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 突圍(二合一)
作者:懶貓不瘦      更新:2020-05-10 22:44      字數:4554
  綿竹。

  馬相黃巾最早起事的地方。

  朱儁率領朝廷平叛部隊,從漢中一路南下,沿途收攏廣漢郡北部縣城,風塵仆仆地趕到綿竹境內。而這個時候,馬相黃巾已經攻占整個蜀郡地盤,麾下叛軍膨脹到十餘萬,益南叛軍在江陽郡的行動也相當順利,幾乎已經占領江陽全境,下一個目標就是巴郡。

  朱儁推進速度之快,出乎叛軍預料。

  馬相首當其衝,率主力北上,在綿竹擺開陣勢準備迎擊朝廷部隊。

  馬相和益南叛軍都以黃巾自居,麵對朝廷的平叛大軍,自然同仇敵愾。

  益南叛軍擔心馬相被朱儁輕易擊敗,剩下他們孤掌難鳴,五萬南部叛軍緊急趕往綿竹,打算與馬相部一起,共同抵抗強敵。

  綿竹境內,兩軍劍拔弩張。

  朱儁是大漢名將,戰功赫赫,威名遠播,但他率部從司隸進入益州境,勞師襲遠,進入益州境後,為盡早收攏廣漢郡北部縣城,繼續急行軍南下。趕到綿竹時,士卒疲憊不堪,且後勤補給困難,更重要的是,朱儁從司隸帶出的部隊僅萬餘人,一路收攏漢中郡和廣漢北部縣兵,兵力也僅僅三萬出頭,不到馬相部三分之一。

  朱儁一改此前高歌猛進的作派,讓部隊就地休整。

  馬相方麵,雖然兵力占絕對優勢,可朱儁的名頭,對叛軍有極大威懾,昔日黃巾最強盛的時候,三大主力被朱儁滅了倆,馬相心裏犯嘀咕。再者,馬相雖然號稱有十萬叛軍,可實際上大多都是些暴民,缺乏必要軍事訓練,部隊戰鬥力有限,這些暴民對付人心惶惶的郡縣守軍還象那麽回事,可要讓他們跟朱儁率領的中央正規軍打,貌似還有些不夠看。

  得知南部叛軍正趕來綿竹,馬相有充足理由按兵不動。

  別看大家都是造反派,都自稱“黃巾”,可畢竟是兩股勢力。

  馬相所部多是漢人,南部叛軍多是夷民,前者嫌後者野蠻且不通教化,後者認為前者不夠勇猛,彼此間誰也不服誰。此時並肩作戰,是因為朝廷的壓力讓他們不得不放棄成見,否則,一旦被朱儁擊敗一路叛軍,剩下那一路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益南叛軍也沒忘繼續搶地盤,三萬叛軍以江陽郡為跳板,打算攻巴郡。

  一麵與馬相並肩迎敵,堅定馬相抵抗朝廷主力的信心,另一麵,遣偏師進攻廣袤的巴郡,努力侵占地盤,益南叛軍的算盤敲得非常響。

  這個策略,又是出自朱提叛軍首領黃義。

  短暫的和平,並未持續太長時間。

  朱儁所部休整了沒幾天,南部叛軍趕到綿竹。

  叛軍和朝廷部隊軍力對比,是15萬對3萬。

  部隊集結完畢,兵力又占據絕對優勢,黃巾聯軍主動出擊。

  官軍和叛軍的戰鬥,正式爆發。

  最初幾次小規模試探性戰鬥,朱儁率領的官軍顯示出素質方麵的優勢,占據一定上風。然而,隨著叛軍投入更多兵力,官軍人數的劣勢顯露無遺。叛軍兵力五倍於官軍,大可輪番出陣,官軍卻沒有這樣的條件,開戰時間越久,官兵的短板暴露得明顯。

  朱儁久經戰陣,從司隸帶來的一萬多官軍,大多參加過平定黃巾戰鬥,屬大漢朝為數不多的精銳部隊。因此,盡管叛軍人多勢眾,朱儁仍能夠與叛軍大致保持均勢,在綿竹一帶與叛軍對峙。

  但朱儁自己很清楚,局勢不容樂觀。

  益州地位神州西部,山路艱險,朝廷部隊難以進入境內平叛。

  朱儁是一支孤軍。

  為了盡快進入叛亂地區,朱儁放棄了重型攻城器械,武器無絕對優勢。

  近年來神州叛亂頻發,朝廷焦頭爛額,尤其是益州北部的涼州叛亂聲勢更盛,另一位平定黃巾的名將皇甫嵩,正率領其他精銳部隊,試圖打退涼州叛軍對三輔的進攻,隨後一段時間,朱儁很難獲得朝廷支援。

  益州叛軍則不同。

  叛軍占領了益州大部分區域,擁有龐大戰爭潛力;叛軍本就是益州人,擁有本土作戰優勢;通過與官軍長期鬥爭,叛軍軍事素養在逐漸提升……

  即便是打消耗戰,叛軍也能把朱儁耗死!

  朱儁思之再三,唯一的機會在巴郡。

  巴郡,是除漢中郡以外,唯一一個叛軍未能染指的郡,還是一個大郡。

  論麵積,巴郡大約占益州北部一半;論地理位置,巴郡東連荊州,倘若被叛軍占據巴郡,朝廷從荊州方向提供支援的希望將徹底破滅。朱儁已經知道,部分夷南叛軍正向巴郡境內進發,朱儁心急如焚,但他麵臨的壓力也很大,沒有餘力分兵在巴郡開辟第二戰場,隻能派人向巴郡縣府傳令,要各縣府整軍備戰,務必死守城郭,不得予叛軍可乘之機,否則必遭嚴懲。

  朱儁自己也知道,期望地方縣府阻擋叛軍,是多麽不切實際。

  他隻是希望,巴郡各縣能多拖些時間。

  苦苦支撐戰局的朱儁,接連向洛陽派出使者,目的都隻有一個:求援。

  朝廷現在已經無兵可派,但朱儁此時管不了那麽多,他看得非常清楚,如果沒有援軍趕到,僅憑他手中的力量,想平定益州叛亂無異於天方夜譚。朱儁唯恐援軍趕到前自己已戰敗,他在奏章中請求,從正在三輔與涼州叛軍作戰的皇甫嵩帳下,立刻派出援軍進入益州作戰,以免益州全境淪陷。

  這個要求比較過份。

  涼州叛軍比益州叛軍更難纏,且正在進攻三輔地區。

  三輔一失,洛陽告急,天子和朝中百官怕是連覺都睡不安穩。

  朱儁不是不知道這一點,但他別無選擇。

  朱儁並非貪生怕死。

  他無懼兵敗身死,可如果益州被叛軍占領,益州和涼州叛軍連成一片,朝廷將盡失西麵的土地。自那以後,司隸和荊州將不得安寧,後患無窮。

  綿竹的戰鬥,官軍明顯處於劣勢,隻能苦苦支撐防線。

  就在這時,一個令人震驚的情況出現。

  失陷牂柯郡三年多的巴郡太守趙部,衝破封鎖返回巴郡,重掌大局。

  隨後幾天,本次事件的一些細節,漸漸被外界知曉。

  趙部能奇跡般的返回巴郡,是因為有小股精兵接應。

  接應趙部的部隊不到兩百人,來自逐鹿領!

  這支精銳小部隊,自然就是白毦兵。

  逐鹿領遭遇朱提叛軍、武陵寇和木角領圍攻,徐庶分析了益州亂局後,認為逐鹿領處境不容樂觀。如果不能改變朝廷勢力的頹勢,任由益南叛軍拿下巴郡,朱儁率領的平叛官軍難逃失敗厄運,而逐鹿領由於處於敵占區,很可能不等朱儁落敗,就被益南叛軍攻破領地,神州除名。

  徐庶告訴魚不智,領地必須做點什麽。

  魚不智深以為然。

  徐庶看得很清楚,郤儉已死,朱儁勢單力孤,扭轉朝廷陣營戰局的希望就在巴郡。巴郡各縣互不統屬,沒有一個能振臂一呼的人能立刻站出來,唯一的辦法,是讓趙部回歸,唯有趙部能整合巴郡各縣戰力,戮力拒敵。

  徐庶隨即策劃了營救趙部的全盤計劃,並成功組織實施。

  外界以為逐鹿領需要時間舔舐戰爭瘡傷的時候,白毦兵已悄然南下。

  這支不到兩百人的部隊,剛剛從司隸返回益州,僅休整了兩天,便再次踏上征程。策劃了這一切的逐鹿軍主帥,和白毦一起行動,徐庶的“開路”特性,是營救巴郡太守行動不可或缺的一環。

  開路:移動速度不受地形影響,皆視同道路。

  在開路特性幫助下,白毦翻山越嶺,如履平地,直奔牂柯郡而去。

  當徐庶率部隊繞過封鎖線,出現在趙部占據的縣城城下,道明身份時,巴郡將士還以為又是叛軍的詭計,用弓箭迫使白毦兵退後。徐庶無奈,讓白毦退後,表示願意獨自進城,才順利見到趙部。

  徐庶曾隨魚不智到郡守府辦事,趙部對氣質不凡的徐庶印象深刻。

  趙部見到徐庶,百感交集。

  他被困此地已經三年多,無時無刻不想著回去,然而歸路被叛軍封鎖,無法脫身,進退兩難,度日如年。縣城物產和府庫物資有限,支撐到現在,已經無以為繼,自忖必死,沒想到還能見到郡中故人。

  得知逐鹿軍是來助他北歸,趙部感動得差點沒掉下淚來。

  白毦進城,趙部才知道白毦不到兩百人,大失所望,但與徐庶深談後,趙部仍然決定聽從徐庶的勸說,率部返回巴郡。趙部也是沒有法子,他已經窮途末路,縣城的糧食都快吃完了,部隊隻剩下兩千多,再不走,不等叛軍攻城,部隊要麽餓死,要麽被城內的饑民給賣掉。

  逐鹿軍這一百多號人,成為趙部脫身的救命稻草。

  徐庶能免除地形影響,提升全軍移動速度,順理成章獲得最高指揮權。

  僅憑這點部隊,沒可能與叛軍硬碰硬突圍,偷偷開溜是唯一的辦法。當天夜裏,巴郡軍在夜幕掩護下,悄然離開盤踞的縣城,進入了茫茫群山。在開路特性加成下,望山跑死馬的山路不再那麽令人絕望,部隊全速北上。

  天亮後,縣城附近叛軍準備例行“慰問”巴郡軍時,才發現情況不對。

  巴郡軍棄城而逃的消息,很快通過牂柯郡的叛軍陣營玩家擴散。

  各地叛軍紛紛行動。

  不僅在要道隘口加強封鎖,還展開拉網式搜查。

  叛軍陣營反應迅速,讓巴郡軍逃亡之路更加艱難。如果沒有玩家摻和,叛軍即便發現縣城已空,也不可能那麽快把消息傳遍整個牂柯郡,更不可能在那麽短的時間內組織起嚴密的阻截和搜索網。

  玩家的加入,讓這一切變得很容易。

  對逃亡軍團威脅最大的,並不是南部叛軍,而是幾乎無處不在的玩家。玩家軍團撒網式搜索,想完全躲過他們的眼睛並不容易,派尖兵滅口對玩家也沒有任何意義,複活後同樣能指出巴郡軍所在坐標。

  但逐鹿軍也不是孤軍奮戰。

  行動前,魚不智找到天下軍團,請天下派出十名絕對可靠的骨幹玩家,作為徐庶等人的耳目和通訊員,在各個指定地點待命。直到行動開始,那十名天下玩家才知道逐鹿軍的目的。

  入選的天下眾欣喜不已。

  參與營救巴郡太守?

  好過癮!

  夠刺激!

  在天下通訊員提醒下,逃亡軍團連續避開了兩輪拉網式搜索。

  但是,兩千多人的部隊行軍,即便總是挑那些非常難走的道路,也不可能避開所有人的耳目,難免留下蛛絲馬跡。

  當天傍晚,逃亡軍團被發現!

  被發現時,逃亡軍團已經離開趙部原先盤踞的縣城上百裏,直線距離!多山地帶,一個白天在眾多叛軍陣營圍捕下跑出這麽遠,絕對是一個奇跡,讓叛軍陣營許多阻截撲空,但牂柯是叛軍地盤,攔截網鋪得足夠大,外圍叛軍很快向逃亡軍團聚攏。

  突圍戰很快打響。

  趙部的殘軍物資匱乏,突圍前基本口糧都難以保障,很多人麵黃股瘦,能在群山中急行軍跑這麽遠,全靠一股求生意誌在苦苦支撐,已精疲力竭。叛軍圍過來時,趙部的軍隊根本沒有餘力抵擋。

  生死關頭,陳到率領的187名白毦站了出來,負責斷後。

  白毦離開大部隊,準備阻擊大隊叛軍的追殺時,趙部和他手下的將士,都以為這群逐鹿將士必死無疑。他們能做的,就是在徐庶帶領下,咬牙繼續向北方進發,向巴郡進發,不讓逐鹿將士白白犧牲。

  那一晚,星月晦暗,一如趙部等人的心情。

  聽著身後山林傳來的廝殺聲開始、高亢、平息,逃亡軍團陷入沉默。直到殺退追兵的白毦,快步趕上大隊。

  那一刻,死氣沉沉的隊伍猛然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

  叛軍的追殺並未停止,每當敵軍逼近,白毦總是第一個站出來,或衝陣突圍,或殿後阻敵,他們用手中長矛和腰間雁翎刀,給予叛軍迎頭痛擊,保護巴郡逃亡軍團繼續前進。

  不到兩百名逐鹿精銳,護著兩千多精疲力竭的巴郡軍殘部,奔向北方。

  徐庶的開路特性,讓逃亡軍團在山野間來去自如,讓叛軍難以阻截。

  即便能追上,山中難展開兵力,小股叛軍部隊根本不是白毦對手。

  逃亡軍團經過三天艱苦行軍,與叛軍交鋒近十場,終於回到巴郡境內,奇跡般完成突圍。

  益州戰局,隨之發生變化。