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開誠布公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5      字數:4422
  “其實吧,飛魚領也是我的……”魚不智說道。

  朱儁也被這個消息給震驚了,但他畢竟是在朝中混過這麽多年的老將,雖然驚訝,卻並沒有明顯失態。

  飛魚領歸屬問題坊間早有定論,各種證據都指向廟街十三少的非魚領,就連朱儁也覺得飛魚領是非魚領附庸很合理,廟街十三少已經是齊國相了,玩家第一諸侯呢。要是魚不智不提,朱儁恐怕根本不會對飛魚領有懷疑。

  “本想讓飛魚領低調發展,可特別領地離主據遠,人口增長十分緩慢。剛好那陣子幽並鬧狼災,災區很多百姓流離失所,荀休若就讓我義弟阿晨率部進入幽州接人,就此進入外界視線。後來又發生鮮卑南下就食的情況,我弟與白馬將軍相識,長城下與鮮卑騎兵一場大戰,建立起深厚情誼……”

  “討伐董卓戰役結束後,因飛魚領在渤海,且當時已與黑山賊寇交惡,遂以戰役頭名的身份與袁本初建交,這才有了後來渤海太守府與張燕斡旋,並最終卷入飛魚領和黑山賊寇衝突……”

  “這位就是我義弟曲晨,阿晨,快來見過大人。”

  曲晨從魚不智身後跨前半步,向朱儁施禮。

  曲晨其實有見過朱儁,上次四族之戰他混在破虜騎裏麵,遠遠望見過,隻是朱儁不知道而已。朱儁是朝廷宿將,以前就有聽說過飛魚騎將的事跡,長城下與公孫瓚痛擊鮮卑、飛魚領外率騎兵大戰黑山,都甚合朱儁的胃口,今看到曲晨英姿勃發,不愧是少年英雄,朱儁心中更是大悅,頻頻點頭。

  “飛魚領情況特殊,阿晨與白馬將軍相識,未敢披露飛魚領真實來曆,好在白馬將軍甚是大氣,並未介意這一點。後來白馬將軍無意中得知阿晨在河套建立據點,還慨然派出一隊騎兵來河套支援……”

  隨著魚不智的講述,朱儁對飛魚領的創建、與黑山軍結怨和鬥爭始末,有了一個相對清晰的認識,而且他大致明白了魚不智為什麽要跟他講這些。

  逐鹿領悄悄建立兩個特別領地,本意都是建立據點,以後悶聲發大財,奈何飛魚領和龍領都因為一些原因早早走上前台,為世人所熟知。雖說逐鹿領行事謹慎,以種種手段為兩個特別領地分別找到背鍋匠,可隨著特別領地麵臨的外部衝擊越來越大,靠特別領地兵力很難確保據點安全,魚不智不得不求諸友好的外部勢力。

  當初為保飛魚領,魚不智不得不向袁紹表露身份,建交以對抗黑山軍;前期為保住龍領,到中牟請朱儁救援對付羌胡。請朱儁出兵的時候魚不智沒想到他會順勢進駐河套,等到朱儁以膚施為據點逐步擴張後,龍領和朱儁勢力守望相助之勢已經形成,大家將會是長期鄰居了。

  為什麽主動道出飛魚領的秘密?

  朱儁認為,這是大家信任度夠了的緣故。

  這一點固然是對的,但實際情形還要複雜一些。

  大家比鄰而居,基本肯定將來需要長期合作,有些東西該講清楚的得盡早講清楚,免得生出不必要的誤會。比如說趙雲,趙雲這樣的人無論多麽低調,都掩蓋不住他的光芒,除非趙雲離開河套,否則朱儁遲早會知道公孫瓚有派兵援助龍領。可子龍來龍領就是幫忙打羌胡,一旦這個前提不成立,趙雲沒道理繼續為逐鹿領所用,這是魚不智絕對無法接受的。

  趙雲不能離開河套,沒有個合適的理由,難免引起朱儁誤會。

  公孫瓚憑什麽幫逐鹿領?

  以前沒聽說魚不智和公孫瓚有舊,但朱儁知道魚不智和袁紹關係不錯,曾經為袁紹送信給他。如今袁紹和公孫瓚爭雄河北,連戰數場,兩邊勢如水火。逐鹿領跟冀州府關係密切,外界知道的其實並不多,表麵上看不出兩家有什麽瓜葛,公孫瓚並不清楚飛魚領屬於逐鹿領,但他肯定知道飛魚領和冀州府走得有多近。

  要知道公孫瓚是看在曲晨的麵子上派人馳援河套,如果不揭示飛魚領跟逐鹿領的關聯,公孫瓚派部隊援助龍領根本說不通。公孫瓚雖然夠豪爽,但絕對不是傻瓜,正是和袁紹爭霸的關鍵時期,莫名其妙派部隊支援與袁紹交好的領地,腦子沒壞吧?

  以朱儁閱曆和能力,不難發現其中諸多不合理之處。

  魚不智現在已經知道,朱儁為何那麽看得起自己,被認定為忠直之士,這廝其實是有點羞愧的,他並不想澄清說自己其實沒那麽忠直,倘若朱儁誤解他在袁紹和公孫瓚中間兩麵三刀,忠直人設崩塌,那就大大不妙了。

  況且趙雲也有很多事情不知曉,他現在連龍領屬於逐鹿領都未被告知,跟朱儁那邊隨便對一對口供,不穿幫還有天理麽?這次拜訪朱儁,沒敢讓趙雲率北營沿途保護,就是因為這個緣故。

  與其如此,還不如主動開誠布公,早點把話說開。

  既能把潛在危機提前扼殺在搖籃之中,還能讓朱儁感覺被尊重和信任,對大家都好,這就是魚不智帶著徐庶和曲晨正式拜訪朱儁的原因。

  秘密太多的人,早知道蛋疼總是難免的……

  等到魚不智說完飛魚領,朱儁感慨不已。

  “沒想到不智竟然能建立起兩個特別領地,且那麽早就開始著手運作,在冀州敢與黑山賊掰腕子,隨後又在我朝失地與羌胡惡鬥,不智誠義士也!不智以誠待老夫,老夫必對此守口如瓶。”

  “多謝大人,我還有話要說……”

  魚不智今天交代的事情有點多。

  螞蟻商隊屬於逐鹿領,魚不智同樣和盤托出。

  既然告訴了朱儁飛魚領屬於逐鹿領,螞蟻商隊的事情同樣是瞞不住的。

  一個創建於冀州,通過從幽州販馬迅速崛起,不久便突然進入了巴郡市場,隨後連氣都沒喘勻便進入河套地區,並撐起了龍領的後勤補給責任,這麽一個商隊槽點滿滿……

  時間稍長,朱儁肯定會看出端倪。

  隨著朱儁發布光複上郡任務,螞蟻以後在上郡行走也得接受朱儁管理,索性大大方方挑明,螞蟻走動起來也更方便一些。

  “大人在河套剛剛起步,百廢待興,有用得到商隊之處盡管吩咐便是。”

  “好。”

  朱儁大喜,爽快應下,河套出產不均衡,他現在的確需要商隊的幫助。

  魚不智和徐庶也鬆了口氣,以朱儁的為人,既然願接受螞蟻商隊幫忙,勢必同時承擔起保護商隊的義務,以後螞蟻商隊在河套地區多一把保護傘。朱儁發展越好,商隊就越安全,朱儁的招牌可不是龍領能比擬的!

  “不智,老夫沒看錯你!”

  朱儁心情很好。

  他本就欣賞魚不智,現在對方主動告訴他這些秘密,不僅對他夠尊重,夠信任,也讓他對逐鹿領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逐鹿領的真實實力比他原本看到的強出一大截,重點不在於新增飛魚領一城之力,而是逐鹿領在外交、商業上的潛力,發展得如此全麵,讓朱儁感到非常吃驚。再看到魚不智的智囊徐庶和義弟曲晨都是英武不凡的美少年,心中更是喜悅。

  “上次你送我的巴鄉清還有不少,你們先別忙著回去,我把馮鸞叫上,我們一起喝幾杯。”

  朱儁從軍數十年,平時非常自律很少喝酒,邀人飲宴算是極高禮遇了。

  魚不智欣然道:“多謝大人,我等恭敬不如從命。”

  馮鸞匆匆趕到與大家見禮,不久仆人來報酒宴備好,引領眾人到飯廳。

  賓主落座,酒過三巡。

  朱儁突然道:“公孫伯圭處,不智打算怎麽辦,就這麽繼續瞞著?”

  魚不智歎了一口氣:“不瞞大人,在下對此也很糾結。”

  “公孫伯圭政見如何且不評價,他對阿晨卻是仁至義盡,以實際行動幫助龍領抗擊異族,本不該繼續隱瞞。可那時公孫伯圭和袁本初劍拔弩張,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為避免帶來不必要的困擾,我們當時決定緩一緩再說,最好等兩邊止息幹戈,再找機會向公孫太守吐露實情。”

  朱儁露出了然神色,道:“冀州軍和北平軍先後打了三場大會戰,兩軍皆已疲憊不堪,錢糧物資消耗也很大。龍湊之戰後,公孫伯圭占住了渤海和平原大部,需要時間消化新占之地;袁本初則是因為鄴城被黑山軍攻破,不得不回師後方,兩邊都急需休整,料想短期內不會再戰,這時機不錯呢。”

  魚不智苦笑,欲言又止:“的確不錯,但……”

  就憑公孫瓚對曲晨的義氣,魚不智早在考慮把飛魚領的來曆告訴對方,以公孫瓚的為人,想來也能理解逐鹿領先前為何不願吐露實情,並且幫逐鹿領保守秘密。魚不智原本打算等兩邊會戰結束,因為按照曆史上的記載,公孫瓚會輸掉界橋之戰,被袁紹壓回幽州境內,到時逐鹿領主動坦承身份,哪怕不能給公孫瓚帶來實際幫助,也能收到些許逆境中送溫暖的效果。

  但事態發展出現了些許偏差。

  界橋之戰北平軍輸,巨馬水之戰北平軍贏,前兩場會戰符合曆史劇本,可第三場龍湊之戰偏離了原定路線,公孫瓚居然贏下龍湊之戰,不僅沒有被打回幽州,反而占據了冀州東部兩郡,形勢一片大好!

  魚不智尷尬了。

  如果讓魚不智在袁紹和公孫瓚中間挑一個人交朋友,他肯定選公孫瓚,豪族出身沒有世家公子那麽多彎彎繞,為人爽直。可公孫瓚居然大獲全勝,戰後形式與預計的大相徑庭,魚不智這時候跑去跟公孫瓚說我是飛魚之主,絕對不會給人送溫暖的感覺,反倒象上趕著跑去抱大腿……

  考慮到此前袁紹任渤海太守之時,為飛魚領斡旋化解與黑山軍的矛盾,甚至與黑山軍兵戎相見,魚不智在袁紹落魄時抱公孫瓚大腿,簡直沒良心!

  千萬不要以為這些都是虛名,認為魚不智想得太多。

  在那個時代,名聲非常重要。

  關東群雄共討董卓,袁紹以太守身份被奉為盟主,僅因為他出自袁氏?錯!昔日在洛陽,敢橫刀對董卓喊出“難道隻有你的刀利麽”的豪勇無畏,給袁紹加分不少;曹操本宦官之後,起兵後很長一段時間時間都非常困窘,卻仍然有那麽多英才跑去投奔,固然因為曹孟德乃一代人傑,然兵至洛陽群雄止步時唯有他率部追擊,雖敗不掩其忠君愛國之心,荀彧那樣的王佐之才,寧肯得罪袁紹也跑去投靠實力不濟的曹操,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所以說,這個時代的名聲還是很重要的。

  在什麽山上唱什麽歌,在三國遊戲想混得順暢,這些東西必須得注意。無欲無求的自由玩家可以灑脫一些,至於領主玩家,最好還是照著規矩來,越是發展程度高的領地,領主越應該重視自身口碑。現階段絕大多數領主基本不用考慮這個問題,沒有拿得出手的成就,討論名聲是不是想太多了?

  逐鹿領不同。

  逐鹿領以高薪資高福利著稱,兩次全國戰役和益州叛亂期間,逐鹿軍的表現有目共睹,魚不智的賢名越來越響亮。這是榮譽,也是負擔,魚不智在和NPC打交道時必須更加小心,稍不留神落下汙點,那就前功盡棄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何時與公孫瓚攤牌讓魚不智糾結不已。

  去說吧,擔心被公孫瓚認為是在抱大腿,平白無故被人看輕。

  不說吧,公孫瓚已經讓趙雲帶領北營騎兵來河套幫忙,這份深情厚誼,換誰都會有幾分感動,繼續瞞著別人貌似不地道;倘若中途出現什麽意外,被公孫瓚獲悉飛魚領的來曆,以後大家見麵更尷尬。這種可能性絕對存在,要知道冀州府認識魚不智的可不少,北平軍已經從東、北兩個方向形成對冀州軍夾擊之勢,搞不好哪天冀州就有官員被俘或叛逃……

  “此事易也。”

  朱儁哈哈一笑道:“公孫伯圭乃是盧子幹弟子,老夫與盧子幹同殿為臣,乃多年老友,曾見過公孫伯圭數次,他向來對老夫行晚輩之禮。公孫伯圭絕非小氣之人,倘若不智還不放心,老夫可修書一封,他必不會見疑。”

  魚不智淚流滿麵。

  得到朱儁認可,感覺象是神光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