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國家任務升格——國戰任務!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5      字數:4326
  甘寧與香宗國水師周旋,希望拖到天黑撤退的時候,某些存在的介入,正使得形勢向未知的方向發展。

  香宗國主宮。

  香宗國主打發走水師主將,邁著沉重步伐向後宮走去,神情十分嚴肅。

  漢人玩家水師大舉進入豐後水道,香宗國選擇按兵不動,任由其過境,以保守本國實力。香宗國雖是四國地區霸主,但與周邊倭國橫向比較起來,香宗國綜合國力隻能敬陪末席,沒有必要的情況下,國主寧可獨善其身。

  可問題是,有時候想獨善其身也未必能如願。

  倭人與漢人正在進行一場戰爭,一場規模有限的戰爭。

  邪馬台國被漢人玩家勢力盯上了,北九州的戰火已燒了很多天。

  附近倭國都有收到消息,但沒人願意主動加入那場戰爭。

  邪馬台居然異想天開地主動對大漢朝用兵,現在北九州遭受漢軍攻擊,不過是漢人隨之而來的報複,怨不得任何人。周邊倭國普遍沒有替邪馬台擋刀的覺悟,倭島幾十個國家,彼此間鬥得你死我活,從來不是鐵板一塊。

  單就豐後不道而言,邪馬台水師沒了,但是最北端的毛利國水師還在,關門海峽最窄處僅數百米,乃是豐後水道咽喉,船隊過關門海峽很難不被發現。倘若毛利國決心阻攔,水師配合岸防部隊,漢人水師輕鬆通過狹長的關門海峽純粹是奢望,可首當其衝的毛利國水師沒有那樣做。從這個角度看,香宗國水師放任漢人水師過境,不過是效仿毛利國,更加無可厚非。

  然而,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哪有那麽簡單?

  毛利國不擋,誰都拿他們沒辦法,因為毛利國夠強!

  香宗國不擋,看似順水推舟順理成章,可落在有心人眼中,隨時可以給香宗國扣上一頂“放縱異族部隊入侵”的高帽子,甚至被斥“勾結異族”。明眼人都知道是怎麽一回事,無非找個看起來象樣的借口,搶奪地盤罷了,卑劣得無以複加,卻不會有人出來主持正義,隻可能引來更多的狼分食。

  消滅“倭奸”,人人有責!

  這鍋很重,香宗國背不起!

  香宗國能做什麽?

  什麽都做不了。

  出兵吧,為人作嫁不說還自損實力,其他倭國推過來更容易;不出兵,實力倒是能保住,就是會留下隱患。無論怎麽選,香宗國都沒有好果子吃,這就是小國的悲哀,做任何事情都得考慮到方方麵麵,很難做到麵麵俱到。

  既然兩邊不討好,香宗國主也想通了。

  毛利國不管,香宗國憑什麽管?

  國與國之間終究靠實力說話,別的國家想吞並香宗國,也得有好牙口。就算將來被人拿這事大做文章趁機發難,香宗國也認了,索性保存好實力,全力自守,說不定還能讓別國因忌憚滅國代價過大,不敢輕舉妄動。

  走過一道長廊,忽地刮起一陣大風,將院中和簷下的沙塵都吹了起來,長廊上象是刮起了沙塵暴,風中沙土打在臉上,香宗國主麵龐竟隱隱作痛。香宗國主大駭,侍衛們衝上來護著國主後退,但沒走兩步,沙塵暴迅速停歇下來,風停沙亦落,仿佛剛才什麽都沒有發生。

  香宗國主清楚地知道不是幻覺,長廊中多了一隻怪獸。

  怪獸象是一隻狸貓,體型比正常狸貓大許多,圓滾滾的身體大腹便便,黃色皮毛和沙土相若,紫羅蘭色文身遍布全身,兩隻耳朵同樣是紫羅蘭色。怪獸蹲坐在長廊上,將長廊塞得滿滿當當,威嚴地注視著香宗國主。

  侍衛們如臨大敵,香宗國主卻是眼前一亮。

  恭恭敬敬地向狸貓狀怪獸行禮:“守鶴大神此番現身,不知有何吩咐?”

  “有件事要你去做……”怪獸傳音道。

  片刻後沙塵暴再起,狸貓狀怪獸隨風而逝。

  “恭送守鶴大神!”

  香宗國主對著空蕩蕩的長廊躬身行禮,隨後快步向他先前過來的方向走去,邊走邊對侍衛道:“緊急召集群臣,殿前議事!”

  幾乎同一時間,南九州的狗奴國主宮也發生類似事情,隻不過顯現身形的怪獸不同,不再是土黃色狸貓守鶴,而是一隻有五條尾巴的白色大狗。那條名叫彭侯的大狗離開後,狗奴國主做了和香宗國主一樣的事情,緊急召集群臣議事,兩個倭國的水師連夜向豐後水道進發。

  守鶴,彭侯,和磯憮一樣,日本九大神獸之一。

  倭島數十個國家,國家興亡更替,國主更迭頻繁,再加上古代壽命短,通常十來年就會換一批國主,國主常換常新,九大神獸卻是始終不曾改變。而且在那個堪稱愚昧的時代,神獸的神奇能力和漫長生命更容易讓人敬畏,倭島的國主見到神獸後那般恭敬,足以說明神獸在倭島的超然地位,即使以鬼道治國的邪馬台女王卑彌呼,對神獸也是敬畏有加。

  青蛟龍將磯憮殺死,甚至連屍體都不打算放過,讓倭國神獸非常憤怒,但青蛟龍靠單挑殺掉磯憮,且自身遠沒有到神獸那種層級,逆襲挑戰神獸,公平決鬥獲勝,誰都不能說勝之不武。其它倭國神獸級存在找青蛟龍報仇,那麽性質就變了,妥妥地以大欺小兼車輪戰術,還要臉不?

  連倭島都有九大神獸,泱泱華夏自然也有!

  日本神獸要是直接找青蛟龍麻煩,很可能引起華夏神獸陣營出麵幹涉,華夏這邊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麒麟五大神獸,看起來數量沒有倭國神獸多,實力卻是毫無懸念碾壓性的優勢。主要是倭國神獸分級比較水,以實力論,華夏五大神獸個個超限,次一級,跟倭國九大神獸相當的存在也有一大堆,隻是五大神獸太厲害,次一級存在哪好意思以“神獸”自居。

  天朝上國威名不是說說而已,而是打出來的。

  真要惹毛了華夏神獸,這些所謂倭國神獸多半會吃不了兜著走。

  所以倭國神獸盡管暴跳如雷,剛開始也沒敢赤膊上陣,擺出一副自重身份袖手旁觀的高姿態,暗地裏鼓動海族圍攻青蛟龍。但海族圍攻青蛟龍至今未竟全功,磯憮屍體也還沒搶回來,漢人水師大舉進入豐後水道,帶青蛟龍和磯憮屍體要跑路,倭國神獸有點坐不住了。

  問題是,它們還是不便直接阻撓。

  如果倭國神獸對漢人水師動手,性質之惡劣比直接青蛟龍下手更嚴重。蛟龍好歹是神話生物,漢人水師是凡夫俗子,強大生物對凡人下手為重罪,即便天道輪回懲罰一時半會沒降臨,護佑華夏的五大神獸肯定會有感應,至少會有一兩位從沉睡中蘇醒,大開殺戒!

  這就是守鶴和彭侯分別找倭國國主的原因。

  凡人有天道輪回保護不能亂動,可凡人要自個作死打仗,天道管不著!

  以凡製凡。

  倭國神獸對擊殺青蛟龍奪回磯憮誌在必得,香宗國和狗奴國很快行動,水師傾巢而出準備在海上圍殲漢人水師。狗奴國的實力不在邪馬台國之下,再加上香宗國搭手,兩國水師聯軍實力足以壓倒進入倭國海域的漢人水師,畢竟漢軍已經和邪馬台水師兩敗俱傷,殘部加援軍實力還不如長崎海戰前。

  就這樣,倭國神獸還不放心,守鶴又專程去了一趟毛利國。

  毛利國主拍著胸脯保證,承諾全力封鎖關門海峽。

  得到這個保證,守鶴心滿意足地走了。

  關門海峽位於北九州與本島之間,為瀨戶內海西邊的門戶,水域狹窄,綿延數十裏,最窄處僅僅七百餘米,堪稱咽喉要道,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雖說邪馬台水師跟漢軍水師拚光了,但以關門海峽那點寬度,毛利國水師在岸防部隊配合下,完全有能力完成對海峽的封鎖。

  關門海峽一關,進入豐後水道的漢軍水師後路被斷,身陷倭國包圍圈。最理想的狀態是從豐後水道繼續南下,過南九州島再掉頭向北繞一個大圈,理論上也能跳出包圍圈,可這一路上路途遙遠,即使不考慮倭國水師堵截,漢軍水師食水補給能不能撐過去都是問題,很可能全軍覆沒!

  倭國神獸出麵斡旋,順利促成狗奴國、毛利國和香宗國聯手封鎖水道,加上邪馬台國一直在抵擋大漢遠征軍進攻,事實上形成了南北九州、中國地區和四國地區幾個倭國並肩對敵。

  接連兩則係統公告昭告天下。

  “因圍繞華夏青蛟龍展開的營救和圍攻愈發激烈,參戰勢力持續增加,多個倭國派軍隊參與戰鬥,國家任務營救青蛟龍升格為局部國戰任務。大漢玩家幫助青蛟龍成功突圍並重返華夏,不僅能獲得國家任務豐厚回報,還能通過作戰積累戰役功勳,國家任務結束後獲得相應獎勵;青蛟龍戰死,則國戰任務失敗。”

  “多個倭國軍隊參戰,漢軍遠征部隊有全軍覆沒之危,天子傳檄天下,命遼東太守公孫度率所部水師火速南下,進入倭島地區救援漢軍遠征部隊。”

  國家任務升格為國戰任務!

  盡管前麵還有個“局部”作為前綴,但這畢竟是國戰任務!

  第一個國戰任務,而且國戰對手是倭島,華夏玩家的反應可想而知。

  官網對“局部國戰任務”作了說明,“國戰任務”是什麽意思一目了然,重點在“局部”二字。講得通俗一點,就是國戰範圍限定在局部區域之內,其他地區該幹嘛幹嘛,除非國戰任務進一步升級,否則不會主動參與其中。

  局部國戰任務的區域限製,對交戰雙方都有效。

  具體到這次任務,倭島參戰地區是邪馬台國、香宗國、狗奴國和毛利國管轄區域,包括南北九州、中國和四國;而大漢朝的參戰勢力比較孤單,隻有遼東太守公孫度,考慮到戰場位置、跨海遠征、水師建設和國力對比,大漢朝這邊派遼東做代表,是比較合適的。

  客觀地講,曆史上這個時期,有能力跨海遠征的諸侯也隻有公孫度了。

  當年公孫度從遼東出發,登陸東萊取北方諸縣,跨海擊青州開疆拓土,堪稱一時之壯舉。此時孫伯符周公瑾尚未嶄露頭角,孫家還沒能占據揚州,以水戰聞名天下的東吳水師壓根不存在,事實上其他諸侯基本上沒有水師,有成建製水師且能渡海遠征的隻有遼東一家,別無分號!

  即便時間軸再往後拖幾十年,還是很難找到能與遼東抗衡的水師力量。

  江東能據長江與曹魏劃江而治,水師確實很強,但江東強在江河作戰,頂多算是內河水軍。孫權登基做皇帝後派衛溫和諸葛直出海尋夷洲(台灣),率甲士萬餘,一年後隻有數千人歸來,損失慘重,兩人也因此被孫權誅殺。衛溫等人找到夷洲卻被殺,是因為沒有打仗的情況下部隊折損嚴重,江東士卒水性自然不會有問題,損失如此之大,想來是海船技術不過關的緣故。

  遼東的海船製造技術,其它諸侯望塵莫及。

  事實上,現在靠海諸侯有成建製水師的寥寥無幾,陸權國家天生秉性。包括公孫瓚和袁紹這樣的強人,光顧著點陸軍,水師什麽的一邊放著先……

  唯獨遼東有能揚帆大海的海軍,離倭島又近,漢室當然會派他出兵。正史上,公孫度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恒,南取遼東半島,越海取膠東半島,稱得上軍事強人,外戰成績尤其光彩奪目。

  以遼東軍的戰鬥力,獨自推平當時基本處於蠻荒狀態的倭島輕而易舉。雖說遊戲中倭人作為異國勢力開了金手指,實力膨脹得堪稱喪心病狂,但局部國戰任務限定倭島參戰國家就那四個,遼東挑四國,倒也旗鼓相當。

  另外客場作戰諸多困難,好在大漢還有為數眾多的玩家勢力踴躍參戰,盡管素質不怎麽樣,戰力評估戰五渣,但最好不要低估玩家勢力的影響力,玩家發瘋的時候NPC諸侯都怕,況且這次是打倭國。即使全是戰五渣,作為公孫度與四個倭國PK的添頭,多少也能起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