跟朱儁一席深談,魚不智才發現自己對大勢的判斷太過簡單。

  首先,他對涼州軍處境認知不清。

  涼州軍占據司隸膏腴之地,然而形勢不容樂觀。

  東麵,關東諸侯彼此攻伐,暫時無力西向,但給涼州大佬們一千個膽,他們也不敢主動挑釁關東,還得屯紮重兵防備。

  西麵是涼州軍故地,按理說該是涼州軍根據地,可董卓率涼州軍進京後馬騰和韓遂坐大,涼州軍勢力大不如前,馬騰還公然參加討伐董卓戰役。韓遂倒是沒有跟風,且跟馬騰表麵上不怎麽對付,時不時打上一架,不過兩人是拜把子兄弟,韓遂明裏暗裏都在幫馬騰,所以根據地也不讓人省心。

  北麵是胡人自留地,董卓進京之前沒少帶涼州軍胡人幹仗,涼州軍畢竟是虎狼之師,勝多負少,也意味著涼州軍手上沾染了很多胡人鮮血,時刻得提防反噬。近來朱儁移師河套,虎踞上郡,離河南尹不過數百裏距離,朱儁是漢室名將,軍中威望極高,能打又能扛,以前受製於沒有自己地盤難有作為,到河套後猶如龍歸大海,涼州軍北麵的威脅持續增長中。

  最後是南麵,司隸南接荊益,荊州牧劉表和益州牧劉焉都是漢室宗親,跟司隸挨這麽近,卻在席卷全國的討伐董卓浪潮中按兵不動,動機難理解,卻著實讓涼州軍少了很多壓力。雖說仍有袁術占了南陽,孫堅從長沙北上,但都是地方諸侯行為,劉表和劉焉沒摻和是不爭的事實。若荊益全麵倒戈,哪怕不直接參戰,隻是提供駐軍據點和後勤支援,對涼州軍都是滅頂之災。

  環顧四周,不難看出涼州軍南麵最安定。

  短期形勢不樂觀,長期形勢呢?

  更不樂觀!

  關東群雄並起,正在進行內部淘汰賽,最終的勝出者必順勢進軍司隸,勇烈強悍如董卓,麵對不團結的關東聯軍都被迫遷都,等關東勢力實現有效統合,並力西向,涼州軍拿什麽抵擋?

  涼州軍不想坐以待斃的話,必須想辦法破局。

  破局點也有,南方!

  講得更直白點,就是荊益,打下荊益,擴張勢力,才能抗衡關東群雄。沒辦法,關東狠人實在多了點,也不缺血性,缺的隻是足夠大的施展空間,所以才會爆發內部淘汰賽。荊益則不同,兩位州牧地盤很大,人口也很多,但在長年跟胡人廝殺、百戰餘生的涼州軍眼中,紙麵實力不代表真正實力,人多錢糧多卻沒戰鬥力,跟羊群有什麽區別?可如果涼州軍能夠占據荊益,有錢有糧有人,以涼州尚武死戰之風淬煉荊益之眾,羊群變虎,何懼關東?

  以涼州軍當前形勢,不可能同時對荊益開戰。

  荊州和益州如果隻能選一個,選誰?

  當然選益州!

  荊州人口眾多地大物博,荊襄九郡跨蹈漢南,四麵可出,離中原也近,但荊州壞就壞在為天下樞紐,四麵可出,反過來理解就是四麵都可以進入,況且荊州離關東諸侯過近,袁術還蹲在荊北呢,群雄不會坐視涼州軍南下,除非涼州軍想提前與關東諸侯決戰,否則很難對荊州大舉用兵。

  益州天府,物產富饒,昔日秦國橫掃六合,靠的絕不僅僅是秦軍銳勇,單靠三秦之地的出產,如何支撐得起秦軍獨戰天下?獲得巴蜀的物產支持,為秦國東擊諸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今涼州軍占據司隸對抗關東諸侯,大勢與戰國時的秦國何其相似,前朝成功模式曆曆在目,沒理由不去效仿。而且益州位於西南一隅,群山阻絕,易守難攻,征伐時關東諸侯很難馳援,得手後把兩條通道一封,益州天府就成了涼州軍自留地,能源源不斷地為涼州軍提供錢糧物產,何樂而不為?

  賈詡早在涼州軍奔向長安時,就預見到現今的局麵,他當時是涼州軍,反複為涼州集團推演破局戰略,得出的最佳方案就是揮師入巴蜀地。奇襲漢中,隻要拿下漢中,益州北部門戶洞開,主力部隊直搗綿竹、成都一線,另派一部奇兵輕裝疾進,搶占永安,鎖死由荊州進入益州的通道,然後就可從容用兵,將益州北部精華區域收入囊中。

  該戰略最要緊的就是突然性,益州地形不利於正麵推進,缺乏突然性,很容易打成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對現在的涼州軍來說,打成消耗戰就意味著失敗,因為關東一定不會袖手旁觀的,雖然不太可能入巴蜀作戰,從其他方向踢涼州軍屁股還是很容易的。要想實戰打出突然性,就必須降低益州戒備心理,保持和氣甚至友好是必須的。

  可惜賈詡還捱到長安就被王平拿下,苦心策劃的破局之策也胎死腹中。

  失去賈詡後,涼州集團再無拿得出手的謀士,缺乏大局觀的涼州集團,對外策略儼然是龜縮司隸自保,但求一夕安寢,對將來的困境缺乏預見性,穩定局勢做得很徹底,至於謀取荊益增強實力……打住,多麽危險的想法!想把大家害死嗎?拖出去,砍了!

  涼州集團不願敵人更多,尤其不願得罪象益州這樣的相安無事的鄰居。

  接連失去精神領袖董卓、謀士李儒和賈詡等人後,那個曾經鐵血無畏、敢獨戰天下的涼州集團已經墮落,失去了鬥誌,模糊了方向,又沒有足夠智慧和勇氣去突破桎梏,那麽,唯一的結局就是慢慢沉淪,直至萬劫不複。

  魚不智請中央發文讓益州接管飛地的企圖,注定沒有實現可能。

  不明白涼州軍真實處境,自然沒辦法設身處地從涼州軍角度考慮問題,譬如魚不智想請朱儁找人遊說中央,在朱儁看來完全是政治不成熟的表現,毛頭小子衝勁可嘉,就是想法實在幼稚……

  朱儁批評魚不智在這件事上太過想當然,並且警告他,如果有心人利用此事煽風點火,搞不好涼州集團會以為魚不智包藏禍心,故意離間他們與益州的關係。雖說涼州集團手伸不到巴郡,多半拿魚不智沒轍,且漢家忠直之士與涼州集團不睦天經地義,可作為一位冉冉升起的新銳諸侯,為什麽主動招惹這些不必要的麻煩?

  魚不智明白朱儁是真心為他好,虛心接受批評。

  另外,魚不智發覺自己低估了劉焉。

  “退萬步說,即便說服尚書台出具公文,”朱儁端起茶杯,抿了一小口,接著語重心長道:“你想過沒,公文怎麽到益州府?”

  “當然是送……我靠!”魚不智話到一半楞住,他終於想通其中關鍵。

  遊戲中,NPC不具備玩家那樣的即時通訊係統,盡管NPC勢力用玩家急報傳遞文書或消息已成常態,但並非所有文書都適合玩家急報方式傳遞,比如政府正式公文。

  奧丁對此的解釋是:貼近實際。

  想想也是,若連正式公文都可以通過玩家急報的方式發送,遊戲模式勢必發生重大變化,甚至直接對曆史產生影響。舉個栗子:劉焉入主益州,使張魯盤踞漢中,劫殺天使阻斷與中央的聯絡,若中央公文可以走玩家急報途徑,劉焉還怎麽割據益州?

  正因如此,朝廷正式公文都是用傳統辦法,派遣使者老老實實走行程。

  注意是NPC使者,而非請玩家代勞!

  當然,遊戲中也有例外,如果玩家本身就是諸侯,自然有資格帶公文,但僅限於玩家自勢力出具的正式公文,沒辦法替別家勢力搶時間。就以這次魚不智求公文為例,公文內容固然與巴郡有直接關係,但發文者是中央,受文者是益州府,哪怕內容是讓益州府接手巴郡打下的高原飛地,魚不智也沒辦法帶公文給劉焉,不合規矩!

  尚書台的正式文書,需要使者抵達位於綿竹的益州州牧府。

  進出益州兩條路,北麵漢中太守張魯是劉焉的暗子,專劫殺中央使者,幫助劉焉割據益州,於是益州不用遵從朝廷號令,也不用向中央繳納稅賦,當起了土皇帝。讓朝廷使者走漢中道,那是謀殺,跟肉包子打包沒區別。

  另一條路是巴東郡,從荊州繞個大圈子也能到,然而事情沒那麽簡單。使者千裏迢迢送公文,誰敢擔保路上不出點閃失?隨便碰見幾個土匪水賊,都能要了使者小命,或者用比較溫和的手段,不針對使者,針對公文下手,偷竊或者損毀不難,益州府看不到完整的正式公文,自然有權力拒絕接受。

  還有,巴東郡守是趙部,趙部跟劉焉不和早已路人皆知,以劉焉為人,想必不會介意解決朝廷使者或公文的同時,順便栽贓給趙部,一舉兩得。益州府的確有跟趙部簽有和平協議,可要是有證據顯示趙部劫殺朝廷使者,劉焉肯定會跳出來清理門戶,順勢把巴東收回,隻是想想就美滋滋……

  魚不智冷汗涔涔,沉默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