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中牟之行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5      字數:4540
  討要縣城兵力布防圖遭拒,魚不智沒有掩飾心中的惱怒,拂袖而去。

  逢紀看在眼裏,歎息不已。

  逢紀很早就追隨袁紹,即使袁紹成為冀州牧後帳下添了不少能人,譬如田豐、審配等人都得到重用,但逢紀這樣的心腹在冀州府地位依然很高。

  袁紹因為飛魚水師到北平境打擊倭人,懷疑魚不智暗助公孫瓚而不滿,逢紀是知道的。雖然他並不認為逐鹿領主欲對冀州府不利,負責追查此事的田豐也認同逢紀的看法,可真正拿主意的人是袁紹。袁紹並不象他平時表現的那樣寬宏大量,隻要無法徹底排除魚不智與公孫瓚勾結的可能,袁紹很難當作什麽事情都沒發生,即使不翻臉,也會加強對逐鹿領的提防。

  這種情形下,魚不智跑來求兵力布防圖,當然很難如願。

  盡管魚不智有正當且合理的理由,可縣城兵力布防圖屬於軍事信息,萬一被公孫瓚拿到並利用,將會是冀州府的災難。袁紹在冀州各郡國巡視,巡視是不會帶玩家隨行的,隻會在有事時就近找有合作的軍團玩家傳話,州府很難聯係上袁紹,沒有州牧點頭,沒有人敢自作主張。

  魚不智明顯表達不滿,在逢紀看來很正常。

  拿不到縣城兵力分布圖,影響到逐鹿領為名城戰準備,心裏高興才怪。從兩邊首次打交道時開始,魚不智就毫不避諱地展示出“渾人”、“土包子”稟性,指望這廝受挫後表現出修養和城府,是不切實際的奢望。高興不高興都掛在臉上,才是“土包子”的正常反應嘛。

  魚不智的惱怒,反而讓逢紀更加確信一件事。

  逐鹿領和北平應無勾結!

  如果真有勾結,魚不智遭拒後應該因心虛而收斂脾氣,而非表現憤怒。

  這時候的憤怒,恰恰說明逐鹿領的清白。

  冀州府今非昔比,但跟北平軍相比沒有明顯優勢,兩邊實力大致相當。逐鹿領雖然是玩家領地,卻有著遠超普通領地的戰力和膽量,當初跟黑山軍的衝突就是現成案例。逐鹿領跟冀州府和北平太守府都有聯係,如果冀州府對逐鹿領疏遠過甚,誰也說不清會不會把對方徹底推到北平那邊。

  懷疑某人是敵人,潛在敵意作用,最終很可能讓對方變成真正的敵人。

  因為猜疑把可能的助力變成確鑿的阻力,是一件很不劃算的事。

  逢紀認為,冀州府有必要重新審視對逐鹿領的態度!

  等袁紹巡視完回鄴城,找個機會好好談談逐鹿領的事。

  離開州牧府,魚不智踏上了傳送陣。

  在冀州府碰壁,並沒有打消他收集兵力布防圖的決心。

  有交情的三大諸侯,趙部鞠躬盡瘁,袁紹一毛不拔,還剩下公孫瓚。但求助公孫瓚有暴露逐鹿領、北平縣城少、剛吃敗仗時機不佳等客觀因素,而且曲晨此時率騎兵主動出擊未歸,河套的局勢容不得曲晨離開太久……魚不智思索再三,將公孫瓚從求援目標中劃去。

  魚不智找到了新的目標。

  一路傳送到中牟縣城,求見朱儁。

  走在縣城街頭,明顯感覺到NPC們有些壓抑。

  一問才知道,前不久朱儁率部進攻董卓地盤,卻被李傕和郭汜等人再次擊敗,讓朱儁鬱悶不已。並不是朱儁無能,而是董卓軍兵力雄厚,後勤保障到位,這些都是朱儁沒有的,仗還沒開始打就落了下風,即便朱儁使盡渾身解數,最終還是寡不敵眾,被迫又退了回來。

  這次戰敗,讓朱儁既失望又憤怒。

  他一心討伐董卓,清君側,號召關東諸侯派兵過來,響應者寥寥無幾。除了陶謙派了三千精兵過來,別的諸侯要麽象征性的派些老弱殘兵,要麽索性裝聾作啞,錢糧的支援也很少,使得朱儁分外窘迫。此番強行攻董卓,很大程度上是迫於無奈的放手一搏,希望能取得戰果擴大地盤養兵,順便以一場勝利提振關東諸侯信心,讓更多諸侯投身到匡扶漢室的大業中來。

  然而他敗了。

  積累很久的錢糧消耗一空,久經訓練的精兵折損數千,朱儁元氣大傷。

  朱儁未能擴大地盤,也沒能讓關東諸侯團結起來揮師西進。

  諸侯們一個個擁兵自重搶地盤,孫堅曾經讓朱儁感到一絲安慰,可孫堅進攻董卓時後方被人偷襲,不得已退了回去,再不敢輕易西進。現在已經沒有關東諸侯與董卓軍作戰了,挽救江山社稷的誓言早已成為過眼雲煙。

  魚不智見到朱儁時,明顯感覺到這位漢室名將有些英雄氣短。

  會麵時朱儁神情如常,但魚不智分明感覺到他已心灰意冷。

  聽魚不智道明來意,朱儁皺眉道:“不智城主需要縣城兵力分布圖,老夫管轄僅五縣之地,未必能幫上忙,你為何不找袁本初?”

  “實不相瞞,在下剛從鄴城過來。”

  魚不智自嘲道:“冀州府官吏說袁本初外出巡視去了,倉促間聯係不上,他們又不敢做主。袁本初入主冀州今非昔比,又忙著與公孫伯珪爭奪河北,如今所謀皆是大事,顧不上理會在下這點小事,倒也不足為奇……”

  在朱儁麵前毫不掩飾對袁紹的不滿與憤怒,按理說不太合適,但魚不智是有意為之。朱儁知道他和袁紹有交情,需要兵力分布圖,不找袁紹反而跑來找朱儁明顯不合情理,這個問題是他不能回避的。朱儁在朝中多年,虛言誑語多半被一眼看穿,還不如坦誠相告,以示真誠。

  即使承認碰了釘子,也大可不必表現出憤懣情緒。

  魚不智偏偏這樣做了。

  與眾多曆史人物接觸,讓他逐漸學曉如何因勢利導。

  他分析過朱儁的處境和性情,判斷朱儁應該對袁紹有看法!

  朱儁是漢室名將,一心討伐董卓挽救江山社稷,號召關東諸侯共襄義舉,但諸侯們大多無動於衷,反而內訌不斷。

  細細想來,身為關東諸侯盟主的袁紹有很大責任。

  先說向中牟派兵調糧,袁紹以前在渤海錢糧不濟也就罷了,當上冀州牧後錢糧充足,同樣沒有表示,至少說明袁紹對匡扶漢室大業並不熱衷;其次是諸侯內鬥搶地盤,袁紹公然謀奪了韓馥的冀州,自行任命地方諸侯,又與公孫瓚開戰,就數這廝搶得最凶;第三,攻打董卓,搶地盤之後不但不打董卓,反而四處興風作浪,唯一願與董卓軍交戰的諸侯孫堅退兵自守,還不是因為袁紹派人襲擊孫堅老巢?

  朱儁心向漢室,理應對袁紹的作為感到不滿。

  既然如此,魚不智也就不必在朱儁麵前藏著掖著了,找共鳴比較重要。

  魚不智猜得沒錯。

  朱儁對袁紹的怨念之深,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察覺到魚不智對袁紹的怨念後,朱儁雖然沒有說什麽,對他的態度卻親近了許多。吩咐一名官吏去拿縣城兵力布防圖,朱儁沒有就此結束會見,又叫人煮上一壺清茶,邀魚不智共飲。

  魚不智後來才咂摸出一些味道來,這中間還涉及到二袁的鬥爭。

  目前關東已形成兩大集團,首領分別是袁紹和袁術,袁紹的主要盟友是曹操和劉表,袁術的主要盟友是陶謙和公孫瓚,另外兩邊各自競相任命州郡官吏。兩大陣營針尖對麥芒,明爭暗鬥日趨激烈。

  朱儁雖然忠於漢室,但他現在不在中樞,缺兵少糧,連小諸侯都不算,非常需要關東諸侯的各項援助。大環境如此,即使是朱儁這樣的大漢名將,也麵臨著在二袁之間挑邊站隊的問題。

  以朱儁的身份地位,略微表現出一點傾向就夠了。

  沒有人逼著他旗幟鮮明的站隊。

  即使朱儁想加某方,對方也未必願意接受,因為朱儁朝野間聲望太高,袁紹或袁術都是後輩,出身好一點,其他方麵被完爆。除非朱儁公然投效,誰都不敢接這樣一位功勳卓著的名將回去。朱儁沒有實現自我升華的野心,也無意跟二袁搶地位,但朱儁錯就錯在不識時務,夢想著恢複漢天子地位,與嚐到割據甜頭的諸侯格格不入,不可能混到一起。

  在朱儁看來,不顧大義隻知內鬥的關東諸侯幾乎都墮落了。

  朱儁在朝堂混了幾十年,很清楚自己的處境。

  他沒有在二袁間明確站隊。

  朱儁既不拒絕與袁紹陣營合作,又努力經營與袁術陣營的關係。這是聰明的決定,不明確站隊,才有兩邊撈好處的機會。

  雖然沒有明確站隊,但不代表他沒有傾向,朱儁比較傾向於袁術陣營。

  為什麽會傾向於袁術?

  1、朱儁在中牟向各路諸侯要兵,最仗義的是陶謙,陶謙屬於袁術陣營。

  2、此前唯一真正對董卓作戰的關東諸侯孫堅,也屬於袁術陣營。

  袁術陣營有派精兵、有派大將對董卓作戰,袁紹通通都沒有,狗屁貢獻沒有。沒有貢獻也就罷了,居然趁孫堅打董卓的時候派人偷襲豫州,搞得孫堅不得不回師自救,再也不敢輕易出擊。前線堪堪剩下中牟這支孤軍,朱儁壓力陡增,很想對袁紹說一句MMP,沒有機會說出口。

  魚不智曾經替袁紹送信,自帶“袁紹陣營”標簽,屬於壞蛋同黨之列,但魚不智曾經給他留下的印象是“忠直之士”,朱儁又惦記著從袁紹處要援助的事情,於是耐著性子接見魚不智。

  這一談才知道,魚不智並非代表袁紹而來,要援助的事肯定沒指望了。

  魚不智也對袁紹不滿,給了朱儁些許安慰。

  ——不愧是“忠直之士”,跟袁紹決裂是遲早的事情!

  ——老夫也是這樣啊~

  這就是朱儁破天荒地請魚不智飲茶的原因。

  另一方麵,一直在中牟苦撐的朱儁已經身心俱疲,他是軍隊的主心骨,世人心目中剛毅無畏的鐵漢,滿腹的委屈和辛酸無處傾訴。魚不智是玩家,不屬於任何一個陣營,沒有利益糾葛,又被朱儁打上了“忠直之士”標簽,朱儁很願意跟他聊一聊,稍稍舒解心頭苦悶。

  魚不智最初對朱儁邀他茶飲不明所以,但他經常跟曆史人物打交道,很快揣摩出一些端倪。

  想找個傾聽者?

  沒問題!

  本人有的是跟NPC吹牛聊天的經驗,當年跟普通鄉民叨嗑是一把好手,跟曆史人物聊的套路也是門兒清,聊唄!

  大多數時間,魚不智都隻是靜靜地聽著,偶爾給一些必要的回應。他跟朱儁還沒有熟到可以交換對天下大勢看法的程度,對方似乎也不需要他的意見和看法,他知道自己此時應該扮演什麽角色,那就是老老實實充當人形道具,讓朱儁暢所欲言便是。

  魚不智的想法是熬完時間走人,邊聽邊打開論壇瀏覽消息。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朱儁越來越同情。

  朱儁不僅是對再次兵敗感到苦悶,還有對匡扶漢室看不到希望的焦慮。朱儁在批評關東諸侯割據自重的同時,仍然對諸侯幡然醒悟抱有一些幻想,但他自己甚至都對是否會有那樣的一天感到懷疑。

  漆漆漫漫前路,踉踉蹌蹌前行。

  看不到光明,找不到方向。

  朱儁侃侃而談,沒有疾言厲色,也沒有感慨嗟歎,始終很平靜,甚至不時調侃輕笑,但輕鬆表象後小心掩蓋的沉重和迷惘,還是被魚不智察覺。看著朱儁鬢間的斑白,看著他眼眸中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失落和絕望,還有對漢室未來的擔憂,以及對自己未能力挽狂瀾的拷問,魚不智對這位老人肅然起敬。

  明知漢室大廈將傾,可憐老臣仍在殫精竭慮,絕望中掙紮。

  “大人切勿太過憂慮,雖然關東諸侯恐難止息幹戈,但董卓倒行逆施,不得人心,朝中或許必生亂。漢室多舛,天子年幼,更需要國之棟梁扶助,大人不妨放寬心些,韜光養晦,集聚實力,時機來臨時才能撥亂反正。”

  離開的時候,魚不智忍不住對朱儁說道。

  魚不智無法對朱儁劇透更多。

  遊戲遵循曆史主線情節,極少數玩家已經能接觸到NPC諸侯,係統不會容許因泄密導致主線情節被人為改變的情況發生。浮屠管不了玩家的嘴,卻管得了NPC的腦袋,就算現在玩家滿世界講董卓會死於呂布之手,也影響不了兩人的父子情分,直接被屏蔽……

  朱儁沒有說什麽,欣然一笑,微微點頭。

  中牟之行拿到一份兵力布防圖。

  朱儁手中隻有五個縣,能找到一份缺失的圖紙已殊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