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仗義的公孫瓚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6      字數:2255
  經營上郡諸縣良久,朱儁終究成了一方諸侯。

  靠撥亂反正占據幾座無主名城,再借助玩家力量占領了郡國全境,逐漸達成重置廢棄郡國的條件,他的諸侯之路看似簡單,實際上難以複製。

  朱儁有部隊有資曆有能力,但要重新啟用一個廢棄名城,靠的是撥亂反正,占城上限取決於官職大小,每兩千石可占一城,車騎將軍秩萬石,剛好可以占據五城。郡國境內其他廢棄城池,即使自己有兵,也無法直接以軍事手段奪取,朱儁就是向魚不智發布了諸侯晉級任務,借助外力實現對上郡全部名城的實際統治。

  姑且不提魚不智這樣的強力諸侯好不好找,要想發布諸侯晉級任務,其中一個前提就是任務發布者有占據五名城的資格,說白了僅限萬石官員;另一個前提是自占名城數量要大於其他名城數量,這就是朱儁為什麽選擇在上郡屯兵,管轄9個縣的上郡是他能吃下的最好目標,名城數再多一個,哪怕有實力超群的外部勢力幫忙,朱儁也無法將上郡收入囊中。

  大漢朝主動廢棄的郡國還有好幾個,可撥亂反正絕非普通人能用,萬石高位就那麽幾個,正常情況下萬石之尊都在中央,象朱儁這種因國家亂事流亡在外的完全是特例,遍數朝中重臣,再找不出第二個可效法朱儁。

  正因如此,朱儁完成重置上郡是一次壯舉,更是一個奇跡。

  魚不智有幸見證了奇跡的誕生。

  朱儁正式躋身諸侯,對逐鹿領來說當屬重大利好。

  朱儁越強,龍領的安全係數越高。

  另一方麵,這位漢室宿將重置上郡,相當於宣告了大漢勢力重返河套,勢必引起羌胡警惕。朱儁這麵大旗飄揚在河套地區,傳說中的龍領再神秘,對羌胡的威脅也遠遠趕不上朱儁,況且龍領石製城牆在建,部落合作起步,即將邁進韜光養晦新階段,除非有深仇大恨,成為羌胡目標可能性不大。

  對於多線並進兵力吃緊的逐鹿領而言,能安穩一路都是好的。

  魚不智親眼見證上郡重置過程,見證朱儁領上郡太守,但他並未久留,恭賀幾句之後匆匆別過。走驛站回龍領,然後傳送陣到飛魚領,再走驛站馬不停蹄奔赴右北平,拜訪公孫瓚。

  一路順風順水進入太守府。

  與袁紹相比,公孫瓚沒有因為得勢便擺豪門架子,至少對魚不智沒有。

  公孫瓚很快便出來和魚不智相見,春風得意的喜悅就在眉梢,不過待人態度和從前基本一般無二,還是那麽直率爽朗,還是那麽豪氣幹去,偶爾嘴裏不經意間蹦出幾句聽起來不是那麽得體的話,與世家子弟氣質無懈可擊的袁紹形成鮮明對比,卻更加真實,更容易讓人感到親切。

  不等魚不智恭喜北平軍取得大勝,公孫瓚已經先祝賀魚不智就任太守,並對魚不智在主城被圍攻的時候,堅持留在倭島參加國戰大加讚賞,對自己未能參與那場戰事深感痛惜,最後咬牙切齒地將他沒能參與國戰的鍋甩到袁紹身上,痛罵對方不識大體,國戰期間膽敢圖謀反攻,妥妥地漢賊……

  魚不智聽得忍俊不禁。

  換作別人這樣講,基本可以判定是強詞奪理,胡攪蠻纏。

  公孫瓚卻是不同。

  他對漢家朝廷未必有多少忠心,否則也不會與袁本初爭鋒河北,意欲逐鹿中原。然而,任誰都不能抹殺公孫瓚對這個民族的忠誠。他是漢末最著名的民族主義者,對異族極度強硬,信奉“隻有死了的胡人才是好胡人”。

  國戰任務一開,以公孫瓚的性情肯定想參加,可惜這是局部國戰任務,浮屠選擇讓距離戰場更近、有強大水師的遼東軍代表漢家出戰,公孫瓚隻能在後方幹瞪眼,再加上袁紹不甘心失敗蠢蠢欲動,公孫瓚認定是袁紹不顧大局,拖他後腿,痛罵袁紹“漢賊”大概還真是發乎本心,絕對沒亂講。

  “那廝向來小氣。”魚不智欣然插刀,反正他對袁紹的怨氣還沒消。

  “休提那小人,早晚扭斷那廝狗頭!來人,上酒,我要敬拓土英傑!”公孫瓚大手一揮,似乎特別羨慕魚不智得到這個人稱號,這樣的稱號代表著為國開拓疆土,對鐵杆民族主義者極具吸引力。

  魚不智本不想飲宴,他現在四處趕場,要跑的地方還很多,但公孫瓚盛意拳拳,卻之不恭,且最重要的事情還沒有搞定,隻好坐定相陪。

  玩家千杯不醉,某個包藏禍心的家夥主動出擊,頻頻勸酒。

  推杯換盞,賓主盡歡。

  在公孫瓚喝得眼花耳熱的時候,魚不智順勢提出希望將北營轉投門庭,以便就近補兵,確保能與羌胡長期作戰。公孫瓚豪爽過人,現在北平軍軍勢大盛,區區數百騎兵沒放在心上,況且魚不智是貨真價實的拓土英傑,所為也是方便抵抗異族,當即慨然應允,馬上讓刀筆吏修書,蓋上北平太守印鑒,交給魚不智。

  拿到文書,魚不智熱淚盈眶,欣喜若狂。

  趙雲到手!

  “伯圭兄,若有用得著之處,但請直言。”魚不智不想白占公孫瓚便宜,這位仁兄實在伏義,他也不想讓曲晨心懷愧疚,能幫到公孫瓚,隻要力所能及,魚不智絕不會有二話。

  實話說,目前他實在想不出公孫瓚有什麽需要他幫忙,野馬群是最有戰略價值資產,但野馬群規模太小不宜出馬,更重要的是北平會缺馬?魚不智說這句話,更多是想表達自己的態度,也是一個承諾。

  沒想到,公孫瓚還真有需求。

  “賣我些船吧。”

  “哈?”魚不智以為自己聽錯了。

  “飛魚領戰船製造水平很高,賣我些好船,我想組建水師,等騰出手,好好教訓倭人!”公孫瓚認真道,他對倭人進犯北平耿耿於懷。

  魚不智淚流滿麵。

  以騎兵縱橫北疆的白馬將軍,搞什麽水師?

  就算真想搞水師,也不應該是現在上馬,袁紹搞定了嗎?

  人家好歹關東盟主,四世三公,底蘊深厚,公孫瓚貌似把袁紹當成可隨便揉捏的軟蛋,是不是太過盲目樂觀?結合先前公孫瓚言談間對袁紹的強烈不屑,魚不智隱隱感覺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