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張肅的坦誠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6      字數:2289
  從州牧府出來,魚不智半晌無言。

  劉焉給他上了深刻的一課。

  誰都知道高原飛地是燙手山芋,從法理上講,益州府必須承擔起對飛地的行政管轄和安全防衛權,推三阻四是說不過去的。大家心裏都有竿秤,大家都有眼睛在看,誰默默付出,誰偷奸耍滑,原本一目了然,做不得假,可劉焉楞是拿需要朝廷中央發文為借口,把本該州牧府麵對的麻煩給推掉。益州府不用被架在火上烤,不用背負罵名,還彰顯了尊重中央朝廷的態度,可謂吃幹抹淨還能落下個好名聲。

  雖然被劉焉陰了一把,魚不智還是由衷地佩服這位漢室宗親。

  拿中央朝廷做擋箭牌,有些出乎魚不智意料,其正當性卻是毋庸置疑,新拓之地,是重新設置郡縣還是並入現有郡縣,上下級統屬關係如何設定,相關人事任免安排等,一係列的問題確實應該由中央統籌安排,拍板定案。

  可現在中央朝廷什麽狀況?

  曆經十常侍之亂、董卓之亂和涼州軍反叛,宦官和外戚勢力全麵瓦解,士人勢力也遭受重創,就連天子都被董卓罷免過,漢室威嚴不複尊榮掃地。現在朝中權柄被涼州叛軍把持,涼州軍都是些土包子,沒好處的事沒興趣,又擔心關東諸侯再次攜手西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高原飛地跟他們何幹?至於天子,自身難保,更不會有閑情逸致理會這檔子事。

  劉焉口口聲聲要見朝廷公文,就是瞅準了長安混亂,公文多半難出。

  不愧是官場老油條,連消帶打,滴水不漏!

  魚不智是那種認準一件事,九頭牛拉不回的性格,況且關係自身利益,斷無知難而退的道理。劉焉老賊放言必須要見到朝廷公文,行,哥滿足你,這就去一趟長安,哪怕求爹爹告奶奶,也得把公文弄到手。

  拔腿正欲行,被一位中年文士攔住去路。

  張肅從外麵回來,剛好見到杵在州牧府門口的魚不智,當即過來見禮。

  張肅顯然還不知道魚不智跟劉焉不歡而散,隻道魚不智在外麵等通報,先是祝賀魚不智為國拓土有功,言語間滿滿羨慕,接著又邀請魚不智同行,免去在外等待的時間,對魚不智的態度相當友善。不難看出,張肅也是對漢室認同度超高的那一類,由衷地為逐鹿領開疆拓土感到欣喜。

  可他接下來的一句話,讓魚不智心頭一動。

  “不智大人是找益州府接收高原據點嗎?”

  “是啊是啊。”魚不智一個勁點頭,不再試圖解釋自己剛碰了一算子灰。

  “怕是難呐。”張肅眉宇間隱隱有幾分憂色,欲言又止,最後還是說道:“不智大人拓土有功,但羌人必不會罷手,州牧大人未必願意趟這趟渾水,以免力量無謂消耗於高原。依我看,除非有朝廷的命令,或者有足夠利益,否則大人必不願插手此事呢。”

  張肅是州牧府官員,本不該對魚不智說出這番話,不知道他底細的人,搞不好或許認為此人胳膊肘向外拐,其實不然。張肅對劉焉父子相當忠心,胞弟張鬆聯絡劉備密謀賣主,張肅眼皮子都沒眨就跑去告發弟弟,導致張鬆被殺,可見張肅對“忠”看得極重。

  此時他站在主君對立麵思考問題,完全是因為對漢室的高度認同原因。

  近百年大漢朝衰落之勢十分明顯,更襯得逐鹿領外戰開疆之難能可貴,恰好事發於益州,劉焉又是無利不起早的性情,拒絕魚不智是大概率事件,搞不好會寒了那些為國浴血征戰的壯士的心,張肅覺得自己有責任做點事,適當點撥一下,指條明路也是好的。

  “朝廷下令,好搞不?”魚不智裝傻。

  “很難。”

  張肅歎了口氣,道:“最近長安城不怎麽太平,涼州軍當道,天子蒙塵,百官噤若寒蟬,有能者或死或逃,或投閑置散,長安早就亂了,你去長安,搞不好連管事的人都找不到,更別提形成決議發布公文了?與其白跑一趟,倒不如想想第二條路,說不定更容易實現。”

  “足夠利益?”

  “對。”

  “比如說?”

  “比如,州牧大人希望重劃三巴,巴郡那麽大,讓四縣出來……”

  “告辭!”魚不智麵色一沉,揚長而去。

  張肅愣了半晌,搖頭苦笑,輕聲呢喃:“不智大人定認為我替州府謀算,但我為漢臣,益州利益與國家利益衝突時,我豈會如此鼠目寸光?非如此,怕是很難讓州牧大人插手高原……罷了,聊盡人事,結果非我能左右……”

  魚不智並不認為張肅的坦誠沒有私心,離開時猶自憤憤不平。

  劉焉老賊占本太守便宜之心不死,此時猶派下屬巧言勸降,煞是可惡!

  哥跟你杠到底!

  哥好歹也是諸侯,告禦狀,紮紮實實地參那老賊幾本!

  飛長安。

  除非特殊原因,領主不可隨意離開領地,通常村(領地等級)不離縣,鎮不離郡,主據升到城市級方可全國各地隨意行走。逐鹿領已升至都城級,魚不智卻還是第一次到長安城,主要是攤子鋪得太大,日理萬機難以有閑,要不是為了趕緊把高原飛地扔出去,天知道他什麽時候才會到長安走一遭。

  初至帝都,人生地不熟。

  再加上魚不智雖貴為諸侯,對中央機構職能和權限卻著實還是門外漢,比如這次處理高原飛地問題,該找哪個管事機構,都讓他陣亡大量腦細胞。好在遊戲幫助和索引功能強大,翻開玩家手冊,臨時抱佛腳想來也不晚。

  漢朝職官製度內容豐富,中央朝廷主體架構沿襲了秦國的三公九卿製,地方則是郡國並行製。魚不智是太守,對地方官製相對了解,中央官製卻是知之甚少,乍看三公九卿製的說明,更覺得頭大如鬥。

  新拓土地最要緊是確定行政統屬,屬於政務範疇,說起來是丞相的事;可飛地是對異域用兵攻占,後期勢必涉及防務規劃,似乎又該跟太尉匯報;但魚不智是巴郡太守身份,回京解決高原飛地問題,還圖謀參劉焉幾大本,好象該寫奏章上報,那就該跟禦史大夫接觸?

  三公看似都有管轄權,魚不智抓狂中。

  等他發揚愚公精神一個個地方跑下來,才發現原來三家都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