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攻占香陵道(上)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5      字數:4611
  香陵道,其實不是一條路,而是一片區域的統稱。

  (注:香陵道為杜撰地名)

  該地區主官道名為香陵道,周邊大片山區丘陵,都被視為香陵道範圍。香陵道位於成皋以北。成皋本是古東虢國,北麵和西麵臨黃河,南麵和東麵為深澗,故成皋之名是取山嶺高矗瀕臨黃河之義。

  成皋自春秋戰國時起,一直是兵家重地,楚漢相爭亦在成皋地區對峙。對今人而言,成皋之名不彰,反倒是成皋的別名更為人所熟知。

  成皋,又名虎牢。

  虎牢關就在成皋!

  虎牢關也被稱之為成皋關、古崤關、汜水關。

  實際上,虎牢關和汜水關是同一個地方,是該關在不同時期的不同叫法,但演義中可能因作者筆誤或認知錯誤,被視作兩個不同的關卡。對浮屠而言,遊戲中要解決這個問題是舉手之勞,兩關同在,相距數十裏而已。

  兩關橫向坐標基本一致,虎牢關在北,汜水關在南。

  關東諸侯集體進入河南尹,大軍會師,即將西征,按照演義相關情節,首先要攻破虎牢關和汜水關。

  魚不智提議攻占香陵道,為諸侯大軍進攻虎牢關掃清障礙,不僅讓參戰玩家有個地方彼此傷害,更有助於主線情節順利推進。如此貼心的提案,被判定為可行,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香陵道地區,本就是洛陽戰區最前線。

  由於香陵道緊靠虎牢關,為諸侯部隊與董卓部隊主戰場,無論搶功勳,還是就近觀摩或參與主線戰事,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正因如此,兩大陣營的參戰玩家大量向該區域挺進。

  根據提案生成的陣營任務,與隨機生成的普通陣營任務有著本質不同,提案任務更象是一個個小型戰役,係統會綜合判定議案任務的難度、範圍、目標等因素,決定任務相關細節。

  攻占香陵道任務,持續十個遊戲日,可以有100個玩家勢力參戰。十日內,諸侯陣營如果能攻占香陵道範圍全部18個係統據點,所有參戰勢力都可以獲得獎勵,各自得到1000點任務功勳值和1萬金。

  這就是提案任務與普通陣營任務的不同。

  提案任務截止日期通常更長,參戰勢力往往也比普通陣營任務多得多,更重要的是,獎勵也相對豐厚。

  100個參戰名額看似不少,但戰役第二階段剛剛開始,參戰玩家眾多,與龐大的參戰玩家基數相比,100個參戰名額完全不夠用。

  不過,沒有任務獎勵,至少可以指望戰鬥獎勵。

  香陵道是現階段熱點戰區,兩大陣營前往該處參戰的必然不少,很多交戰機會,好些沒能及時報名參戰的參戰玩家,也紛紛向香陵道區域湧去。

  魚不智等人率部趕到香陵道時,已經有不少玩家在該區域展開行動。

  香陵道現為董卓陣營控製地區,18個係統據點都在董卓陣營控製之下。

  這些係統據點規模有大有小,皆為村鎮定居點。

  100個參戰玩家勢力,要搞定這些村鎮級據點並不難,不過,但凡類似陣營任務,參戰玩家最大的對手向來不是據點守軍,而是敵對陣營玩家。諸侯陣營發布了攻占香陵道任務,董卓陣營那邊必定同時發布了守衛香陵道任務,讓兩邊玩家直接對抗。

  與玩家交手,遠比攻打NPC守軍要困難許多。

  先期趕到香陵道的兩方玩家,各自組隊攜手作戰。

  逐鹿領和兩大軍團聯軍,NPC部隊總兵力有七千餘人,實力比較雄厚,有能力在戰區獨立行動。兩大軍團各有八百重步,逐鹿軍更是以善戰聞名,吸納其他玩家入隊,對整體實力提升並不大,反倒可能使得隊伍更加臃腫,影響整體機動能力,而且新入隊玩家難免存在彼此信任的問題。

  進入香陵道地區後,他們以“隊伍已滿”為由婉言謝絕多起組隊申請。

  全軍鑽進山中,在開路特性幫助下,快速向香陵道西麵穿插。

  西麵是董卓陣營大本營所在。

  越往西走,諸侯陣營玩家越少。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揮師向西,本就是為了尋找更多戰鬥機會。

  部隊已進入敵占區深處,徐庶對周邊情報的收集,變得越來越重視。無當飛軍出任全軍斥候,夷民本就善於山中奔走,在徐庶特性輔助下,飛軍戰士速度驚人,爬山越澗,健步如飛。

  一名飛軍士兵狂奔歸來,報告前方有發現。

  發現董卓陣營領主部隊四千餘人,玩家千餘人,正沿著前方官道東行。

  聽完簡報,徐庶喝道:“準備戰鬥!”

  部隊聞令而動。

  有人斷後,有人阻截、有人警戒、有人機動準備增援,有人繞擊側翼,一切都有條不紊。休戰期間,逐鹿軍和兩大軍團外出遊擊,配合日漸嫻熟。即使有些作戰單位準備不到位,有徐庶這高明的指揮者在,補救並不難。

  徐庶沒有安排部隊誘敵,大家身處敵占區,需速戰速決。

  不一會,部署就緒。

  領主部隊和玩家軍團在戰役中合作,最為大家所稱道的一點,就是借助軍團玩家之力,各作戰單位實現了即時通訊。逐鹿軍和兩大軍團的合作,更是將這個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堵前!

  斷後!

  箭襲!

  側翼部隊出擊!

  各參戰單位同時動手,等敵軍反應過來時,行軍隊伍已經被攔腰斬斷,就地分割包圍。全軍行動之迅速,打擊之猛烈,各部配合之精準,讓遇襲的董卓陣營玩家目瞪口呆,陣腳大亂。

  “敵襲!敵襲!”

  “頂住!頂住!”

  遇襲的董卓陣營將士,一個個淚流滿麵。

  頂住,肯定是對的,對方刀都砍過來了,肯定得頂,問題是咋個頂?

  衝上來的幾乎都是重裝步卒,大家頂得住嗎?

  這是有計劃、有組織的伏擊,香陵道山多,有伏兵從大山方向鑽出來,前後路一堵,本方已陷入包圍。當今之計,是趕緊向另一端丘陵方向撤退,還是原地負隅頑抗,你大爺的倒是趕緊拿個主意啊!

  大喊“頂住”,言簡意賅,可這指揮風格,是傳說中的抽象派吧……

  箭矢如雨下!

  重步鑄堅壘!

  伏擊部隊彼此呼應,不斷壓縮對方活動空間。

  客觀地講,不能怪董卓陣營領主方寸大亂,實在是伏擊太過迅猛突然。

  在隨軍武將提醒下,董卓陣營領主終於回過神來。

  伏擊者實力太過強悍,那麽多重裝步卒,足以看出對手實力非同一般。頑抗無益,還是走為上。

  董卓陣營部隊開始向丘陵方向逃亡。

  然而,被徐庶盯上,想跑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一個個作戰單位默契配合,或阻敵疲敵,或高速向丘陵方向穿插,搶占要地,層層阻擊。開路特性使逐鹿軍和軍團重步行軍速度相當有保證,平地還體現不出來,比較難走的地形,聯軍速度優勢越發明顯。

  就這樣,遇襲的董卓陣營玩家部隊,雖然很有決斷地選擇了逃跑,但在丘陵地形影響下,很難逃避聯軍的追擊。一支支聯軍小投部隊,各自占據險要位置,讓敵軍無法舒舒服服地撤退,不斷遲滯敵軍逃離速度。

  無當飛軍在王平率領下,伏擊開始後不久,就不管不顧地衝向丘陵深處,靜候漏網之魚。

  小部隊阻敵,後方弓手也沒閑著。

  他們配合近戰部隊,將被分割包圍的敵軍消滅,然後轉向下一群敵軍。

  從高處俯可以看到,這片山區和丘陵到處都在交戰,不管董卓陣營部隊多麽不情願,都難以迅速離開險地,仿佛陷入一片泥潭,難以自拔。

  見本方部隊不斷縮水,代表總兵力的數字斷崖式下跌,領主汗出如雨。

  竭力挽救部隊命運,但無論如何調整,都無濟於事。

  普通玩家跟徐庶比軍事指揮,結果不會有任何懸念。

  那一千多董卓陣營玩家,也在傲視眾、天下眾和NPC部隊聯手打擊下,紛紛化光而去。

  附近兩支董卓陣營領主部隊聞訊而來,迫使徐庶放棄全殲對手的目標,抽調無當飛軍和部分重步營迎擊,那支中伏部隊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命運,但事後一清點,逃出生天的僅千人左右,損失慘重。

  兩支董卓陣營援軍救了別人,自己也付出了些許代價。

  徐庶派重步和無當飛軍正麵迎擊,為後方清剿被圍敵軍殘部以及打掃戰場爭取時間,重步堅韌,飛軍勇悍,雖兵力較少,依然將敵方援軍擋在戰場之外。董卓陣營援軍自恃人多,悍然下令近身肉搏,卻始終未能衝破防線,反而折了數百人。

  後方被圍敵軍被殲滅後,弓手部隊迅速馳援迎擊部隊。

  弓手到陣後,重步和飛軍交替後退,脫離戰鬥。

  前麵的肉搏戰,那兩支董卓陣營部隊已發現對手不好惹,見聯軍撤退,為避免自身進一步傷亡,也不敢追擊,眼睜睜看著聯軍消失在山野之間。

  聯軍繼續在山區轉進。

  全國戰役,參戰玩家眾多,彼此互通消息十分普遍,一些戰力超卓的部隊一旦在戰場出現,敵對陣營很快就會有消息傳出,逐鹿戰也有些待遇。留在原地,要麽沒有敵對陣營部隊敢過來,無仗可打;要麽就是有備而來,對手陣營中也有強者。無論屬於何種情況,都不是什麽好事。

  大戰役生存之道,首要就是趨吉避凶。

  保持機動,避免落入敵對陣營陷阱,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殺傷敵人。

  大部隊離開時,多名軍團玩家留下。

  此處已深入敵占區,徐庶打算在這片區域遊擊,先要建立一個消息網。軍團玩家戰力不濟,但無懼陣亡,又有通訊之便,是最適合的定點偵察兵,那些留下的玩家各自散去,尋找適合的臨時哨點。

  有軍團玩家監視的區域,就相當於聯軍多了一雙雙眼睛。

  並不是所有的軍團玩家都樂意定崗放哨,但事關軍團功勳收益,偵察網需要的人手也並不是太多,采用輪換法,單個玩家放哨的時間不會太長,而且軍團內部有相應補償機製,執行起來倒也沒有什麽難度。

  一路轉戰,一路撒哨兵,偵察網漸漸成形。

  偵察網的完善,使得聯軍能夠掌控更大區域動向,行動針對性更強。

  以功勳獲取速度為衡量標準,聯軍作戰效率有所提升。

  時間一天天過去。

  在徐庶統籌調度下,逐鹿領、天下軍團、傲視軍團在香陵道四處轉戰,戰果頗豐,戰役功勳值穩步提升。董卓陣營對逐鹿聯軍深惡痛絕,多次聯合行動,設下陷阱,企圖伏擊以逐鹿軍為首的逐鹿聯軍,但徐庶十分機警,在玩家偵察網和飛軍斥候的雙重預警機製下,從未踏入過敵軍陷阱。

  逐鹿領軍極力避免不必要的硬仗,又仗著開路帶來的行動力優勢,在敵軍夾縫中遊弋,伺機而擊,屢屢得手,且自身傷亡保持在較低水準。

  逐鹿聯軍深入董卓陣營地盤攪和,雖未直接參與到香陵道據點的進攻,卻不斷對該區域董卓陣營部隊製造麻煩,不僅殺傷敵方有生力量,還對敵軍整體調動帶來影響,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香陵道其他諸侯玩家的壓力。

  和董卓陣營相比,諸侯陣營顯得更為星光燦爛,加入陣營的玩家勢力,本就比董卓陣營多出不少。進入戰役第二階段,諸侯陣營玩家整體實力,仍然在董卓陣營玩家之上。

  種種因素共同影響下,香陵道之戰,逐漸向有利於諸侯陣營方向傾斜。

  進入香陵道第七個遊戲日。

  離攻占香陵道任務截止日期還有三天,18個係統據點,已經被諸侯陣營玩家攻下15個。香陵道東部和中部,盡入諸侯陣營之手,越來越多的諸侯陣營玩家部隊,源源不斷地向香陵道西部進發。

  更多友軍西進,逐鹿聯軍終於有了脫離敵後作戰的感覺。

  連日作戰未曾回城,聯軍物資多有消耗。

  軍糧還能支撐,箭矢所剩無幾,堅持以戰練弓手,加劇了箭矢消耗。

  徐庶和魚不智商量之後,決定暫緩回城補給。

  攻占香陵道任務隻剩三天就將結束,雖說目前諸侯陣營形勢不錯,但玩家世界有消息傳出,董卓陣營在籌劃大動作,隻要最後三天確保有據點沒被攻下,贏得任務的就是他們。

  種種跡象表明,對手陣營在頻繁調動。

  這種時候,逐鹿軍不應該輕易脫離一線戰鬥。

  徐庶決定改變戰法。

  逐鹿聯軍不再單幹,轉而與友軍一起進攻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