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北平援軍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5      字數:2320
  數百人跑到飛魚領找曲晨,隻有一種可能:北平支援河套的援軍到了。

  魚不智苦笑不已。

  公孫瓚沒有忘記對曲晨的承諾,依諾派了人過來,對河套領地安全固然是一個加分,卻也會帶來一些不便。這意味著河套軍民需要更注意保密,意味著徐庶和魚不智無法以真實身份在北平援軍麵前出現,以後再去河套,再不會象此前那樣輕鬆自在。

  事已至此,也隻能見招拆招,小心應對。

  “友若,你去會一會右北平派過來的那些人,我就不出麵了。”

  荀衍點頭,飛魚領主向來神秘,輕易不見外人,北平援軍應不會介意。今日若與對方相見,免不了還得搜索枯腸編造一個身份,雖說隨(胡)機(說)應(八)變(道)是魚不智強項,能少一點不必要的應酬也不錯。

  魚不智原本打算在城主辦公室附近找個屋子,隨時關注北平來人動向,萬一對方有什麽要求,荀衍能迅速和自己通氣並做決定。

  但不久甘寧來找,打亂了魚不智的計劃。

  甘寧跑來詢問如何安置管承等人。

  管承希望暫且在飛魚領棲身,魚不智已答應下來,他早有意拉攏海賊,收留幾百號海賊殘兵,無外乎多添幾百張嘴,這種順水人情魚不智樂於送。但後來才發現,如何安置對方卻是個麻煩事情。

  海賊散漫成性,讓他們進飛魚城不放心,不是怕他們造反,是怕擾民。

  城內斷然不能讓他們住,那就往附屬領地安置。海浪鎮有不宜示人的特殊建築物戰船塢,想來想去隻能讓海賊們去西衛鎮,反正那邊空房很多。可海賊們聽說要去離海邊好幾裏地的西衛鎮住,一個個不樂意了,這些家夥老巢被占,海賊身份倒是沒忘,堅持要住海邊,有人情急之下出言不遜,被脾氣火爆的甘寧逮著,結結實實揍了一頓,管承自知理虧還不好說什麽。

  甘寧虎威,不是誰都惹得起的。

  有人挨了揍,海賊們消停了不少,不敢再大放厥詞。

  揍了人,可問題還是得解決。

  甘寧是水賊出身,比較能理解海賊們的堅持,還是進城和魚不智商量。魚不智一聽,得,算哥考慮不周,還是去現場看看再說吧。

  魚不智趕往海浪鎮的時候,一名白袍少年穿過峽穀道,走進了飛魚城。

  少年身長八尺,濃眉大眼,姿容雄偉,英武俊朗,手裏提著一柄銀槍。他好奇地打量著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領地,清澈的眼眸裏明顯有幾分驚訝,但腳下絲毫沒有停歇,在飛魚軍士帶領下,大步流星地走著。

  少年嘴角始終掛著溫暖的笑意。

  正值雲開霧散,太陽從雲層中鑽出來,陽光照在少年身上。

  遠遠望去,仿佛少年渾身上下都散發著金色輝光一般。

  他的微笑,也如陽光般燦爛。

  就這樣,少年走進了城主辦公室。

  沒過多久,荀衍和少年出現在辦公室門外,荀衍不斷跟少年說著什麽,看情形似乎想讓少年暫且住下。少年仍然笑得很陽光,但並沒有改變主意,他和荀衍拱手道別,然後快步向峽穀道方向走去。

  海浪鎮。

  實地了解之後,魚不智答應讓海賊住進海浪鎮,海賊們歡呼雀躍。

  同時讓甘寧加強巡守,將戰船塢列為禁區。

  “想住海邊可以,絕對不能進戰船塢。”

  “主公放心,他們誰要敢不守規律,保證揍得連他老娘都認不出人來!”

  甘寧嘿嘿笑著,露出一口白牙。

  能把揍客人說得如此理直氣壯,逐鹿領諸將中恐怕也隻有甘寧這廝了,其他人沒有甘寧的匪氣。逐鹿領不全是乖寶寶,象馬袁義是黃巾重要人物,資深造反派出身,當初為報複社會不惜自個毀容,也算是心誌堅毅的狠人,可馬袁義估計也幹不出這種事來,人家在黃巾幹組織者的活,沒這麽野蠻。

  但魚不智沒有批評甘寧,海賊是個比較特殊的群體,自由散漫慣了,沒有一個猛人把他們壓著,天知道會捅出什麽簍子。

  “注意分寸。”

  魚不智扔下這句話,施施然回城。

  看到隻有荀衍在城主辦公室,魚不智走了進去。

  “休若,北平來的人呢?”

  “稟報主公,已經走了。”

  “走了?”

  “他們奉命幫助飛魚領在河套抵禦羌胡騎兵,聽說二將軍已返回河套,不願在此平白浪費光陰,當即決定立刻趕過去與二將軍會合。屬下苦勸他們歇息數日再走,奈何其意甚堅,請求補充些幹糧並派向導,我隻得派了兩名會騎馬的軍士帶他們去河內刺血領,再從那轉道龍領……”

  魚不智問道:“為什麽要會騎馬的軍士帶路?”

  “白馬將軍知河套羌胡皆善騎戰,派來的五百人都是騎兵,自帶戰馬。”

  “原來如此。”魚不智感慨道:“別的不講,公孫太守對朋友真沒得說。”

  荀衍同樣深有體會,道;“正是。”

  北平軍與冀州軍的戰爭一觸即發,袁紹也已放棄求和幻想,全力備戰,此戰很可能直接決定河北霸權。這麽緊要的關頭,每一分兵力都非常寶貴,但公孫瓚僅僅因為曲晨的緣故,仍然願意派兵支援飛魚領在河套建立據點,他派出的五百騎兵,光戰馬就價值數百萬金,這份氣度相信很少有人能比。

  想到曆史上公孫瓚最終的結局,魚不智有些感慨。

  公孫瓚畢竟是三國早期一位諸侯,成就了袁紹河北霸主地位的墊腳石,可即使是袁紹,最終也倒在曹操劍下。客觀地講,兩人都是漢末爭霸天下遊戲的失敗者,落幕又早,注定不會有太多榮光,因此魚不智以前對公孫瓚沒多少感覺。可隨著義弟曲晨和公孫瓚結交,公孫瓚展現的大度和豪邁,讓他感觸良多,未免對公孫瓚早已注定的命運感到惋惜。

  袁紹和公孫瓚爭鬥,逐鹿領和兩邊交情都不錯,既定方針是保持中立。

  沒有能力摻和諸侯相爭,明智做法是置身事外。

  魚不智歎了一口氣,決定不再浪費精力在自己完全無法控製的事情上。

  還是先管好自己領地。

  “休若,北平援軍由誰率領?”

  “是一名剛投北平軍的小將,常山人,名為……”

  (就不說他名字,反正你們也猜到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