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戰區征兵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5      字數:4490
  襲擾鬆花領任務完成。

  甲乙丙丁紛紛走了過來,和魚不智互加好友。

  同隊五個玩家勢力,逐鹿領是隊中實力最強者,明星玩家一般的存在。這次共同做任務的經曆,拉近了大家的距離,他們這才發現,傳說中的逐鹿領主並非那麽生人勿近,而是一個非常好相處的人,在任務過程中既充分展示了超強實力,更表現出了明星玩家應有的擔當。

  在魚不智指揮下,隊伍大量殺傷了敵人,自身損失卻很低。

  同在一個地方參戰,將來說不定還有合作的機會。

  魚不智對戰役規則理解之透徹,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即使後麵沒有機會再並肩作戰,遇到拿不準主意的事情,找魚不智谘詢一下,或許也能讓他們少走彎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魚不智沒有拒絕。

  他很樂意多交一些朋友,這次被動任務,出力最大者是逐鹿領沒錯,可隊友裏麵沒有無事生非拖後腿,也是大家能順利完成任務的重要原因。

  加好友完畢,大家愉快地攀談起來。

  有人問起任務綜合影響力和貢獻獎勵算法。

  魚不智道:“任務綜合影響力,是指各參戰單位對任務完成的實際貢獻,也就是大家的任務表現,這個相信大家都能理解,我講下貢獻獎勵的算法。”

  “係統隨機生成對抗任務後,會根據任務難度,評估完成該對抗任務的總體價值,再結合各參戰單位的任務綜合影響力數值,最終得出各參戰單位的任務貢獻獎勵。”

  甲問道:“任務總體價值是多少?”

  魚不智不答反問:“你們軍團的任務綜合影響力是多少?”

  “8%。”

  “用你們實際獲得的任務貢獻獎勵,除以你們的綜合影響力8%就行了。大家都可以算算,方法是一樣的。”

  丁最早算出答案,領主對數字普遍比較敏感:“任務總價值三萬金和六千多功勳,竟然這麽多!”

  甲乙兩位軍團長也得出同樣的結論。

  魚不智笑道:“是這樣的,貢獻獎勵才是任務大頭啊。”

  聽到任務貢獻獎勵總額如此豐厚,以個人身份參戰的丙,臉漲得通紅,哭喪著臉道:“暈死,我的任務綜合影響力為0……”

  大家不禁笑了起來。

  此次襲擾鬆花領任務,丙基本沒有貢獻,純粹就一打醬油的。以個人身份參加全國戰役,與眾多領地和軍團競爭,的確沒辦法與團隊競爭。但規則是公平的,出幾分力獲得幾分獎勵,大家隻能以“好歹完成了被動任務”安慰這位隊友。

  他們完成第一個被動任務隻用了一天,至少有4個遊戲日可自由支配。

  軍團長甲提出,是否可以繼續和魚不智組隊接主動任務,軍團長乙和領主丁顯然也有這個意思,可能是覺得比較冒昧,沒有直接說出來。可如果魚不智答應甲的組隊要求,他們多半會趁勢提出加入。

  魚不智婉言謝絕。

  他告訴大家,自己準備深入董卓陣營腹地作戰,那裏更容易遇到敵人,但風險也會大得多,如果他們隨逐鹿軍一起行動,很可能會遭遇重大損失,建議大家先就近接一些沒那麽難的任務,慢慢掙功勳。

  大家也不強求,他明白魚不智所言不虛。

  “以後如果有一起發財的機會,記得叫我們啊。”

  “一定。”

  大家都希望抓緊時間獲取更多功勳,閑聊很快結束,各自散去。

  外黃縣諸侯大軍營裏,越來越多玩家接到被動任務,率部離開。其中一些任務和魚不智等人有關,由於襲擾鬆花領任務招致不少敵人追殺,許多董卓陣營參戰玩家位置前移,更靠近諸侯大軍營這邊,係統隨機生成了一係列被動任務,抽取更多參戰玩家展開對抗。

  同樣的情形,在戰區內各個縣城上演。

  魚不智快步向補給點走去,一邊走,一邊點開功勳排行榜。

  他在被動任務中收獲頗豐,現在功勳值是7233點,排在總榜第27位。

  不難看出,遊戲中高手還是很多的。

  戰役開始階段,參戰玩家個個兵強馬壯,自由玩家的原始功勳值都在,大家卯足了勁建功立業,收割功勳值相對容易。魚不智在襲擾鬆花領任務中,因為隊友實力相對孱弱,逐鹿軍主要與領主部隊對抗,無暇理會相對好收割的軍團玩家,戰鬥功勳獲取效率隻能說差強人意。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原因,影響了逐鹿領排名。

  首先是參戰時間。

  墊江鐵三角沒有第一時間進入戰區,而是報名後3小時同時傳送,與那些係統維護後即進入戰區的玩家、或本就在戰區的玩家相比,參戰時間先少了一截,3小時換算成遊戲時間剛好是一天。在戰役開始階段,這部分時間損失會非常明顯,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晚進入戰區的影響權重會逐漸降低,直至消彌於無形。

  其次是戰損控製。

  討伐董卓是一個大型戰役,而且是有硬性淘汰率的長期戰役,三次被動任務失敗即被淘汰出局,參加這種戰役,爭的不是一朝一夕,是要夠穩。但實際上,優先完成被動任務隻是在戰役中生存的必要條件,要想獲得更好成績,還必須注意減少自身戰鬥損失,“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鬥盡量避免,才有足夠多的後勁在戰役中走得更遠。

  很多玩家不知道這個道理。

  知道這個道理的未必夠冷靜。

  夠冷靜的未必有足夠的實力支撐。

  這就導致很多玩家有意無意地,在戰役初期竭盡全力撈功勳,沒有或無法實現戰損控製。這類玩家在戰役初期往往衝得很猛,可往往後繼無力,等到手中的子彈打光,三板斧用完,中後期很快泯然眾人矣。

  第三個因素,則是自由玩家間的功勳交易。

  與NPC部隊相比,自由玩家可謂“身嬌體柔易推倒”,參戰死去活來無數次是必然的,既然遲早會死,身上的基礎功勳大可不必浪費,或贈與友好的敵對陣營朋友,或幹脆待價而沽,不明不白地獻出原始功勳最不劃算。於是乎,很多玩家軍團開聊天室,公然出賣“第一次”,也有很多玩家勢力開聊天室收購,供需兩旺。

  戰役開始之初,玩家軍團售賣原始功勳的事例非常多。

  魚不智敢斷定,現在功勳總榜排名前10的玩家,都涉嫌卷入功勳交易。戰役才剛剛開始幾個小時,居然有七個參戰勢力功勳值超過3萬,說他們沒有肮髒的PY交易,恐怕沒有多少人會信。

  以魚不智為例,被動任務表現堪稱完美,任務綜合影響力高達72%,戰鬥功勳也相當可觀,3小時七千多功勳。即使假定逐鹿領第一時間參戰,假定功勳收獲效率還是這麽高,翻一倍也才一萬四多功勳,不到三萬功勳的一半,怎麽可能有如此多玩家勢力都那麽強?

  論壇上,已經有人在批判功勳交易行為,認為形同作弊。

  魚不智不打算買功勳,但他對“買功勳是作弊”的觀點並不認同。

  他始終認為,做不做交易無關乎對錯,關乎選擇。

  賣原始功勳的人得利,買的人衝刺排名,功勳交易沒有違反遊戲規則:再者,買功勳的人需要為這些功勳付出資源,而這些資源原本可用在征兵或領地發展,追求短時間看得見的利益,長遠看未必劃算,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其三,與長久的戰役收獲相比,功勳交易帶來的收益效應,會隨著時間不斷削弱。

  雖然僅排在總榜第27位,魚不智心中依然淡定。

  逐鹿領參戰時間比較短,沒有參與功勳買賣,現有功勳沒有任何水分。

  最重要的是,任務期間激烈的戰鬥,並沒有使逐鹿軍遭受到重大損失。

  襲擾鬆花領任務,逐鹿軍始終戰鬥在第一線,部隊享受多重加成,徐庶臨陣指揮又非常注重對將士們的保護,部隊損失情況並不嚴重。一係列戰鬥打下來,逐鹿軍共計傷亡五百餘人,但陣亡將士僅31人,傷者也大多是輕傷,讓他們在虛擬空間休息幾天,很快就能回歸部隊,繼續作戰。

  部隊戰力大致完整,是逐鹿軍繼續前進的基石。

  補給點到了。

  討伐董卓戰役要求玩家進入戰區作戰,能隨軍攜帶的糧食和裝備不多,軍營補給點讓參戰玩家沒有後顧之憂。

  魚不智進入軍帳。

  點開交易清單,選定了本次的補給:軍糧、紮馬釘、弓箭和箭矢若幹。

  NPC部隊持續消耗軍糧,出征狀態軍糧消耗加倍,軍糧屬於必備物資,但並不貴,為避免打消玩家勢力參戰積極性,浮屠難得地沒有借機提機。

  紮馬釘能陰人能斷路,防禦作戰非常好用,無當飛軍戰鬥中有些消耗,急需補充。紮馬釘同樣不貴,卻不是誰都能買,若非該物品是無當飛軍標準製式裝備,魚不智想買也買不到。

  購買弓箭和箭矢,則涉及到魚不智另一個計劃:在戰役中培養弓箭手。

  弓手難練,是領主玩家的共識。

  即使精銳程度達到“普通級”的部隊,合格弓手比例通常也不會太多。長期訓練有助於提升箭術,讓不合格的弓手合格,讓合格的弓手更加優秀,甚至有可能進階少許神箭手,但訓練成效緩慢,反而是戰鬥中效果更明顯。

  究其原因,大概是浮屠認為,實戰更容易激發戰士最大潛力。

  利用討伐董卓戰役的難得機會,盡量提升部隊射術,是逐鹿軍參加戰役的一個次要目標。雖說會消耗一些資金,甚至有可能略微影響功勳獲得,可為了提升部隊整體實力,魚不智願意付出一些代價。

  確定交易,資金被係統自動扣除,物資直接進了專屬虛擬空間。

  從軍營補給點出來,魚不智又去了軍營征兵點。

  參戰玩家可以戰區征兵,以便眾多戰區外玩家能夠迅速補充戰鬥損失。戰區征召到的部隊,自帶裝備,訓練有素,就是征兵費用比在領地高很多,而且這些部隊僅限戰役使用,無法離開戰區,戰役結束後被係統回收。

  正因如此,大部分參戰領主不願意戰區征兵。

  很多領主認為,即使形勢所迫不得不征,也應該是戰役中後期,或者兵力折損嚴重,即將被淘汰出局的關鍵時刻,才會考慮是否要在戰區征兵,讓係統坑爹一回。

  戰役剛開始,就主動跑到征兵點的少之又少。

  象逐鹿領這種本部兵力大致完整,仍打算征兵的,更是鳳毛麟角。

  魚不智這樣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逐鹿領參戰,一開始就是衝著好名次去的,魚不智早就準備戰區征兵。戰區征召一名士兵需花費500金,普通領地募兵費用大約是180-200金,看似很不劃算,但戰區征募的部隊不用付薪酬,逐鹿領薪資一直居高不下,戰區征召士兵,可以替逐鹿領省下不少軍費。

  魚不智曾經算過一筆帳:隻要戰區征到的士兵堅挺兩個月,省下的軍費,大概能衝抵征兵成本溢出。活更久的話,實際成本比領地征兵更省!

  拋開成本因素,戰區征兵還有很多好處。

  即招即用,省時省心,戰死不用給撫恤金,本方有更多兵力作戰……

  有這麽好處,魚不智自然願意在戰區征兵。

  戰區征的部隊,戰役結束時被係統回收,決定征兵,當然是越早越好。第一個被動任務不算太難,魚不智判斷本部人馬能夠搞定,又不想在陌生隊友麵前太張揚,才沒有第一時間征兵。

  現在決定單飛,再沒有什麽顧忌。

  更何況,徐庶為逐鹿軍製定了弓手戰時培訓計劃,魚不智得為弓箭手配備一些近戰部隊,敵人可不會乖乖地站在原地當靶子。讓戰區征召的臨時部隊幹這些危險活,逐鹿軍人更加安全。

  這就是魚不智來征兵點的原因。

  五百金/人的征兵價格,還是讓魚不智感覺肉疼。

  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

  選擇征召了兩千部隊,新兵直接轉入專屬虛擬空間。

  魚不智歎了一口氣,領地幾個月攢下來的110多萬金,還剩下10來萬。

  “浮屠這廝,比周剝皮還黑啊……”

  魚不智向軍營任務點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