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章 文書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6      字數:2330
  魚不智自殺回國前,將小湯姆交給天下軍團,讓他們幫忙帶回飛魚領。

  作為白虎影分身,湯姆可以自由行走,主人自殺回國也不妨事,但魚不智受徐庶等人影響思慮越發縝密,為避免惹人疑慮,決定請天下眾幫忙。他特地讓海賊用木板手工打造了一個密閉木箱,對外宣稱這是“特殊道具”,可禁錮守護獸,避免與主人失散時獨立出征。

  至於湯姆在木箱裏有沒有危險,木箱困得住遊走於空間裂縫的小貓?

  掩人耳目而已。

  所謂做戲做全套,魚不智當時也沒有把這個情況告訴天下眾。

  知道真相去掩飾是為演,演總有痕跡,索性把他們一起瞞著。

  天下眾知道魚不智離開領地太久,急著回去,堅實盟友慨然答應下來,準備從正在倭島的軍團成員裏挑個人出來,帶著小湯姆返回神州。魚不智的請求是將湯姆帶回飛魚領就行,並不是要求將小貓帶回巴郡,走海路到飛魚領,其實花不了多長時間,算不上特別麻煩。

  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最終交給了久久發。

  說起來,久久發同學前段時間比較悲摧。

  接連幾次意外戰死或跳海身亡,成為軍團眾茶餘飯後的談資。

  久久發心裏苦,卻又有口難言,最後自己跟自己較勁。自殺帶磯憮角回逐鹿領後,外交官心灰意冷地打算就此打住,但沒過多久改了主意,決定無論如何也要跑到別府鎮改個複活點,完成幾次三番未竟的心願。

  所謂心願,更象是他的一個心結,必須解開!

  於是乎,外交官又咬牙踏上了前旆倭島的漫漫征程。

  再次消耗了大把時間,久久發如願登上倭島,接著如願到別府改複活,得償所願。但久久發完全沒有暢快的感覺,反而更鬱悶了,因為他抵達倭島的時候,別府已經升級為二級都城,開通了驛站傳送。也就是說,其實他大可不必花這麽多時間在海上,還又雙叒叕麻煩朋友插隊登船……

  好在久久發是個心大的人,花點時間而已,哥反正來了!

  既然來了,改了複活,就在倭島到處走走看看,讓自己散心。

  還沒等他研究好旅遊路線,魚不智來請求幫忙。

  天下眾一致認為,久久發是最合適的人選!

  畢竟在倭島的天下眾就那麽多,國戰任務尚未結束,隨時會發生戰鬥,自損戰鬥力的事情不能做,島上唯一沒戰鬥的成員,大概也就是久久發了。當然,由於驛站通了,也可以讓人從神州直接傳送過來,但湯姆是守護獸,十分寶貴,魚不智信任天下軍團才找他們幫忙,天下肯定也要找絕對信得過的人,再沒有誰比久久發更合適了。

  眾望所歸,久久發最初是拒絕的。

  他對魚不智極度不滿,但外交官具備公私分明,識大體的優秀品質……

  最後,久久發哭著帶著木箱上了船,在海上熬時間。

  想到這一出,天下眾深感慚愧,忘了久久發還背負著任務在海上吹風。

  可話說回來,監視寂寞惹人的最佳人選,目前來看非久久發莫屬。

  “其實可以不管湯姆,它自己知道回來,丟不了。”魚不智小聲道。

  為天下四人組解釋小湯姆為什麽能亂跑,以及自己沒有說明的原因。尤其是久久發坐的那艘船已進入渤海,即將抵達沙門島,小湯姆自個走空間裂縫都能回到領地。

  “魚不智!”久久發怨念爆發,悲憤莫名。

  “哎,我還有事,告辭!”某人飛快解散聊天室逃遁,免遭受雷霆之怒。

  關閉好友通訊,魚不智終於放下心來。

  讓人找來荀衍,讓荀衍記得給渤海海賊調撥一批糧食、武器和新戰船,彌補管承部倭島征戰期間的損失。除此之外,魚不智還特意叮囑荀衍調集兩百弩機,以表彰渤海海賊努力搞寶箱的成果。

  荀衍一一應下,恭送領主離開。

  魚不智並沒有徑直回主城,而是再次傳送到龍領。

  從傳送陣出來,看到徐庶和翟冏正在城主辦公室門口商量事情。

  “子龍何在?”魚不智問道。

  “主公。”翟冏趕忙作揖。

  徐庶卻是灑脫得多,笑道:“在兵營。主公,成了?”

  魚不智哈哈大笑:“必須的!你們也來吧,做個見證!”

  徐庶和翟冏對視一眼,兩個人都大喜過望。趙雲人品武功都無可挑剔,逐鹿英傑看在眼裏,有口皆碑,趙雲能正式投效逐鹿領,所有人都很開心。

  一路疾走,在兵營找到趙雲,遞上蓋有公孫瓚印鑒的文書。

  趙雲平靜地接過文書,低頭閱覽。

  他看得很慢,英武俊朗的麵龐上看不到半分波動,但看清文書內容時,向來穩定的雙手卻分明在微微顫抖,隻是一瞬間,便又恢複了平時的穩定。

  徐庶清楚地看到這一幕,心中油然生出對趙雲的幾分同情。

  徐庶大致能猜到趙雲的心思。

  總體而言,趙雲對投效逐鹿領,心情是複雜的。

  袁紹取代韓馥執掌冀州,大部分冀州人順勢依附袁紹,趙雲卻是不同,率常山義從吏兵北上投公孫瓚,說明他對白馬將軍相當認同,希望在公孫瓚麾下做出一番功業。可事與願違,過去後地皮沒踩熱,才華來不及展示,就被派到龍領,在玩家領地當客軍,麾下僅五百騎,擱誰心裏都會有想法。

  在外當客軍,有功公孫瓚看不到,沒功更沒存在感,想回去遙遙無期,奉令外駐又很容易被遺忘,看不到曙光。換個人,或許索性一走了之算了,反正不受重視,在公孫瓚帳下也沒幹多久,以趙雲的蓋世武藝,到哪都能出人頭地,何必在龍領虛耗光陰?

  趙雲沒那樣做。

  除了自身忠義屬性的緣故,還因為他驚喜地發現逐鹿領實力超乎想象,且趙雲和大家接觸下來,發現領主和軍中主要將帥行事風格頗對他的脾氣,理念相近,誌趣相投,好感日增。而且趙雲清楚地感受到,逐鹿領主和軍中將士對他的欣賞和尊重,渴望他加入,隻是因種種原因不便明示。

  被投閑置散的子龍,當然會感動,當然會不知不覺間歸心。

  直到,魚不智隱晦地正式發出邀請。

  趙雲讓公孫瓚決定。

  讓公孫瓚做決定,不僅僅是程序是否正義的問題,更是趙雲對自己的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