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靈帝駕崩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4      字數:4546
  天象事件再次出現。

  交州鬱林郡出祥瑞的那個縣,玩家們固然笑逐顏開,遭遇狼災的幽並,玩家們似乎也不是太擔憂,反而有點躍躍欲試。

  從係統公告的訊息看,受狼災影響的隻是領主玩家。

  但玩家早已有共識:遊戲中的天災,往往代表著機遇。

  第一波天象事件中的鼠患,曾經讓災區玩家頭大如鬥,但鼠害最終導致人口、人才資源重新分配,事實上有效推動了資源整合,幫助周邊領地快速發展。升到鄉鎮級的前一百個領地,來自益州的領地占比超過三成;前一百個城市級領地,益州占比剛好兩成。

  狼災也是生物災害,玩家勢力具備以自身力量減輕傷害的能力。

  狼區不會管哪些據點是玩家的,哪些是係統自然生成,玩家領地受災,係統據點也會受災,缺乏自衛能力的係統村鎮,抵擋狼群攻擊會更加困難。一旦損失超過他們的承受力,係統據點的NPC很可能選擇離開,就象巴郡鼠災肆虐時,大批NPC紛紛逃離災區那樣。

  到那個時候,周邊領地吸收人口和人才的機會便到了。

  沒有天象降臨的區域,玩家們普遍感到失望。

  “求天象!”

  “求受災!”

  “浮屠魂淡,不公平!”

  “尼妹,為什麽勞資碰不到天象?”

  ……

  並州,江南領。

  黃巾戰役中,江南領位列功勳總榜第四位,未能擠進三甲。

  江南領主金坷垃並不覺得遺憾,他得到了更想要的。

  與戰役獎勵名次提升相比,如何留住那名曆史人物,才是關係到江南領未來發展的頭等大事。在雙方約定截止日到來之前,金坷垃上演苦肉計,最終那員少年戰將接受了金坷垃的邀請,正式投效江南領。

  係統更新,曆史進程推進,昔日少年已長成青年。

  青年在江南領街頭快步行走,與黃巾戰役時相比,他個頭長高了一截,氣度也更加從容穩重。青年雙手很粗糙,尤其是右手,指掌間遍布著老繭,那是他苦練射術留下的痕跡,如同戰士的勳章。

  青年走得非常快,領主辦公室門虛掩,他在外麵叫了一聲,推門而進。

  “主公!”

  金坷垃問道:“西河郡緊靠鮮卑草原,直麵狼災,現在情況如何?”

  青年武將道:“主公勿憂。已經打退了狼群三波進攻,江南領固若金湯。”

  “我們的附屬領地也沒問題?”

  “沒有,江南領防禦體係是屬下創建,不敢說滴水不漏,但抵禦狼群襲擊綽綽有餘。以狼群這幾波進攻展現出的戰鬥強度,一千守軍就能讓它們無功而返,江南領穩如泰山,主公盡可放心。”

  如果有人聽到青年戰將這番話,多半會嗤之以鼻。

  江南領是城市級領地,附屬領地非常多,江南領的石製圍牆沒有合龍,主據和10多個附屬領地都需要應對狼群進攻。這麽多地方,青年武將表示1000人就能勝任,相信會讓許多拚盡全力卻疲於奔命的領主瞠目結舌。

  要知道,他說的1000人不是勉強守住,而是“穩如泰山”。

  姑且不討論領地軍隊戰力上的差異,狼群有可能在任何一個地方出現,青年武將認為一千人足矣,平均算下來每個據點駐軍不到百人。百人規模的部隊,遇到狼群進攻很難說不會出差子,這又涉及到據點間呼應和增援,牽一發而動全身,足見他對江南領的防禦體係非常有信心。

  金坷垃卻是徹底放下心來。

  他對青年武將非常放心,說一千人能守住,絕不會是信口雌黃。

  “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多做點事情……”

  幾分鍾後,青年武將匆匆離去。

  幽州,布兵領。

  領地裏每位鄉民都知道,領主大人對水師的重視勝過一切。

  官吏需要找領主時,如果他沒在辦公室,已經習慣性地往碼頭跑,好好如果不在碼頭,就在去碼頭的路上。

  天象事件發生時,好好正在碼頭上檢閱水師。

  好好至今沒有辦法實現“讓水師到大海深處浪”,不是他打起了退堂鼓,而是船塢升級速太慢,還造不出合格的戰船。硬件暫時跟不上,好好城主卯足了勁拚軟件,水師訓練量嗖嗖往上加。

  今天,原計劃是水師出海拉練的日子。

  狼災侵襲幽並二州的消息傳來時,布兵水師恨不得山呼萬歲。

  布兵領在漁陽郡,漁陽南麵臨海,北麵與鮮卑草原相連,需應對狼群威脅。發生如此嚴重的災害事件,每個災區領地都需小心應對,以免遭遇嚴重損失。也就是說,這趟出海拉練應該取消才對。

  水師將士彼此使著眼色,表麵上仍站得挺拔筆直,實則心裏樂開了花。

  開著小船出海拉練,迎接海上風浪的洗禮,堪稱地獄般的旅行,每一次拉練都讓水師將士們吐得昏天黑地,全程淩虐,生不如死。偏偏領主登陸倭島的夢想不象是說說而已,水師拉練頻繁,水師被折磨得苦不堪言,

  終於有機會逃過一劫!

  碼頭上,好好摸著下巴:“哎喲,狼群來了!”

  水師武將忙道:“是啊,主公,草原上的狼群凶殘得很!不但咬牲畜,還會咬人,一定得小心防範。”

  “我們在漁陽最南端,狼災應該沒有北方厲害吧?”

  “屬下聽說,狼群可日行數百裏,不可大意。”

  “我們的部隊能擋住吧?”

  水師武將大義凜然道:“總不能任由它們襲擊領地!身為軍人,有敵來犯當挺身而出,肝腦塗地亦不能退縮半步。大人放心,我等願與惡狼死戰,哪怕戰至最後一人,也要護得領地鄉民周全。”

  附近的水師將士聽到這番話,差點沒忍住笑出聲來。

  狼群凶殘,那也得看對誰,在什麽地方遇上。

  普通鄉民在野外遇到狼群,被襲擊的可能性很大,但訓練有素的軍隊,根本沒有懼怕狼群的道理,倘若隻是在領地做做防禦,不需要暴露在野外,風險非常小。

  水師武將這麽講,分明誇大了風險,是為了讓領主將部隊留在步兵領。

  果然,好好麵現感動神色:“大夥還真是忠勇呢……”

  “應該的!”

  “不過你們是水師,防禦狼群的任務,交給其他部隊就行了。水師嘛,該做什麽繼續做什麽,繼續訓練吧。”

  水師武將大驚,忙道:“主公,狼群凶猛,還是讓我們留下吧!”

  “正因為狼群凶猛,你們更不能留下。”

  好好沒好氣道:“辛辛苦苦練出來的水師,要是不小心被狼群叼走幾個,我找誰說理去?狼災也不知道會持續多久,這樣吧,為了保證水師的安全,,讓你們在海上多呆一段時間,本次拉練距離增加兩成。”

  “就這麽定了,馬上登船,出發!”

  水師武將淚流滿麵,是逃不過這一劫。

  好好對水師將士如喪考妣的神情視而不見,施施然轉身離開。

  “跟哥玩心眼,你們還嫩得很呐……”

  狼災,遠比大家預想的可怕。

  成群結隊的野狼潮水般掠過大地,對沿途遇到的據點展開無差別攻擊,許多據點出現牲畜和人員傷亡,人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野狼個體實力不是太強,但數量多得沒有天理。

  任何一種動物,數量多到一定程度,威脅性都會呈幾何指數上升。此前巴郡的鼠潮都能逼得NPC背井離鄉,一刀峽的戰鬥,一些賨人勇士都斷送了性命,何況幽並鬧得還是狼災。

  地方軍隊和領主部隊很快與狼群接戰。

  狼群的尖牙利爪,在全副武裝的軍隊麵前吃到苦頭,一次次折戟沉沙,一個又一個族群遭受重創,最後不得不跑開,在遠處哀嚎,就象一支被打殘了的部隊,既淒慘又悲涼。可是,當第二天太陽爬上地平線,狼群再次出現在人們眼前,它們又恢複了元氣,滿血回歸。

  沒有人喜歡麵對永遠殺不完的敵人。

  值得慶幸的是,狼群基本遵循著集體行動的傳統,族群數量並非無限。每個縣的狼群數量大約在5到8個,以縣為界,它們不會跑出自己的區域。狼群數量低於玩家領地數量,而且係統據點也是它們的攻擊目標,大大分擔了災區玩家領地壓力。

  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玩家領地都需時刻抵禦狼群。

  運氣好的話,被狼群攻擊的頻率會很低,有些領地一整天都不會有狼群光顧;遇到點背的,被多個狼群從黎明圍攻到日落,也不是什麽稀罕事。

  單個狼群的野狼數量,通常在100隻到300隻之間。

  狼群損失會在第二個遊戲日開始時恢複,玩家據點要想多些安穩時間,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可能殺傷狼群,減輕它們的威脅。

  領地軍隊戰鬥力,對野狼有壓倒性優勢,隻要部隊時刻保持嚴整陣形,不出現大的紕漏,狼群很難對領地軍隊製造較大殺傷。理論上,即使是一個一級鄉鎮,也有抵禦狼群、保衛領地的能力,係統不會讓狼群強到可以輕易摧毀一個低級別領地,否則,玩家的唾罵足以將論壇淹沒。

  可理論畢竟隻是理論,實戰中,往往有各種各樣異常狀況發生。

  狼群有沒有發動偷襲、領地防禦體係是否合理、麵臨考驗時的選擇是否正確、狼群的攻擊強度和頻率……每一個因素,都可能導致不同的結果。

  總的來看,玩家領地具備抵禦狼群的能力,隻是過程中難免出現傷損。

  受狼災影響最大的,是係統據點。

  鄉鎮級據點還勉強能自保,村莊級據點卻沒有那麽幸運,一旦被狼群盯上,村裏的牲畜基本上沒可能保住。好在狼災剛剛爆發,還有大量牲畜為狼群提供食物,鄉民們隻要關好門窗躲在屋內,大多能撐到狼群離去。

  牲畜吃完了呢?會不會襲擊人?

  即使它們不襲擊人,牲畜都沒有了,以後的日子怎麽過?

  狼災開始後,很多係統村莊開始舉村逃難,鄉民們或前往鄉鎮或縣城,或就近找玩家領地定居,甚至幹脆逃往災區之外。

  災區的人口、人才資源分布,正悄然發生改變。

  幽並地區領主們忙碌著,其他地方的玩家則大多很無聊。

  直到又一則全國係統公告出現:皇帝死了。

  漢靈帝終於不負眾望地走完他荒淫奢侈的人生曆程。

  靈帝死前已重病在身,群臣請他立太子,還沒等他作出決斷,4月11日便在嘉德殿一命嗚呼。由於未確立太子,皇位繼承者一時間懸而未決,宮廷內外,風起雲湧。

  繼承者會在兩個皇子中產生。

  一個是劉協,另一個劉辯。

  劉辯是何皇後所生,先皇嫡子,劉協是王美人所生,董太後親自撫養。

  一個是皇後之子,另一個有皇太後撐腰。

  按理說,先皇嫡子繼承皇位更有優先權,但靈帝在世時,認為劉辯為人輕佻,缺乏威儀,有心立劉協為帝,一些大臣和宦官知道他有這份心思。靈帝病重時,把劉協托付給蹇碩,蹇碩是上軍校尉,西園八校尉之首,連大將軍何進都要聽他調遣,足以看出靈帝對劉協的器重。

  蹇碩想立劉協為帝。

  要立劉協,必須先殺大將軍何進,否則何進必定站在妹妹何皇後那邊。

  劉辯為皇後嫡子,有優先繼承權;蹇碩是太監,知道很多大臣不喜歡宦官權力過大,支持他立劉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過,隻要提前殺掉何進,兵權盡在他手中,就算大家有異議,也沒有能力阻止他立劉協。

  靈帝死時,蹇碩正在宮中,他沒有立刻公布皇帝死詢,派人去接何進,說是要和他商議事情,何進立刻乘車前往。蹇碩的司馬潘隱與何進早有交誼,在迎接他時用眼神示意。何進大驚,馳車抄近道跑回自己控製的軍營,率軍進駐各郡國在京城的官邸,聲稱有病,不再進宮,這才逃過一劫。

  蹇碩未能暗殺何進,隻得公布皇帝駕崩,立劉協為帝的念頭宣告破產。

  4月13日,皇子劉辯繼位,這時他隻有十四歲。

  劉辯繼位後,尊稱母親何皇後為皇太後。何太後臨朝主持朝政,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光熹。封皇弟劉協為勃海王,當時他隻有九歲。任命後將軍袁隗為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共同主持尚書事務。

  新的曆史篇章,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