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漢軍威武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5      字數:3337
  朱儁不是地方諸侯,在中牟對抗董卓軍時,隻能號召關東諸侯給他兵,給他錢糧。朱儁可以憑撥亂反正找個棲身之地,卻沒有辦法象普通諸侯那樣自主發展軍政,割據一方。

  然而關東諸侯沒幾個靠得住。

  朱儁當初在中牟的日子十分難捱,否則也不會借救援龍領的機會舍棄中牟諸縣,毅然決然地揮師進駐河套。

  大漢朝勢力從河套全麵撤退,留下諸多廢棄名城,朱儁憑借重臣身份,用撥亂反正技能找個落腳點並不難,可如果僅僅是這樣,朱儁進駐河套就顯得太虧了一些。不說別的,廢棄縣城的人口恢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撥亂反正有冷卻期,在人口徹底恢複之前,朱儁所據縣城產出和收益都會持續受影響,若是沒有其它打算,很難理解朱儁進駐河套的決定。

  徐庶認為,光複上郡分明就是朱儁成為諸侯的機會。

  以朱儁的聲望和兵力,現實中割據地方一點問題都沒有,可這是遊戲,遊戲有遊戲的規則。象朱儁這種曆史上從未成為諸侯的重臣,即使有名聲有實力,想成為割據勢力想必也不是那麽容易,大機率得先完成相應任務。

  “諸侯晉級任務”,不會是空穴來風。

  除此之外,光複上郡任務要求逐鹿領打下四座廢棄縣城,細細想來恐怕也有一些值得玩味之處。

  為什麽是四座城而非其他數字?

  為什麽鎖定在上郡範圍?

  徐庶給出的解釋是:上郡共計九縣,朱儁是車騎將軍,位比公秩萬石,最多可利用撥亂反正技能占據五縣,再有多的無主之城,他也占不了。將攻占另外四座縣城的任務交給逐鹿領,上郡九縣就可一網打盡。

  是否完整占據了某個郡國,是判定諸侯身份的硬指標!

  朱儁最多占據五個縣城,河套被廢棄郡國裏,唯獨定襄郡剛好五縣城,別的郡國縣城數皆超過五個,理論上朱儁有機會直接占據定襄郡晉級諸侯。不過定襄郡離中原地區實在太遠,已經抵達陰山,跑到極北之地當個諸侯,姑且不說朱儁帶著大軍能不能順利抵達,就算千辛萬苦過去了並如願以償,將來發展和涉足中原都不方便,以朱儁的聲望地位,自然不甘心去那地方。

  跟朱儁打交道這麽久,魚不智很清楚這位名將是真心忠於漢室。

  以中央重臣身份謀求轉為地方諸侯,並非朱儁個人野心驅使,更多是因為他看清了關東諸侯擁兵自重的真麵目。中央回不去,又得不到關東諸侯支持,朱儁幹脆也割據一方,占塊根據地慢慢發展,成為漢室外部奧援。等到時機成熟,舉義兵南下清君側勤王,想必是朱儁做夢都想完成的事。

  既然存有這份信念,跑極北之地發展便毫無意義。

  上郡緊靠司隸,離中原近,無論將來揮師勤王,還是發展生產和經濟,都比北方那些郡國更容易。況且朱儁的處境其實很尷尬,朝廷放棄了河套,他要在河套重新恢複大漢治理,勢必跟羌胡發生衝突,麵臨壓力可想而知,指望關東諸侯幫忙根本不現實,逐鹿領在上郡建立據點,讓朱儁看到機會。

  逐鹿領雖然隻是一個領地,但逐鹿軍驍勇善戰,朱儁又將魚不智視作忠直之士,順勢進入上郡與龍領守望相助,顯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朱儁自己不能拿的幾個廢棄縣城,交給魚不智,成功機率也非常大!

  五千騎兵可不是一般領地能對付的。

  跑到河套占廢棄縣城,朱儁也是沒有辦法。

  河南尹是有些無主名城,可晉級諸侯得完全占據某郡國,河南尹21縣,拋開被大火焚毀的洛陽還有20縣,朱儁找誰幫他打另外15座縣城?再說,河南尹西邊的縣城還在董卓手上,西涼軍可不會有成全朱儁的想法。

  上郡無論地理位置、發展潛力、晉級諸侯難度和外部助力都相當適合。

  這就是朱儁進軍河套的根本原因。

  雖說以上都是徐庶的分析,但種種跡象表明,推測與事實應該很接近。朱儁那邊一直很關心光複上郡任務進程,得知要先等逐鹿領派來援軍,失望之情溢於言表,進一步印證了徐庶的推測。

  拋開任務獎勵不談,如果光複上郡能幫助朱儁成為諸侯,魚不智非常樂意做些事情。從朱儁進軍河套的那一刻起,彼此扶助之勢已經形成。

  河套地區是羌胡的地盤。

  如今草原上流言四起,蠻牛部的火遲早燒到龍領身上,早日完成任務,幫朱儁完成破繭成蝶的蛻變,也是在幫逐鹿領自己。

  朱儁越強大,龍領越安全。

  盡快著手完成光複上郡任務,顯然也是出於龍領完全方麵的考慮,魚不智沒理由反對,但不得不正視河套軍力不足的問題。

  “王平和飛軍還在路上,以我們在河套的戰力,能攻下廢棄縣城?”

  徐庶搖頭:“即使僥幸攻占一城,必損失慘重,無力再戰。”

  魚不智歎了一口氣,這個答案早在意料之中。

  算上刺血領三千援軍和趙雲的北營騎兵,河套領地總兵力約七千餘人,在幾位王級人才的帶領下,的確有機會擊敗盤踞廢棄縣城內的五千人形怪。但城內都是60級的部隊,隻有趙雲的四百多北營騎兵不會被等級壓製,逐鹿軍就算傾巢而出,也沒辦法形成對守軍形成兵力壓製,很可能進行野戰,野戰中騎兵對步兵有明顯優勢,就算打下一城,自身損失也會很嚇人。

  魚不智肅容道:“要白毦傳送過去的話,我來籌錢。”

  飛軍在路上,隻有白毦能穩穩壓製住羌胡騎兵。

  “白毦還是留下吧,逐鹿城需要一支強兵鎮守,主公調些資金就好。”

  魚不智一楞:“征兵是不是慢了點?訓練需要時間,戰力也不會很過硬。”

  徐庶搖頭:“屬下打算請傭兵。”

  說到傭兵,某種程度上講,逐鹿領當初就是靠傭兵起家。

  魚不智剛入主逐鹿領那會兵微將寡,就是靠著超級傭兵賨人鼎力相助,才得以完成村莊級據點掃平縣內所有山寨的壯舉,黃巾戰役期間,也是在賨人的幫助下轉危為安,對使用傭兵並不陌生。

  隨著逐鹿領規模不斷提升,部隊越來越多,缺兵少將的情況明顯好轉,對傭兵的依賴性越來越低。白虎義從的成立和壯大,以及青穀部落成為附庸勢力,使得逐鹿領可動員很多編外戰力,這兩年主據很少從外麵請傭兵。

  久而久之,魚不智連“有事可以請傭兵”的念頭都漸漸淡了。

  “紅菽部落到五龍山了?”

  徐庶提到請傭兵,魚不智第一反應是紅菽部落遷移完成。

  “那倒沒有,”徐庶灑然笑道:“我們逐鹿領是一級都城,最多可以雇傭兩千傭兵,紅菽部落就算到了那點人也遠遠不夠,不過我們可以請羌胡。”

  “羌胡願意當傭兵?”

  “主公,羌胡當傭兵的傳統由來已久……”

  華夏是農耕文明,不過古代漢人軍隊戰鬥力是相當強悍的,遊牧民族騎兵雖然有騎射優勢,但對上漢朝精銳邊軍大部分時候都是被吊打的份兒。秦漢時匈奴人曾經是草原上的霸主,不可一世,被衛青和霍去病擊敗,從此走向衰落。等到鮮卑成為草原霸主,與漢朝時戰時和,同樣占不到便宜。漢軍擁有兵法、軍陣、裝備、資源和技術優勢,遊牧民族很難占到上風。

  陳湯喊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絕不僅僅代表一種態度。

  還有漢軍將士與遊牧民族一次次血戰積累下來的底氣!

  漢人步卒對上遊牧騎兵,以少勝多絕非特例。

  大多數時候,遊牧民族唯有餓得沒辦法,或趁華夏中央政權極度衰弱,才仗著馬快南下擄掠占些小便宜。別看遊牧騎兵對平民窮凶極惡,其實對漢軍是相當忌憚的,尤其是那些邊軍。就說河套,當年也是漢軍從遊牧民族手裏硬生生搶下來的,否則胡人哪會放棄豐美的草場。

  東漢朝廷放棄河套,並非軍事上失敗難以為繼,而是國力衰退所致。

  三國是華夏曆史上動蕩不安的時期,數十年內戰,百業凋零人口銳減,晉朝建立時全國總人口不到千萬,不到漢桓帝時期全國5600萬人口的兩成,慘痛到了極點,可即使是那樣,遊牧民族也沒敢大舉進攻中原。直到後來晉朝經曆“八王之亂”,漢人耗盡僅存的那點元氣,最終進入五胡亂華時期。

  扯這麽多,主要是想說明一點:漢軍當時很牛,各種威武。

  正因為漢軍強盛,才會有那麽多遊牧民族歸附朝廷。

  隨著國力衰退,漢軍規模縮減,而天災人禍及內部矛盾導致叛亂頻仍,地方出現叛亂時,中央政府經常雇傭遊牧騎兵隨軍平叛。匈奴人、鮮卑人、烏桓人和羌人,都有受雇賺賣命錢的傳統,要不哪來那麽多義從?

  由於龍領和羌胡持續衝突,魚不智壓根沒想過或許可以雇傭羌胡。

  直接雇傭羌胡打羌胡,估計很難行得通,不過廢棄縣城裏全是人形怪,跟羌胡部落沒有半毛錢關係。況且現在河套仍在鬧饑荒,隻要價格合適,相信總有人願意賺取傭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