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討伐董卓(上)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5      字數:4434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

  入主洛陽的董卓,將自己的暴虐無道展現得淋漓盡致。

  十月,董卓趁著何太後遺體下葬的時候,開啟文陵(漢靈帝陵墓)時,使人偷取其中珍寶。董卓仗著軍權的威勢,放縱士兵在雒陽城內劫掠富戶,搜刮財物,**婦女。

  十一月,董卓自拜相國,封郿侯,有“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特權,自此董卓在朝廷中的權勢已經如日中天。

  十二月,下詔廢除光熹、昭寧、永漢三個年號,仍稱本年為中平六年。

  董卓性情殘忍,一旦控製朝政大權,全國武裝力量和國庫中的珍寶等全由他掌握,威震天下,欲望沒有止境。他對門下的賓客說:“我的相貌,是尊貴無上的!”侍禦史擾龍宗晉見董卓匯報事情,沒有解下佩劍,立刻就被打死。當時洛陽城內的皇親國戚很多,宅第相望,家家都堆滿金銀財寶。董卓放縱部下的士兵衝入他們的內宅,強奪財物,**擄略婦女不回避皇親國威。致使人心惶恐,朝不保夕。

  袁術害怕董卓,出奔南陽。

  三國最著名的梟雄曹操也開始行動,他改名換姓,從小路向東逃回家鄉,經過中牟縣時,亭長疑心他來曆不明,促起來送到縣裏。當時縣裏已收到董卓下令緝捕曹操的公文,隻有功曹心裏知道他是曹操,認為天下正亂,不應該拘捕英雄豪傑,就向縣令建議,把曹操釋放。曹操回到陳留郡,把家產出賣,集結起五千人的部隊,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

  一位位三國諸侯,在一隻無形巨手指引下,先後到達曆史賦予的位置。

  張揚、曹操、衛茲等人都在地方招兵買馬,試圖對抗董卓執政,東郡太守橋瑁甚至偽造三公文書散發到各地州郡政府,陳述董卓罪惡,呼籲各地起兵反董,恢複劉辯的帝位。

  很快進入到初平元年(190年)。

  正月十二日,董卓使弘農王郎中令李儒毒殺劉辯,以斷絕橋瑁等反董聯軍的政治企圖。

  何皇後和劉辯先後被毒殺,更激起了大家對董卓的憤怒。廣陵郡功曹臧洪說服太守張超,聯合其兄陳留太守張邈一同舉兵,兗州刺史劉岱亦加入,在酸棗舉兵,自此關東反董之勢如野火燎原。

  幾則係統公告接連響起。

  “叮咚:董卓殘暴不仁,倒行逆施,天下震怖。曹操號召各鎮諸侯共起討伐董卓,應者雲集,共推袁紹為盟主,枕戈待旦以擊董卓,遊戲進程進入曆史戰役‘討伐董卓’階段。”

  “叮咚:討伐董卓戰役爆發,十分鍾後將進行係統維護,預計維護時間兩小時,請各位玩家提前下線,以避免遭遇不必要的損失。本次係統維護相關細節詳見官網。”

  討伐董卓戰役,終於爆發了!

  討伐董卓是第二次全國戰役,如果第一次全國戰役黃巾起義是開胃菜,那麽,討伐董卓無疑稱得上是正餐。正是從這次戰役開始,一個個三國諸侯以首領身份,正式踏上曆史舞台,與各自麾下的文武英才們一起,在一個波瀾壯闊的新時代裏,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跡。

  係統公告發出後,遊戲中一片歡騰,掌聲雷動。

  “董卓真能攪啊,楞是憑一已之力把這一池子水給攪渾了。”

  “好想看二哥溫酒斬華雄!”

  “數英雄豪傑,還看我大奉先。”

  “你們這些家夥就喜歡打打殺殺,勞資要去保護貂蟬妹妹!”

  “拉倒吧,貂蟬要遷都後才出來,我看還是去洛陽看焰火比較現實……”

  “這次戰役的規則是怎麽樣的?”

  “去官網看看不就知道了……”

  係統公告發出時,魚智並沒在遊戲中,但他很快從黎遲那裏接到消息。星辰的委托還剩下一點收尾工作,相信很快就能搞定,不至於在討伐董卓戰役裏分心他顧,魚智長出了一口氣。

  魚智經曆過一次討伐董卓戰役,大致活動細則,心中有數。

  打開官網,將公告內容從頭到尾通讀了一遍,果然如記憶中一般無二。

  NPC勢力分裂為董卓陣營、諸侯陣營和中立陣營,玩家可自由選擇相應陣營加入。加入董卓或諸侯陣營後,可攻擊敵對陣營並獲得相應功勳值,最終兌換陣營獎勵。玩家也可以選擇遠離戰亂,以中立身份繼續默默發展,代價是就此與豐厚的戰役獎勵無緣。

  戰役開始時,所有玩家勢力均默認處於中立陣營。

  選擇陣營仍是兩次機會:係統維護結束後,玩家有24個小時確定自己的陣營;第二次機會則是在72小時之後,即現實三天時間。如果兩次陣營選擇時機都錯過,那麽很抱歉,隻能在討伐董卓戰役中做一個旁觀者。

  董卓陣營和諸侯陣營互為敵對,攻擊敵對陣營獲得功勳值的具體規則,也與黃巾戰役差不多。自由玩家仍然隻有一次初始功勳,到戰役中後期,功勳來源將集中在NPC部隊身上。

  總的來說,陣營選擇和功勳獲取模式,與第一次全國戰役大同小異。

  但與黃巾起義戰役相比,討伐董卓戰役還是有很多不同。

  首先,討伐董卓戰役劃設有“戰區”。

  參戰玩家勢力,必須派遣至少一半領地部隊或軍團玩家進入前線戰區,參與戰役大會戰。派遣部隊到戰區有強製性,如果玩家拒絕履行陣營義務,將會直接被踢出戰役,重新回到中立陣營,直到討伐董卓戰役結束。此外,隻有在戰區才能獲得功勳值,戰區外打得再熱烈,都不會獲得陣營功勳!

  要想在討伐董卓戰役裏獲得好名次,唯一的辦法就是在戰區奮勇作戰!

  考慮到遊戲中第一次出現戰區設定,官網解釋了可能出現的誤區。

  1、戰鬥難免折損,戰損後前線兵力降至總兵力半數以下,會如何判定?

  官方舉例:某領地共5000部隊(一級城市規模最大兵力),履行陣營義務派遣2500人,戰役進行期間陸續陣亡2000人,前線僅剩下500將士,這將被界定為“正常戰損”,保留該領地繼續參與戰役的資格。

  2、前線戰損後領地征兵,總兵力發生變化時,係統會如何判定?

  繼續沿用上例,前線陣亡兩千人為例,不同征兵數量作相應分析。

  A、征兵不超過2000人。

  即新征士兵不超過“前線”戰損,新征兵力將被視為需履行陣營義務。領主可自行決定是否讓相應部隊再次趕往戰區,該部分兵力可以留在領地,但不得參與對敵對陣營勢力的進攻。

  B、征兵超過2000人。

  新征召的士兵超過前線戰損,除抵扣實際戰損兵力外,超出部分一半兵力應履行強製陣營義務,征召完成後三個遊戲日內,強製陣營義務的部隊需動身趕往戰區。簡單地講:倘若征兵3000人,抵扣2000戰損的部隊,剩餘1000人會被視為領地總兵力提升,其中500人(一半)必須趕往前線參戰,補充戰損那2000人的部隊要不要去由領主決定,但若是留在領地裏。依然不得參與對敵對陣營勢力的進攻。

  這是為了防備某些玩家勢力自作聰明,故意將派往戰區的部隊消耗光,通過在領地征兵集中優勢兵力,以不對稱力量攻擊附近敵對陣營玩家勢力。通過規則設置,減少參戰玩家勢力後顧之憂。

  3、戰區外產生的戰鬥折損,可自行補充,與戰區內的損失無關。

  也就是說,即使玩家勢力無需履行陣營義務的部隊,在戰區與敵對勢力打生打死,領地可隨意補充,隻要不超過實際戰損。

  4、戰區內外均發生折損,玩家征兵時,默認優先補充無陣營義務部隊。

  戰區的設立,導致戰役玩法發生根本性改變,那些身處戰區的玩家勢力明顯更占便宜,不會因為距戰區路途遙遠,在路上耗去寶貴的戰役時間。為讓天南海北的玩家勢力更為公平地參與戰役,係統推出了相應平衡措施。

  第二點不同,部分開通軍團傳送。

  領地或駐地不在戰區的參戰勢力,選陣營時可選定履行陣營義務部隊,係統免費將首批參戰部隊隨機傳送到戰區某縣城。同時獲贈一張軍團傳送卷軸(與領主或軍團長綁定,無法交易),討伐董卓戰役結束前使用該卷軸,可傳送至任意非敵對縣城。

  首批參戰部隊傳送,是為了戰區外玩家盡快進入戰役,減少路上時間。

  贈送一張軍團傳送卷軸,仍是對非戰區玩家勢力的變相彌補,以便在前線部隊出現嚴重戰損時,擁有一次向前線快速補充兵力的機會。雖然這些彌補,終究不及戰區內玩家勢力補兵方便,卻的確給戰區外參戰玩家帶來不少便利。

  看過官網說明後,仍有很多玩家認為,這樣的補償不盡公平。

  魚智對此莞然一笑。

  前世記憶裏,現在有人義憤填膺地抱怨戰區外增援不便,認為戰區內玩家占便宜,等到戰役開始後,欲哭無淚的卻是戰區內玩家。增援雖方便,但身處戰區的風險比外麵高多了,增援慢一點頂多影響功勳進帳,戰區玩家勢力稍不留神就會玩脫,被敵對勢力覆滅是很常見的事情。

  有利就有弊。

  到底利弊哪個更多一些,取決於個人,見仁見智。

  值得一提的是,軍團傳送卷軸的傳送範圍:“任意非敵對縣城”。

  既然是任意非敵對縣城,便說明並不局限於戰區,玩家有較大自主權。可以利用軍團卷軸傳送到戰區,也可以在戰役結束前將參戰部隊傳送回領地附近,減少部隊長途奔波之苦。

  第三個不同,是更加嚴苛的陣營任務係統。

  黃巾起義也有很多陣營任務,參戰玩家根據自身考量,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陣營任務,沒有強製要求。

  討論董卓戰役則不同。

  玩家部隊抵達戰區後,每5個遊戲日,會接到陣營隨機發布被動任務,被動任務無法拒絕,如果任務失敗,係統繼續安排下一個被動任務。被動任務累計失敗滿3次,該玩家勢力將失去參戰資格,直接被踢出戰役!被踢出戰役後,原先獲得的陣營功勳保留,待戰役結束後統一領取戰役獎勵。

  三次被動任務失敗即踢出戰役,是非常嚴厲的。

  這使得所有人接到被動任務時,都不敢大意,必須全力爭取完成。被動陣營任務很多是多人對抗任務,一方贏,另一方必輸,如果運氣不夠好,即使有實力,也很可能陰溝裏翻船,早早被踢出戰役。

  不難看出,討伐董卓戰役的對抗性更強。

  新的陣營任務體係,就象一場場淘汰賽,把實力不濟的玩家勢力刷下來。大浪淘沙,真正的強者才能夠披荊斬棘,擊敗一個個強勁的競爭對手,才有資格與三國英才們,一起站上兩大陣營最壯闊的決鬥場。

  主動領取陣營任務比較寬鬆,不累計任務失敗次數,隻要戰鬥發揮好,即便整體任務失敗,也有望獲得不少功勳。但是,隻有先完成了被動任務,才有主動領取陣營任務的資格。

  討伐董卓的重大改變,主要就三點:戰區、軍團傳送、陣營任務體係。

  其他與第一次戰役不同處還有不少,但與上麵三點相比,屬細枝末節。

  譬如說,戰區外軍團玩家隨機集體傳送到戰區後,複活點默認改為所在戰區縣城,戰役結束後再自動恢複為原複活點。避免參戰玩家因疏忽忘記設複活點,陣亡後自動返回駐地,浪費大量傳送費用重新進戰區。

  再譬如說,戰役期間,參戰領地可在陣營控製的戰區縣城征兵,迅速補充戰鬥帶來的損失。通常情況下,戰區征兵點可征召到50級的普通步兵,無需另行訓練,新兵精銳程度為普通級,武器裝備一應俱全,非常地方便。或許是為了表彰浮屠的優質服務,戰區征兵的費用稍稍有點高,大概是玩家領地平均招募標準的三倍。

  更坑爹的是:戰區征募的部隊,僅限戰役使用,戰役結束後消失。

  盡管有些坑,不可否認的是,對那些有誌衝擊高排名的玩家勢力而言,戰區征兵算是一個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