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北平行(上)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5      字數:2366
  土垠,右北平郡治所。

  公孫瓚崛起於右北平,土垠堪稱他的大本營,盡管前段時間接連占領了渤海和平原,勢力範圍向南方大幅度擴張,公孫瓚仍然以土垠為根據地,暫時沒有搬遷治所的打算,哪怕治所南移更方便與袁紹勢力作戰。

  為什麽不遷治所?

  掐著時間自殺回城,又傳送到土垠的魚不智,一路上在思考這個問題。

  在他看來,不遷治所應該不僅僅是因為公孫瓚戀舊。

  公孫瓚是實力諸侯,更是徹頭徹尾的民族主義者,他統領著手下健兒與鮮卑人和與烏桓人作戰,用鐵和血為大漢朝守衛著北疆,闖出白馬將軍的赫赫威名。在幽州,公孫瓚的名字有一種神奇的魔力,提起他的名字時,漢人感到溫暖和安全,異族想到的卻是殺戮和恐懼。

  即使與袁紹爭雄河北殺得血流成河,公孫瓚仍然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

  守衛北疆、抵禦異族是他公孫伯圭的責任!

  他不會輕易離開這片土地。

  即便將來不得不離開,他也一定會找好繼任者,代替他守護這片土地。

  公孫瓚顯然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未必忠於漢室,卻真的忠於這個民族。

  魚不智不讚同公孫瓚極端強硬的民族政策,卻打心眼裏尊重這位諸侯。爭雄河北是個人野心,守衛北疆是民族責任,野心沒讓他忘卻責任,難得。

  太守府外,與先行抵達的磐石營會合,登門求見。

  “來者止步!”看到一襲黑袍、黑巾蒙麵的家夥靠近,衛兵大聲呼喝道。

  “煩請通稟白馬將軍,飛魚領主前來拜訪。”

  “飛魚領主?請稍等。”守門衛兵一聽是飛魚領主,態度頓時和緩許多。

  公孫瓚欣賞曲晨早已不是什麽秘密,可惜曲晨跟飛魚領主有兄弟之誼,不能拋開兄長加入北平軍,公孫瓚一直引以為憾。前不久曲晨還來過這裏,飛魚領主卻是頭一次出現,想必是曲晨上次跟公孫瓚通過氣。

  飛魚領主來曆神秘,如此裝束倒也不足為奇。

  單就憑公孫瓚對曲晨的重視,沒有人敢對飛魚領主不敬。

  不一會,一名官吏快步奔出,將魚不智一行人接了進去。

  “薊侯正在接見遼東使者,欣聞尊駕前來心中甚悅,不智城主且稍坐片刻,薊侯待會便至。”官吏溫和地笑著,魚不智以“飛魚領主”身份求見,他能叫出不智城主,顯然是公孫瓚心腹,有權知道飛魚領的秘密。

  “貴使請便。”見對方知道自己身份,魚不智索性摘下麵巾,也不多言。

  畢竟他是第一次來北平,跟這些人不熟。

  “既如此,恕在下告退。”官吏揖手,轉身離去。

  “這個時候接見遼東使者,難道公孫度想和公孫瓚聯手嗎?這兩位雖然不是親戚,但一筆寫不出兩公孫,毗鄰而居,又都是對異族強硬的態度,倘若兩人聯手,河北霸權花落誰家,還真是難說呢……”魚不智喃喃道。

  公孫度和公孫瓚同姓,又都在幽州,但兩家實際上並沒有血緣聯係。

  據《三國誌》記載,公孫瓚是遼西郡令支縣人,也就是現在的河北省遷安縣一帶;而公孫度是遼東郡襄平縣人,也就是現在的遼寧省遼陽市人,兩地相隔遙遠,沒有聯係。平心而論,若公孫瓚和公孫度有血緣關係的話,史料上理應有相關記載,畢竟兩人都是三國時期的諸侯,並且實力都不弱,史料沒有表示,基本可以反證兩人沒有關係。

  另一方麵,公孫這個姓氏的起源也比較特別。春秋時期,各國諸侯不論爵位大小,多喜歡稱公。按照周朝製度,國君一般由嫡長子繼位,即位前稱為太子,其他的兒子便稱為公子,公子的兒子則稱公孫。他們的後代不少人便以公孫為姓,因此,公孫並非一族一姓的後人。

  血緣上,公孫瓚和公孫度應該沒有聯係,但兩人也有很多共通之處。

  同為幽州諸侯。

  同為軍事強人。

  最難得的是,兩人對異族都很強硬。

  公孫瓚不用說,標準的民族主義者,實際上公孫度這方麵也不遑多讓。公孫度趁中原大亂之際割據遼東,威服外夷,夫餘國王主動成為遼東附屬,東征高句麗,西擊烏丸,威震海外,一度成為東北亞霸主。

  公孫瓚是公認的河北軍事強人,不過觀公孫度的成就,戰力明顯不差。

  右北平和遼東之間,隔著遼西郡和昌黎郡。

  公孫瓚沒有選擇先打下遼東,獲得一個完整大後方再南下與袁紹爭雄,而是直接與袁紹開戰,策略上麵是否正確很難說清楚。但有一點必須承認,公孫瓚與袁紹展開殊死鬥爭的過程中,公孫度自始至終沒在後麵捅過刀子。

  兩位幽州強人中間是否達成某種默契或協議,後世也無從考證。鑒於兩人之間在民族理念上存在共識,且右北平和遼東實力都不弱,打起來兩敗俱傷,如果兩位諸侯決定一致對外,想來也不是什麽奇怪的事。公孫瓚揮師攻打冀州,公孫度派部隊跨海擊青州,各打各的互不侵犯,倒也不錯。

  遊戲中,河北形勢與史實有一定偏差。

  本該被鎖在幽州的公孫瓚居然占據上風,反而對袁紹呈戰略夾擊之勢,曆史的車輪楞是被拉得偏離既定軌道。這個時候公孫度派使者來見公孫瓚,兩位幽州諸侯會談些什麽,達成什麽樣的協議,讓魚不智好奇不已。

  沉穩有力的腳步聲由遠而近。

  魚不智扭頭看去,一位相貌俊美、英氣逼人的漢子出現在門口。

  看到那漢子的時候,那漢子也看到了魚不智,灑然一笑,聲如洪鍾:“可是曲小弟之兄、逐鹿領不智城主?”

  “正是,觀閣下風采氣度,雄姿英發,應該就是威震北疆的薊侯了。”

  “哈哈哈!”

  公孫瓚放聲長笑,狀極歡愉,快步進來在魚不智對麵找了個位子坐下,笑著擺手道:“你是曲小弟兄長,承蒙曲小弟也喚我一聲公孫大哥,既如此,你們便是平輩論交的朋友,喚我薊侯忒過生份了。我癡長你些年歲,不智城主若不嫌棄,稱我為公孫兄、伯圭兄便是。”

  魚不智也不扭捏,笑道:“那麽恭敬不如從命,伯圭兄喚我名字就好。”

  或許因為曲晨的原因,或許彼此都聽過對方名聲和事跡,有一定認同,兩人初次見麵竟然相當融洽,幾句話下來,就如同多年老友重逢一般。

  (第二更送上,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