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受阻的飛軍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5      字數:4376
  一群夷人在山間空地上休息。

  休整期間,夷人們看似七零八落散在各處,懶洋洋地提不起什麽興致,可實際上他們所處的方位頗有玄機,扼守住了附近所有關鍵位置。無論哪邊出現情況,都有夷人能迅速作出反應,夷人們身上若隱若現的森然殺氣,更是如有實質,讓人輕易不願招惹他們。

  動靜之間,張馳有度,軍陣自成。

  唯有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才能在悄無聲息間做到這種程度。

  兩名夷人從山下奔來,一路暢通無阻地來到一名撲克臉少年身前。

  “頭,我們回來了。”

  王平點頭,不動聲色:“說。”

  兩夷人知道他們的頭兒向來惜字如金,沒有任何不滿,道:“盤查甚嚴。漢人稍好一點,對異族盤查甚嚴;向西去的稍好一點,往京兆尹方向甚嚴;同行者達到三人會反複盤問;大家議論說是朝廷擔心涼州兵作亂,羌人有追隨西涼鐵騎的傳統,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不容易混過去。”

  王平默然。

  無當飛軍奉命趕赴河套地區,協助駐河套部隊完成光複上郡任務,王平率部喬裝成夷人獵戶從巴郡北上,分散成若幹小隊順利混過漢中防區,進入司隸扶風境。本以為最艱難的地段通過,這時卻發生了董卓伏誅事件。

  司徒王允主理朝政,在如何處置涼州兵將問題上舉棋不定,多次反複。一會兒願意寬恕涼州兵,一會兒又認為涼州兵助董卓為惡,必須遭受懲罰,至今沒有一個明確說法。朝廷沒有拿出定論,坊間各種流言紛起,有人說王允想殺死所有涼州兵,也有人說王允想殺死所有涼州人,連在涼州生存繁衍的異族都無法幸免,導致涼州人心惶惶。

  人心不安,局勢自然不穩。

  局勢不穩,中央軍不敢怠慢,迅速封鎖各個道路隘口,嚴查過往客商。朝廷調軍隊封鎖道路,本意是將危險扼殺在搖籃中,卻使得人心更加慌亂。最近長安以西的秩序漸有崩壞趨勢,惡性事件和小規模叛亂越來越多,中央軍如臨大敵,盤查的更加嚴格。人心不穩導致中央軍封鎖,中央軍封鎖又加劇了涼州人心中的恐懼。

  長安以西的安全形勢,進入一個惡性循環。

  紅菽部落遷移河套動身比較早,董卓伏誅時部落族人大隊已過了長安,且部落老幼婦孺眾多,一看就知是搬家,受到中央軍封鎖道路的影響很小。

  無當飛軍卻沒有那麽幸運。

  無當飛軍進入扶風郡不久,就因為長安西緊張的局勢所困擾,飛軍將士全是夷人,一個個精壯剽悍,百戰精銳的氣質不是想遮擋就能遮擋住的,飛軍的行進方向恰好得過長安,毫無懸念地成為中央軍嚴格盤查對象。一開始的時候,王平還能讓飛軍化整為零通過關卡到指定地點集結,可最近中央軍盤查越來越嚴,化整為零這招很多時候也不管用了。

  無當飛軍被困在這裏已經三天,中央軍盤查力度始終沒有降低的趨勢。

  王平表麵平靜,實際上心急如焚。

  軍令如山,徐庶給飛軍路上時間是50天,這個時間普通部隊難以趕到,但飛軍都是夷民精壯組建而成,翻山越嶺,健步如飛,王平自信能夠達成,沒料想路上碰到中央軍封鎖這一檔子事。雖說這種突發狀況事後可以解釋,領主和軍師想來也能夠理解,可王平屬於那種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的將領,少年時就被魚不智破格擢拔獨掌一軍,小王平更不能容忍自己犯錯,完不成任務這種情況怎麽能發生在他身上?

  況且王平知道,飛軍會是攻打廢棄縣城的主力。

  光複上郡任務有時限,幫助朱儁有利於改善河套領地的安全形勢,領地對此甚是重視,王平深感責任重大。倘若因飛軍沒辦法按時趕到龍領,拖慢領地完成光複上郡任務的進程,會不會被徐庶軍法處置且放一邊,關鍵王平覺得自己沒臉去見領主大人。

  但形勢比人強,當化整為零過關都不好使的時候,王平也沒辦法。

  再過幾天,飛軍就會逾期。

  幾名夷人將領圍過來,一個個也是憂心忡忡。

  “繼續蒙混過關怕是不好使了……”

  “我們的裝備跟普通獵人武器大不相同,中央軍已經開始起疑……”

  “盤纏用得差不多了,就算現在道路封鎖解除,我們還是會餓肚子……”

  “頭兒,怎麽辦?”

  最後,幾名飛軍夷人武將齊刷刷望著王平。

  王平年紀雖小,卻早已在這支他一手締造的部隊裏麵建立起絕對威望,別看他平時沉默寡言,願意傾聽其他飛軍將領的意見,拿主意的必定是他。

  “找小路。”王平平靜道。

  飛軍眾將眼前一亮。

  大路不通找小路,多麽樸素的道理!

  飛軍不是普通部隊,非常擅長山地行軍,在山野之間趕路對他們來說如同呼吸一樣自然。說句不客氣的話,但凡狼群能通行的地方,飛軍基本上都有把握走過去,而且絕對速度不會比普通軍隊在平地趕路慢多少。雖說司隸西部到處都是關卡,可未必所有旮旯都有顧及到,說不定會有機會。

  眾人一臉崇拜地望著王平,頭兒就是頭兒。

  不愧是領主大人破格提拔的人才,智商和境界果然不是他們能趕上的。

  王平麵色一沉:“行動。”

  “諾!”

  眾將齊聲應道。

  無當飛軍開始尋找小路的時候,魚不智和徐庶大概有猜到飛軍的處境。中央軍在長安以西地區的動作並沒有保密,封鎖道路對民眾商隊影響很大,引得怨聲載道,先前沒意識到也就罷了,意識到問題後稍作分析,以徐庶的智謀,瞬間就能推斷出王平現在的狀況。

  徐庶無比慶幸提前著手光複上郡任務。

  要是按原計劃等無當飛軍過來再動手,黃花菜都涼了。

  “飛軍帶的盤纏肯定不夠了,估計得餓肚皮。”魚不智苦笑著搖頭歎息,無當飛軍是逐鹿領兩大壓箱底精英部隊之一,跟白毦兵一樣都是他心頭肉,好好的王牌部隊出去挨凍受餓,哪怕明知餓不死,心中還是難免有些惻然。

  “就怕他們象白毦當年那樣,迷路幾年回不來。”徐庶笑道。

  徐庶倒是挺想得開,或許在他看來這些都不是事,主帥眼界必須得高,他知道王平平日裏雖然言語不多,實際上非常有主見,以飛軍的強悍實力,扔山裏幾年都死不了,實在沒辦法進入生存模式就是了,還有心情開玩笑。

  “那不可能!”

  魚不智也笑了起來,當初陳到迷路數年未歸,根本就是係統為遊戲進程向前推進準備的借口,管陳到什麽事?以陳叔至的能力和作風,出現那種失誤簡直無法原諒,根本沒道理。話說那件事還是給白毦帶來一定影響,打那以後白毦基本坐鎮主據,再未離開巴郡遠征,也不知是否有心理陰影。

  現在不比當年,已經正式進入三國,曆史進程推進幾年想都不用想。

  所以隻要中央軍取消封鎖,無當飛軍就能很快趕到河套。

  按照曆史主線情節,要不了多久涼州兵就該起兵造反,大軍奔襲長安。涼州兵一動,中央軍勢必不敢繼續封鎖道路關隘,隻能退回長安據城而守。涼州軍造反是為自保,隻求爭一條活路,攻入長安迫使天子就範是他們唯一的出路,眼中除了長安別無它物,沒道理幹出分兵封路的勾當。

  到那個時候,王平等人的機會就來了。

  避開大軍交戰區域,飛軍抵達河套應該不難。

  徐庶道:“主公說的沒錯,的確不可能,王平機靈著呢。屬下現在倒是有些擔心長安。王司徒在如何對待涼州兵將的問題上舉棋不定,涼州人驚恐不安,朝廷不思安撫,反而派部隊封鎖道路,隻會增加涼州人的驚恐情緒。董卓的西涼舊部與羌人交戰多年,在邊軍中也屬於勇悍之師,且凝聚力非常強,這時候倘若有人挑撥,鼓動涼州軍誓死一搏,後果或不堪設想。”

  徐庶說這番話時,顯得心情十分沉重。

  從曆史事跡來看,徐庶屬於擁護漢室正統的那類人,事實上蜀漢陣營或者與劉備有深厚淵源的人當中,擁護漢室正統的人特別多。察覺到王允的猶豫不決有可能壞事,徐庶本能地開始擔心起來,奈何他人微言輕,即使察覺到危機,也沒有辦法向朝廷陳情或示警。

  魚不智半晌無言。

  徐庶擔心的最終成為事實,可謂一語成讖,這就是王級謀士可怕之處。

  獲得徐庶投效是魚不智最得意的事情之一,徐庶並非純粹的文官路線,他既可出謀劃策運籌帷幄,又能統兵作戰決勝千裏,允文允武,堪稱全能,徐庶這樣的人才比單純的文官或武將更加稀少,也更加難得。

  “朝堂之事自有朝中棟梁權衡,元直無需憂慮。”魚不智隻得規勸徐庶,他不能告訴徐庶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即使他將事情經過巨細無遺地告知,浮屠也不會讓徐庶接觸到相關信息,處理過去大概就是一起閑聊一陣……

  徐庶生性灑脫,向來拿得起也放得下,展顏一笑:“但願是屬下多慮了。”

  魚不智順勢引開話題:“光複上郡任務提前完成,再有兩個月時間,朱車騎就能控製上郡全部縣城,看樣子很可能會象元直說的那樣晉級諸侯。換作半個月前,朱車騎肯定會割據上郡,作為抗衡董卓勢力的根基,可現在董卓伏誅,天子重新掌握權柄,朱車騎會不會割據自立已有變數,以他的威望和戰績,很可能會被召回長安,元直以為如何?”

  這個問題讓魚不智糾結不已。

  朱儁割據上郡,龍領有強援在側,基本上安全無憂;若朱儁接受征召回長安,龍領隻能孤軍奮戰。從逐鹿領的角度考慮,朱儁割據是最好結果,可朱儁是鐵杆保皇派,曆史上還真就不顧陶謙等人的勸阻放棄軍隊回長安,與涼州軍係武將在朝堂上周旋,最後因為憤怒發病而死。

  魚不智與朱儁接觸越久,越發現這位曆史人物的不凡。

  盡管沒能見識到朱儁統兵作戰的才華(四族之戰對朱儁來說小打小鬧),可朱儁在NPC勢力中的威望和名聲實在是太好用了,說他是標杆毫不為過。最難得的是朱儁明顯對魚不智產生了某種錯覺,視逐鹿領主為“忠直之士”,這誤會大得連魚不智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但還是恬不知恥地泰然接受了。平白抱住一條大腿,魚不智當然希望能抱得更久一些。

  朱儁回長安的話,意味著逐鹿領很快會失去緊抱大腿的機會。

  魚不智當然是萬分不情願。

  如果有機會的話,魚不智很願意勸朱儁別往火坑裏跳,可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不是他能決定的,回不回取決於朱儁。以朱儁對漢室的死忠程度,接受征召的可能性非常大,作為局外人,現在隻能靜觀其變。

  仔細研究過相關資料後,魚不智認為朱儁還是有機會留在上郡。

  曆史上,朱儁接受征召是在中牟,那時候李傕、郭汜等人已入主長安,朱儁在中牟日子過得窘迫,隻有陶謙真心實意支持他,其他諸侯恍如未見。處境艱難之際獲天子征召,朱儁奉詔入京也就不足為奇了。

  遊戲中,朱儁的軌跡發生了一些偏移,借馳援龍領的機會放棄了中牟,毅然決然地到上郡發展。最妙的是遊戲裏麵有機會讓荒廢的上郡各縣城重現生機,甚至有機會割據自立成為一方之雄,這是現實中無法做到的事情。李傕等人還沒有起兵自救,更沒能入主長安,等李傕掌握朝堂權柄的時候,朱儁應該已經成了諸侯,要不要奉詔回長安,恐怕誰都說不清楚。

  徐庶很清楚中間的利害關係,正容道:“我們或許應該做些事情,激發朱車騎為大漢收複河套之誌。屬下近來長駐龍領,會借與膚施合作的機會,盡量悄然施加一些影響,馮鸞那邊應該也能出些力。”

  魚不智長籲一口氣,道:“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