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女王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5      字數:4382
  南島這邊,戰鬥進展異常順利。

  南島倭寇總人數約五千餘人,進攻南島的水師和海賊聯軍高達一萬二,倭寇本就處於劣勢。發現北島有變後,南島倭寇拚命向北島方向派出增援,衝出去千餘人,但若是加上那些為此而直接喪命的倭寇,南島一下子少了兩千兵力,僅剩三千餘倭寇守在南島。

  三千對一萬二,兵力有四倍差距,戰鬥結果不會有懸念。

  聯合水師勢如破竹,迅速占領島上各戰略要地,完成了對倭寇的合圍。

  剩下的就是蠶食和掃蕩。

  四麵進擊,鐵壁合圍。

  雙方戰力相若,但聯合水師兵力占據著絕對優勢,又有海賊當帶路黨,水師沒有不熟悉地形的困擾,故而倭寇毫無機會。南島倭寇絕望的抵抗,卻無法阻擋聯合水師進攻的步伐。

  實力懸殊,身陷重圍,在管承看來倭寇隻能請求投降。

  但南島倭寇選擇了頑抗到底。

  管承對此深感震驚。

  倭寇本質是海賊,趨吉避凶是海賊的天性,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逃,逃不了就投降,向來是賊寇安身立命的不二法門。管承惱恨倭寇背信棄義,暗算盟友,但並沒有將倭寇斬盡殺絕的意思,南島倭寇卻中了邪似的拚命抵抗,誓死不投降,這麽腦殘的海賊是怎麽活到現在的?

  倭寇不肯投降,管承也不會對這些在背後捅刀子的小人客氣。

  事實上,即使他想手下留情也做不到,衝在第一線的是玩家水師部隊。管承早就宣布戰利品分配取決於戰場表現,各路水師立功心切,如狼似虎,恨不得把視線內的所有倭寇砍翻在地,戰鬥進行到尾聲階段,各部水師搶奪戰功無所不用其極,略微有失控跡象,前線形勢不在管承絕對掌控之中。

  狼群捕獵,前仆後繼。

  倭寇以肉眼可及的速度迅速減少。

  到最後,南島倭寇主將也未能幸免,倭將拒絕投降,理所當然地成為各路玩家水師追逐目標。那倭將手底下頗有實力,和十來名親兵守著屋子,利用地形打退水師多次進攻,並先後擊殺三十多人,最終享受到亂箭射殺待遇,幾乎被射成刺蝟,當場陣亡。

  倭寇隕,南島倭寇再無法形成有組織的抵抗,戰鬥很快結束。

  領主們在歡慶勝利,管承卻是神情凝重。

  這些倭寇一點兒都不象賊寇……

  審問抓到的倭寇俘虜,管承的懷疑獲得證實。

  這些所謂的“倭寇”,的確不是倭島賊寇,而是倭島邪馬台國軍人!

  倭人早就覬覦神州繁榮和燦爛文明,可即使風雨飄搖的大漢朝也不是他們能輕易招惹的,遂利用部分海賊尋求外部幫助的機會,以“倭寇”身份為幌子參戰,摸清情況後占據了海賊巢穴,以賊寇身份逐步擴張……

  倭人希望趁華夏內亂的機會,進軍神州。

  倭國援軍正在向海賊巢穴集結,不過因為路途遙遠、海賊巢穴食物產量和戰船運輸能力,倭人援軍規模有限。隻要他們的先遣部隊能占據更多適合人居的海島或土地,倭人就會源源不斷地過來。

  管承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海賊不為官府見容,但管承經曆比較特殊,拉隊伍當海賊乃迫於無奈。曆史上,管承以平民之身起事造反是想掩護袁氏逃亡,他站出來幫助袁氏,是因為袁氏入主青州後深得民心,純粹是出於感恩才起兵對抗強大的曹軍,失敗是必然的,兵敗後不得不出海躲避。從他起事的過程不難看出,管承這個人是比較忠義的。

  倭寇覬覦神州,讓管承深感憂慮。

  從大的方麵講,倭寇是異族,異族窺伺神州,關係到國家民族大義,管承雖然是海賊,卻跟那些渾渾噩噩混日子的海賊有些區別,心中有大義,對倭寇的狼子野心非常反感;往小了說,倭寇圖謀神州的計劃,是以海賊巢穴作為跳板,不挫敗倭寇的陰謀,他的海賊隊伍將無處容身。

  無論大義還是私利,都決定了管承與倭寇天然對立。

  管承知道僅靠海賊力量無法對抗倭人,忙召集在場領主商量對策。

  領主們的反應讓他大失所望。

  大家似乎沒把倭人的陰謀當一回事……

  由於曆史原因,玩家普遍對倭國沒什麽好感,按理說應該很來勁才對,但玩家們同樣很清楚,所謂倭人入侵根本沒可能發生。

  東漢時的倭島貧窮落後,是一片未開化的蠻夷之地,相當於原始社會,甚至還沒有形成統一政權。這時候的倭島還沒有“兵”的概念,平時務農,打仗時召集起來說是所謂的兵,所使武器也相當簡陋,頂多算是民兵部隊。借給倭人十個膽,他們也沒有能力對神州製造任何威脅。

  當然,遊戲中倭人勢力未必那麽弱雞,太弱,玩家虐起來沒有成就感,但以尊重曆史為準則的奧丁公司再沒節操,也斷不可能把倭人勢力改得跟超級賽亞人一樣強大。現在是海賊之夏,特殊劇情中出現倭人入侵的消息,當作劇情背景任務就好,沒必要當真。

  管承不明白這些,仍試圖讓大家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據俘虜交代,南島被射殺的倭寇首領名叫阿曇,本是邪馬台國大將。北島那邊的倭人地位更為尊崇,邪馬台女王在那邊……”

  “女王?”好好大叫一聲。

  “沒錯,邪馬台女王親自到前線犒軍,聽說那位女王精通鬼道,這些倭兵因為擔心女王有失,全軍遭禍,故死戰不退……”

  “暈死,你早說啊!”

  好好匆匆忙忙跑去招呼步兵領水師,向北麵跑去,身後傳來一陣哄笑。步兵領主的理想是到倭島跟女王“聊天”,大家有聽說,不過多認為是戲言,現在看到好好這火急火燎的模樣,不禁讓大家啞然失笑起來。

  按照俘虜交代的信息,北島倭寇是女王直屬衛隊,約兩千人。

  攻打北島的飛魚水師僅一千人,兵力處於劣勢,不過之前見北島火起,南島倭寇拚命向北島增援,引起了管承的警惕。當時不知道北島倭寇兵力,但南島衝過去有千餘人,足夠讓飛魚水師喝一壺,管承不可能視若無睹。

  登上石階的倭寇追之不及,管承當即讓一千海賊登船,從海上向北島方向駛去,力爭搶在倭寇到達之前搶占石階另一端的隘口,讓飛魚水師不至於腹背受敵。五裏石階路,隻要風向適合,海賊戰船完全有可能搶先一步趕到,隻要將路口封住,衝過去增援的倭寇就會成為甕中之鱉。

  管承慶幸第一時間向北島派出增援的決定。

  現在還不是歡慶勝利的時候。

  即便率先趕過去的海賊成功搶占並扼守石階,但女王衛隊有兩千之眾,飛魚水師很可能仍在苦戰之中。留下足夠人手打掃戰場和封鎖南島石階口,聯合水師主力再次登船,向北島方向駛去。

  即將到達北島時,遠遠望見倭寇被堵在石階上。

  首批增援北島的海賊不負眾望,成功截住了倭寇。等離得更近了一些,才發現封鎖石階的不止是海賊,分明還有飛魚水師,大家不由得鬆了口氣。飛魚水師出現在這裏,說明北島倭寇並未對他們形成絕對壓製,要麽雙方一時間難以分出勝負,要麽根本就沒有大打出手。

  誰都沒想到,北島戰鬥已經結束。

  北島是邪馬台女王和她的女王衛隊,從南島倭寇不惜代價增援北島看,女王衛隊的抵抗隻會更加頑強,更加堅決。在南島,聯合水師有兵力優勢,可對敵人圍而殲之,負責進攻北島的飛魚水師卻不行,飛魚水師是兵力處於劣勢的一方,而且遭遇的對手更不好對付,沒有人指望飛魚水師獨自解決對手。

  隨行的領主玩家中,有的人開始幸災樂禍。

  登島之前,甘寧公然將兩名領主扔到海裏淹死,雖說那兩人咎由自取,找死有道,可畢竟是NPC對玩家下手,性質極其惡劣。即便大家並不同情那兩個倒黴蛋,感情上也會自然而然地偏向玩家,對飛魚領生出疏遠之心。

  飛魚領向來神秘低調,鮮少與外界交流,最近破天荒嚐試對玩家開放,也僅僅是想在劇情期間出售戰位,會爭奪戰位的都是自由玩家,領主玩家無法因此受益,也不能因此與飛魚領親近或深化合作。疏離一個原本就沒有機會親近的領地,誰都不會感到遺憾。

  飛魚水師堅持獨自攻打北島,也讓一些領主玩家感到不滿。

  戰利品由戰場表現決定,大家都希望殺敵立功,南島是倭寇主力駐地,攻打南島的是聯合水師主力,僧多粥少,競爭激烈,一些領主有意率部前往北島作戰。但甘寧堅持單獨行動,扼殺了他們的念想,有人理解這是飛魚水師是出於避免泄密的考慮,也有人認為飛魚水師是打算獨吞北島戰功,從而心生不滿。

  獲悉北島有邪馬台女王和女王衛隊之後,那些玩家心中不滿到達頂峰。如果甘寧當初答應和其他領地水師一起行動,很可能大家他們將北島拿下,參戰領地都能獲得不少功勞,而不是象現在這樣,和大部隊一起雨露均沾。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涉及到自身利益,有人會選擇性遺忘,奪島任務是飛魚領接下……

  大部隊靠岸的時候,管承等人正好聽到好好的聲音。步兵水師先行一步,更早趕到北島。

  “你怎麽在這裏?女王呢?”

  “什麽女王?”

  “邪馬台女王,就是那個會巫術,鬼道治國的妖女卑彌呼……”

  邪馬台國位於九州島,漢桓帝、靈帝時期發生內亂,邪馬台國王被推翻,幾十個屬國爭鬥不止,彼此之間頻繁征戰,殺得血流成河,卻沒有人能夠統一全國。後來民間出現了一位名叫卑彌呼的女子,以鬼道之術掌握了政權,被各屬國推舉為女王,平定了邪馬台國內亂。

  所謂鬼道,可以理解為巫術、法術。

  漢代時倭島還沒有開化,生產力低下,連文字都沒有,神秘的鬼道巫術可以輕易讓愚民心生敬畏,故而在倭島極具影響力。卑彌呼以女子之身,懾服眾多屬國並登上女王之位,足以看出鬼道在倭島是多麽吃得開。

  奧丁開發的眾多三國遊戲裏麵,卑彌呼是倭國首領,智力和武力設定都很高。隻是大家沒想到,傳說中的倭國女王會在特殊劇情海賊之夏出現,而且是以犒軍的理由來到沙門島。

  渤海聯合水師開通的直播間,個個熱鬧非凡。

  既然撞見了,誰都想親眼看一看。

  管承快步向石階趕去。

  飛魚水師攻打小院時,增援海賊已經在石階口跟南島過來的倭寇交戰,海賊們一邊封鎖石階,一邊派人尋找飛魚水師,通風報信。

  小院攻破不久,甘寧正準備審訊那兩名俘虜,報信的海賊循著喊殺聲找了過來。友軍幫攔截敵人援軍交戰正酣,甘寧哪能心安理得的袖手旁觀,當即親率部分水師趕往石階參戰,不過也沒忘記讓斬蛟營把弩機收起來。

  第一批增援的海賊,並不知道北島有倭國女王。

  甘寧沒來得及審訊就趕來參戰,被好好問得一頭霧水,好在他知道步兵領跟飛魚領有長期合作,對好好比較客氣。

  “女王?北島倭寇已經被我們滅掉了,就抓到一名倭將,沒有女王。”

  “沒有女王?南島戰俘明明說這邊是女王和女王衛隊……”

  “真沒有。女的就一個婢女,跟那倭將一起被我們擒住,當時她臉都嚇白了,站都站不起來,一直在那發抖……”

  甘寧停了下來,麵色大變。

  好好說,北島倭寇並非真正的倭寇,而是邪馬台女王和她的直屬衛隊,幫助甘寧解開了心中一個疑惑。他是水賊出身,交戰時早就感覺倭寇的抵抗太過頑強,不似賊寇作風,衛隊保護女王,拚死作戰就說得過去了。

  攻進那房間時,裏麵就一男一女。

  甘寧不知倭國有女王,進去看到一男一女,下意識將那倭將視為正主。

  難道那“婢女”就是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