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鴻門宴(中)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6      字數:2166
  “實不相瞞,是我的人救走了公孫太守。”

  就冀州府這番架勢,魚不智心知蒙混過關純屬妄想,也就不再繞圈子,直接把事情挑明了。袁紹等人臉上毫無波動,進一步證實了逐鹿領的判斷,冀州府顯然早就知道事情是逐鹿領所為,現在不過是在魚不智給說法而已。

  “我義弟子曦,曾經在鮮卑南下時與公孫太守共戰於長城,多年交好,常承蒙公孫太守照拂,子曦銘記於心。前番冀州與北平會戰,北平軍慘敗,公孫太守窮途末路,受困之地離飛魚領頗近,子曦不忍公孫太守就此罹難,自作主張,托辭出海訓練,率飛魚水師偷偷將受困的北平軍接走,悖離了逐鹿領不參與河北爭鬥的一貫立場,致本初兄功虧一簣……”

  袁紹黑著臉說道:“魚不智總算還承認,令弟所作所為讓冀州功虧一簣。”

  “如此明顯的結果,我不想承認都不行。”魚不智苦笑。

  “前些日子有些俗務待處理,我離開了接近三個月時間,前日剛回來,才聽說居然發生了這種事,子曦實在魯莽。我若是在,定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魚不智慨歎不已。

  他這番話倒不是為了讓袁紹聽著舒服些,而是真的認為曲晨多此一舉。

  三國爭雄是一款以曆史進程為主線的遊戲,將曆史事件次第開啟,浮屠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確保遊戲按主軸推進。小事件行差踏錯還沒什麽,重要曆史事件基本都會一一呈現,公孫瓚與袁紹的鬥爭直接關係河北霸權,重要性可想而知,浮屠必想方設法保證這場爭鬥在適當的時間、以符合曆史的方式落下帷幕。

  曆史上,袁紹與公孫瓚的鬥爭曠日持久。

  導致白馬義從覆滅的界橋之戰在192年,界橋戰敗讓北平軍南下受阻,但公孫瓚仍然是河北軍事強人,仍有實力與袁紹繼續爭鬥,堅挺到199年,才在眾叛親離中引火自焚。

  以浮屠的尿性,怎麽可能讓公孫瓚現在就死?

  魚不智堅信:即便曲晨沒有出手,公孫瓚也能逃回幽州!

  至於怎麽逃回去,辦法太多了:或者憑空開出一條原本不存在的羊腸小道,或是冀州軍集體暫時失明,或者索性降臨一隻大鳥馱著公孫瓚飛過渤海,要不然幹脆刮一場風暴送北平軍殘部回家……總之,千萬不要低估浮屠的節操。

  惟結果論,曲晨的行動毫無意義。

  如果魚不智沒有下線,肯定會阻止曲晨越殂代皰,搶浮屠的活做什麽?可惜世上沒有那麽多如果,顯而易見的事實就是,曲晨打破了幾方長久以來形成的默契,直接插手了冀州軍和北平軍的決戰,破壞了冀州府畢其功於一役的天賜良機(至少冀州府會這樣認為),闖下彌天大禍。

  今天下諸侯割據,倘若袁紹能迅速擊敗公孫瓚,攜河北之力席卷天下,河南諸侯中怕是難有人能與之抗衡,問鼎中原,大為可期。逐鹿領壞了袁紹的好事,袁紹無論怎樣報複逐鹿領,逐鹿領都沒有喊冤的資格。

  “若非知道你數月不在,救人之事必有隱情,我早已下令踏平飛魚領!就在片刻之前,還有人勸我扣住你等,順勢派兵強攻峽穀道,夷平飛魚領。”袁紹平靜地說道,說的話卻是讓人倒吸一口涼氣。

  “看來我們是自投羅網,赴了鴻門宴。”魚不智歎道。

  “鴻門宴?”

  袁紹哂然一笑:“我邀你前來,你來之前正式投過拜帖,一切依足規矩,我縱然再多不滿,也不至於酒宴間行那等下作之事。袁氏門風,不容輕辱。”

  話雖如此,在座之人都能從袁紹言語間感受到森森的懊惱。

  “不愧是汝南袁氏,多謝本初兄寬宏大量。”魚不智果斷遞上頂高帽子,正容道:“這次確是我們不對,有愧於本初兄,特來大營說明。希望大家能澄清誤會,捐棄前嫌,重修舊好。”

  袁紹不置可否,皺眉道:“重修舊好?”

  “逐鹿領今後依然信守中立,不會參與到冀州府與北平軍的爭鬥之中,堅決避免再有類似意外事件發生。”

  袁紹麵色稍霽,心裏鬆了口氣。

  雖說早猜到逐鹿領會是這立場,聽到魚不智正式說出,還是放心不少。他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進攻飛魚領,就是希望避免樹敵太多,影響河北霸權之爭。在冀州軍剛剛重創了北平軍的關鍵節點,逐鹿領表態願保持中立,意味著冀州府可以放開手腳,挾大勝之勢追擊殘敵,爭取早日鼎定河北。

  與逐鹿領達成和解符合冀州府利益,本就是袁紹希望達成的首要目標。

  首要目標順利實現,顯然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

  但是,想要徹底平息救人事件,還有很多細節有待厘清。

  袁紹注視著魚不智,道:“不智開誠布公,我不妨也打開天窗說亮話,我願意相信救人事件純屬令弟自作主張,更不希望因這個意外與逐鹿領鬧得兵戎相見,從此勢同水火。然,很多事情沒那麽簡單……”

  袁紹忽地停了下來,端起麵前的茶碗,輕啜慢飲起來。

  魚不智道:“有什麽話,本初兄不妨明言。”

  逢紀輕咳一聲,拱手道:“魚太守有所不知,我主帳下多對令弟私縱公孫瓚群情激憤,怨恨難平,我主寬仁,卻也得顧及眾人情緒。捐棄前嫌,說起簡單,可要讓冀州府上下服氣,重新接受逐鹿領,怕是沒那麽容易……”

  “我明白。”魚不智道:“於情於理,都應該給冀州府一個交代。”

  逢紀追問:“不知逐鹿領打算如何交代?”

  魚不智看了徐庶一眼。

  徐庶心領神會,微微欠身,平靜道:“子曦將軍意氣用事實屬不該,致使逐鹿領與冀州府合作陷入停滯,我主欲將子曦將軍調離飛魚領,避免他今後再闖禍;逐鹿領願意贈予冀州府千萬金,上品戰馬千匹;除此之外,巴鄉清冀州市場專賣權可以交給貴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