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燕姬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5      字數:4570
  大街上不宜多談機密。

  兩人當即回到領主辦公室,又讓人找來副城主易風,共同商議此事。

  易風一聽是蔡瑁暗中指使,眉頭立刻皺了老高。

  他是荊州人,深知襄陽蔡氏勢力多麽龐大,劉表初入荊州,能夠迅速打開局麵,固然有其出身、能力原因在裏麵,可他得到南郡兩大豪門支持,也是劉表能夠順利平定江南的重要因素。

  新紮州牧上任,宣告荊州迎來一個全新時代。

  州牧權力遠超刺史。

  劉表入主荊州,從根本上改變了荊州勢力格局。

  一朝天子一朝臣,舊的官僚體係不再安穩,即便曾經的實權派郡太守,在州牧麵前屁都不是。劉表一個不樂意,將他們從太守寶座上直接擼下來,不費吹灰之力,誰都不敢有脾氣。這種情形下,太守們爭相巴結劉表信任的州府官員,一點兒也不奇怪。

  人情政治,自古皆然。

  政治就是人情,人情就是政治。

  當今荊州,劉表倚重信任者,莫過於襄陽蔡氏的蔡瑁,和中廬蒯氏的蒯良和蒯越兄弟。這三個人是劉表手下最炙手可熱的人物,家族勢力也非同小可,太守們想要在州府找靠山,蔡氏和蒯氏都是最適合的人選。

  武陵太守曹寅顯然選擇了親近蔡氏。

  蔡瑁讓他越境巴郡,對付一個玩家領地,即使曹寅明知道這樣做可能招惹麻煩,可他為了向蔡瑁表達忠心,不得不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更何況,那時候趙部已公開響應關東諸侯號召,聲稱即將趕赴洛陽討逆,巴郡必然空虛,曹寅琢磨著趁這段時間進入巴郡,迅速攻破逐鹿領完成蔡瑁的委托,也要不了多少時間。以快打快,完全可以在很短時間內撤出,在趙部率部外出、巴郡暫時出現勢力真空的情況下,風險不是太大。

  可曹寅萬萬沒想到,趙部居然就藏在逐鹿領!

  武陵軍進軍逐鹿城外,相當於主動跑到巴郡軍麵前。

  後麵的事情,已無需贅述。

  種種證據都指向蔡瑁,從目前掌握的情報看,基本可斷定蔡瑁是正主。

  那麽問題來了。

  “蔡瑁為什麽欲置我們於死地?”魚不智困惑不已。

  逐鹿領在益州巴郡,襄陽蔡氏在荊州南郡,兩郡並不接壤。一個是巴郡玩家領地,另一個是荊州南郡豪族,向來沒有接觸,八竿子打不到一塊,蔡瑁怎麽會對逐鹿領有敵意?

  如果沒有猜錯,雇傭武陵寇的人,多半也是蔡瑁。

  武陵寇接委托的費用不低,普通人未必有足夠財力請武陵寇出手,但對襄陽蔡氏達樣的豪門來說,那點錢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財力不是問題。

  武陵寇對逐鹿領屢次出手均铩羽而歸,損失相當慘重。以流寇團作風,明知不可為,自當果斷抽身,已避免更嚴重的折損。但武陵寇沒有那樣做,仍然一次次地興師來犯,如飛蛾撲火一般,留下一次次慘痛回憶。

  這不正常!

  如果武陵寇的雇主是蔡瑁時,一切都有了合理解釋。

  蔡氏有錢,能承擔高昂的委托費用,屬於武陵寇最看重的那部分雇主;蔡氏有勢,官場江湖都很吃得開,即便武陵寇這樣的著名流寇團,一旦接下蔡氏委托,明知要上刀山下火海,未完成任務前也很難輕鬆抽身不幹。

  逐鹿領第一次與武陵寇發生衝突,領地還處於一級鄉鎮階段。

  那時的魚不智,甚至沒有離開過墊江縣境,怎麽可能招惹到襄陽蔡氏?

  眾人商議半天,依然一籌莫展。

  睿智如徐庶,一時間也難以揣度出其中緣由。

  不過,查清幕後黑手是蔡瑁,對逐鹿領多少有一些好處,最起碼開始著手進行針對性準備,不至於象以前那樣,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眾人達到一致:繼續跟進對蔡瑁的調查,爭取早日查清蔡瑁對逐鹿領出手的原因,以便領地對症下藥。

  調查蔡瑁這樣的地方豪族代表人物,調查難度比調查荊州使要高許多,有必要派出更多墨衛。墨衛歸徐庶調遣,調查事件一直是情報中心在跟進,情報中心也歸徐庶管,商議結束後,徐庶便匆匆離去,開始著手安排。

  易風卻是沒有走,欲言又止,麵現猶豫之色。

  魚不智看在眼裏,淡淡道:“就你我二人了,說吧。”

  易風欠身道:“主公息怒。屬下非是故弄玄虛,隻是心中所想或牽涉領地重要人物,心存猶豫,不敢輕易道出。”

  魚不智不動聲色:“你說的重要人物,是元直吧?”

  易風滿頭大汗,卻還是堅定道:“正是。”

  易風落魄時被招攬到逐鹿領,很快委以重任,一直對魚不智忠心耿耿,他對領地的忠誠不容置疑。剛才商議時,魚不智就注意到易風神情有異樣,雖然他有想辦法掩飾,但以魚不智對他的了解,易風的異狀是瞞不過去的。

  易風當時沒有說出來,說明他心中有顧慮。

  在場三個人,除易風本人之外就魚不智和徐庶,易風不可能懷疑領主,那麽,讓他猶豫不決的對象隻能是徐庶了。徐庶離開時易風沒有走,進一步證實了魚不智的猜測。

  每個逐鹿人都知道,徐庶是魚不智最信任的心腹。

  領地頭號智囊、逐鹿軍主帥、兼情報中心主官,足以證明徐庶的重要。

  涉及到徐庶,易風的猶豫不決不難理解。

  魚不智不相信徐庶有問題,無論曆史上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還是他在遊戲中認識的徐元直,都不應該是會背叛的人。但易風矛頭指向徐庶,也不會無的放矢,必然有他的理由。

  “說說看,到底怎麽回事?”

  易風正容道:“屬下認為,徐先生身邊的人或與此事有關。”

  魚不智默然點頭,易風質疑的並不是徐庶本人,讓他暫時鬆了一口氣,但懸著的心很快又提了起來。徐庶至今尚未婚娶,與母親相依為命,當初由於徐母的堅持,家裏也沒有安排仆役婢女,一應家務都是徐母親自打理,易風說“徐先生身邊的人”,除了徐母,還能有誰?

  再一想,武陵寇和逐鹿領第一次交手,不就是徐母來逐鹿領那次嗎?

  徐庶正式投效,領地派人去潁川接其母親過來定居,中途被莫名追殺,要不是陳到遇見,一路護送徐母來巴郡,那一次徐母很難平安抵達逐鹿領。

  逐鹿領最初有懷疑武陵寇襲擊徐母的動機,詢問徐母緣由,但徐母對此表現得很茫然,她以前住在老家,與人無怨,壓根不明白為何會被盯上。後來武陵寇又兩次大舉來犯,擺明是想滅掉逐鹿領,魚不智和徐庶遂認為,武陵寇當初襲擊徐母,很可能是衝著逐鹿領而來,那時候徐庶已貴為逐鹿軍主帥,被領主視為臂膀,抓住徐母脅迫徐庶也是有可能的。

  然而,這個推測也有很多難以解釋的地方。

  事發時,徐庶正式投效逐鹿領不久,襄陽的蔡瑁怎麽能知道徐庶底細?在徐母來逐鹿領的路上,武陵寇出手,他們又是怎麽知道徐母會過來,並在路上成功堵住徐母等人?除此之外,對付一個性情溫婉,手無縛雞之力的普通婦人,請動武陵寇這樣的著名流寇團,數百武陵寇從荊州追到益州,是不是顯得太過隆重?

  徐母被襲擊一事,疑點重重。

  魚不智一度認為,或許是一場誤會,武陵寇誤中副車所致,可武陵寇後來又幾度來襲,誤會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隻不過,後麵幾次武陵寇與其他勢力聯手,目標直指逐鹿領,大家也就沒繼續往徐母身上想。

  蔡瑁浮出水麵後,一些疑點先前未被重視的疑點,又顯現出來。

  徐母來逐鹿領時,是在荊州境內遇襲,而蔡氏正是荊州豪強;最開始找徐母麻煩的人並非武陵寇,戰力不濟卻氣焰囂張,應是平時橫行霸道慣了,陳到認為是某個世家或豪族私兵,如今看來,很可能就是蔡氏的私兵,陳到的判斷非常準確;若非剛好遇到陳到,徐母等人恐難以脫身,可陳到再強也隻是一個人,以蔡氏在荊州的勢力,有很多手段用明麵手段將他們截住,但蔡氏偏偏選擇了最見不得光、最決絕的方式處理此事,且事後一直鍥而不舍,為什麽?

  蔡瑁對付逐鹿領,到底是針對徐母,還是針對逐鹿領本身?

  眼前迷霧,難以看清。

  易風此時提出徐庶身邊人或與此事有關,想來是有了一些發現。

  沉默半晌,魚不智緩緩道:“你是說徐母?”

  他很不想這樣問,卻不得不直麵這個問題,心中糾結不已。

  關係到徐庶,難免患得患失。

  “不是。”易風正容道:“主公可還記得,徐先生家來了一位美貌女子?”

  那位美貌女子,魚不智當然記得,那是徐庶請假暫離領地那幾天,易風臨時接下情報中心,匯報墨衛查到指使者來自荊州府時的事情。易風曾經提起過那位女子,說是一直住在徐庶府裏,一度撩起某人八卦之魂。

  魚不智最初還以為,那位名叫燕姬的女子來到逐鹿領,住在徐庶家中,說不定跟徐庶有類似姻親之約的特殊關係,借此調笑徐庶,後來才知不是。

  徐庶澄清道,那燕姬隻是與徐母認識,因為家中遭逢變故,舉目無親,知道徐母來了逐鹿領,遂跑來投靠。徐母覺得燕姬這樣的美貌女子獨居多有不便,於是將她留在府中,徐庶跟燕姬此前並不熟悉,更遑論特殊關係。

  而且燕姬早已許過人家,隻可惜夫家鬧了場大火,滿門死於烈焰之中,可憐燕姬尚未過門就成了未亡人,鄉人指她克夫。後來燕姬自家遭遇變故,於是“克夫”很快升級為“妨家”、“掃把星”,親友竟不敢收留,鄉人擔心她招來災禍,不容她留在故土,燕姬被迫背井離鄉。

  是善良的徐母收留了她。

  得知燕姬身世後,魚不智唏噓不已。

  他當然不信燕姬是什麽掃把星,古人蒙昧,將連遭不幸的人視為不吉,今人卻不會如此狹隘。魚不智專門借故去了徐庶家,見到那叫燕姬的女子,的確是麵若桃李,舉止落落大方,談吐間禮儀無虧,不難看出其家境應該不差,接受過很好的家庭教育。若不是家中連遭變故,很難想象燕姬這樣的女子會流落在外,漂泊無依。

  魚不智遂攛掇徐庶,索性將燕姬娶了,真正成為一家人。

  徐庶隻是笑著搖頭,沒有說什麽。

  後來與禽迪聊起此事,魚不智才知道自己的無心之舉,非常不合時宜。

  徐庶出身寒門。

  寒門是指門第勢力較低的世家,並非貧寒微賤的家庭,寒門也叫庶族,仍然是門伐階級,跟貧民階級不是一回事。既然是世家門伐,必然保留著一些世家的風氣和作派,門戶之見根深締固,正妻之位通常找門戶相當的女子,雖然也可以娶別的女子為妾,可象徐庶這樣至今還沒有娶妻的子弟,先納一個曾經有過婚約,被人稱之為“掃把星”的女子,是萬萬不行的。

  魚不智不明就裏,攛掇徐庶娶燕姬,是非常失禮的行為。

  徐庶沒有明確指出,想來也是知道領主不懂這些規矩,並非有意冒犯,又不便講清楚其中關鍵以免魚不智尷尬,隻能一笑置之。

  徐母是知書達理之人,知道燕姬久住家中可能會惹人非議,如果隻是她自己倒沒有什麽,可還有徐庶這未婚青年住在家裏,有些事很難講清楚。不久前,徐母將燕姬收為義女,以此避嫌。

  燕姬大徐庶一個月,從此兩人姐弟相稱。

  易風言下之意,分明指向燕姬。

  魚不智皺眉道:“說出你的理由?”

  “屬下曾聽徐先生說過,燕姬並不是潁川人,先生在潁川時從未見過,這次收留燕姬,皆因徐伯母憐其身世坎坷。屬下知道這個消息後心中不安,擔心徐伯母和先生被奸人所騙,遂自作主張暗中找招老前輩查訪燕姬底細,前輩告訴屬下,燕姬不是潁川口音,倒象是南郡襄陽一帶的口音……”

  魚不智沒有責怪易風,易風完全是出於公心,為領地排除隱患。

  招老頭肯答應易風,想必也是因為這一點。

  魚不智現在已完全明白易風的擔憂。

  徐庶是潁川人,徐母來逐鹿領前從未離開豫州,哪來的荊州親朋?從潁川到巴郡,必過荊州,有沒有可能,是徐母來逐鹿領的路上和燕姬相識?

  燕姬是襄陽口音,而蔡氏正是襄陽豪族!

  徐母遇襲,逐鹿領被侵犯,會不會與燕姬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