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亡命高原(中)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6      字數:2538
  王平下達了新的命令:全軍停止前進,就地休整。

  對被高原反應折磨得欲哭無淚的飛軍而言,休整命令不啻於久旱甘霖,大家終於可以獲得些喘息機會。至於始終緊追不放的那些羌人追兵,飛軍大多並不怎麽在意,畢竟是久經戰陣的精銳部隊,很清楚應如何戰鬥,即便羌人數量很多,且本方缺糧少藥處境不佳,可那些困難相對較容易克服,咬咬牙就過去了,而高原反應卻不是靠技巧、毅力能輕鬆化解。

  能停下來好好歇一歇,真好!

  山地作戰受地形影響和限製非常大,追兵人多勢眾,也很難象平原地形那樣迅速形成合圍之勢,對忙於逃亡的飛軍而言,算是一個利好消息。

  王平選擇的休整點是一處山包,該處視野開闊,居高臨下,易守難攻,派少量哨兵便可看住追兵動向。更妙的是山包兩麵臨崖,追兵即便想包抄,短時間內也難以繞到飛軍前方。山壁滲出的清冽澗水,在凹地積聚成窪池,水量算不上豐沛,但支撐飛軍數日用度,還不至於出現問題。

  翻過祁連山追擊的羌人,顯然不想讓飛軍舒舒服服地長期休整。

  羌人勇士隨身攜帶的幹糧藥物尚未用完,又人多勢眾,有充足的人力輪番追擊交戰,境況比飛軍好太多。看到飛軍沒象此前那樣,休息小半日便匆匆趕路,羌人很快作出反應。

  數百羌人鼓噪而進,試圖驅趕飛軍上路。

  發現飛軍不為所動時,羌人繼續氣勢洶洶地進逼,改驅趕為強攻。

  輪值攔截的數十名飛軍迎了上去。

  狹窄山道讓羌人難以發揮出人數優勢,最多隻有十多人能夠直接交手。而小規模作戰,戰士個體素質往往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盡管追兵都是從各部落挑選出來的勇士,但與飛軍這種特殊兵種相比,實力的差距相當明顯。一陣混戰下來,羌人被接連放翻二十餘人,飛軍付出的不過是數人受輕傷,羌人見占不到便宜,不得不退走。

  羌人並沒有就此打住。

  是夜,卷土重來。

  夜幕下,羌人借著樹木山石掩護,悄然摸向飛軍臨時營地,被無當飛軍哨探發現,發生激戰。正麵交戰聲勢浩大,但真正致命威脅是來自側後,五百多名最強悍的羌人從側後方懸崖攀援而上,準備與正麵戰場前後夾擊,然而王平早有準備,在懸崖方向布置了一個百人隊。

  受高原反應和傷病影響,飛軍能動用的兵力不多。

  拋開輪番警戒、找食的人手,崖邊那支百人隊,是王平僅有的預備隊。

  即便正麵戰場戰況火熱,王平也沒從崖邊的那個百人隊抽調兵力。

  盡管如此,正麵戰場的響動,還是成功牽扯了飛軍部分注意力。

  恰值當晚月黑風高,偷襲的五百羌人又都是各部千挑萬選出來的勇士,在僅能靠山藤和岩石借力的山壁上攀爬,不僅速度快,而且幾乎沒有動靜。羌人勇士不聲不響攀上懸崖,快到營地,留守飛軍才發現敵蹤,迅速示警。

  被發現的羌人勇士再不用偷偷摸摸,畢竟他們已經成功抵達營地外圍。負責正麵進攻的本方部隊一直在猛攻,牽製了飛軍本就不多的兵力,就是為了給他們這五百人創造一擊必殺的機會。客觀地講,五百勇士代表著羌人最精銳戰力,在不被地形嚴重限製的情況下,這五百勇士堅信自己有正麵擊敗全體飛軍的能力。

  倒不是他們狂妄自大。

  誰都看得出來,飛軍被高山病折磨得隻剩下半條命。

  來自祁連山另一側的羌人自然也有些不適,可他們畢竟算半個當地人,高原反應對他們影響輕微許多。況且這些天羌人輪番休息,養精蓄銳已久,沒理由會懼怕連呼吸都顯得困難的飛軍將士。

  篝火下,臨時營地中起身迎敵的,僅區區百餘人!

  生死關頭,大部分飛軍並未爬起來,這進一步證明飛軍已是強弩之末!

  羌人勇士信心大增。

  隻要擊敗這百餘人,他們就能迅速占領營地,前後夾擊仍在前方抵禦羌人正麵進攻的飛軍。事實上,或許根本等不到那麽久,根據經驗,飛軍在發現營地被偷襲、大量羌人勇士即將占領營地,要麽立即派人回來支援,導致前線失守;要麽抵抗意誌迅速消退,各自奪路逃生。

  不論哪一種情況,最終都會導致防線全麵崩潰。

  前線飛軍並沒有派人回援,象是壓根沒有意識到後方出現狀況,他們隻管繼續守好自己的防線。倒不是不想回援,實在是因為羌人進攻非常猛,沒有餘力支援後方,摸到營地外圍的敵人,隻能交給預備隊解決。

  一百飛軍,迎向了五百精選出來的羌人勇士。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給了五百羌人勇士當頭棒喝。

  “上!”

  王平低聲喝道,提著刀率先迎了上去。

  武將臨陣當先,是逐鹿軍的傳統。

  飛軍箭矢早已耗盡,擅長的射殺無法施展,不過他們還有刀。

  甫一交手,羌人就見識到了飛軍的厲害。

  飛軍將士個體戰鬥素養奇高,羌人們早有耳聞,但直到交上手才發現,飛軍真正可怕的不是個人戰力,而是默契配合和對戰鬥的解讀。

  一對五,明明兵力處於絕對劣勢。

  羌人精英的戰鬥力也絕對不是徒有虛名。

  可飛軍三五人小配合極其熟稔,分進合擊,攻時猛虎下山,水銀泄地,守時結陣輪轉,彼此呼應,絕不拖泥帶水。隻見飛軍倏忽來去,刀刀見血。由於身後就是很多受傷或無力作戰的袍澤,為避免本方傷兵受到敵軍傷害,王平很快又發出了另一條命令:“速戰速決!”

  這條命令,直接將戰鬥血腥程度提升到全新檔次。

  飛軍將迅速擊殺對手作為第一目標,為實現目標,不惜付出一定代價。飛軍的殺法更加酷烈,也更加決然,包括王平本人,不時有飛軍拚著受傷,以傷換命,冷酷地任由身上濺起鮮血,同時冷酷地將武器送進敵人體內。

  經曆過無數艱苦戰鬥的飛軍,對戰鬥的理解,不是普通人能比擬的。他們早已學會怎樣迅速在戰場上殺死對手,並盡可能保全自己。如果實在無法讓自己活下去,那就盡量想辦法多做些事情,為身邊袍澤創造機會!

  有的飛軍明明已渾身鮮血,卻依能瘋魔般地戰鬥。

  有位飛軍為掩護戰友失去武器,隨即被幾名羌人圍攻,身上中了幾刀,還失去了一隻胳膊,怎麽看都已經失去戰鬥力。可那名飛軍居然用另一隻手臂撿起一把刀,接連砍翻兩名羌人,又與另一名羌人同歸於盡。附近幾名羌人勇士看得臉色慘白,被隨即趕到的飛軍一一送回老家。

  這樣的打法,自然讓戰鬥顯得極其血腥。

  幾輪拚殺下來,倒下的大部分都是羌人!

  從戰損比例看,羌人略占優勢,但決定勝負的不隻是人數,還有士氣。

  羌人越打越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