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對手不正常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6      字數:3329
  禽迪後方的樹林邊緣,一群漢人悄然出現。

  這些人身著便服,就象是集體外出踏青路過這裏。明明前麵就是戰場,兩邊貼身肉搏,場景慘烈,正常人見此情形走避尚且嫌慢,唯恐惹火燒身,他們卻象是沒看到似的,哪怕快步疾走,舉手投足之間仍是說不出的從容。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完全看不出這些漢人有任何情緒波動!

  血腥戰場,生死邊緣,人的弱點和性情往往最容易暴露,無論怯、狂、憤、怒等各種情緒表達,都是人的本能反應。即便是那些身經百戰的精銳,在戰場上麵臨危險,或看到摯友陣亡都難免情緒波動,常人表現更是不堪。

  然而,在這群便裝漢人身上,卻很難感覺到他們有顯露出什麽情緒。

  無懼、無喜、無悲、無畏……

  便裝漢人神情平靜,目光堅毅,踏著沉穩步伐奔向戰場。

  甫一現身,他們就吸引了無數目光。

  看到他們出現在這裏時,即便離戰場還有一段距離,逐鹿領這邊的人,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一般,士氣明顯為之一振。苦戰中的墨衛更加奮不顧身,禽迪蒼白的麵龐上浮現出幾抹血色,眼眸深處的興奮與喜悅更是顯而易見,眾人協力下,不僅讓岌岌可危的防線重新穩固,還在局部發動了幾波反擊。

  羌人立即察覺到漢人的變化。

  隻是遠遠現身,前線漢人就如此振奮,這些便裝漢人究竟什麽來頭?

  事實上,即便漢軍沒有反擊,他們也能隱約感知到危險氣息。

  身著便裝,卻分明展現出唯百戰精銳身上才會有鐵血氣質。他們象是全然沒看到前方正在進行的慘烈廝殺,沒聞到空氣中濃濃的血腥味,就這樣一步一步地走著,一步步靠近前線。

  山路崎嶇不平,難以保持隊形,便裝漢人隨意而自然地沿著山道行進,但細細觀察,會發現他們分明遵循著一種難以名狀的特殊節奏。每次抬腳,每次落步,都是那麽整齊一致,仿佛有一根冪冪中看不見的線,牽引著所有人前行。而他們踏出的每一步,也象是用標尺量過一般,盡管高矮有別,踏出的長度始終高度一致,沒有誰會多半寸,也沒有誰會少半寸,整支隊伍象一個人在行走,而這種整齊和穩定,本身就代表著強大的力量和威懾。

  他們還沒有抵達戰場,一股沛然莫能禦的氣勢卻已悄然縱貫全場。

  炮塔陣一帶的廝殺聲、慘叫聲,似乎都為之黯然失色。

  天地之間,最清晰、最牽動人心的,反而是這些便裝漢人沙沙腳步聲。

  更多漢人在樹林邊緣出現,人數在迅速提升。

  從最初的十數人、數十人、上百人,很快提升到數百人……

  而他們的平靜、從容和節奏,並沒有因為人數增加而改變,始終如一。

  便裝漢人手中各自提著一根槍矛狀武器。

  人群中隱約傳來一聲沉喝,刹那間,漢人紛紛從身後又摸出一根槍杆,跟手中槍矛組合在一起。短短幾個跨步時間,一根根超長長矛便組合完成,在此過程中,部隊行進節奏沒有受任何影響,穩定得可怕。

  幾個羌人部落的族長湊在一起,神情凝重。

  隻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這些便裝漢人不好惹。

  能成為引領部落前進的人,識見和判斷力通常比普通人好得多。

  精銳!

  絕對的精銳!

  個別族長心中開始暗暗打鼓。

  先是飛軍,被涼州羌圍追堵截之下轉戰近千裏,彈盡糧絕、失去地利且受高山病困擾的嚴峻局勢下,不僅沒有潰敗散逃,反而讓翻越秦嶺追殺過來的涼州羌勇士付出慘痛代價,並通過長期艱苦戰鬥,最終實現了對涼州羌的逆襲,若不是涼州羌殘部跑得快,怕是難以避免被飛軍全殲。不僅如此,飛軍後來與參狼羌的戰鬥表現同樣可圈可點,即便部隊戰損極嚴重,隻能逃亡,也始終保持成建製抵抗,身陷絕境也沒有出現拋棄傷兵的情況。

  即使立場敵對,飛軍的表現也足以贏得羌人敬佩。

  接下來是最先找到飛軍的墨衛,在飛軍已無力再戰的情況下,墨衛毅然決然地扛下斷後責任,一支支墨衛小隊飛蛾撲火般衝向漫山遍野的羌人,血灑高原,赴死無悔,所求無非為友軍爭取些許時間。墨衛戰果遠沒有飛軍輝煌,但他們的果敢無畏和犧牲精神,同樣可歌可泣,令羌人驚懼不安。

  漢人“巫師”的詭異手段,讓羌人無不倒吸了一口涼氣。

  而現在,這群尚未投入戰鬥的便裝漢人,氣勢強得讓人不安。

  一路走來,他們象是戰場上的王者,雖沉默無言,卻光芒萬丈!

  更讓族長們擔憂的是,便裝漢人數量遠比飛軍殘部和墨衛多,樹林邊緣不再有漢人出現,可眼前這票至少有八、九百之多。如果這些便裝漢人戰鬥意誌也如飛軍和墨衛那樣堅韌強悍,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高原羌即便能贏,也勢必付出極其慘痛的代價!

  可即便他們贏了,擁有如此武力的勢力,又豈會甘心打落牙齒和血吞?

  涼州羌到底招惹了何方神聖?

  可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即便高原羌心裏犯嘀咕,也不可能就此收手。

  畢竟附近幾個羌人部落已經動員,還有幫涼州羌洗刷恥辱的道義責任,甚至高原羌的尊嚴也需要捍衛,諸多因素使得高原羌其實也徹底沒了退路,無論如何,他們都必須傾盡全力,將這些膽敢侵入高原的漢人留下。

  至於將來如何收場,那是將來的事。

  族長們的眼力不差,這群便裝漢人厲害程度確實超乎普通人的想象。

  以超長長矛為武器的這群人,顯然就是逐鹿軍的王牌部隊——白毦兵!

  由於路上需要穿過大片益州府控製區,白毦不敢招搖,標誌性的黑甲白披風悉數留在領地,全體輕裝簡從來到高原地。營地收到消息後,白毦立即動員支援,但他們是典型的重裝步卒,即便負重減輕,山地行軍速度仍不及夷民,直到現在才剛剛趕到戰場。

  “交給我們。”陳到沉聲道。

  每位逐鹿人都知道白毦是一支什麽樣的部隊,在逐鹿軍的輝煌戰史中,無論麵對多麽強大的對手,白毦從未讓大家失望。

  墨衛毫不遲疑,紛紛棄了對手,抽身飛退。

  見白毦趕到,禽迪知道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心中一寬,透支的身體便再也支撐不住,搖搖欲墜。好在老遊俠及時趕到,抱起禽迪就走。失去控製的兩個墨家戰偶不再動彈,很快被欣喜若狂的羌人拆成零件。

  羌人大聲鼓噪,一部分順勢掩殺,另一些人則將目標對準了飛石炮塔。

  羌人一直在尋找破壞炮塔的機會,炮塔封鎖嚴重壓製了羌人參戰速度,早一點破壞炮塔,後麵的羌人穿越封鎖區時便少幾分風險,有利於本方盡快擴大人數優勢,從而盡早實現對漢軍兵力碾壓。隻是墨衛先前拚死保護炮塔,兩位大師級武師也很沒武德的以老欺人,使得羌人的努力收效甚微,好不容易等到墨衛退走,破壞炮塔,正當其時。

  前線羌人忙於作戰,無暇仔細觀察白毦,隻知道又有漢人的援軍趕到,而且數量不少。但此時翻過山梁的羌人勇士數量已超過五千,後麵還有援軍在路上,本方兵力數倍於漢人,這些羌人壓根不擔心能否取得最後勝利。

  漢人援軍來了又如何?

  自有追殺黑袍人的族人收拾!

  即便族人沒辦法壓製對方,起碼也能抵擋片刻,足夠他們將炮塔摧毀!

  正常情況下,羌人這些心思不能說是錯的。

  可惜的是,羌人此時遭遇的對手不太正常。

  一支支超長長矛悄無聲息地遞出,隨即又悄無聲息地收回,一觸即收,沒有花哨招式,更沒有呼呼聲響,有的隻是快而準,絕不拖泥帶水。沉重的超長長矛在白毦手中,就好象蜻蜓掠過寧靜的湖麵,春風拂過樹上的新芽,顯得輕靈而優雅。然而,幾乎每一次長矛起落,都有帶起血花和痛呼,長矛避開羌人手中武器,準確刺進一個個羌人身體。

  遠遠看去,那些羌人象是完全沒有戰鬥技巧的菜鳥,不懂得如何格擋,不懂得如何閃避,笨拙地被長矛輕鬆點殺,甚至有的羌人象是得了失心瘋,主動往矛尖刺來的方向湊,死得不明不白,分外憋屈。

  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

  幾位族長麵色難看到極點。

  他們非常清楚,這些勇士沒一個是不會戰鬥的菜鳥。

  之所以表現得象菜鳥,不是他們太弱,而是對手太強!

  快到難以格擋,快到來不及閃避,對手甚至能夠準確預判羌人的動作,提前反應,才會讓旁觀者生出“羌人主動送死”的錯覺。

  這些便裝漢人根本不是精銳,分明已超越了所謂精銳部隊的正常實力。

  他們絕對是精銳中的精銳!

  白毦有條不紊地收割著羌人生命,將潮水般湧來的羌人趕出炮塔陣地,全然沒有就地防守的意思,繼續向前。

  矛林森森,滾滾向前。

  殺戮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